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

墙外楼: 青岛爆燃事故疑团重重 问责博弈引不满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Free Bestselling eBooks

It's easy: sign up in under 10 seconds, tell us what kind of eBooks you love & we'll email you a list of deals every day - FREE! Join now!
From our sponsors
青岛爆燃事故疑团重重 问责博弈引不满
Nov 26th 2013, 00:55, by 墙外仙

上周五(11月22日)青岛原油管泄漏爆燃事故,至今已致至少55人丧生,逾166人受伤。目前,事故仍有许多疑点未明。中石化前后口径不一、地方政府知晓地下有管道为何依旧大拆大建?漏油到事发的7个小时内发生了什么,最终导致灾难不可避免?疑团的澄清,纠缠在技术问题、和各方问责的博弈中。

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称,早期的调查发现,溢出到排水沟的石油引起了爆炸,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相反,这一报道更加剧了当地居民的不安。居住在距爆炸现场几条街区外的一名妇女告诉《南华早报》记者,"没有人向事故点附近的居民,告知早期的泄漏情况并且泄露的气体有毒。"他们在这中间的7小时做了什么?如果居民们在开始泄漏的时候就被告知,至少有机会逃离该地,这一悲剧或可避免。 "

另一位来自于同一个街区的黄姓女子称,如果没有发生这个爆炸,泄漏事故可能已被遮掩过去。

"我以前并不知道石油管道离我们这么近,这么危险, "她说。 "我认为政府欠我们一个解释,我想知道他们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疑团一:关键7小时为何不疏散?

依据官方通报,在发生爆燃事故之前,有关单位已经对原油泄漏进行处理,时间超过7个小时。但周边居民普遍反映,在此期间,他们没有得到任何通知,益和电气集团公司紧邻原油泄漏点,工人们也照常上班。

在一张被指或是施工组仅存一张照片中,记录了中石化输油管线燃爆事故发生前漏油点的现场情景。据内地美方通讯社新华网报道,照片是中石化潍坊输油处安全科长王全林,用手机摄于22日7时32分。约3小时后爆炸发生,照片中的施工人员几乎都已不在人世。这里有中石化施工人员21人,除一人站位较远幸免于难外,9死,8失踪,3伤。遇难者家属随后在警察陪伴下认领遗体。

《第一财经日报》引述一名当地市民称,爆燃之前,青岛方面和中石化方面,都没有知会当地居民,更没有采取疏散措施。 "从中石化发现漏油到爆燃事故(发生)的7小时中,当地居民并没有进行疏散。"

据小区建安小区居民侯云贵回忆,"在早上8时孩子上班时,我就闻到有气味,我是修车的,一闻就知道是油味儿。但是一直没有人告诉我们出事了,更不知道还这么严重"。

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的一位管理层人士说,这应该引起各方重视。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前天面对记者并未正面回应此问题,但他表示,爆燃后才知漏油实情。

疑团二:爆炸事故是否存在瞒报?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24日表示,爆炸事故发生在排水暗渠,而非输油管道,管道建于27年前,当时城市建设和现在不同,不存在瞒报情况。

吕大鹏说,那个管网没有爆炸,那个钢管原油没有给它压力,它怎么会爆炸?是我们的油气泄漏,泄漏到排水暗渠里面,就流了12分钟,然后它们就关上了,之后组织人员抢修、报警,这些都正常进行,到了10:30左右,市政排水暗渠发生爆燃。

不过,有专家表示,发生原油泄漏后,单是关闭阀门了事,说明相关人员在经验上有欠缺,处理方式不当。中石化这类公司有相关应急预案,出现泄漏情况,应当怎样做应该有相关规定。

另外,一位石油行业的安全应急事故处理专家向内地媒体表示,"一旦发生原油或任何化工泄漏事件,首先采取的最重要应急措施之一就是防止泄漏物质进入下水道,因为泄漏物质一旦进入下水道,事态就会变得难以控制。"

疑团三:爆炸前现场是否存在电焊施工?

据内地媒体财新网报道,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财新网记者,他记得事发时,他亲眼看到一个装着集装箱的车,翻了三四个跟头滚在路边了,路上还有好几个车也都被掀翻。

另一名家住刘公岛路的居民则称,他在爆炸前不久开车离开刘公岛路,途经位于秦皇岛路的一家化工厂,该厂往南十几米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就是漏油的地点。他当时看到有人在焊接作业,事后他听说可能那个漏油的洞已经堵好,但还需要进一步焊接加固。这位居民很确定看到焊接作业,但他没有看到火花。当时有十个人,有两个保安,其余人除了焊接作业的,还有两个人拿着大桶在收集漏出来的油。

对于财新网的上述报道,中石化尚未做出回应。

疑团四:线设计是否存在问题?

事发后,当地政府承认,多年市政建设输油管线与市政管线交叉。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承认,"黄岛管线情况非常复杂,至少铺设了11条各类管线。"发生此次事故的输油管线铺设本身符合要求,但是由于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中,与市政管线进行交叉、不规范,油管线暗涵覆盖土厚度不够。为吸取这次

事故的惨痛教训,保证此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故,从昨天开始,青岛全市开始全面检查各种管线,尤其是油气管线,争取排查出全部安全隐患。

疑团五:居民楼为何紧邻输油管线?

根据当地通报,这起事故初步原因分析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的轻质原油闪爆导致。输油管线明显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却紧挨居民小区。事故发生地区的黄岛居民是否知道自己居住的街道下面埋着输油管线?

内地媒体腾讯财经引述当地居民杜先生说,"我大哥在此次事故中遇难。输油管线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绝不该紧挨居民小区,我不知情,附近很多我认识的居民也不知情"。

黄岛油库的多位职工介绍,黄岛油库和输油管线建成之初,黄岛开发区是一片荒凉的海滩,仅有5个小渔村。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原有的管道附近逐渐兴建了楼房、工厂和道路等等,形成如今的复杂局面。

事故发生后,青岛市政府已下文都要彻底整改。

输油管网建在闹市区内也是显然的违规。这不仅增大了泄漏原油从街面的雨水口进入下水道的可能性,而且原油管线与市政下水管网相距过近,一旦有管线腐蚀等泄漏事故发生,产生在地下的原油泄漏还可能不知不觉。 1992年,墨西哥瓜达拉

哈拉市就曾经因此发生过原油泄漏事件,并最终引发爆炸,死亡206人,几千人受伤,上万人无家可归。

另外,一位石油行业的安全应急事故处理专家表示,行业中一向有"后建服从先建"的原则。中石化发生泄漏的东营-黄淮管线已经投入使用二十几年,周边的居民楼大多是这几年新建,建房规划何以被批准,管道又为何未被迁移?都是惨剧后重重的谜团。

另据《东方早报》报道,石油管道与市政管道的博弈,涉及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两者间很难处理。报道援引两位中石化管道工程师表示,漏油是比较常见的事,"一个冬天不法分子钻孔盗油的事情就能发生十几起。"。按照程序他们都会向有关部门报告。 "但政府很少会参与进来。""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很难处理。"

相关日志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