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星期六

墙外楼: 徐彪:钓鱼岛,谁在钓鱼?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Download This Ebook

Rising advertising costs, crowded inboxes, and discount-hunting shoppers. Are you ready to face the holiday ecommerce marketing challenge?
From our sponsors
徐彪:钓鱼岛,谁在钓鱼?
Nov 30th 2013, 08:14, by 墙外仙

作者按:18届三中全会刚刚落下帷幕,一则冲击性新闻出现在各大媒体:中国国防部宣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围绕钓鱼岛争端的博弈不断升温。或许,大家早已习惯了隔三差五出现的冲击性新闻,审美都能疲劳呢,何况光升温不沸腾。但资本市场不是人,它永远冷静、客观。从2012年8月钓鱼岛争端酝酿至今,中信一级国防军工行业指数涨幅逾50%。有人质疑,国防军工的市盈率都54倍(TTM,整体法)啦,会不会太高?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防军工的估值习惯性地高高在上。甚至有一种说法,军工是不看估值的。如果非要看的话,还是数据说话:2007年底,100倍;2008年底,36倍;2009年底,PE76倍;2010年底,PE 71倍;2011年底,PE 60倍;2012年底,PE35倍。取其平均为61倍,也就是说,哪怕经过过去一年的上涨,军工股估值依然在历史均值之下。但是,看起来,军工股最大的催化剂钓鱼岛局势将进入一个新的演绎阶段,一个远比过去一年半更为激烈甚至诡谲的阶段。

2013年11月23日上午十点,中国国防部网站忽然刊登出一则声明,从即刻起,东海将被纳入防空识别区。算起来,这是我国首次设立防空识别区。该识别区范围内包括钓鱼岛,与日本"防空识别圈"有很大范围的重合。

防空识别区这种东西,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到达领空前的预警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声明》指出:"对不配合识别或者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那么,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包括哪些呢?

百度百科对此给出的答案是:"一旦发现对方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设立防空识别区一方识别目标后,在实施G波道广播同时通报军事最高当局情况。并加强雷达监控。同时立即提高防空导弹的警戒状态。命令空中待战的飞机前往这一区域。或者令地面战斗机做好拦截准备。通过对目标航向、机型、速度、姿态和以往情报的进一步掌握,判断目标有无敌意。若无敌意,监视后将目标驱赶至防空识别区外;若有敌意,使用防空导弹或者战斗机将其击落。"

很显然,各国在判断对方是否有敌意的时候,会异常慎重。因为,毕竟防空识别区不是领空。人家进入防空识别区,你就动武,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但我们都知道,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所谓的导火索和借口,只要你有心,总归能创造出来。直接动武严重违反国际法,我用无人机撞机算不算违法呢?我派军机去拦截并制造事端,然后将第一枪的责任推给对方算不算违法呢?而且,军事摩擦也分烈度,用歼10火控雷达瞄准对方,在我方看最多算挑衅,但对方有没有误判,会不会做出过激反应,就得看心理素质。2013年1月10日,中国解放军10余架战斗机从钓鱼岛以北方向,闯入日本所谓的"防空识别区",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出动了多架F15战斗机实施空中拦截,短短的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时间里,双方中任何一方误判(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可以将拦截行为转变为摩擦行为。可以想象,从此之后,钓鱼岛上空将成为亚洲最热闹的空域。既然同时是中国和日本的防空识别区,两国都要巡逻吧,每次对方军机出现,是不是都要启动武装拦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保钓之争早已有之,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默认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所以虽然时有保钓风波,整体上局势可控,一个巴掌拍不响嘛。但从2012年8月份开始,携黄岩岛之争中的胜利气势(以中方实际控制黄岩岛海域告终),我们将战略注意力集中到了钓鱼岛。而日本右翼势力需要借钓鱼岛事件登上政治舞台中央。于是,钓鱼岛问题从民间纷争升格为两国争端。本着实事说话的原则,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过去五个季度里,所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

钓鱼岛争端第一回合 :君子动口阶段

回头看看,所有的问题似乎始于一次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民间保钓行动。(在过去几十年里,早已发生过不知道多少次类似的事件,都在中方实质尊重日方实际控制权的抗议声中结束)

2012年8月12日,关于中国两岸三地保钓人士准备于8月15日驾驶"启丰二号"登陆钓鱼岛的新闻见诸报端(为啥选8月15日呢,两个原因,一方面8月15日为日本投降日,另一方面此前日本媒体报道有日本右翼组织宣布,部分日本国会议员将要在本月19日登上钓鱼岛主岛,要抢在他们前面);

2012年8月15日下午14时50分左右, "启丰二号"进入钓鱼岛海域,日方早已严正以待。日方巡逻船开始实施围追堵截,日船还发射水炮阻扰;16时26分,保钓船抵达钓鱼岛岸边并搁浅,此时船首已经破损,所幸无人受伤。紧接着,此后7名"保钓"人士登上了钓鱼岛。日本冲绳警方抓扣了5名"保钓"人士,另有2名返回了船上。

8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并与日本外务副大臣山口壮通电话,就日方在钓鱼岛非法抓扣中国公民事提出严正交涉。同一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打电话给日本外务省常务副外长佐佐江贤一郎,再次就日本非法抓扣中国公民及船只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要求日方确保中方人员的人身安全、尊严和基本权利。

以上为大致过程,过程平淡无奇,但是背后的细节则颇显惊心动魄:

1,看看外交部的态度,保钓人士登陆之前,外交部就通过新华社发布答问:"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和坚定的。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中方已向日方表达严重关切,要求日方不能有任何危及中方人员、财产安全的作法"。非法扣留发生后,又有新闻稿传出"记者从中国外交部了解到,中国外交部正在紧急联系日方,就此事提出交涉。"紧接着,就是外交部两位副部长一天之内连续提出严正外交交涉。

2,看看官方媒体的介入程度,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林建扬就在"启丰二号"上,登陆第一时间发出消息"登上钓鱼岛"。人民网从早晨7时保钓船距离钓鱼岛还有40海里时就已在首页开始实时播报。其新浪微博账号在晚间将那些表现保钓鱼者在五星红旗下高呼口号的画面置顶,并发出"惊险瞬间!此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各大媒体全面跟进,其中"钟声"的文章尤为振聋发聩。

结合第一和第二条,我们可以确定一点:官方一反常态,毫不避讳地予以大篇幅曝光。一个明显的漏洞开始显现:官方很清楚保钓人士登陆,也很清楚会被扣(日方在钓鱼岛的布置绝非一天,海上有巡逻艇,岛上也有警卫厅人员。如此大阵仗,我们岂会不知?)既然这样,为何不采取保护措施?反而眼睁睁看着勇士们被扣,难道就为了在全国人民面前丢一次脸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们很快发现,这一次,与以往任何一次草草收场的保钓闹剧都不同。无论中方还是日方,都在借题发挥不断将问题升级:

中国政府方面,不断升格处理此事的规格:从外交部副部长到部长,从外交部部长到国务委员,从国务院为到总理,从总理到国家主席(2012年9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胡总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了中方立场)!在磋商无果的情况下,2012年9月10日,中方宣布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同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文章国纪平署名文章《中国钓鱼岛岂容他人肆意"买卖"》(注:人民日报有关国际事务的评论,只看作者就能分出层级,最低一层"钟声"写,第二层级"国纪平"(其实也就是人民日报国际部评论员文章的简称),最高一个层级"本报评论员"(就是传说中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又称社论)。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本版评论员"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28天后中印战争爆发。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本版评论员"文章《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54天后中越战争爆发。),文章最后一段,提出"我们奉劝日本政府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停止在钓鱼岛的一切侵权行动。"请注意这个用词"悬崖勒马",在中国正式对外的用词序列里,悬崖勒马是仅次于"勿谓言之不预"的警告,往前更进一步,就是战争。

熟悉中国外交原则的都知道,这一次,中方清楚地表达出绝不退让的意图。为此,甚至不惜发出仅次于战争的外交警告

日本方面,居然也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毫不动摇地按照既定路线图推进钓鱼岛"国有化",2012年9月10日上午,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决定用20.5亿日元,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将钓鱼岛、北小岛、南小岛购入,将其"国有化";9月11日与钓鱼岛所谓的"地权者"签订"买卖合约"。

日本方面的信心从何而来呢?

很快,美国人为我们揭开了谜底。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全体会议决定,在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增加一附加条款,明确规定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日美安保条约》的第五条(即共同防御调控)适用于钓鱼岛。

有主人在背后撑腰,难怪敢上前咬人。伤口深可见骨,此事已无法善了。

钓鱼岛争端第二阶段:动作上见真章,钓鱼岛实际控制权之争拉开序幕

2012年11月,十八大顺利召开,中国实现了两代领导集体的交接班。

2013年开始,中国组合拳式反击出炉,所有的动作,目标只有一个:增强中方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

第一步:军机和军舰护航,进入钓鱼岛海域并站稳脚跟

2013年1月10日,多架歼-10战斗机飞临钓鱼岛为海监飞机护航,日本方面遮遮掩掩,中国国防部大大方方地对外公布该消息。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当地时间2月5日晚宣布,中国海军舰船曾于1月30日上午10点许在东海的公海海域内,向海上自卫队护卫舰照射了火控雷达。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称事发地点为钓鱼岛周边海域。

2013年2月18日,中国3艘海监船第一次驶进钓鱼岛约1公里处。

2013年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明德表示,今后会选择适当时机派出测量队员,并在钓鱼岛上建测量标志,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看得更清"。

2013年4月16日,《国防白皮书》出炉,中国没有在白皮书中提到"承诺首先不使用核武器"这个维持了50年的基本原则。

第二步:站稳脚跟后,角色转变:开始驱逐日方渔船

2013年4月23日,中国海监编队驱离日方右翼策划的宣示日方主权的十余艘渔船。还记得半年前么,那时候钓鱼岛实质性处于日本的控制下,中方保钓人士登临,被日方抓捕。仅仅7个月,咱也能驱逐日方保钓人士啦,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中方抓捕日方保钓人士了呢?海监不好抓人,需要换海警出马。

2013年7月24日,海警亮相,中国海警船第一次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航。

2013年8月7日,中国海警首次在钓鱼岛领海驱逐日本船只。海上警察进入并行使主权,意味着中方在实际控制钓鱼岛的道路上又更进一步。期待从驱逐到抓捕,这将是标志性事件。

第三步:开始驱逐日方军事力量,如军舰和军机

驱逐日方舰只或者军机需要法理基础,驱逐军舰的法理基础已经出现,中国划定并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所有日本方非军队人员或者船只进入钓鱼岛区域都需要向中方申请,否则可以定性为非法入境。所有日方军队舰只进入钓鱼岛区域都需要向中方申请,经中方审批后方可"无害通过"。 驱逐军机的法理基础则来自刚刚颁布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你只要飞临钓鱼岛附近,我就可以派军机拦截(以往日本就是这么干的)。

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诞生,意味着中日钓鱼岛实际控制权之争正式跨入军事力量掰手腕阶段。如果说,再次之前双方的争端主要体现在相对温和的海监和海警领域的话,从今天开始,中日钓鱼岛争端将涵盖武装力量领域。我们都知道,两个人徒手摔跤是不容易出事的,一旦各自拿出刀子来比划,情况随时可能失控。看起来,中日已经各自亮出了刀子。最终是否会出现流血事件,我们还无从判断。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中日之间擦枪走火的概率大增!

习惯了过去一年半钓鱼岛不温不火节奏的投资者,醒醒!从现在开始,必须认真对待中日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而我们都知道,一旦那里打起来,只有两种东西能对冲风险:军工股和贵金属。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向前看,如果一定要给局势演变做个预测话,可以从国际政治局势演变切入,尝试看清笼罩在东海之上的迷雾。更多内容,且听下回分晓!

在《东海放空识别区的背后:钓鱼岛,谁在钓鱼》上集中,我们详细回顾了过去一年里,中日围绕钓鱼岛争端发酵的全过程,偏向军事和事件研究。从今天开始,在下集中,我们将结合11月23日以来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最新进展,详细梳理中日摩擦加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偏向地缘政治和战略研究。本人水平有限,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此基础上,希望找出一个合理的逻辑去理解所发生的一切。乐观一点的话,甚至期冀能够揭开未来女神面纱的一角,瞥见未来局势走向的蛛丝马迹。

当我们谈及钓鱼岛问题的时候,首先脑海里得有一个印象:钓鱼岛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估计有人会不以为然的说,这还用说,当然是领土问题。我建议大家做个小小的动作,打开百度搜索,去查询一下全世界一共有多少处领土争端,出来的数字至少有三位数。但是放眼世界,你每年能听说几起领土问题引发的冲突或者局势紧张的呢?

对于老百姓来说,领土争端当然属于寸土必争的范畴。对于国家而言,领土争端只是理由。所有的理由,最终需要为目的服务,最大的目的永远是利益最大化。这才是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如果形势发展没有到今天这一步,我们依然会和以往那样,在南海东海问题上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日本也不会揣着回归正常国家的梦想充当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马前卒,主动挑起钓鱼岛争端。如果大国中东博弈发展没有到下半场,美国未必会重返亚洲,中国面对钓鱼岛争端也未必会争锋相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南海地区还是钓鱼岛区域,我们都奉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潜台词是谁也别折腾,大家合伙把钱赚了拉倒。如果非要争个子丑寅卯来,恐怕谁都得不偿失。应该说,在过去数十年实践中,这种务实的态度基本上保证了中国周边海域争议地区的整体宁静。即便偶有冲突,也是局部的、短暂的。类似2012、13年此起彼伏、热点频发、几近擦枪走火式的冲突局面,从未出现过。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里面既有中国本身的问题,也有外部的原因。两者背后的根本原因,便是世界格局加速从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演化。希拉里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宽广的太平洋足以容纳下两个超级大国",对此,本人深以为然。的确,太平洋足够宽广,但是两个大国势力范围的边界到底划在哪里,到底是第一岛链还是第二岛链,甚或太平洋中央划洋而治呢?这里面需要经历太多的角逐和争斗。中国作为综合实力蒸蒸日上的大国,天然有拓展领地的冲动。美国作为第一和第二岛链的打造者,需要尽最大努力稳住既有领地。两者之间的矛盾属于不可弥合的矛盾,斗争成为必然。但斗争方式存在不确定性,良性演变,以政治斗争和摩擦为主。恶性演变,战火交加也绝非天方夜谭。

任何历史时期,一轮全球博弈(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权力格局再平衡,简单来说,就是实力受损后美欧放多少权力出来的过程,靠嘴巴说永远不会达成妥协,最终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战略交锋来定盘)向前走的过程,也就是各国战略回旋余地和空间越来越窄的过程。中日钓鱼岛争端作为亚洲秩序格局再平衡过程中最关键的角逐台(本质上从属于全球秩序再平衡),中日双方妥协的空间并未增大,反而在缩小,越来越小。2012年,中国发出"悬崖勒马"的最强音,人民日报连续数周长篇大论阐述中方钓鱼岛问题绝不退让的立场,绝非装腔作势空穴来风。日本方面,安倍晋三同学上台同样是个标志性事件,右翼势力正式成为日本这艘小舢板的舵手。右翼势力上台意味着什么,我们心里要有清醒的认识。至少说明日本国内离战争准备又近了一步,如果把中日钓鱼岛争端比作一场眨眼睛大赛的话,双方都已经换上最强悍的选手,碰撞出火花是大概率事件,相安无事才是小概率事件。事实上2013年即将进入最后一个月份,当我们回首近一年钓鱼岛海域发生的事情时,可以读出一条清晰的主线:升温,再升温!

任何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大致都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圈定后院阶段,第二个是逐鹿天下阶段。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国会演讲中提出:"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从此揭开了门罗主义的时代。美洲是美国的后院,中国的海上后院在哪里呢?东海和南海!从2010年3月中国高级官员在与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管巴德尔的会谈中方面传递出"南海属于中国核心利益"的那一刻起,我们将南海问题的级别提升至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相同的高度。从2013年5月,外交部发言人声称:","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等;钓鱼岛问题涉及中国领土主权"的那一刻起,我们将东海问题的级别提升至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相同的高度。但是谁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战略空间更是如此,上下几千年来生存空间都是斗争出来的。从我们下定南海及东海战略决心的那一刻起,斗争就已经不可避免 。

以上分析主要侧重内部,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仔细梳理梳理外部原因。而说到外部原因,则不得不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用历史的眼光来看,2008年无疑会是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次贷危机。回过头来看,我们当然可以为次贷危机标注上N个类似"注定"的标签,但是至少在当时,无论美国还是其他大国们,都是一脸懵懂。

人类之所以能够主宰地球这颗蔚蓝色的行星,不是因为物种的强大,而是因为物种的智慧。

金融海啸后一年时间,人类的精英们逐渐看清楚次贷危机意味着什么,索罗斯无疑是其中的代表。2009年10月,索罗斯在布达佩斯的中欧大学发表了系列演讲,阐述了他对危机中的金融市场、政治体制和开放社会的思考与主张。在"未来之路"的演讲中,索罗斯提出了几个观点:

1,"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危机不同于以往,我们是处在一个时代的终点"。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论断,所以,索罗斯进一步提出了对这块的阐述:"前苏联垮台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其他大国或国家联盟可以挑战其至高无上的国力。但是这种"单极"(uni-polar)的世界秩序未能持久。当布什总统为显示美国的威力,以不实之词为借口入侵伊拉克时,其效果与他的意图适得其反。美国的力量和影响力一落千丈,其结果是混乱的国际金融体系加之以不稳定的国际关系。此后终将形成的新的世界秩序,将不会再像以往那么大程度受美国的控制和左右。"感觉眼熟么?作为一名考研政治科目高分得主,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政治考试大纲上早已背的滚瓜烂熟的那句话:世界格局加速从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演变。没错,就是这句话。如果说智慧没有国界,那么,至少在这件事情的判断上,我看到了印证。

2,"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短期中所有的国家都受到了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看,有赢家有输家。直截了当地说,美国将输得最多,中国则可能以最大的赢家姿态出现。其他国家的相对地位也会有相当大的变化,但从全球角度来看,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变化是最重要的。"

考虑到这段文字很长,长到或许不少人愿意去仔细看。这里可以做个很简短的概括:单极世界正在加速向多极世界演化,演化的关键就在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相对位置与实力。

任何一个离统治全世界一步之遥的国家都不会缺乏智慧与底蕴,索罗斯明白的道理,美国精英统治阶层知会更心知肚明。2009年,美国决定从伊拉克撤军,从此解开了全球战略大调整的序幕。拳头收回来不是为了放进口袋里,而是为了更好的打击对方。美国人是这么想的,美国人也是这么干的。蚂蚁转身或许只需要1秒钟,斑马就需要3秒,大象则至少需要10秒。所以呢,在2012年之前,所有的部署还只能算试探性的。可以概括为"两个为主":忽悠南海周边小国为主+落子美韩军事同盟为主。

南海周边国家方面:

2009年7月美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通过正式加入该条约把美国与东盟成员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其重返亚洲的重要一步。

2009年11月启动了"美国—东盟首脑峰会"机制,全面提升和东盟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关系。

2010年7月希拉里在越南河内参加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在会议上表示了美国对南中国海的关注与兴趣,称南海岛屿领土争议事关美国国家利益。

2010年10月希拉里参加越南首都河内出席东亚系列峰会,这也是希拉里代表美国首次出席该系列峰会,外界解读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次重要行动宣示。

画外音:面对美国人的上蹿下跳,2012年,我们用一场漂亮的黄岩岛实际控制权之争给美国人的南海围堵战略画上句号。

美韩军事同盟方面:

2009年在朝鲜半岛事务和朝核问题上加强美国的军事应对方案,重新夺回美国的主导权。美国不仅与韩国政府磋商推迟原定2012年转交的战时美韩同盟的军事指挥权,而且把原来应对朝鲜"入侵"的军事作战方案"5029方案"升级为危机事态时美国和韩国对朝鲜直接的军事干预、甚至占领方案。

2010年3月利用 "天安"号事件,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突显美国的军事同盟义务以应对诸多地区安全的传统关注。"天安"号事件成为了2010年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机遇。奥巴马政府不仅利用"天安"号事件向朝鲜施压,而且全面提升美韩军事同盟关系。

2010年10月,朝鲜半岛局势在美韩联合军事演习的冲击下,一度"千钧一发"。

画外音:美韩属于军事同盟,中朝也有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南朝鲜对统一全岛兴趣寥寥,北朝鲜对统一半岛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呢,除非美国人真有重燃朝鲜半岛战火的勇气,否则,大概率来说,也就是制造局部紧张气氛而已。中国方面可以稍作反应,也可以甚至无动于衷。北朝鲜是有核国家,惹急了,谁更头疼还真不好说。就算是来一场核扩散,那也是美国人先受不了啊。

这么东试西试一轮下来,美国人忽然发现,手上还剩唯一一个拥有足够牵制力的棋子:日本。但在动用好日本这个棋子之前,需要划定好边界:

边界之一:日本不能正常化,全面武装日本容易,让日本重回听话的小兄弟角色难;

边界之二:不能让中国轻易下决心动手,中日之间一旦真动手,无论谁赢,美国都是吃亏的一方;

如何同时做到以上两点呢?很简单,大幅增加在亚洲的军事存在。

2010年,部署在太平洋地区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已经由五个增加为六个,尽管在全球服役的航母已经由十二艘减为十一艘。

2010年,美国开始投入巨资全面升级关岛军事基地,并开始在此首度部署B2隐形轰炸机以及F22先进战机,并准备兴建核战略潜艇基地。同时,大约已经有十一艘以上"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移防太平洋地区,其中三艘拆除核导弹而改装战斧巡航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最近还停泊韩国釜山与菲律宾苏比克湾。

2012年1月奥巴马会同国防部长、参谋长公布一份酝酿了七年之久的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根据报告,美国将裁军50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地面部队将被拿来"开刀"。美国还将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但唯独却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进一步提升海空军作战能力。

2012年3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阿什顿·卡特说,美国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军力,尽管美国将面临削减军费的压力,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将不会减少,而会增多,美国正在加快亚太地区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轮换。

2012年4月,首批海军陆战队员进驻澳大利亚,除了士兵入驻,美军还将向澳大利亚增派若干战机。

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正式披露了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军事力量的长期计划,到2020年,美国的海军力量将有60%驻扎在太平洋地区。

2012年7月,美国国防部网站透露,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之后,大批的军用物资和设备并不打算运回国内,而是向亚太地区转移,重点选择的是菲律宾和新加坡。

2012年7月,美国12架"鱼鹰"运输机在抗议声中抵达日本山口县岩国航空基地。有不少日本人认为,将"鱼鹰"部署在日本,可以为日本控制钓鱼岛提供某种力量支撑。这一因素对日本部署"鱼鹰"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美军战略部署调整初步完成那一刻,也就是日本方面"国有化钓鱼岛"正式摆上桌面的那一天。 说句大实话,钓鱼岛本身不过是个光秃秃不值钱的小岛罢了。局势之所以会升温至今,那是因为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向前看,钓鱼岛局势如何演进还是要视中美战略博弈的大局而定。而说到大局,有必要引出另外一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咚咚来:伊核问题。

的确,伊核问题远在万里之外。但是,如果你足够了解伊核问题的重要性,应该会有全新的认识,如何概括伊核问题的重要性呢,三句话:

第一句:美国的核心利益是美元,美元之所以能历经布雷顿森林坍塌而不倒,那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之后,美元从黄金美元进化为石油美元;

第二句:美元之所以会被称之为石油美元,那是因为石油用美元计价、交易, 石油的定价权在华尔街和欧佩克。

第三局:美元之所以能被成为石油美元,那是因为中东原油储量占全球近50%,而美国恰恰拥有对中东安全框架的控制力,否则石油美元将名存实亡。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最核心的中东,忽然冒出一个仅次于沙特的产油国,他不用美元计价和交易,他是全球第十八大经济体(购买力平价),他居然要发展核计划!所以伊核问题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牵动了全世界的目光。围绕伊朗核问题的谈判叫伊核六方会谈:五大常任理事国+德国。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力量中心无一例外都在谈判桌上呢,从中国2006年第一次坐上伊核谈判桌的那一刻起,中美关系就很大程度取决于伊核六方会谈的演绎。

2012年无疑是伊核问题的转折点(非常有趣,是吧?恰好对应着钓鱼岛局势升温的元年,是巧合么?战略布局这么大的事情,岂容儿戏!)。如果说2012年前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博弈属于小孩子过家家小打小闹的话,从2012年开始,则颇有点图穷匕首见的味道。

2012年4月7日,伊朗议员米斯巴希·穆加达姆表示伊朗已经掌握制造核武器的知识和技术,能够"轻而易举地"生产制造原子弹所必需的高浓缩铀;

2012年7月1日开始,无视中俄两国抗议反对,欧美联手对伊朗原油实施禁运。原油价格维持在80-100美元区间,伊朗政府总收入将下降15-20%,伊朗出口收入总额将下降20-30%;

半年后,当我们再去看伊朗局面的时候,不得不承认:禁运戳中了伊朗的命门。2012年末,伊朗公布当年CPI高达27.34%,于此同时,黑市交易猖獗,伊朗货币对外贬值逾80%。任何一个国家,当它面临经济崩溃风险的时候,一定会做好拼命的准备。放在中东,就意味着随时可能看见伊朗上空升起一朵蘑菇云。如何约束伊朗的核冲动呢?很简单,把压力转加给伊朗背后的两个国家:中国和俄罗斯。看上去很奇怪是吧?应该采取收买而不是施压才对啊,在欧美国家眼中,面对核心利益博弈,收买永远不如施压来的低成本有效率。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他们早已习惯左手制造麻烦,右手问中国要好处然后解决麻烦。这次也不例外,所以呢,就有了美国军事部署到位后推波助澜日本国有化钓鱼岛闹剧。

他们看得很清楚,我们可以默认日方实际控制钓鱼岛,但我们绝不能坐视日方名义上拥有钓鱼岛。从地缘政治处理原则来看,前者依然处于搁置争议的范畴,现在不谈这茬儿,等我儿孙辈足够强大的时候,随时能拿钓鱼岛说事儿。后者和割让领土没有差别,现在不奋起抗争,等儿孙辈再想出头的时候,你连借口都不好找。

一下子,双方都到了一个退无可退的位置。日本人无法后退,是因为后面有个美国。中国人无法后退,是因为没领导人愿意做历史的罪人。

向前看半年,中日钓鱼岛争端会趋于缓和还是激烈呢?

本质上,这取决于美方升级局势的动力和中方扎实推进的决心。11月22号,新一轮伊核谈判在土耳其举行。很快,与会各方达成初步结果:伊朗方面用部分弃核来换取部分解除禁运,时限6个月。几乎在结果出来的第一时刻,美国人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集中精力施压中国。中美在钓鱼岛上空的博弈陡然升温:

11月23日,中方宣布划定东海放空识别区;

11月23日当天,美国国防部长称:不承认中国划定的防空识别区,也不准备提交飞行计划。从以往更多通过日本出面打擂台,到美国亲自披挂上阵,这是一种质的变化。或许,各国都感受到东亚上空的气氛正越来越凝重,凝重到日本方面已经无法单独承受的地步。

11月26日,中国航母辽宁舰离开青岛港,驶向南海。同一天,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美国官员报道,美军两架B-52长程轰炸机在美东时间周一下午7点进入了中国新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并且飞越中日有争议的东海岛屿,事前并没有知会中国。

11月28日晚间,日美防长电话会谈一致认为,日美不认可中国的防空识别区,并将照常在这一空域开展警戒监视活动。同一天,澳大利亚方面重申了对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反对态度。韩国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

与美国方面咄咄逼人相比,中方反馈显得异常平静。23号至今,将近1周时间过去了,我们没有做出任何对美外交表示。29日解放军报刊登了两篇文章,堪称代表,一篇是《我军主战飞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巡逻》,还有一篇是《中方全面掌握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航空器的情况》-副标题为日方无权对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说三道四。综合起来看,到目前为止,中方态度是,我不管你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怎么说,我就盯着日本说事儿。

让弱里想,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底气不足。明知道背后老板是美国,却跟小弟较劲儿,这不是欺软怕硬是什么呢?

往强里想,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底气超强。美国人的确从幕后走到前台,如果我们还想动手的话,就必须不能把美国人也牵扯进来。美国人再怎么喊,我就是不理。反正无论动口还是动手,我只盯着日本人,说明我们已经着手准备应付局势向着最坏方向发展。

答案到底是哪个呢?我倾向于后者。

不是因为我天生乐观,而是因为我对外部环境发展趋势有一个悲观的认识。历史上看,在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核心利益是各不相同。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产能过剩。为了抢夺有限的市场,各国不惜大打出手。因为在实物商品制造阶段,你只有把东西卖出去,才能赚钱。市场是利润最大的来源,市场就是生命。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实物商品制造国,我们的核心利益是市场。过去两年,美国复苏,中国出口没起色。过去一年,欧洲复苏,中国出口还是没起色。未来几年,TPP谈判一旦成气候,中国的出口形势只会更加糟糕。出路在哪里?就在周边经济一体化,向南看是中国-东盟进一步开放市场,向西看是中国-中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北看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无论向南还是向东北,都会遭遇美国人在亚洲布局的包围圈。如果说过去十年,我们对此可以坐视的话,未来十年,中国对向南向东北拓展的渴求将不可遏制。除此之外,新一届领导人推动改革进入深水区,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决策效率。因此,客观的说,中国方面,有动力去冲破第一岛链。而钓鱼岛,已经成为双方发力的胶着点。上世纪70年代后,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全球资本主义从实物商品制造阶段升格为虚拟化经济阶段。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储备货币的地位才是最大的利润来源,不仅铸币税附着在货币地位上,基于货币地位衍生出来的各种定价权、资金监控权、热钱流动权、衍生产品波动的套利权,足以让华尔街和金融城的那帮人吃饱喝足。货币地位是利润最大的来源,货币地位就是生命。08年以后,美国遇到最大的困难不是住户部门去杠杆,而是货币地位岌岌可危。体现在中东,就是伊核问题不断升温。未来半年,将是伊核问题相对的真空期。如果不趁这6个月改变中方的伊核战略,半年后,当面临伊核问题向何处去选择时候,美国将再度陷入新一轮的尴尬。而对中国而言,如果不顶住来自美方的压力,如何能让伊朗相信:半年后,当伊核问题最重谈判重启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力量与决心去支持他们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我们甚至可以展望:未来半年,亚洲地区,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伴随这一过程,我相信,亚洲地区发生任何事情(包括局部战争),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终,落在对投资的建议上,还是那句话:军工应该值得战略性持有的板块!而一旦钓鱼岛真的有事,军工股和贵金属将是唯一能对冲风险的投资品。

相关日志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