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星期二

墙外楼: 《证券市场红周刊》海尔裁员真相:为中间层大量离职准备“说辞”?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Retargeting on Facebook?

Get more sales and conversions with Facebook retargeting. Try it free for 14 days. Set up takes just minutes!
From our sponsors
《证券市场红周刊》海尔裁员真相:为中间层大量离职准备"说辞"?
Jun 24th 2014, 07:33, by 墙外仙

作者 刘步尘

  6月17日,中国家电网报道:海尔白电集团副总裁孙京岩、负责零售业务的副总裁助理靖长春均已离职。但报道同时称,孙京岩否认此消息属实,而靖长春则表示"有此(离职)想法"。

  6月16日,《北京商报》报道:在日前出席某商业论坛时,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称,"去年初海尔员工数量是8.6万人,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比例为18%。今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且裁员对象主要是中层,原因是制造业务的智能化减少了用工数量。

  海尔的新理论

  稍一留意便不难发现,海尔大裁员发生在张瑞敏积极推行"人单合一双赢理论"背景之下。那么,什么是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理论"?什么又是海尔不遗余力推行的"自主经营体"?

  张瑞敏是这样解释"人单合一双赢理论"的:在互联网时代,全世界的企业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我们为了适应这个变化,现在提出"人单合一双赢理论"。"人"是员工,"单"是用户资源,把每个员工和它的用户资源连在一起,所谓"双赢"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你的自身价值。

  什么是"自主经营体"?张瑞敏的解释是:现在我们把原来的组织结构颠覆了,原来最底层的员工上面有很多领导,很难自主做出决策。现在把他解放,你只要有创意,你只要找到你的用户,你就可以自己来创业,这和传统的管理理论完全不一样。传统的管理理论是管理者拿各种管理工具管理被管理者,是一个封闭性的系统。但是现在我把它变成开放的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出来创业,这样原来的组织就被颠覆掉了。

  海尔新战略的效果怎么样?张瑞敏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有3个青年人,20多岁,他们发现在市场里有一个机遇,就是很多发烧友对电脑游戏本有很多意见,有很多专业的要求,大体有3万多条意见,他们把这3万多条意见归纳成13类问题,创造了一个新的游戏本。

  我查了一下资料,为证明"自主经营体"模式的正确,2012年11月8日的《青岛日报》曾经发布一篇《海尔:一个"自主经营体"的员工样本》的报道,描述了一个叫赵峰的"自主经营体"的成功故事,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在百度搜索。

  我不知道读者是否看懂了张瑞敏的"人单合一双赢理论"以及"自主经营体",实话讲,我没有看懂。

  另外,我很想知道的是:海尔有几个这样的"3个年轻人"?如果只有一个,退一步说有5个甚至10个,坦率地讲,我认为不足以拿来证明这个模式是成功的。

  海尔隐瞒了裁员真相

  现在谈谈我对海尔大裁员的看法:我认为海尔隐瞒了裁员的真相。2013年、2014年连续大裁员,并非海尔的企业主动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人员自动流失的结果。据悉,自2010年实行"自主经营体"模式以来,海尔正常的企业经营受到很大冲击,不少员工包括中层管理人员看不懂老板在干什么,看不清企业的未来,甚至员工个人利益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出现一波离职潮。

  实际上,稍加用心便不难发现,张瑞敏的说法无法自圆其说。"2014年再裁掉1万人"与"以中间管理层为主"是两个无法并列的概念,作为一家7万人的制造型企业,生产工人占企业人员的比重在75%~85%,海尔不可能有那么庞大的中间管理层。再说中间管理层从来都是一个企业的支架,"一窝端"式的中间管理层大裁员,对企业是伤筋动骨。我倾向于认为:海尔连续大裁员,实际上是为包括中间层大量离职提前准备好的"说辞"。

  事实从另一个层面佐证了我的分析。6月17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海尔内部人士告诉南都记者,海尔在推进小微化,将原来的一些经营体如销售公司等转为"小微公司",和海尔从隶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但如此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如有些岗位的员工并不愿意接受。"请大家注意,员工并不接受海尔高层的做法。

  有人这样比喻2010年之前的海尔与今天海尔的不同:那时的海尔是一个大商场,所有的商品由商场统一经营;今天的海尔已经变成一个农贸市场,里面有很多摊位,每个摊位后面站着一个小老板。

  这些年,海尔留给人们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在国际市场取得什么重大突破,也不是开发出什么革命性产品,而是频繁地推出各种理论、概念及战略,从"激活休克鱼"、"斜坡理论"、"日结日清"到"人单合一"、"自主经营体",可谓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海尔前进还是后退

  一个问题是:这些战略、理论、模式到底给海尔带来了什么?有比较才能看明白。

  先和主要竞争对手比较。海尔的主要竞争对手当然是美的和格力。

  2010年,海尔集团实现营收和盈利分别是1357亿元、62亿元。当年,美的集团(和今天的"美的集团"有所不同)营收约为1000亿元,盈利未见相关数据(当年美的电器净利润31.27亿元)。同年,格力电器实现总收入608.07亿元,净利润42.76亿元。

  到了2013年,海尔集团实现总营收约1800亿元,盈利未见相关报道(有一种说法是"超百亿")。同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1210亿元,净利73亿元。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200亿元,净利润108亿元。

  说实话,我这样比较是不公平的,拿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两个上市公司的数据和海尔集团这个非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比,显得很不专业。

  还有一点:多年来,海尔集团营收与净利基本没有人能看得懂,而且海尔从来不回应相关质疑。海尔集团下辖两大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2013年合并之后,总营收应该不超过1300亿元,总利润应该不超过60亿元。当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的分析可能比较外行。

  显然,美的、格力与海尔的差距不是在拉大,而是在缩小,甚至不排除海尔未来3年被美的集团超越的可能。

  和非家电企业相比,海尔是什么样子呢?我寻找到一个样本—华为。

  之所以选择华为,是因为10年前中国营销界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中国企业应该"高调如海尔还是低调如华为",华为和海尔被视为中国企业两个不同的样本,而且张瑞敏和任正非也代表了两种类型的企业家。

  2004年,华为集团营收是448亿元,而2002年的海尔集团营收已经达到720亿元(据其官方数据)。到了2013年,海尔集团营收约为1800亿元(盈利暂以100亿元计);同年,华为营收是450亿美元(约合2790亿元人民币),利润超过286亿元人民币。

  那么,低调的任正非在讲什么呢?

  恰好6月16日,任正非第一次接受中国媒体集体采访,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哪个部门报告说他们哪里做得好,我要问粮食有没有增产。如果粮食没有增产怎么能说做得好呢?我担心我们的管理如果陷入孤芳自赏,结果就会是呆滞。"真是太有意思了,这段话简直就是专门说给海尔张瑞敏听的,你的理论再好都没用,关键看你的粮食增产没有。

  这些年,海尔的理论一个接着一个,令人目不暇接,张瑞敏越来越像中国企业的"救世主"、"精神领袖",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海尔至今在国际市场始终无重大突破,"海尔"品牌在全球市场仍然是一个中低端品牌。海尔的经营业绩、品牌影响力与张瑞敏的理论极不相称。和国际品牌如三星、苹果相比,海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细心的人发现,就在海尔"理论大丰收"的这几年,恰恰是海尔企业陷入滞涨期的几年。我们不禁要问:张瑞敏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年,中国企业家普遍推崇"变,是不变的真理",企业战略三天两头一调整,折射出企业战略极大的不成熟性。因此,海尔频繁提出新理论、新模式的背后,折射出的实际上是这个企业的战略至今没有上道。

  实际上,现在的海尔最需要不是新理论,而是—不折腾。

"封建制"能拯救海尔吗?

就像没有几个人知道万达集团真实的财务状况,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海尔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曾经赢得无数荣誉的标杆企业,显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最近在出席一个论坛时称,去年初海尔员工数量是8.6万人,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1.6万人,比例为18%,今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此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但根据海尔官方的解释,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海尔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改变了传统的厂商和客户关系。因此,海尔的组织架构需要进行全面创新,来适应这个时代。说白了,就是将原来一级管一级的"串联式"结构,变成新的"并联结构"。海尔鼓励内部员工组团,承揽公司某个环节的业务,成立一个小公司,或者事业集群。在这个小公司和事业集群中,有明确的激励机制,有股权结构(当然海尔集团要占相当比例)。这其实类似万科正在推行的合伙人制,再加上富士康的员工创业计划(所谓"万马奔腾")。这样,海尔集团就变成一个巨大的家电行业创业平台,集团成为太阳,这些众多的企业通过被集团参股、控股,成为小行星,或者是行星的卫星。

这样,海尔集团的不少员工,就变成了这些小公司的员工,表面上看,海尔员工总人数就大幅减少了。张瑞敏教授引经据典地说:改变之后是"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要中间商没用了,隔热墙就是中层管理者。查尔斯·汉迪有一句话说"企业里面的中间层就是一群烤熟的鹅,他们没有什么神经,不会把市场的情况反映进来。"当然,他还有一个高度概括的说法,是"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

如果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来打比方,海尔集团是放弃了秦始皇式的"帝国体制",回到了西周。或者说,废"郡县"行"封建"。海尔集团就是西周王朝,下属的上市公司、大的子公司就是公侯一级的大诸侯国,而这些众多的创业实体就成为"伯、子、男"级别的小诸侯国,甚至是大夫一级的"家"。海尔集团作为"天朝",拥有这些诸侯国的相当部分股权,一般情况下不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但保留"平叛"时可以使用的"控股权"。这些小诸侯国的头头脑脑,由于有各自的股权,会将这些"小国"管理的井井有条。在"八百诸侯"的拱卫之下,集团可以垂衣而治,就不怕格力、美的这些北狄南蛮西戎们翻得了天。

应该说,张瑞敏的做法有其高明的一面。大企业普遍存在"帝国病",最大的问题是传导机制太长,指挥层远离前线,跟"能听到炮火声"的人距离太远。互联网时代真正能敏锐抓到商机的,往往是前线小分队的队长(比如张小龙之于微信),这些人资历浅、持股少,一旦自己的创意无法获得认同,很容易"叛变投敌"或者自己创业。想想看,假如当年张小龙的创意没有被马化腾采纳,他带着微信的创意投靠了阿里或者百度,腾讯会是什么结局?海尔采用"西周封建制",可以很好地笼络住这些真正的精英。但问题是,如何管理这些"八百诸侯",而不滑向春秋、战国的深渊?这是需要张瑞敏解决的问题。再有,郡县制转为封建制,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欲速则不达,反而存在翻车的危险。

近年来,海尔集团发展越来越缓慢。2004年,海尔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成为中国第一家超千亿的非金融、非垄断的企业。那一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只有462亿元,格力电器只有可怜的138亿元。到了2013年,海尔集团自称年销售收入达到1803亿元,利润108亿;这一年,华为营业收入是2400亿元,利润约290亿;而格力电器经过审计的报表显示,这家企业年销售收入1186亿元,利润108亿元。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海尔集团的业绩没有经过审计,是悄悄、低调宣布的,你在百度新闻里很难搜索到。几乎没有一家大的正规媒体,报道过这份业绩。海尔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在上海上市的是青岛海尔(600690),在香港上市的是海尔电器(01169),前者主要经营白色家电,后者是洗衣机、热水器加上渠道综合服务(日日顺等)。但前者控股后者,所以青岛海尔公布的报表合并了海尔电器。经过审计的青岛海尔2013年年报显示,这家企业年营业收入只有865亿元,利润41.7亿元。两家上市公司,涵盖了海尔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小家电和渠道综合服务业务(日日顺等)。

也就是说,海尔集团没有装入两家上市公司的业务,也就是手机、电脑、电视、房地产、橱柜等行业。这些行业都不是海尔的强项,它们能带来每年900多亿的收入、近60亿的盈利吗?我遍搜网络,也无法证实。

真相也许是这样的:仅就家电生产和自家产品的销售来说(日日顺有其他厂家电器代销),海尔已经被格力和美的超过了。海尔集团1803亿的销售额,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值得推敲,所以集团低调处理。也正因为看到桂冠旁落,真相越来越难以遮蔽,已经被捧上云霄的张瑞敏"压力山大",才痛下杀手改革海尔的"政体"。

海尔之所以在过去10年间,输给格力和美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张瑞敏变得越来越像沃顿商学院的教授,越来越像中国企业家的导师。看看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就知道了,上届冠军西班牙为什么小组赛就被淘汰?因为球场就是战场,什么"男模队"、"亿万富翁队"、"明星队",其实都是身上的包袱,野性、激情和技术才是最重要的。张瑞敏未来要翻身,就要脱下西装、解开领带,穿上马云式的屌丝装,戒除"演讲、讲学瘾",少玩概念、理论,真真正正将企业变成赚钱的机器。毕竟,海尔的品牌还在,余威尚存。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