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墙外楼: 李伯勇:假如苏荣没出事——选择性报道又一例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ebinar: App Messaging

Keep Your App Users Engaged. Discover How In This Push & In-App Messaging Webinar
From our sponsors
李伯勇:假如苏荣没出事——选择性报道又一例
Jun 26th 2014, 09:07, by 墙外仙

   1

   可以肯定,苏荣被中纪委调查的消息在江西最为炸响,因为他刚刚主政江西数年,又刚刚荣升为副国级(全国政协副主席)。江西曾经有过主政者临近退休而调入京城的人大或政协,却是平调,名义自然没苏荣光彩照人,这在坊间看来,一是苏荣在江西的工作得到了中央的认可,二是他"朝中有人"背景硬,毕竟这是比部级更显赫的副国级,能从一介农村公社的大队书记(文革期间)熬过来,并不是他家的祖坟和风水,而是他揣摩吃透这个体制一路升迁的内在秘密,跟准了关键领导而赌了一把,得以胜出。在如此尽管有些边缘化的位子,个人及家庭待遇和安全保证不须说了,他得以继续成为在江西官场的脉系的"定心丸",还能继续对江西的政局产生影响。此定心者,当体现在两个方面,苏荣在江西结成的"铁三角""铁四角"可以继续的抱团图一番事业,在官场上有可能走得更远,也就可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更有底气即更狠地维护以苏荣为名聚集的巨大财利,更加肆无忌惮地利用手中权威让一切觊觎者、不满者和反对者消音–被消音者之一便是举报他的官员周建华被法律"制裁"成阶下囚。这是官场权斗处理对手的一个"法制"武器。既然成了一个罪犯,其人所说的一切等于零,说了白说,在场不在场的旁观者内心也许认为其人蒙冤(相信遭到定罪的周建华揭露的事实是真的),但都清楚"台上"当权者的脸色,于是只好装成一脸默然,装出衷心拥护法院判决的明朗姿态,从而显示与领导保持一致。

   其实苏荣这类从基层熬出来的领导干部,怎会不知道僚属中有人恨他藐视他呢?他能做到并达到最好的效果,就是让其人不出声,或其人出声无效,加上他利用权力陆续在主流媒体上亮相和发声,他的王国便安然了,至少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然而江西还是有人当众揭他的底,因而又可以断定,从省部级到副国级,苏荣是起了狠心出了狠力的。只要据守权位,他不怕来自下面的反弹。因为他相信,也通过铁杆官员叫别人相信,反他的人是罪犯(如周建华),是对社会主义别有用心的人,是被反动势力利用的人,官员中的败类,根本称不上是群众。这样政治意识形态又成了他天衣无缝的保护伞。有多少落马的官员在位时鲜明地力挺政治意识形态啊,内心就存有如此款曲。

   因此,苏荣很可能不出事。

   2

   人在算,天在看,不料形势急转直下,苏领导终于出事了–在突然之中出事了。

   其实几个江西几个副省级官员出事,就是剑指苏荣,只是行走江湖的一般民众不知道究里罢了。

   不过,在读了凤凰网6月21日转载中国经营报的《周建华法庭上称:人民法院不是苏某的私家刑庭》,我却想到"选择性报道"问题。此篇报道面世就是选择性的结果:在主流媒体披露苏荣被查,这篇对苏荣来说负面性的报道就立马横空出世了,抑或说,当今形势需要这样的报道。这样的报道已被选择,在准备之中(可见国中充斥了克"敌"的"弹药库",按需发射)。报道中,入狱的周建华的揭发颇有义正辞严的意味,就是说,此时此刻,选择了周建华夫妇的举报,媒体选择了中国经营报这样不起眼的报纸,经凤凰网选择地转载,就亮眼多了。

   有众多的举报者而挑出入狱的周建华和为丈夫奔走的周妻亮相,有某种道义补偿的悲壮意味,但我也品味出让他们夫妻继续做出头鸟的意味。官场深似海,一时得意者或失意者,犹如塞翁失马,安之非福?还是老子识出人世真味: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这在古今中国官场屡被应验,还会继续应验下去。看似与公平正义之天道有关,其实亦无关,倒是与权柄的置换有关,所以被冤屈的并不必然会遭遇昭雪,能昭雪者是运气好。

   那么,我不禁要问,庭审前庭审中庭审后周建华夫妇锲而不舍的举报,难道相关方面、相关媒体记者–旁观者就不知道?除了周氏夫妇,那些知道苏荣及同伙大肆贪腐的部门和官员就不知道?但是这些人选择了沉默和漠然。选择报道选择执法驱使人们选择了沉默和漠然。这次反而轮到另一拨人(另一派)消音了。

   从正义(正压邪)立场,这另一拨人(另一派)消音也许是必要的。但是,谁来界定"正义"?比如一个案子,只能由法院界定,但中国实际的情形却是以政治权力来界定,有权就有正义,无权就无正义,延伸一点,就是权力让正义通过主流媒体得到表达,通过法院表达,同样权力可让媒体封杀正义。因而在政治权力至上的国度,许多基于常识的东西被弄得似是而非,导致人们遇事首先关注的不是对或错,而是权力者的层次和脸色。即使权力有时体现了正义,人们往往只是口头上表达"正义必胜",心里服膺的仍是权力获胜。这样,正义和真理就难以扎根–扎在人们的心灵中。别说一般民众,就是某些"研究院"的智囊们,也走捷径地操起文革中初澜、梁效作派,以帝王师自居,挥舞革命大批判大棒,为权力张目的意味相当明显,他们才不怕正义被践踏被颠覆。

   3

   国人,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在数十年政治文化环境里,已成选择性极强即善变的社会角色,本应更加阳光却更加阴柔,为自保和自身及团伙利益,抛弃冠冕堂皇的原则,甚至抛弃做人的底线。这也是一种常演常新的权力赌博。所以选择性执法、表态和报道成了法官和记者的人生技巧。更确切地说,一些记者其实并不基于选择性(含反向选择)而是基于客观报道,可报纸广播的选择性律令,让那些相异的报道僵死屉中。而政敌不管谁执政,都奉行这一游戏规则。

   这次所提"报道"说的是:周建华2012年1月4日被江西省纪委"双规",2014年1月23日被江西省宜春市中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据称,周建华受贿金额高达1410万元。而江西省高院在5月23日二审时因周建华及旁听公民"闹庭"未能正常进行。周建华在其举报材料中称,他是遭构陷而入狱,起因正是向国家监察部及相关领导举报时任新余市委书记、现调任江西省发改委的李某某和苏荣夫妇违法乱纪问题遭打击报复。在二审法庭上,周建华甚至高呼"人民法院不是苏某的私家刑庭"。

   我相信这是真实的一幕。一个要"鱼"死,一个"鱼"要破网,生死时速,无需再观望和沉默。周建华这一句高呼道出当下我们国家普遍的公权私用现象。我也相信,当时包括记者在内的旁观者记下了这一幕。但是,作为二审,控方和辩方的意见,为什么只保留(登载)控方意见,而删除辩方意见?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其时苏荣还在国家领导人(政协副主席)位子上,于是控方天然正确。这就是讲政治。控方及其背后的权力,也就有选择性地以周氏获罪告示于天下,当然也告示于在京城坐等佳音的苏领导了。

   现在这篇记者报道又作为正面报道面世,同样也是选择性报道啊。在我看来,此时推出这样的报道,并不是彰扬记者如何忠于记者职守,而是此报道成了克敌之利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表明苏领导早就有有贪腐嫌疑了。所以,在举国利禄滔滔,宣称以法治国之下,权斗双方都施浑身解数,利用权力资源,暗中收集对方的经济罪状,不到时候不求一逞–周氏夫妻关键时刻以求一逞,但是周氏夫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我还觉得滑稽的,是报道采纳入狱者周氏而不是别的人说出"人民法院不是苏某的私家刑庭"这句话,这一司法现象却由一个入狱者"揭露"。不过,这只是记录了当时的情形,这样的"揭露"对于权力来说是乏力的。同样,这样的报道今天面世,也不表明入狱者周氏的"揭露"符合真相而具有力量,而是通过这个倒霉者之"杯",浇包括官场中人在内的人们的心中块垒。这样我们又能看出,即使苏荣正式垮台,相关报道和相关人员也小心翼翼,不敢多有暴露,把"有力的揭露"仍落在周氏夫妻身上最为合适。因为入狱者已是死老虎,而被中纪委点名的苏荣仍有软着落的可能。跟选择性报道一样,这是选择性聚焦又一体现。

   这篇报道还说,(数年前)苏荣上任(江西)伊始即在大会上强调要防止"项目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之后多次强调反腐。其在台前"唱红打黑"、幕后伸手谋利的两面性在江西主政期间表露无遗。人民网2009年12月6日刊发题为《看苏荣反腐那股子狠劲》的文章,同样是选择性报道啊。所以,一种选择性报道也叫主旋律报道,也叫政治正确报道,它成了体制要素,决不会因某领导人出事而改弦更张,与其说是特色,不如说是体制软肋,可在前赴(腐)后继的官员,却成了不能缺少的护身符。因而,"苏荣出事"及其报道方式,连同其人出事前的报道方式,并不会销声匿迹,像活剧一样继续上演,举国需要这样的主旋律演饰。在坊间,是接受教育,在官员,是护身符。

   4

   不过我耿耿于怀的,是"假如苏荣没有出事",还有由"项目上马、干部下马"转接的"项目上马、项目回视"。

   苏荣如果仍在台上,除了经济贪腐,他在江西的一些决策也不会得到有效的反思。比如他数年前到江西做首席行政长官,就要全省在路道两旁密密匝匝种树,造成人在路上看不见村庄的绿海洋景象,路道两旁的田块也要弃稻种树。于是全省境内国道旁皆能看到这一苏记景观。相当密,不符合乔木生长所需要的间距,一看就知道违背种植规律。一次我乘长途汽车从赣南到省城南昌,一路上见抢种的"篱笆"林,十分不解,江西这样的环境需要这样载树吗?在县里也见县城路道两旁加密种树(在原来的两树距离中加植几颗树),我认为不必这样种,过两年树大又得移栽,不是劳民伤财吗?有县领导就说:你说的有理,可上面会来检查呀,没办法,要改以后改吧。检查什么?还不是看是否符合苏领导模式的尺寸?我当然无法理解官场中的他,此时考虑是"与上头保持一致"–应付检查,怎会考虑"劳民伤财"呢?就是劳民伤财,又怎么样?就像被打成坏人周氏的那句高呼,当时他说了又怎么样?

   于是我相信,重来一次"大跃进"是可能的,重来一次"学大寨"是可能的,重来一次文革是可能的。

   我想,假如苏荣没有出事,他毕竟调离了江西,除了一般百姓弄不明白的经济问题,他的一些劳民伤财的决策和举措,是不是来一番认真的检视呢?从经验出发,人去政息,一些官场中人可以有选择地发表"批评意见"了,结果只是一声叹息而已–其经济和人心损失又有谁在意呢?

   所以,苏荣出事,演戏照旧。

   2014年6月21日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乱谈:广电总局关闭互联网电视盒子视频客户端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乱谈:广电总局关闭互联网电视盒子视频客户端
Jun 26th 2014, 07:38, by 墙外仙

睡梦中被记者的电话吵醒,追问怎么看广电总局发函要求浙江、上海广电关闭互联网电视中的违规应用。公函里说的违规应用包括:

1)视频网站的电视客户端,如爱奇艺、搜狐、优酷;
2)视频聚合客户端,如兔子视频、电视猫、泰捷视频;
3)浏览器;

理由是:"为政治有害、淫秽色情和低俗不良节目及侵权盗版节目大量进入电视机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通道,严重违反了中央要求和总局相关管理政策。"

说这话的意思是,管互联网的部门没有管好内容,但我守土有责。

这个文件上周就已发布,媒体23日深夜的转发引爆了业界。并且只要扣上政治有害淫秽色情的帽子必然打死不得超生,当然会让所有从业者警惕。所谓站在不同立场有不用的看法,基本上是传统势力弹冠相庆和新媒体的忧虑担心,这里摘录了一些。

传统势力(我就不具名了):

"真玩互联网电视者必被自己挖坑所埋,。。。"
"让你们成天就知道提颠覆颠覆,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另外一边:

王冉:管控诉求和用户诉求天然冲突。能在墙上实现双方诉求的平衡更好,实现不了用户会用别的屏幕代替披着互联网外衣的内联网屏幕。刚才还有人建议:应该生产一种只能看新闻联播的电视机,我看行,适合IT公司年会抽奖。
肉唐僧:两件事:一是所谓互联网主权,方兴滨的解决办法是各国建根目录,然后互相交换;二是广电总局发函强令互联网电视盒子关闭视频网站客户端。我要说的是:互联网必胜;技术必胜;自由必胜。#不出一年,这就是两个笑话#。
龚文祥:今天发生的历史倒退的大事:广电总局已经发文要关闭互联网电视盒子。

说说我的观点,这个事情其实和前一段时间的滴滴打车被禁、互联网金融监管一样,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老百姓已经无法忍受几十个频道一天到晚播放打鸡血的抗日武侠剧和撒狗血的婆媳矛盾剧,只能到网上找点乐子,为了看得舒心就要接到电视上,然后就被禁止了。你倒是也早点引进些优秀内容进来啊?同样的内容,在电脑屏幕上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就不可以,还是计划经济的双轨制?

放下内容不表,16:9的液晶平板电视都进入家庭多少年了,你还是让我看被压扁的新闻主持人,调成正常比例后,47寸的彩电只能当42寸用了。

此外,电视收视率和有线电视费下滑是你们自己的问题,垄断造成的傲慢和不思进取,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改善的。

我们深知并且理解,在现有的先进性体制下,可管可控是必然的要求。但是也请注意,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刚从树上下来不久,就已经知道用疏导的方法来治理洪水了。老百姓的需求就在那里,你不去解决,却坚持用此种方法管理互联网电视,必然会适得其反,刚刚开始攻城略地上量的正规盒子重新被山寨盒子清洗。对付山寨盒子,你要么像烟酒专卖那样搞盒子专营,要么干脆把互联网关闭一了百了。

还记得当年手机禁止wifi的事情最后怎么样了么?

记者同学最后问,那终端厂商该怎么办呢?我有几个建议:

1)生产只能看新闻联播不能换台的电视机;
2)转行生产不能看电视节目的大显示器;

如果还不行,弟兄们,咱就做智能投影仪吧。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广电整顿互联网电视盒子里的春秋笔法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广电整顿互联网电视盒子里的春秋笔法
Jun 26th 2014, 07:41, by 墙外仙

文/王如晨

  真是一语成谶。

  前几天在深圳跟业内朋友吃饭,席间谈到盒子以及生态话题,真是乐开怀。因为它已经可以做到平台化了,破解的盒子看起来真是非常棒,某家内容源如何优质等。

  然后一个哥们就随口说了一句:"就是不知道广电方面啥时候动手。"广电真是一个神奇的部门。

  广电这次的口吻里,有春秋笔法。它这次的选择性点名里有学问,虽有各种目的,但最核心的还是与电信的竞争。不过,我还是愿意一一来扯,呵呵。

  1、点名里有学问。

  首先从持牌方来说。你知道,一共有7家。央视CNTV、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浙江电视台和杭州广电华数集团、南方传媒、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IBN)以及中央人民电台。

  根据总局下发的"关于立即关闭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违规视频软件下载通道的函件",它禁止浙江、上海两地电视盒预装未经审核的视频APP,并要求华数和百视通两家牌照商进行整改。

  就持牌方来说,市场上拓展最快的也就是华数传媒与百视通。它们两家都是上市公司,业务拓展压力较大,尤其是华数传媒。它们在自己的优势地盘推广当然用力。其他几家牌照企业,基本没有多少声音。

  但是,市场上,真正有大量出货的,还是天猫、小米、乐视等非广电系的盒子。

  因此,在我看来,广电这是在"提纲挈领"、定点整顿。它没法直接监管小米、天猫们,拿牌照方开刀,将可管可控的压力转移给它们,它自己可以轻松些。这流露出一些尴尬:一共7家牌照方,除了这两家,其他都没多大声音,广电当初设立的这个牌照管制,其实很蹩脚。现在整顿,恐怕也有搞平衡的用意。

  2、背后有"污点证人"存在。

  过往几轮整顿背后,大都有所谓"污点证人"。从这次点名以及涉及的区域来看,市场上拓展但声音不大、未被点名的持牌方,一般存在这个嫌疑。

  别怪我揣摩你。至少我觉得CNTV以往很善于用这招,跟它合作紧密的品牌乐视更善于钻研这学问。你知道,乐视现在主要力推它的互联网电视,而不是机顶盒。CNTV、乐视都没被点名。

  而这次,总局提的虽是互联网电视终端,但没提OTT电视,主要针对的是盒子,而且集中在浙江与上海。其实,若是从总量上看,华数传媒的盒子虽然不少,但是它跟百视通的盒子整体出货总和,根本比不上非广电系的互联网企业,你仔细去体会里里面的门道吧。

  3、强化广电系内容竞争力

  不过,也别怪广电总局跟存在嫌疑的污点证人们。规则制订了,大家就得遵守,呵呵,虽然若严格按181号文来查,可以说,几乎没有一款真正合规的盒子。

  即便带有选择性用意,但广电的举动确实有法可依,没的争议。这次整顿侧重的是内容,并没直白针对硬件终端,实际上,广电完全可以在内容与硬件方面同时整顿。

  这就让人多思考内容方面了。你知道快播基本死掉了,内容监管,打击盗版的力度越来越大;你知道湖南那边的芒果TV独播不分销了,广电系已无法容忍过度开放局面下,体系内内容竞争力被瓦解、耗散,强化管控有利于强化体系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国网已经成立,虽然无法一步整合,但体系内的局部动作肯定会越来越多,甚至跨区域整合已经有苗头。

  4、回击电信运营商渗透

  但是无论上面理由多少,广电的动作,若是归因起来,还是在于它与电信运营商的竞争。

  过去,我们形容说,IPTV是电信插在广电心口窝的一把刀,但是相比它,开放的互联网的力量更强,它已经让广电的监管漏洞百出。

  本来,广电想借OTT牌照两手抓监管,借此实现对电信运营商过顶传球,反击它的渗透,在国家"三网融合"的过程里占据主导地位。但目前来看,由于电信系拥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广电的用意有些尴尬,反而给了电信运营商更多渗透机会。毕竟开放的互联网企业主要依托它的通道,而不是先找广电。

  可以这么说,新一轮竞争中,广电系若不能找到新的抓手,在三网融合的格局里,它的力量会继续被边缘化。我个人觉得,广电也只能从内容角度出手了,这个还算得上抓手,若从终端层面入手,所谓可观可控只会沦为口号。

  不过,我们确实看到,互联网信息泛滥,里面夹杂着许多无良的部分,市场确实到了一个需要规范的阶段。我知道,新版292号文正在酝酿出台中,它应该更侧重针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尤其是抑制BAT强大的渗透力量,它们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若它们不能自律,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大树之下,真的寸草不生。但这已经超过了广电的管控范围与能力。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东步亮:荒唐的敏感词屏蔽还能横行多久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ebinar: App Messaging

Keep Your App Users Engaged. Discover How In This Push & In-App Messaging Webinar
From our sponsors
东步亮:荒唐的敏感词屏蔽还能横行多久
Jun 26th 2014, 07:10, by 墙外仙

美国众议院常设拨款委员会近日通过批准2015年预算修正案,把华盛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前的道路改名为刘晓波广场(Liu Xiaobo Plaza)。根据美国邮政编码,中国驻美大使馆地址将是这条街道的1号,今后,所有寄往中国驻美大使馆的邮件,都将写上被囚禁在中国监狱里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名字。这项建议的提出者及其支持者说,这一举动具有象征意义,意在为维护人权向中国"发出明确和强大的信息"。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做法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帮助中国国内的人们突破了刘晓波这个"敏感词",让中共今后在正式场合提或不提"刘晓波"都将变得十分尴尬;它也启示人们,今后可以采取更多的类似让中共无法回避的办法(比如把香港中联办所在大楼改称为"六四大楼",把其所在街道改名为"六四路1号",把维多利亚公园改名为"六四纪念公园"等),来突破其设定的各种"敏感词",让"敏感词"不再敏感。驻美使馆前街道改名之后,我最关注的是,中国外交部的官方网站上,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地址是否会改为"刘晓波广场1号"。目前外交部官网上的驻美使馆地址为"3505,International Place"。如果改,"刘晓波"这个处处被中共屏蔽的词语,将堂而皇之地永久"占据"中国政府的官方网站而不能被删除;如果不改,则中国政府将背上官方网站为民众提供错误信息的恶名,这又是它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中共面临两难选择。
愚民政策和鸵鸟心态是中共多年来认为管控舆论行之有效的一套办法,对于它不想让国内民众知道的事情,丑恶的事情,它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其屏蔽,封锁在"网络城墙"之外,绝不会让它出现在国内的报刊媒介和正式出版的书籍文件中。他们似乎认为,只要民众不知道、没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便不存在或没发生过。比如"六四"、"法轮功"、"太子党"、"陈光诚"、"天安门事件"等,对于当下很多从"正统"教育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来说,便是完全陌生的词汇。他们完全不知道过去曾经发生过这些历史事件,世上还存在这些人物和组织。包括刘晓波在内,达赖喇嘛、高行健这些中国出生的人获过诺贝尔奖,绝大多数国内普通民众都是不知道的,他们至今仍认为莫言是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当然,因为中共的刻意屏蔽,中国国内民众不知道的政治历史和思想常识远不止这些。突破中共的网络封锁,已经成为当下开启内地人民智的一项首当其冲的任务。中国网络信息获取的不自由和言论的不自由,已是中国社会前进道路上最大的一只拦路虎。然而荒唐的是,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信办)主任鲁炜,23日在英国举办的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第50次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却恬不知耻地表示认同大会主题,认为中国与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网络"。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网络"吗?明明中国是一个局域网,而中国以外是一个信息完全自由的网络,中国"防火墙"外的信息,中国国民根本看不到,怎么是"同一个网络"?
近日,我所在的媒体报道了一起车祸,记者描写汽车被撞后的惨状,用了一个形容词:"像被坦克辗过一样",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不为别的,就因为用了"坦克"这个词。媒体内部多名管理者认为,"坦克"太敏感了,让人联想到"六四",因而这篇报道虽然写得很好,版面也编得很好,但是既不能被评为好稿,也不能被评为好版,因为没有把"坦克"去掉。令人悲哀的是,不只是该媒体的高中低层管理者如此认为,连许多普通同仁也都认为,这个词不该用,会惹麻烦。中国内地媒体人自我审查至此,可知中共的审查机制对人的摧残已到了什么地步。
解除对敏感词的屏蔽,开放自由获取信息与发表观点的世界,不仅要靠外部力量推动,更要向管控者不断索要,让其归还作为一个人本应有的权利,还要从解除每个人的自我设限开始。所有渴望自由的中国人,任重而道远。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项小凯:刘晓波广场1号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ebinar: App Messaging

Keep Your App Users Engaged. Discover How In This Push & In-App Messaging Webinar
From our sponsors
项小凯:刘晓波广场1号
Jun 26th 2014, 07:12, by 墙外仙

6月24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Hous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投票通过一项议案,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门前的一处空地,改名为"刘晓波广场"。这样,按照美国的邮政编址规则,从此以后,中国大使馆的地址,也就变更为"刘晓波广场1号"( No.1 Liu Xiaobo Plaza)。
据报道,早在2013年,人权推动协会(Advancing Human Rights)的执行总裁大卫•凯斯(David Keyes),与人权基金会(Human Rights Foundation)的执行委员、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就曾经私下讨论过一个计划。他们设想,对于那些仍然监押政治犯良心犯的国家,可以提议将它们的驻美国大使馆的门前街道,改为那些政治犯的名字。这样一来,这些大使馆本身,就成为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这些国家糟糕的人权纪录的突出标志。
今年5月,凯斯与卡斯帕罗夫的这一想法,被美国的13名国会议员付诸提案。由于2014年是"八九"的25周年纪念,议员们认为,这一"殊荣"显然应该首归中国。刘晓波因为杰出的人权活动,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并且是目前唯一遭到本国政府监押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自然也就成为首选提名。
不过,这一戏剧性的做法,却并不是首次出现。1984年,美国议会就曾经通过一项提议,将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址,改为"安德烈•萨哈罗夫广场1号"( No. 1 Andrei Sakharov Plaza),以表达对这位卓越的苏联人权活动家的崇敬,并针对苏联政府对萨氏的流放惩罚,表示强烈的抗议。萨哈罗夫是着名的物理学家,后来因为积极参加人权活动,受到苏联当局的迫害。萨氏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由于被苏联政府禁止处境,未能亲自前往会场,而是由妻子代为宣读获奖感言。看来,比起刘晓波的空椅领诺奖,萨氏的待遇还不算最坏。
这一改名事件极富蕴意。自从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国经济发生严重危机,而中国作为美国极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无疑对于稳定美国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政府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截止2014年4月,中国持有近1万3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占美国海外国债总量的21%。
由于种种原因,奥巴马时期的美国,总体呈现出较为弱势的外交姿态。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人权状态的批评声音大为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对建立美中特殊"G2"关系的热情。
美国政府这一态度的微妙转变,曾引发人权团体对美国政府立场的广泛忧虑。 2012年4月,中国着名人权活动家陈光诚,从长期被非法监禁的状态中成功脱逃,并向美国大使馆求助。美国政府却并未在第一时间表态。一向支持奥巴马的纽约时报,甚至也紧急发表文章《陈光诚事件何以测试美中关系》(How the Chen Guangcheng Case Will Test US-China Relations),督促奥巴马速下决心。而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最近出版的回忆录来看,尽管美国最终不负众望,对陈光诚慨施援手,但其中的内部玄机,却也是一言难尽。当时对美国政府的这种忧虑,并非空穴来风。
近年以来,由于美国外交姿态的相对软化,全球多处区域失去势力平衡,发生地缘政治生态恶化的现象,典型如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南海争端激化,以及最近伊拉克局势的恶化。美国尽管打出"重返亚洲"战略牌,但在中国的强势扩张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还不如日本首相安倍表现得抢眼。
一方面,疲软的美国经济,限制了奥巴马政府的作为空间;另一方面,奥巴马毅然将推行医疗改革,作为优先的施政方略,这也就进一步制约了美国对外施加影响的资源与能力。
不过,美国作为当前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在国家战略方面,具有很强的内在延续性。这一特性,在奥巴马政府积极推动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这一事务上,得到充分体现。 TPP是一个以政治为骨架,以经济为血肉,而以军事势力圈为护盾的一体化国际关系框架。而中国由于其政治属性,以及地缘政治立场,显然被排除在TPP对象之外。
如果说,尚未完全成形的TPP,只不过是中国远期未来的一个阴影,那么刘晓波广场的命名,则是对中国眼下的一个强烈警醒。这一事件,极可能标志着一个新的中美关系时代的开始。
当中国政府以大国崛起的口号,换下韬光养晦的战略路线时,美国也必然会对中美关系进行重审。这一关系转变的另一时代背景,则是美国的经济,经过数年调整逐渐趋于健康,而中国的经济,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长期下滑。
1986年,在美国的"萨哈罗夫广场1号"地址诞生4年之后,这位人权活动家,终于获得苏联政府允许,结束流放,重回家园。5之年后,苏联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为辽阔的超级大国,在经过69年的腥风血雨之后,崩溃解体。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