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终于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了。
有人不解,听说曾有很多的部委反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
也有人不解,为什么各方媒体都这么重视上海自贸区?有什么特殊的么?
这么问的人,绝大多数,是因为以前听说太多类似"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一类的字眼了。觉得听起来都一样,以前的这些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也许大错特错。
自由贸易区,不是指在国内某个城市划出一块土地,建立起的类似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实行特殊经贸政策的园区,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协定,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涵盖所有成员全部关税领土的"大区"。
中国此前已经建立了与自贸区类似的六类特殊经济园区,包括保税区、保税物流区、保税港区等,但上海自贸区才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和保税区的区别体现在功能上:保税区只能对区内货物进行仓储、中转、展示及做简单处理比如包装,但不包括加工制造,出口加工区才能从事加工制造,而自贸区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功能。
说明上海自贸区跟以前的什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比不知高出了多少个级别。
从简单的理解来说,这种自由贸易区,已经不是保税区那种层级了,也不是简单追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简单追求商品贸易为主的开放效果,而是要素市场的放开、政府边界厘清和管制放开的试验,是一种高层级的开放。
有人看不懂了,什么是高层级?
形象点说就很能理解!之前的上海一直存在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比如看起来很风风火火,上海通过提供优质的条件或者基础设施,吸引了500家跨国公司总部落户,可这落户并不是真的落户。绝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也就是搞搞行政的,而关键的资金运作根本不会放到中国来,而最有实际价值的就是这个。几乎所有上海的海外产业都是这个情况。
为什么?因为中国不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跨国公司的钱进来之后,要在短时间出去的话很难,需层层监管、层层审批。当然也有跨国外企走后门,但时间长了,数额大了也不是办法。可见,上海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名义上的自由贸易,而是与自由贸易相配套的金融体系。
当然,自由贸易相配套的绝不简简单单是这个。可不可以在自贸区内提供融资租赁、保理等服务呢?另外,外向型企业的利润很容易在汇率波动中受损,可不可以在自贸区内的企业更方便地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来规避风险呢?可不可以构建个离岸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呢?利率市场化?能否放开海外资金投资国内资本市场的额度限制?让海外资金可以更大程度地投资中国债市、股市、期货市场。
金融配套的要求会很多。上海的这种发展瓶颈就是中国的发展瓶颈,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对金融自由度提出更高要求,而金融自由度的提高又会促进贸易发展。可见,贸易要上到高层级,那必须与金融挂钩,必须与资本流通挂钩。
这么看来,上海这次的自贸区,被表面上的名字给掩盖了,实际上,它可以被看作是试验区。
自由的金融?上海当然一百个乐意,自2008年以来,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平缓,一度将"上海到2020年建成全球金融中心"视为空话。现在需要借这个自贸区重新火一把。
但阻挠的金融部委自然也多了去了。
曾有港媒说过,李克强总理之前计划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上海金融服务业,随即招致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反对。第一个阻挠的,就是证监会。反对在自贸区内开放期货实物交割,现在上海商品交易所的很多生意来自不能在海外做中国的实物交割。如果伦敦商品交易所能在自贸区交割实物,那还要上海交易所干啥?银监会也有异议。明文说风险把控困难。但实际上也跟证监会的理由同出一辙。很多内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外资在中国的可支配资本有限,在各种衍生、理财、投融资产品领域里,又有准入限制,自贸区肯定会给内资机构加剧竞争压力。发改委,财政部,地方政府也都有各自的抱怨。最大、最一致的就是其他地方咋办?上海成了资本天堂,会从其它地方经济体吸走多少商机?
不管消息真假,能感受的到,自贸区面临的阻力曾经是空前的。就目前的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而言——结构复杂,山头众多,证监会、外管局、央行、银监会、财政部以及各省金融办,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而管辖的地盘又都有重叠。
但仔细想想,各方的意见和担忧并不是无中生有。资本这东西不像制造业产业链,它的流通性非常高。如果允许,几秒钟就能让千、万亿资本转移国界。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问题等,个个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招不慎,都可能出大问题。那出了问题谁负担?证监会?银监会?人民银行?上海政府?这些都需要谨慎为之。
这些矛盾都是改革必经之路,深圳特区也曾倍受诟病,但最后不也是推展开了么?现在上海自贸区也终于出台了。这个出台背后,体现的是最高领导的绝对魄力。
这让我想起最近的一个头条新闻:上海自贸区不要政策,要改革。
刚开始,还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逐渐逐渐的明白,这句话看来含义还是很大的。要政策的做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对于一些试点地区,就通过给予一些特殊优惠政策进行支持。这种做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是,副作用太大。将特殊政策给予某地,本质上是在牺牲其他地方公平竞争的机会;比如给予某地税收方面的优惠,实质则是这部分负担由他人来承担了。更糟糕的是,一些地方几乎养成了坏习惯,习惯于向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要政策,一旦没有政策,就几乎寸步难行。
自贸区为什么说是改革?自贸区放弃的是过去的一些老做法,过去各种各样产业振兴规划,这些政策红利来支持经济,想法很好,但往往政府主导太多,造成过度贷款、过度投资,形成最多的就是产能过剩。自贸区对政府的一个要求是放松管制、用市场机制来改革,提供制度红利就行了,用市场那种"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去替代"看得见的手"。
所以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堪比深圳特区。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就是个涉及到全方面改革的一块试验田。如果它成功了,马上紧跟而上的天津自贸区、等等,全国各地可能就弄起来了。
所以很多人说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就是克强经济学的代表作。我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应该都明白了!
相关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