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墙外楼: 杨猛:重庆往事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杨猛:重庆往事
Jan 21st 2014, 13:26, by 墙外仙

我的长故事《重庆往事》。原文1万3,削减成7000,发在电子刊物 @右边杂志 ,追忆文革中堪称惨烈的重庆武斗,追踪3个亲历者家庭的故事,命运互相交织,过往和现实呼应。见长微博。谢谢那些重庆人批准我走进他们的记忆中。采访同时拍摄了一堆视频,准备剪辑成同名纪录片,有设备有时间的朋友欢迎合作。

重庆往事

【摘要】数百人死于这场内斗。黑色幽默的是,内斗的双方号称保卫的是同一个领袖。多年后,参与其中的大多数人不愿再触碰这个伤疤。

作者:杨猛

市区杨家坪老旧的这处居民院里,丰饶的绿植隔离了喧哗的车流。席庆生给我展示一本蒙着玻璃纸的黑白家庭相册,照片上一个面孔白皙的短发女性默然注视着我。很多人的家庭相册都有这样一张沉静朴素的照片:看不出面庞的光线过渡,看不出衣着的款式色彩——那个时代的面孔似乎永远缺少个人的情感流露,只有投放到特定的历史情境,方会被唤醒。

生命定格于38岁的照片中的这个女人,是席庆生的母亲。1967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还没多久,重庆爆发了激烈的派性内战,两派动用常规武器相互仇杀。母亲带着席庆生和弟弟逃难途中,一颗经过瞄准的子弹击中了她,就那么近在咫尺地,席庆生目睹了母亲的死亡。

席庆生的母亲是这场内战中数以千计无故死亡者中的一个。仇恨和暴力在母亲死去的这个中午注入席庆生的生命,这样的基因也融入了重庆。席庆生如同堕入黑洞,无法不对这个城市感到敬畏甚至顶礼膜拜,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想摆脱这个黑洞,最终觉得这是一场无法摆脱的宿命。

武斗

第二枪打来,他听见母亲喊了一声,一颗子弹从母亲左胸射进去,从右腰部穿出。母亲不断翻白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子弹发射的方向来自重钢"8.15"阵地,席庆生不断挥舞白衬衣,告诉对方自己是逃难的群众。又一颗子弹射来,他和弟弟只好连滚带爬跑到路旁边的农舍里躲藏,然后,亲眼目睹母亲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席庆生的母亲并非参与武斗的红卫兵,而是死于同一派别的枪口,这显示了历史的残酷和荒谬。

在重庆文革研究者何蜀看来,重庆的武斗充满了异乎寻常的诡异。中国其他地方的武斗,多数发生在"保皇派"和"造反派"之间,重庆的武斗则发生在造反派内部分裂出的两派之间。

1967年上海一月夺权是为开端。作为重庆最有影响的造反派力量,重庆大学"8.15"派夺权成功,和军人、部分运动中生存下来的领导干部,组建了革联会。新成立的革联会开始对其他造反派分支进行打击取缔,非主流的造反派分支认为革联会夺权之后已经变修,联合起来誓言砸烂革联会,被称为"砸派",后更名为"反到底"派——重庆的武斗,爆发于"8.15"和"反到底"之间,两者都是造反派。

最初两派针锋相对、批判辩论,意见不合,开始互砸广播站和广播车,尔后升级为动用石块、钢钎作为武器。当年幼小的席庆生走在杨家坪街上,目睹两派武斗时要像冷兵器时代一样列队决斗,在钢钎上绑上刺刀冲杀。

1967年7月,发生了著名的"武汉事件"。武汉的保守派居然绑架了中央文革小组派去的调查员王力。毛泽东的夫人江青用著名的口号"文攻武卫",把全国的激进派推上了舞台。此后,重庆的两派盗用部队的武器,都有了武装小分队。

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中国军工基地。新中国建国后,按照毛泽东的三线建设指示,在重庆完善了庞大的常规兵器基地。1967年重庆市区拥有八大兵工厂。"反到底"派迅速占领了生产半自动步枪的建设机床厂、生产机枪的长安机器厂、生产大炮的江陵机器厂、生产子弹的嘉陵机器厂、生产高射炮的望江厂。"8.15"派则控制了生产坦克装甲车的空气压缩机厂和长江电工厂。

63岁的雷午生瘦小,和蔼,坐在我面前平静地啜着茶水。很难想象,他曾经是重庆工业校"反到底"派的头头。毛泽东的群众基础中最积极的一群人是高中和大学学生,他们参加红卫兵主要出于年轻人特有的理想主义,对于1960年代中期开始困扰中国的官僚机构感到忿忿不平。雷午生们心甘情愿地投身这场革命。

重庆武斗的第一枪就是雷午生所在的工业校打响的。工业校地处渝中区要塞,是"反到底"的据点,"8.15"早想拔掉这颗钉子。1967年7月,"8.15"军代表被工业校"反到底"派拦截扣押。25日,"8.15"向工业校连续发动进攻,双方动用了小口径步枪。雷午生说:"当时我们还有四吨炸药、三万只雷管。我说,谁敢爆炸,谁就是犯罪。"寡不敌众的"反到底"被"8.15"攻破,雷午生被俘虏,他小腿上被刺了一刀,而一个后生抡起一棒击打在雷的脑袋上,他从台阶上滚落楼下,现在留下了头痛的病根儿。战事过后有7人丧生,都是20岁左右的学生。

此后两派战事全面升级,半自动步枪、机枪、高射炮成为武器,坦克开到了解放碑,"8.15"甚至自制了"8.15式"冲锋枪。"武斗之后的重庆街头,宛如二战时期的战场一般,杨家坪几乎被炮火夷为平地,满目苍夷。"席庆生回忆说。

席庆生当时家住新华书店家属院,父母都是积极的毛泽东拥护者,父亲还是单位"8.15"的头头,当时叫一号勤务员,母亲在新华书店看管仓库,像爱护生命一样守护着毛主席著作,在擦枪走火引发的火灾中多次拼死抢救毛泽东著作。

1967年8月一场激烈的战役之后,父亲跟着"8.15"部队撤离到重钢阵地。很快,新华书店所在的区域成为了"反到底"和"8.15"交火的中间地带。8月24日,母亲带着席庆生和大弟弟向"8.15"阵地转移,为了表明难民身份,三人特意穿了醒目的白衬衣。上午10点钟左右步行出发,大约11点钟,抄小路来到毛线沟屠宰场对面。这时枪声大作,第一枪是打走在最前面的席庆生,席下意识卧倒。第二枪打来,他听见母亲喊了一声,一颗子弹从母亲左胸射进去,从右腰部穿出。母亲不断翻白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子弹发射的方向来自重钢"8.15"阵地,席庆生不断挥舞白衬衣,告诉对方自己是逃难的群众。又一颗子弹射来,他和弟弟只好连滚带爬跑到路旁边的农舍里躲藏,然后,亲眼目睹母亲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眼神,流露出的是对我们兄妹五人的担忧。"席庆生回忆道。

下午五六点钟,兄弟两人沿着河沟逃到了大路上。天黑下来,他和弟弟进入重钢地盘,找到父亲时,父亲正和几个战友在理发店剃光头,这是要向对方发起反击、决一死战的标志。

他告诉父亲:"母亲被打死了,就是被你们'8.15'打死的。"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父亲没有流露出太大的情感波动。父亲只是带着他一起来到阵地前线,找到负责人"毛司令"。经过调查,真相大白:一个重钢的转业军人,刚刚领到机枪想试手,尽管有师傅在一旁阻止,但他仍然向席庆生的母亲扣动了扳机。

当天夜里,在一队战友的掩护下,父亲拖回了母亲的尸体,简单掩埋。

为了防止席家复仇引发内杠,凶手被悄然转移。毛司令安慰席家:一切等运动后处理。席庆生和父亲并没有当即找到凶手,在武斗停止后的一个平静期,"8.15"开始为本派遇难烈士修建墓地,父亲单位把母亲墓地迁到沙坪公园。

墓碑是席庆生亲手打磨的,磨破了手掌,也磨碎了心。三个月的武斗结束之后,土包上平添了100多座坟茔,埋葬了400余人。至今,重庆死于武斗的人数仍是个谜。何蜀的估计是,超过1000人。

仇恨如同疯长的草淹没了墓园。15岁的席庆生牢牢记住了困扰他一生的凶手的名字:苏仁和。

复仇

那一天太阳出奇的大。他叫上弟弟协助,在两路口电影院偷了一辆北京吉普,又穿上事先搞到的一件警服。他们取道鹅岭公园,只用了20分钟就到了重钢医院。席庆生把车停在医院门口,弟弟已紧张到无法走路,他只好一个人进入医院阴暗的通道,此刻时针刚好指向11点45分。走近病房,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病床竟然空了。

母亲死后,席庆生完全变了一个人。他变得好勇斗狠,他评价那时的自己:"对社会怀着一股仇恨,心理极度扭曲。"而想起母亲生前靠卖血养活一家,席庆生的心就痛了。

武斗之初,席庆生参加了学校的"反到底"派,他扒火车到北京,参加了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活动。"毛主席脸红红的,就像关公。"那一幕留下了深刻印象。1966年8月18日开始,毛泽东先后8次接见了全国各地1300万红卫兵,欣喜若狂的中学生高举毛语录,泪流满面,毛泽东身着军服在广场挥手。这一幕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是,红卫兵得到了毛主席和人民解放军的坚决支持。

然而,意识到即将开始的武斗的危险后,大字不识的母亲多次阻止席庆生。一次席庆生急着要跑出家门,母亲一把揪住他,结果碰洒了一锅粥,烫伤了手臂。日后想起这个场景,席庆生心疼不已。最终母子达成妥协:席庆生只能跟着父亲的车出门行动。

母亲罹难后,席家仅仅靠父亲一个人拉扯5兄妹,一下子陷入赤贫,而最疼自己的人去了,席庆生顿时觉得生命已经无牵无挂,狂热得如同亡命之徒。

一度,席庆生投奔到当造反派的外地表哥那里。有一次,表哥被解除武装,他手持一柄机关枪只身去解救表哥,朝着密集的人群头顶就是一梭子。又一次,为了跟对立派抢夺俘虏,他手持一颗手榴弹冲进人群……这些往事,现在描述起来已显得风轻云淡,席庆生说:"因为目睹了太多的死亡,对生命已经麻木。"

毛泽东担心激进的红卫兵势力不受控制,于是于1967年发布"9.5命令",两派均上缴武器,重庆出现短暂的平静期。1968年,武斗还曾有过反复。这年春天,毛泽东遣散红卫兵,文革从破坏旧秩序转向建立新秩序,随后毛泽东号召"广阔农村大有所为",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席庆生也到农村插队,但心里的创伤仍迟迟难以愈合。他成了一个问题青年。他虽然不肯做小偷,却甘心给小偷当打手,打架的时候第一个冲上去。他跟知青打架,还差点烧了老乡的房子,得了一个"天棒"的绰号,重庆土话意为做事不计后果。他说当时自己"坏事做尽"。

"一个人在刚刚成型的时候,形成的世界观是根深蒂固的。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像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一样,视死如归,是暴力教育、斗争哲学。这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太大了。准确讲,我、薄熙来这一代人,是喝狼奶长大的。不同的是,他是红色贵族,是喝优质狼奶长大,我是喝劣质狼奶长大的。"席庆生总结说。

历史进入1977年的时候,文革遗留问题正在审查、处理中。这时,席庆生结识了一个家住重钢的朋友,其母亲在重钢医院工作,席庆生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当年的杀母凶手苏仁和因为在武斗中枪杀无辜群众,已接受审查,当时正在重钢医院保外就医。

这重新激发了席庆生的仇恨,他筹划复仇,并着手进行周密的准备。经过踩点,他找到了苏仁和的病房,几次从门口经过,记住了苏的床位。他还注意到,中午11点45分是医院人最少的时候,护士、医生都要去打饭。他准备这个时间出现在凶手面前,然后冒充公安查案,将苏仁和带走。

他甚至为凶手的归途设计了两种死法。一是在偷来的车上把凶手用链条勒死,然后开车拖着尸体,奔走在重庆的街头,一直开到朝天门,他要向路人陈述凶手的罪恶,并且宣告母亲的仇恨得到了昭雪。另一个方法就是将苏仁和用刀捅死,然后连车带人抛入嘉陵江,造成死者畏罪潜逃的假象。

那一天太阳出奇的大。他叫上弟弟协助,在两路口电影院偷了一辆北京吉普,又穿上事先搞到的一件警服。他们取道鹅岭公园,只用了20分钟就到了重钢医院。席庆生把车停在医院门口,弟弟已紧张到无法走路,他只好一个人进入医院阴暗的通道,此刻时针刚好指向11点45分。走近病房,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病床竟然空了。

之前,他无数次接近这间病房,目睹那个瘦弱的背影坐在床沿,想象自己如何痛快淋漓一报杀母之仇。凶手的意外消失让席庆生失魂落魄,积攒了多时的力气一瞬间消失了。他急速跑到住院处翻看出院记录,这才发现,一个小时前苏仁和刚刚出院。

蹊跷的是,后来席庆生又摸到了苏仁和的家,伺机复仇,甚至多次蹲守到晚上12点,却仍然不见苏本人的踪迹。这个仇人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此后完全在重庆消失了。这成了横亘在席庆生心头一个巨大的谜。

纪念

"老百姓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他妈的幸福得很。我在公园里冷静观察,感到文革又来了。唱红就是运动前期的舆论准备阶段,就像洗脑。人们崇拜薄熙来就像当年崇拜毛泽东一样。"

从席庆生的家往沙坪区西北方向行数公里,就到了沙坪公园,公园僻静的西南角,一处小山包上,埋葬着席庆生的母亲。

沙坪公园已是一个庞大的休闲场地,有咿咿呀呀的京胡和老人的歌唱高低传来。一度,沙坪公园成为重庆唱红基地,在临近墓园的一条湖边小径上,还竖着一块"红歌传唱基地"的牌子未及拆除。

两年前,重庆唱红打黑行至高潮时,席庆生恍惚看到了熟悉的景象。"老百姓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他妈的幸福得很。我在公园里冷静观察,感到文革又来了。唱红就是运动前期的舆论准备阶段,就像洗脑。人们崇拜薄熙来就像当年崇拜毛泽东一样。"

席母葬在墓园后方,碑上刻着席庆生五兄妹的名字。他和大弟弟对母亲尚存记忆,最小的弟弟则告诉哥哥:我想念母亲,但是已经渐渐模糊了母亲的模样,记不起她的样子了。席庆生听了瞬间掉泪。

遗忘是一种不可抗力,作为重庆乃至中国为数不多的一处文革遗存,红卫兵墓园能保存下来亦属偶然。墓地至少有三次差点消失。

2009年,墓园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冠名为"红卫兵墓园",可能这是中国唯一一处得到官方认可的文革文物,要知道,文革研究至今仍是禁区。2009年正是薄熙来主政重庆时期,席庆生认为:薄积极推动了墓园定为文物一事。

"薄熙来和我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我们的母亲都在文革中死掉。我的母亲是在武斗中被打死的,他的母亲是在文革中自杀。"席庆生坚持相信,薄熙来曾经作为红卫兵的经历,使得他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比常人更多理解。

站在母亲墓前,席庆生长久静默,又徐徐转了一圈。有什么难解心事,他总喜欢到母亲墓前,抽支烟,跟母亲倾诉。也是在母亲墓前,他曾经跪地哭泣发誓报仇。如今仇已泯然,他说自己持之以恒来这里祭奠,不断讲述母亲的故事,就是要告诉世人被屏蔽的家庭悲剧和文革真相。

69岁的郑志胜每次来到沙坪公园,都感怀命运无常。文革开始时,他积极参加,希望改变自身命运,然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1967年,席庆生母亲的遗体被抬到沙坪公园掩埋,而此墓园恰是郑志胜最早发现并开辟作为罹难者墓地的,也因为墓园,郑志胜此后的人生走向由此改变。

文革开始,郑志胜是重庆大学的学生。因为出身地主,他没有资格参加文革,也不是两派成员。郑志胜夹着尾巴做人,不怕脏不怕累,靠捡拾垃圾、学雷锋为群众义务服务,赢得组织和他人的好感。当武斗升级、"8.15"死难者越来越多时,他向"8.15"头目、也是同班同学的黄顺义推荐了沙坪公园的八路军墓园。他们开了张重庆大学"8.15"的介绍信找到了沙坪公园,很快,这里被辟为"8.15"遇难者墓地。

战事最激烈的时刻,两派死难者暴尸街头,很快腐烂发臭。黄顺义又想到了不怕脏不怕累的郑志胜,找来郑志胜帮忙收尸。郑志胜二话没说,开始负责洗尸、裹尸、埋尸。作为"反到底"的头目之一的雷午生被俘虏之后,遭受了虐待,"被打得死去活来",又被押到沙坪公园为"8.15"死者裹尸、埋尸,理所当然成了郑志胜的助手。郑志胜最早被戏称为"殡葬连长",现在又被戏称为"俘虏营长",随着尸体源源不断运来,后来他又升级了,被称为"尸长"。

如今,郑志胜可以清楚地复述处理尸体的全过程:如何用福尔马林浸泡,如何找到动脉,如何用白绸裹尸,如何举行一个像样的下葬仪式。他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如何为一个死亡的女学生穿衣戴帽,然后自己躲在尸体背后擎着死者的腰带,让死者和家属拍了一张最后的全家福。

每天目睹大批同学、群众的尸体送来,郑志胜的心灵变得扭曲,"对'反到底'充满了仇恨"。

在雷午生这些俘虏们看来,郑志胜则是一个希望通过积极表现赢得组织信任的投机者,只有表现出对敌人的冷酷,才可以赢得信任。一位和雷午生同为俘虏的不愿具名者回忆,郑志胜经常命令他们跪在坟前,假装要枪毙他们。"他手里有枪,随时可以毙了我们。"他称亲眼见过郑志胜打死了一个女孩。

行走在青草萋萋的红卫兵墓园,郑志胜不断提醒我关注那些字迹已经脱落的墓碑,他可以准确说起每一个他亲手埋葬的战友们的往事。

直到有一天,在一座墓碑的修建过程中,他参与亲手杀掉了两个"反到底"的俘虏。往事残酷,他已经可以波澜不惊地讲述那天的景象。"晚上,战友让我把那两个人搞死。我对'反到底'是如此痛恨,就同意了,把两个人搞死了。"

如今,复杂的心态侵蚀着郑志胜,他常常感到灵魂不安。"我受了不少的苦。人民政府用助学金帮我大学毕业,由于文化大革命没有站稳立场,因为种种原因误入歧途,我一定用我的再生之力,为国家为家庭做一份奉献。"他涕泪横流,掏出一本自己写的自传,名字就叫《汗血泪》。

他说:"我当时只是认为自己为战友报了仇了。这不是哪个人的错误,是整个领导阶层的错误。我现在连毛泽东犯下的错误都原谅了,还不能原谅其他吗?"

遗忘

席庆生从一个矢志不移、誓报杀母之仇的"天棒",慢慢经受着岁月和文明的磨洗。他渐渐意识到复仇是一种狭隘之举。化解这份仇恨,他差不多用了20年的时间。再后来,席庆生完全放弃了对凶手的追查,对对方的去向也不感兴趣了。

"我在动手前向父亲下跪告别,他知道我的脾气,我想是他害怕我背上命案,向警察通了气,然后警察为了保证苏的安全,在我动手前把他转移了。"席庆生一度怀疑是父亲泄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合适的解释了。

但是父亲以沉默作答。

席庆生曾经多次设想这样的画面:如果再次遇到凶手,他会毫不犹豫冲上去,至少要打他一个耳光,质问对方为什么朝无辜的母子开枪,并打死了自己的母亲。在得到答案之后,他会一刀刀把对方剐掉。"这可是杀母之仇啊!"他曾经一再想象这个场面来临,又因为无法实现痛苦不堪。

他的朋友王康把这种仇恨思想归结为城市的性格。他告诉我:"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就是你死我活的暴力哲学,从小到大一定要划分出敌人,特别是重庆的红岩、渣滓洞红色教育根深蒂固——一个城市有这些,这个城市不疯掉才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性格中都有一些不怕死、好斗的性格。"

王康文革时是重庆第一中学的学生。班上51个同学,参加武斗的有一半。班里有20多支步枪、10来把手枪。王康因为不是红五类,没法参加革命。"如果有资格,我也要拿枪参加。"

席庆生从一个矢志不移、誓报杀母之仇的"天棒",慢慢经受着岁月和文明的磨洗。他渐渐意识到复仇是一种狭隘之举。化解这份仇恨,他差不多用了20年的时间。再后来,席庆生完全放弃了对凶手的追查,对对方的去向也不感兴趣了。席庆生说:"我们也曾经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残酷无情地对待过我们的老师和那些异议分子,也做过今天看来完全应该道歉的事情,现在看来,那些行为一样都很无耻。"后来,他开始参与保卫红卫兵墓园的民间活动,开始收集和研究文革资料。如今,席庆生和王康一起,拍摄一些体现城市历史的纪录片,希望忠实记录和挖掘重庆的历史。

雷午生在文革后受到了审查,他曾经热切地参与运动,并且认为那场运动是党真正希望贴近群众,克服官僚主义和社会等级现象的一场革命,但是在成为俘虏被残酷虐待后,这种憧憬完全破灭了。他后来成为重庆最早的一批下海者,引进了重庆第一条录音机生产线,给父亲投资开了一家雷氏烧鸡(还评上了中华名小吃)。精明的他,如今打理着一家生产绿色能源的公司。

郑志胜一辈子生活在小心谨慎中。文革武斗前他一直穿着朴素,勤奋好学。自从负案在身后,他无心学习,穿着阔气,骑一辆自行车在沙坪坝混社会。文革结束不久,他自愿分配到克拉玛依油田工作。不久,两个来自重庆的政府工作人员出现在他面前,将他带回重庆。他在看守所关了10年,最后的罪名是在武斗中枪杀了6条人命,被判入狱13年。此事仍然具有争议,郑志胜只承认参与枪杀了两个俘虏,而文革研究者何蜀也倾向于认为,郑志胜被冤枉了。

现在,郑志胜在同学的一家公司做事,以生活简朴、热心公益闻名,曾被当地报纸称为"重庆好人"。

当年重庆武斗两大派的风云人物——"8.15"的头头周家渝和"反到底"的头头黄廉——后来境遇不佳。我短暂拜访了两人,他们都强烈抱怨命运的不公。两人在文革后分别被判刑15年和18年。黄廉现在栖身养老院,为半身不遂所困,他至今认为文化大革命是正确的。周家渝曾经三次受到毛泽东接见,与周恩来十几次商谈工作,后来官至四川革委会副主任,如今却为了"争取文革老人权益"不断上访。他抱怨说:"是中共中央、毛主席号召我们参加文化大革命,为何到头来党没有受到惩罚,受到惩罚的是我们这些学生?"

历史总有惊人近似之处。在这座不甘平庸的城市,伟大领袖"运动每隔几年就来一次"的声音犹在耳际。40多年后,喧嚣多时的唱红打黑也画上了休止符。草木深深,叵测迷途,那墓园在我身后缓缓关闭,唯有一抹残阳在黄桷树枝头摇摆不定。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纽约时报》中国大气污染影响远及美国西海岸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纽约时报》中国大气污染影响远及美国西海岸
Jan 21st 2014, 13:26, by 墙外仙

去年夏季,北京被雾霾笼罩。一批研究者发现,跨太平洋空气污染是中国对外出口的隐性代价。

美国一家知名科学期刊周一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中国出口行业的肮脏排放物被卷携着飘过太平洋,对美国西部的空气造成了污染。

论文作者称,该研究首次量化了美国的空气污染在多大程度上是来自中国出口商品的生产,以及全球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由3个国家的9名学者合著。该刊还在去年发表了其他一些研究人员撰写的一篇论文。那篇论文发现,因为空气污染,中国北方人口的寿命缩短了。

最近这篇论文探究了相互关联的经济体对彼此环境的影响。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写道,"把生产外包给中国并非总能让美国——在这一点上,北半球的许多国家均如此——消费者免受空气污染的环境影响。"

他们写道,尽管美国制造业活动的减少的确意味着美国东部的空气更干净,但中国为美国市场生产商品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物流动已经致使美国西部空气质量下降。

文章的第一作者林金泰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和其他几名科学家想要研究出口业排放物的跨边界效应,以便了解消费如何影响全球空气污染。

"我们主要关注贸易影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林金泰说,"贸易改变了生产地,进而影响了排放。"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新闻稿称,名为西风的全球范围强风能在几天之内让中国的污染物飘过太平洋,导致"污染物出现危险激增",尤其是在春天。论文合著者史蒂文·J·戴维斯(Steven J. Davis)是该校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家。该新闻稿还说,"灰尘、臭氧和碳可能会积聚在加利福尼亚和西部其他一些州的山谷和盆地里。"

新闻稿称,黑碳的问题尤其严重,因为雨水无法将其从大气中冲洗掉,因此它能够持续迁移很长的距离。黑碳会导致哮喘、癌症、肺气肿、心脏病和肺病。

"因为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工厂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洛杉矶每年烟雾超过联邦臭氧限制的天数至少多了一天,"该声明说。

利用一个名为GEOS-Chem的模型系统,这些科学家估计,2006年,因为面向美国的出口商品生产所导致的污染物转移到了美国,美国西部的硫酸盐浓度增加了多达2%,臭氧和一氧化碳的浓度也略有上升。他们写道,因为美国东部的人口密度比西部大得多,因此,将生产外包给中国依然会让"美国公共卫生在总体上受益",哪怕这会让西部各州受害。

相比于美国的交通和国内工业等污染源造成的污染,中国排放物对美国西部造成的空气污染依然很小。

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还研究了中国出口业对该国自身空气质量的影响。他们估计,2006年,中国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全部排放当中,有7.4%的二氧化硫、5.7%的氮氧化物、3.6%的黑碳和4.6%的一氧化碳来自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这项跨学科研究始于两年半以前,参与的学者来自英国、中国和美国。研究团队中既有经济学家,也有地球和环境科学家。该研究建立了多种模型,用来分析中国的经济,以及地球的大气和天气模式。

中国的出口行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出口行业排放进行估计的学者对42个直接或间接的排放制造者的数据进行了研究。这些行业包括钢铁和水泥生产、发电和交通。以煤为燃料的工厂是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最大来源,温室气体会造成全球变暖。

近年来,学者一直在研究中国的总排放对全球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影响。风会带着中国的污染物前往世界其他地方,下风向国家的居民已经开始担心,本国空气质量已因中国的污染而恶化。例如,日本的一个环境工程师认为,导致屋久岛町树木死亡的一种不明有害物就是中国的污染物。

读过论文之后,研究中国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法学教授亚历克斯·L·王(Alex L. Wang)说:"这件事提醒我们,中国排放的传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与我们每天在美国购买和使用的产品有关。我们应该关注此事,不仅是因为这种污染正在伤害中国公民,也因为它正在损害美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

论文的第一作者林金泰说,他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促使人们展开讨论,是否要用以消费为基础的排放计算方法来取代以生产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目前,后者的使用颇为广泛。

去年,出口占中国总经济产出的24.1%,与2007年顶峰时期的35%相比有大幅下降。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导致海外需求减弱,而中国的国内经济仍在继续增长。2013年的数据参考了周一发布的经济数据。

经济学家提醒道,这并不是说整个经济的四分之一都在为出口生产商品,因为中国仍然在从事大量的再加工工作,而不是完全由自己来生产出口产品。

但是,随着众多公司把供应链的更多环节搬到中国,而不只是在中国完成最后的组装工作,中国制造的中国出口商品的比例一直在稳步升高。所以,单凭出口在经济产出中所占整体比例或许无法公平衡量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2009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下跌,目前却已恢复强劲增长。中国的计算方法只考虑从中国大陆港口直接运往美国的货物,不考虑途经香港的货物,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去年中国的出口从2008年的2523亿美元(约合1.53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了3685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从美国直接进口的商品价值仅为1526亿美元。

美国的统计将途经香港的商品纳入了与中国大陆的交易数字,其统计数据表明,多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比前述数字还要大,因为中国公司大量通过香港出口,通过香港进口的交易量却小得多。美国尚未发布2013年的全年进出口数据。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观“一个公务员的自白”帖有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Ultimate Sports Fundraising Program

This $27 online course teaches fundraising approaches specifically for sports programs. Learn to raise money like the nation's top program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观"一个公务员的自白"帖有感
Jan 21st 2014, 13:39, by 墙外仙

刚刚看了一个公务员的自白这篇,感触颇深。说了一些做公务员的感触,有些赞同,有些不赞同。
不知道有线台算不算公务员,至少我们这里不算,有线台我们这里是自收自支的事业编。
我本人在县级发改委工作,这个应该算真真的公务员,而且是一个大家对我的单位名称咬牙切齿的恨的公务员。
不过发改委这个部门,只有国家发改委才有调控物价的职能,县级、市级、乃至省级均没有。所以广大狼友因为油价上涨想骂的话麻烦FGW前面加GJ二字。
说到公务员的工资福利,那篇帖子的楼主提到月工资1000多,下面有狼友跟帖说别看工资不高,福利肯定满满的。那我要说几句,本人工资每月2400,扣完公积金和医保能取出来的大概2200多。本科工作5年,刚刚熬到中层。
习大上台之前,除了每月的工资之外。每年三节、年底的福利大概是4袋大米、两袋面、两桶食用油、土豆一袋、大葱2捆(楼主是东北人所以发这两样)。过年时有猪肉(一整块臀肉)、和带鱼(一大盒)。其他均无!习大之前每年年底的奖金 按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1000至2000不等,没有超过2000的时候。注意这是习大之前。今年的情况是什么都没有。注意是任何东西,实物和奖金均无!所以什么福利满满请慎说。另没有电话补助等等你们想的任何其他补助。另,节假日有上级检查经常加班,没有所谓的3倍加班费,一分钱都没有。
再说说平时,所谓的黑钱只有单位领导才有,这个相比大部分机关单位除了极个别科股室有相当实权的单位,其他肯定都一样。因为就算你是中层你也没有决定权。没有人会给没有决定权的你送礼的。所以平时额外收入,无。
工作时我们这里响应上级8条及15条禁令指定细则。市内出差比如我经常会去市里(楼主在县里)开会或者提交材料。车程100公里。无公车无餐补,也就是说我要是去市里办公事当天回的话那么中午这顿饭我要自己吃自己。确需住宿的一晚的住宿标准是100之内餐补一天20块。一天三顿20餐费,三顿油条豆浆都不一定够。 一天100住宿肯定不能住宾馆只能住旅社= =。如果去市外比如省会开会(500公里)也没有公车不允许买汽车票和处硬座之外的火车,楼主这里落后没有动车高铁,只能做12小时的绿皮火车硬座。一天住宿标准120,餐补车补60。省城120依然住不起宾馆,餐补车补60也就是说你要吃好点就不能打车只能做公交,不然你打车了就饿肚子吧。(火车站离省委不堵车大概30块车费)。
而软环境方面我们这里有监督举报机制,别说你拖沓着不给别人办事,就是外人进办公室你没有起立笑脸相迎,说话稍有怠慢人家出门就会举报你。你就等着挨批吧。
以上。楼主说这些不是在哭穷也不是在抱怨谁抱怨什么。楼主现在月光状态也是能活的。但是我只想告诉大家,所谓公务员真的没有大家想想那么美好,更不是大家仇官仇富的对象。再大的单位领导也就那个一手可数的几个人,广大基层公务员群体跟狼友们一样都是苦B都是屌丝。 我们也都在为了生活挣扎着,忍耐着,奋斗着。不少人说你觉得没意思我来做啊,咱俩换啊。我想跟你说句呵呵!我不换!因为楼主在县城生活,东北的县城没有南方县城那么繁华,没有什么企业和公司,更没有富士康。楼主如果不做这个了撑死是去摆地摊。又有人也许会说那你辞职去大城市啊。楼主的家里人父母都在县城,当初大学毕业回到县城也是为了在他们身边尽孝。在外面比如魔都帝都的话买不起房子楼主家里又要东挪西凑的给楼主凑首付,就算自己站稳了把父母接到魔都帝都的话更是痴人说梦。所以不想。县级公务员也就是这样了,大家自己品品吧。
楼主这几年一直潜水,所以格式图片均不会弄,希望大家看着不累眼,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但是不接受谩骂。谢谢。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禁令之年”哪些公务员受损最严重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禁令之年"哪些公务员受损最严重
Jan 21st 2014, 13:40, by 墙外仙

最近这几天或许公众会觉得世道变了,因为媒体开始报道说,很多公务员过去一年在"八项规定"及其相关禁令之下干不下去了,纷纷要辞职。对比一年热过一年的国考热潮,这简直恍如隔世。

  一部分媒体认为基层公务员确实待遇低工作累,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并列举了种种苦闷的例子。媒体还发明了一个词叫"公diao",字面看应该是"公务员diao丝"的意思。而大部分媒体,包括党报《人民日报》,则不无冷笑:"他们要是想辞职就辞职好了",更刻薄点的干脆用了《好走,不送》这样的标题。

  要我说,这事儿,没这么简单。我并不认为公务员辞职真的会成为一个潮流,这不过是媒体的大惊小怪罢了。很多时候,媒体根本没弄懂"禁令之年"对各个阶层的公务员到底有什么样的利益影响。

  试着分析下。首先,看看报道中公务员损失了什么。总结起来其实都不算什么——中秋的月饼没有了,逢年过节的贺卡日历没有了,几百上千块钱的过节费少发或者没有了,吃饭少了,旅游取消了,下属单位不敢送往年的惯例购物卡了……

  好,都算下来,能有多少钱?少喝点少吃点,能有多少实质损失?至于让公务员把铁饭碗扔了辞职不干?你当公务员都是小孩啊,随便闹情绪?

  还有媒体说是因为过去一年的各种禁令,使各级别尤其是基层公务员面临一轮轮的折腾,这还是开玩笑,你当之前党政部门的各种评比、考核、视察、学习就不折腾?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公务员群体最能适应的就是折腾。

  实际上,媒体报道中说要辞职的,基本上都是一直以来在公务员系统中就不怎么开心的部分群体的抱怨,这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不单单是公务员;而且每年都是如此,不单单是今年。

  他们几乎都是非领导职务的年轻基层公务员,未婚,并非京城部委或者大城市公务员(这类年轻公务员还指望着各种诸如经济适用房的隐形福利呢,一套房子抵过无数年工资),也并非机关公务员(机关比基层更容易解决职位,要知道很多乡镇公务员一辈子都熬不上一个正科甚至副科级)。

  如果这个年轻公务员又并非本地人,没有可帮助到他的关系网络,而且多增了生活成本,那么他这份工作暂时来说,最大的福利不过是未来预期的社会地位而已。

  因为上述公务员所得不多,由此少发一点福利对他们的影响就很大。但实际上,他们虽然抱怨最多,但也是八项规定下受损最少的,因为本来就没多少隐形利益可言。

  比年轻公务员好一些的,是已婚的公务员。你会发现,中小城市一个公务员跟老师或者银行、电信部门员工包括当地商人子女组成家庭的很多,这是因为公务员直接待遇不高,但隐形的地位不错,而这在中小城市的社交网络中尤为重要。所以夫妻双方一个负责地位,一个负责经济。否则都是普通公务员,各单位每年随的份子钱就够你受的。

  他们在八项规定的各种禁令之下,虽然也同样利益受损,但是最难受的不是减少吃喝少拿卡,而是这种禁令导致他们办一些事不方便,和由此导致的社会优越感降低,越是小地方,越讲究"面子",对内对外都是如此。

  同样类似的,还有已经退休的公务员。虽然原单位少组织了几次退休人员旅游,领导年底慰问少发了购物卡和几桶油,但毕竟不是大事。最大的失落,依然是觉得"面子"上受损。

  我认为,"禁令之年"真正切实受损的,其实是那些众人羡慕的油水部门的中层以上职位的领导,以及省厅和市局里的实权部门公务员。

  为什么?因为只有这些实权单位,才真正的有很多福利可发;也只有这些部门,才有人送礼,而且其少发的和少收的也才会数额庞大到让他们肉痛。

  按照此逻辑继续推导下去,实权部门公务员发的福利其实都不是大头。掌控着千亿甚至几千亿资金的关键岗位的领导们,是更大的受损者,因为大量贪腐就也是由此而来的——如果去年无数餐饮业纷纷亏损的话,那么当初没有亏损的时候他们挣的钱,必然也有一部分可能作为利益输送,惠及相关官员。

  而上述这些人,显然不会直接站出来抱怨什么。甚至有报道提及,一些"清水衙门"的公务员,看到这些实权部门公务员受损严重,反而心里平衡了一些——要知道,肯定有一些人当初为了进这些实权部门是花了很多"成本"的,现在不能如期"收回",别人看来自然也很有快感。

  实际上,受损最直接、最严重的,还不是他们,而是一批当初基层的佼佼者——如果搜一下新闻,你会发现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省直机关违规借调人员的清退工作,各地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员被退回到原来的基层部门——他们当初都是原单位的佼佼者,因为优秀被上级单位借调数年,甚至在省城结了婚买了房,就等着慢慢熬出一个省直机关的编制。结果突然面临此等政策,回原单位肯定没有位置了,别说仕途,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

  至于最广大普通公务员的态度,我想只可能是:等着看吧。谁都想知道,禁令之年的高压,到底能持续多久;以及,它将是量变,还是质变。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上海官员:很多公务员想办法进国企 因待遇更好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上海官员:很多公务员想办法进国企 因待遇更好
Jan 21st 2014, 13:39, by 墙外仙

最近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其中与公务员薪酬有关的观点关注度颇高,北京有传说公务员可能涨薪,而在广东则有人大代表呼吁给公务员加薪。此前,还有学者建议为了让养老双轨制改革能够尽快推行,就用涨薪的方式换取公务员的妥协。

关于公务员收入究竟有多少,其实争议各方莫衷一是。不久前流传一篇《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称:"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失败者)。"作者曾是一名"80后"公务员,在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因收入与职级难以提升,选择了辞职。

该文也引发社会的热议,那就是公务员的真实收入究竟多少才合适?因为非常直接的一种质问就在于,公务员在正常工资之外都有难以计算的灰色收入。每每有贪腐案发,这些落马官员的腐败收入往往给公众一个印象,公务员都不需要依赖工资收入而活,但这未必真实。由于这种误解,一方面让不少年轻人冲着高待遇挤进政府部门,另一方面公众对于公务员的不信任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收入有限和晋升无门的情况下,不少公务员考虑过是否跳槽。而在最近一年,广州有多名处级、局级官员辞职"下海",到企业任职,这也掀起了中国是否将迎来新一轮官员下海潮的讨论。

灰色收入不容易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就工资收入而言,上海公务员高于中西部公务员,但是相比同城的企事业单位,他们的收入并不算高。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一名科级干部年薪12万左右,一名处级干部年薪15万左右,一般没有其他合法收入和福利。

2012年度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为56300元,按照平均8%的增速,2013年这个数据大约在6万,也就是说科级干部的收入处于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的2倍左右。但问题也在于,这些科级干部多有研究生学历,他们一般工作了10~20年,如果级别未动的话,收入基本上是固定的。

除了收入难提高,级别的晋升也并不容易。根据《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在具备学历条件的基础上,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3年以上。但晋升领导职务并不是一种必然,从科员到科长,从科长到处长,从处长到厅长,从厅长到部长,基本上都需要十里挑一。

正如前述的"80后"公务员,五年十年都无法晋升也很正常。2000年,黄浦区、南市区合并成立新的黄浦区,一名内部人士就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些合并后的人员几乎用了10年时间才消化,因为晋升的岗位太少。当他们刚看到一些老人退休可以腾出岗位,2011年又撤销原黄浦区、卢湾区建制,建立新的黄浦区,这也意味着,还需要大约10年才能把原来的人员消化掉。

对新进年轻公务员而言,晋升的机会太少,而晋升无门,也就意味着工资收入难以增长。上海一位科级干部讲述了一个机关故事:某新入职公务员,研究生学历,女友也是新公务员,两人贷款买房,月供7000多元,他们的想法是阳光工资养房,其他"灰色收入"养人,工作才半年,结果入不敷出,靠老家爸妈兄嫂每月寄钱救济,男女即将分手。

传说中的"灰色收入"并不那么容易赚到,而此前因夜总会违纪事件而蒙羞的上海法院系统正在遭遇另外一种尴尬,那就是人员流失。上海一位处级法官告诉本报记者,法官一样按行政级别和行政职务发工资,处级干部年薪也就12万左右,只相当于浦东的科级干部。待遇不高的一个后果就是上海法官的流失率很高,一家基层法院去年流失十多名法官,一家中级法院去年也流失五六名法官。如果他们改行去做律师,用不了几年,收入通常就会倍增。

不能当官又发财

关于收入低的感慨并不局限于地方法院,最高法院一名正科级法官也直言,他本科毕业已近10年,拿的是阳光工资,每个月打到卡上就是4500元,加上住房补贴1000元,一年总收入不到8万元。"中央机关的普通公务员没有什么灰色收入可言。涨工资就是一级一级的,升一级500元。"这点收入在北京算不上多高,因为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67元,全年约在4万元。

虽然京沪这些在职的科、处级干部都强调自己收入并不高,但在中西部一些地方公务员看来,这已经是当地同样级别干部的两倍。尽管他们也承认两地的物价水平,尤其是房价水平差异巨大,但是这种区域落差也多少让公务员有些不甘。不过,相对于企业而言,公务员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那就是养老金水平要比一般企业职工高,其养老金替代率可以达到80%以上。

但是,这种差异巨大的"养老金双轨制"正遭遇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呼唤并轨的声音相当强烈。一旦开始改革,根据上海财大高等研究院的测算,如果工资、级别不变,改革后公务员的福利至少下降10%。也正因为这一点,有学者认为将来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会越来越低。面对这种内外交困,一些公务员也在计划是不是转到国企,毕竟一些业绩好的国企,相当岗位的个人收入也还不错。

"现在很多公务员都在想办法进国企,但是跳槽去外企、民企的并不多,因为超过30岁的公务员,到这里去竞争力并不强,长期熟悉的机关思维模式、工作机制和这些企业的要求完全不一样,转型会很痛苦。"上海一位街道科级干部这样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虽然知道机关工作钱少,但出去也未必有好路子,人到中年后就安于现状了。

公务员的这种感慨,20多年前也曾发生过,上世纪80年代末期,沿海地区曾兴起下海经商热潮,福建宁德官员也有不少人意欲为之。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告诫官员:"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牛刀:写在中国资本市场大崩盘前夕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Selling event tickets?

Ticket Cake is the easiest way to sell more tickets online. They will help market & make sure your events are reaching their potential. Get started now.
From our sponsors
牛刀:写在中国资本市场大崩盘前夕
Jan 21st 2014, 13:02, by 墙外仙

就拿目前的情形看,官方和民间有激烈的冲突。官方说,中国没有通胀;民间测度的是,2010年通胀率至少在30%,随后,11年是20%,12年13年维持在10%左右,这才是百姓能够感受的正常幅度;官方说GDP有7.5%的增长,而民间认为,中国2013年只有5%左右,理由是,社会用电量一直在增长8%左右,只有9月高温,中国社会用电量突破10%,随后是,10月份9.5%,11月份8.5%,12月份7.5%,这是一个经济快速下滑的最好数据。一般来讲,按照中国官方8%的经济增长,社会用电量必须增长在10.5到11.5之间,而7.5%的增长,表明经济已经下滑到5%左右。社会用电量是不会骗人的,而中国的GDP水分至少在30%,都是地方官员虚报的,不仅如此,财政收入也是虚报的。我去基层了列情况时,县委书记为了当官虚高财政收入,在税收方面,采取去其他省份买税的方法占35%左右。所谓买税,就是虚开发票骗取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数据好看而已。

在这种全体政府的造假中,中国经济呈现的只是虚假的繁荣。这种虚假的繁荣,反映在货币上也完全是一个骗局,造成了全国各大城市高利贷泛滥,金融部门从中渔利。这种骗局造成全国很多城市社会出现混乱,一个人欠债,往往影响这个城市无数的人。现在,中国的M2已经达到110万亿,相反的是,12月份外汇占款又急剧下滑。数据显示,2013年1月外汇占款曾达创纪录的6836亿元,2月至4月均在2300亿~3000亿元之间;5月猛降至不足700亿元;6月则结束增长局面,出现今年以来首次负值,净减少412亿元;7月减少245亿元;8月、9月外汇占款重回增长轨道,但新增规模相对较少。10月和11月则重新回到了高位。12月新增外汇占款2728.8亿元,仍在高位,但规模较11月相比略有下滑。10月11月是人民币疯狂升值才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其原因就是,央行以人民币升值的手段蚕食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而已,完全不是什么外资的流入。这个骗局,在美元贬值的周期还可以玩玩,但是,在美元升值周期,这个游戏就注定玩不下去,因为人民币只有贬值的份,无法升值。

这个问题就关系到人民币印钞的问题。人民币印钞有两个锚,一个是内需,就是13亿人的生产和消费;一个是以出口为导向,以央行结算外汇发行钞票给中国的企业,这是以美元为锚的。美元升值后,这个锚就会大幅萎缩,所以,中国市场流动性会越来越近。由于利率过去一直是由央行控制的,所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就可以利差牟利,并藉此寻租。影子银行和高利贷就是这么来的。现在。贷款利率放开,银行利率和民间利率就会磨合,自然是银行利率就要飙升。

垄断和自由市场经济是完全不相容的,一切的裂痕都在进行艰难的弥合。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完全以货币和债务增长为代价而强行拉动起来的,这个在美元的贬值周期可以,而在美元的升值完全可能产逆反。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央行以美元为锚进行发钞的历史要结束了,与美元结算就要开始。只要开始结算,人民币汇率体系就要受到严峻的考验。这将导致中国的股市、楼市和汇率一起崩盘。

先说股市——探底不可避免。

1月17日,股市跌跌不休之际,国家队有出动的迹象。先是两桶油猛拉猛拉拉不住,在要跌破2000点的关口时候,工行670万大单21亿资金封死下跌,因为如果再下跌,中国最大的五家银行全部跌破净资产。但是,能封死2000点吗?我只是在做基本面和技术性分析。基本面是,我们国家银行长期处在垄断中,经济的血脉是金融,而恰恰我们的金融在专制和垄断的体制下,积弊太深,不是那么容易疗好的。没有一场巨大的危机发生怕是不行。就拿2009年来说,4万亿基础货币的超发和13万亿无抵押贷款的发放,就足以致这些银行以重创,更别说货币战争来临,还有什么能够抵住几十万亿美元流动性的冲击?这个我就不说啦,单讲我们内部的金融积弊,就够喝一壶。2009年以来,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央行就动用货币和金融手段维护泡沫,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这不出问题才是不正常的。央行救房地产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样国家队也是无数次托住股市,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谁都懂得。
现在挽救已经晚啦,因为美元正在出逃,其破坏力是中国宽松货币抵挡不了的,国际资本已经卖空人民币资产,包括银行的股票,而中国城乡居民的散钱又被房地产全搞死,谁的资金会流进股市?

1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在2014年中国上证指数将会毫不犹豫跌破2000点和1664点两个关键点位。护不住的。先检讨检讨自己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吧,其漏洞就足以让五大银行全部倒闭。中国股市如果跌破998点,可视作崩盘。

再说楼市——泡沫破灭是必然的。

中国的房价统计数据很奇怪。按照我的监测,2013年9月,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二手楼价一直到现在都是在缓步下跌的,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新房数据却在不断上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们都知道,2010年一线城市房价飞涨,而国家统计局数据却是只是上涨1.5%,而在今年9月后,70个大中城市是在不断上涨中,据我所知,起码杭州没有怎么上涨,70个大中城市中至少有20个房价没有怎么动,为什么每次却在说69个城市都在上涨呢?这说明国家统计局是别有用心的。中国的数据一向服从高层的意见,属于政治性数据,这次的不断上涨是不是有这么两个意思:一个是告诉开发商和地方官员房价已经失控了;一个是就是金融中所说的——逼空,所谓逼空,就是诱导还没有入市的投机资金赶紧入市。这种逼空手段是金融大鳄经常用的手段,而中国的金融大鳄只能说是央行,那么,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从美联储加大缩减QE后,前提是增加缩减200亿(预计在2014年4月提出,5月份开始执行),中国的信托产品到期赎回会出很大问题。中国国内今年到期信托总量对应2012年二季度到2013年一季度的发行量是5.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整整高出1.8万亿元,5月份是到期,高达1.7万亿元。中诚信托30亿本金都可能血本无归。接下来的就是新华信托的18.5亿高远置地案。集资者外逃,破产业主外逃会飞出一个个黑天鹅,其中大多数是被房地产套死的。而中国的房地产商美元信托也面临赎回,毫无疑问,美元会连本带利全部回归美国本土,参与美元王者归来的盛宴。我们将拭目以待,一贯借新还旧的很多开发商可能没有准备。

2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图上的C点出现在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间,中国房地产才能见底,而这之前,只是楼盘的被迫降价,不是泡沫的破灭。这个C点充分说明,中国房价会跌回到2008年,也有很多地方跌回到2008年前的2005年。如此来说,可视作房地产的崩盘。

再说汇率——九九归一谈汇率。

人民币涨了8年,一朝下跌,必然是轰轰烈烈。这是因为,人民币在2009年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后带来的恶果。在2011年以前,美国国会一直谴责人民币被低估,而在发现中国央行大肆印钞后再也不提这件事,那是因为人民币的币值已经完全改变,再也不是低估,而是完全高估。你说你没有超发货币,当人民币大跌后,市场将会给你一个响亮的耳光。

关于汇率,我已经讲过多次,在美元升值周期,人民币要做好防御性贬值的准备,否则,会出大事。汇率大跌,一定伴随着房地产的崩溃。各位想想,当一个经济体这三大资本市场,都在一个时间段内纷纷崩盘,会是什么原因?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揭秘温家宝家世:叔祖温朋久曾任外交部司长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Save on Cookie Cutters.

100 shapes on sale, up to 40%, at Sur La Table!
From our sponsors
揭秘温家宝家世:叔祖温朋久曾任外交部司长
Jan 21st 2014, 13:05, by 墙外仙

2003年3月18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见面会开始后,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共和国第六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温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温家胡同8号。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家姓氏命名。宜兴埠镇离天津市区约4公里路,到火车北站仅2.5公里。

温家宝自祖辈起两代献身教坛,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可谓桃李满津门。

温家宝的祖父温瀛士,字阆仙,生于1895年。温瀛士在年轻时非常有志气,充满了激情与理想,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事业。身为教员的温瀛士每天上、下午各上4节课。傍晚下课后,匆匆吃罢晚饭又急急进城,到劝学所(教育局)主办的师范单级教学班进修。及至深夜下课,回到家中已是后半夜。进修期间,温瀛士风雨无阻,从未缺课。他后来在结业考试中一举拔得"头筹",在众多考生中名列第一,方才真正取得了教书的资格。20世纪20年代,温瀛士在宜兴埠一所私立学校任校长。

温瀛士的弟弟温瀛阶,也就是温家宝的叔祖,后来则是天津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而温家宝的父母也都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父亲温刚是天津第三十三中学的地理老师,母亲杨秀兰是天津市区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

更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的另一位叔祖,亦即温瀛士的幼弟温朋久老先生。解放战争期间,他一度曾在由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执掌的北方大学任教授。

现年98岁高龄的温朋久是新中国外交部宣告诞生后最早任命的15位正副司长、主任委员中的一位。他是外交圈内最具战略头脑的外交家、后来被誉为中国"基辛格"的宦乡先生(前外交部部长助理、政策研究室主任,前驻比利时、卢森堡大使兼欧共体使团团长)的第一副手,为外交部西欧非洲司的正、副司长。如今,草创时期的外交部15位司局级官员,健在的只有温朋久和当年的国际司副司长龚普生女士(后任首任驻爱尔兰大使,前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章汉夫夫人)。不过,温朋久在部内工作时间并不长。1年后,他就去了美丽的日内瓦,成为新中国第一任驻日内瓦的总领事。今天,温朋久离百岁大寿仅有"一步之遥",堪称外交部的第一老寿星。

生于1905年的温朋久原名温瀛举,字鹏久,盖因崇敬抗金英雄岳飞(字鹏举)之故,也兼含"鹏程九万里"之意。这个很有内涵的名字就出自大哥温瀛士之手。温朋久此生最难忘的就是兄长温瀛士。

温朋久6岁那年,父亲(即温家宝的曾祖父)病故。从此,长兄为父,他一直在大哥培养教育下成长。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温瀛士毅然决然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家庭重担。他就是用当小学教员寥寥8块大洋的月薪养活自己,同时又将弟弟们抚养成人。温瀛士对幼弟温朋久管教甚严。1913年,温朋久入宜兴埠民立第五小学就读。读初小时,温朋久只拿了第二,温瀛士就面露愠色,十分不快。直到温朋久高小考了第一,温瀛士方露喜色。后来天津县小学会考,少年温朋久名列榜首,含辛菇苦的温瀛士才开心地笑了。

天津解放前夕,温瀛士不幸被害。40多年后,每忆及沧桑往事,温朋久总怃然叹曰:"这是我一辈子最难受的事!"

少年时代的温朋久曾与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参加天津反日爱国运动。1919年冬,14岁的温朋久考进了天津直隶省(1928年改称河北省)第一师范学校。比温朋久大1岁的邓颖超则是天津直隶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不过,那时邓颖超的名字还叫"邓文淑"。

1920年1月29日,天津各校学生五六千人集会,周恩来任总指挥,邓颖超当时被推举为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演讲队队长。人小志高的温朋久手执小旗,走在队伍的前列。80余年悠悠往事弹指一挥间。温朋久怀念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诗云:"生离死别俗间事,跟随周邓亦欣然。"可谓字字含情。

后来,当温家宝1942年在天津北郊呱呱落地之时,37岁的温朋久已是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后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办公室的代理主任了。风云际会,指点江山。未几,温朋久又随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赵寿山将军赴甘肃武威。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温朋久先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德国洪堡大学(柏林大学)深造。抗战胜利后,温朋久和赵寿山等人结伴而行,自天津直奔晋冀鲁豫解放区。1949年11月8日晚间,中央人民政府最先任命的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北京城东古老的外交部街33号(即新中国外交部旧址)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了。温朋久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重要演说……

也许是偶然的巧合,20余年后的"文革"高潮中,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的温家宝被分配到武威以西500公里的酒泉,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他1982年奉调入京。温朋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是1968年2月的一个朔风怒吼的漆黑夜晚。那晚,温朋久、刘绛雯夫妇亲自送温家宝上了火车。没过几天,温朋久夫妇也在劫难逃,被康生之流投入了监狱。

温家宝的名字也是祖父温瀛士起的,但注入新解的却是温朋久。温朋久认为:"温家宝"就是"温加饱",以此来告诫侄孙时时要把人民的温饱放在心上,居安思危,永不忘本,来自人民,又为人民服务。现在任重道远的温家宝,当然已不会满足于"温加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有待共和国新任总理带领全国人民去实现!

温家宝自小在天津长大。1949年,温家宝随家人搬出了温家胡同8号,来到南开区西门里达摩庵胡同安下新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宋明江先生(前外交部西欧司司长、驻比利时大使兼驻欧盟使团团长)就是少年时代温家宝嬉戏的玩伴。那时候,宋明江一家也住在西门里达摩庵胡同。温家宝的家就在宋家的对门,两家很熟稔。

后来,温家宝考入了全国重点中学——南开中学。如今,值得南开学子引以为豪的是,这里不仅出了4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枫、吴阶平、邹家华、周光召),5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王昆仑、孙孚凌、万国权、朱光亚),1位副总理(邹家华),还出了两位国务院总理:新中国的首任总理周恩来和第六任总理温家宝。

也许是当地理教员的职业习惯,温家宝的父亲温刚对地质学情有独钟。他搜集了很多地质书籍,其中就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的许多著作。温刚曾多次对已考入南开中学的温家宝说过,中国地大物博,遍地都是宝藏,那些矿产资源需要青年人去勘探开采。也许父亲的教诲打动了儿子,1960年夏,南开中学毕业的温家宝果真下决心报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并被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所录取,从此与地质矿产结缘达四分之一世纪。

在平林漠漠、黄沙漫漫的大西北,温家宝从甘肃地质局酒泉地质力学队的一名普通技术员,一直擢升到甘肃地质局副局长。在此期间,他有缘结识了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的兰州姑娘张培莉。20世纪70年代初,两人同结百年之好。

当历史车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云蒸霞蔚,风起云涌。选拔干部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理念如春风般吹拂神州大地,气象万千,科教知识界大批精英人物纷纷脱颖而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与大多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科教战线的青年俊才一样,1982年对年届不惑的温家宝而言,也是极其关键的重要一年。当时的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为培养接班人,从各省征召部级干部人选。

都说伯乐慧眼识人,可孙大光这位"伯乐"有一条原则:尽量不在部机关找部级领导干部。每当要物色遴选时,他就到全国转一圈。

北京是"近水楼台"。孙大光先从北京地质局调入夏国治处长,出任地质矿产部科技局局长。而后,他从南昌调来江西地质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朱训,出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从兰州调来温家宝,出任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室主任、党组成员。1年后,温家宝升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3年后,奉调出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嗣后近20年在温家宝身上发生的故事就是众所周知的了,余不累述。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