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星期三

墙外楼: 牛刀:中国的2014和亚洲的1997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1 Retargeting Platform

Our Average Customer Earns $10 For Every $1 Spent
From our sponsors
牛刀:中国的2014和亚洲的1997
Dec 25th 2013, 09:23, by 墙外仙

1997年,是我终生难忘的。那时,我们看见的是一场伟大的金融风暴席卷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财富惨遭血洗。中国当时在朱镕基的治理下,沿海房价泡沫已经破灭,中国经济基本已经去完泡沫化,使国际资本找不到空子,也无法对中国发起攻击。这对中国来讲是一次万幸。
  那时,当美元指数在生命线84点站稳后,一举突破90点向100点冲高的过程中爆发的。在这之前有一个1996年开始攻击的过程,也就是站稳84点后向9上攻的过程,就等于中国现在的2013年。一切都很相象,一切只是在模仿,一切都是命运,只是时代不同,只是阵地不同,只是对手不同,只是最后造成的影响的不同而已。当时,美元指数在1996年经过底部横盘整理后,很艰难的站稳了84点,在84点时起码坚守了2个月,这就很要命了,因为这段时间,正是资本大鳄潜入香港、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等相关国家的主要时间。当时的亚洲主要国家只有中国在去泡沫泡,其他国家正在大兴土木大干快上大肆挥霍财富,兴起了一轮虚假繁荣,却被西方国家以亚洲崛起大肆吹捧,竭尽全力吹捧这是一种经济奇迹。各个亚洲国家兴高采烈之际,完全忽视了这种经济增长潜伏着巨大的金融危机,有的国家明知这是一场灾难,却沉浸在经济增长的虚妄中,经不住什么亚洲四小龙,亚洲是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未来五十年人类的希望在亚洲,亚洲经济将来要增长80年,亚洲的经济增量要超过欧美,促使亚洲各国继续给经济增长打鸡血。
  正在人们沉浸在亢奋中,一夜之间,一场金融危机如期爆发,一个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全部露馅,原来一个一个都在玩泡沫,经济增长全靠依赖出口为导向和投资拉动,结果是政府负债直线飙升,银行系统烂账坏账如山,外汇储备都是泡沫,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还爆出腐败丑闻,股市资金一夜出逃造成民间资本血流成河,一个一个正在升值的汇率顿时全部贬值,全球顿时惊呆了。更有甚者,还要大涨80年的房价突然暴跌,最少的国家跌去35%,中国香港房价泡沫最大一年跌去68%。完全把全世界搞蒙了头。
  假的就是假的,经济危机一爆发,就知道是谁在裸泳?当时很多香港的大老板以前一直牛皮哄哄,来深圳经常主动买单,金融风暴之后,这些老板在香港连请客吃饭的钱都没有,跑到深圳骗吃骗喝骗玩,完全无钱付账,连小姐的小费都给不起。此等情景,我历历如在眼前。更有的大老板,在香港带两条烟出境,在罗湖口岸立马卖出,搞一点车马费。很多楼市炒家逃的逃,跳楼者不胜其数。更有胜者,有的老板连在深圳的二奶都顾不上,二奶找上门,他支支吾吾不吱声,就是拿不出钱来,反而被二奶数落一通。大家都不知道,一夜之间,钱去了哪里?工厂倒闭,门店冷清,很多人失去工作四处流荡,而物价依然高涨,只有深圳那时相对香港消费比较低廉,才一古脑的走过罗湖关在深圳逗留,为的是节约一点饭钱。
  这是一场从地平线上发起的战争,无影无踪,杀人不见血,摧毁经济于无形,甚至,指挥这场战争的将军无需前往阵地,只要在电脑前操盘即可,动一下手指就会要很多人的命。在现代金融史上,这样的战争不会少见,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予防备,丧权辱国的事一定不会少。还记得鸦片战争吗?当时的鸦片已经完全麻醉了国人,只不过现在的鸦片是金钱,也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鸦片,让无数的人痴迷,所以,中国官方才敢把土地也拿出来供资本来炒作,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既然是炒作,那就无法阻止国际资本从地平线上发起这种声势浩大而又无影无踪的资本圣战,而中国百姓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金融,中国官方甚至不知道国际金融有什么工具(所谓金融工具相当于战争中的武器,而资金只是弹药)。那么,国际资本市场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我可以告诉大家,那就是美元指数。读懂美元指数,是我们的必修课。
  现在我们先从技术上来看看美元指数。
  所谓从技术上看,是指从美元指数的涨跌上分析市场的变化和美元的走势,观察全球货币的动向以及正在发生的经济危机对全球货币市场的影响。美元指数不能说不被操纵,但是,能够操纵美元指数那将具有无比雄厚的资金实力,否则,终将徒劳。全球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额至少在6.5万亿美元,有多少人有多少资金可以操纵?大家动脑筋想想就可以知道。如果以2013年为界,自此之前,能够影响美元走势的只有俩个人,一个是1987年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一直到2006年2月初离任的格林斯潘,另一个就是现在在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而伯南克是自2006年2月4日接手格林斯潘至今。也就是说,在格林斯潘之前,是美元指数最辉煌的时期,曾经创下164.7的高点,以王者至尊告知天下,美元天下无敌;格林斯潘17年后一直到现在的8年是伯南克,而伯南克年代,美元指数一直处在底部整理的阶段,底部整理不等于美元成为病猫,而是等待更大的历史性机遇。
  当然,历史人物不一定能够创造历史,但是,一定与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有关联,而且,相关事件很可能涉入很深。对美联储的主席来说,一举一动都会对美元指数产生影响。这些惊心动魄的伟大影响,容我将在后面详细叙述。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美元指数是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和全球重大事件的,又是如何导致这一次全球经济的大转折的。美元指数是以100点为平衡线的,1971年上线以来,一直在100点上方运行,在1984年创下164.7点高点,正是在这里出现美元指数的第一个转折,在美元指数不断走强的过程中,记载着那个时代发生的巨变:1988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国统一,随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建立民主国家;1989年,中国发生震惊全球的大动乱;1991年底前苏联一夜之间分崩离析。等把这些国家搞得乱七八糟后,直到1992年5月,美元指数才重回100点上方,开始整固。
  从美元指数的构成看,这些国家除欧洲五个国家外和美元指数之间都没有关系,因为美元指数创建时,最初只是选择欧洲的五个国家和日元、英镑、瑞士法郎、加元、瑞典克郎。其中,欧洲五个国家占权重57.6%,日元占13.6%,英镑占11.9%,加元占9.1%,瑞典克朗占4.2%,瑞士法郎占3.6%。这种结构决定,前苏联解体本和美元指数无关,却导致美元飙涨,说明卢布当时贬值是多么严重,这种贬值必然导致大量卢布被市场抛售,从而推动美元指数上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中国城乡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必然猛增,无论国际资本怎么做,这种力量本身同样会导致美元指数的走强。仅仅只是这个因素,我们就可以说,美元指数可能会有重上164.7点甚至重创新高的可能,也许不仅仅只是可能,而是一种注定会推高美元的世纪大风暴。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历史性的巨变就要发生,时间节点正在一步一步逼近。
  从这种趋势看,这一次美元的走强也是历史性的,是不可阻挡的。不管中国的金融决策层怎么辩护,人民币对内出现的巨幅贬值已经让所有人民币持币人感到切肤之痛,钱不值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如果我们不纠正错误的货币政策,以后的结局可能不会比前苏联好。直到欧元区成立后,全球货币的格局顿时生变,无疑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美元,因为正在美元在底部进行整固时,一个最大的对手盘突然出现,直指美元而来,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冲击美元的地位。在美元指数的走势上,我们发现,美元从此跌破100点,最低出现过71点,开始了漫长的弱势美元之旅。全世界都在质疑美元,美元空头开始发飙。面对美元空头的发威,美元依然我行我素,继续自我修正,这是需要坚忍不拔的秉性的。中国有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是美元这段时间备受煎熬的写照。现在事实已经证明,正是这么长时期的艰难跋涉,才成就了美元一轮新的辉煌。
  技术上,2013年出现的美元走强是历史性的反转。美元本轮的走强,走得非常从容,不慌不忙,稳步上升,不断地剿灭美元的空头,也不急于做多。这是很可怕的现象。这种现象近十年来基本没有出现过。这次转折之所以伟大,一是彻底结束弱势美元的时代,实现美元的王者归来;二是以这种方式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一切归于常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根本不存在什么奇迹,中国的科技创新毫无成果,制造业全球性品牌一个也没有,尽管中国出现一批暴发户在全球消费,也让其他民族根本瞧不起;三是让中国很多楼市投机客傻眼,尝尝一味做多的苦楚。这不是我一个人在说,而是市场普遍的感觉。这只是从技术上分析,尽管不是很仔细,但是,我把道理已经讲清楚了。因为在基本面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技术分析能够指导我们的方向。下面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拓宽全球化的视野全面分析美元指数,并探讨美元指数未来的趋势。
  亚洲金融风暴出现在1997年,延续到1998年,亚洲经济体系基本被摧毁,一直到现在,再也无人提什么所谓的亚洲奇迹了,因为这个经济奇迹根本就不是奇迹,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泡沫,而泡沫一定会破,要么是自己破——比如前苏联自己就崩溃了,要么是被国际资本刺破——比如亚洲被金融风暴。
  当时的亚洲经济和中国现在的经济一样看上去发展很快,实际上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的,亚洲这些国家最大的好处是,他们主要依赖借债的资金扩大投资,所以金融风暴并没有导致内部发生动荡。这和我国不同,我国不仅仅只是借债,而且还以加大基础货币投放为手段刺激经济,这必然爆发恶性通胀。这一下问题就更为严重了。所谓加大基础货币投放量就是超常规印钞,这个在任何国家都不行。这样干下去,一下刺激了中国的通胀和资产泡沫,现在已经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所以,中国本次危机一爆发出来,远比亚洲金融风暴后果更为严重。
  总体来看,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从1997年6月底开始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这三个阶段是这样发展的: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这就是中国不敢放弃固定汇率的主要原因,因为只要一宣布放弃,人民币远比泰铢要跌幅更大,那一定是断崖式的,无可阻挡,而这一天一定会来。不在于中国是否宣布取消固定汇率,而在于美元指数何时攀上100点。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资本的攻击对象。1997年8月,马来西亚的总统马哈蒂尔彻底傻眼,只得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什么原因大家很清楚,因为他的外汇储备全部用完也没有能阻挡住国际资本的攻击,宣布失败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很多人去过新加坡,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结局也很悲惨,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狂跌,因为新加坡商品住宅没有泡沫,主要是提供给新加坡人居住的,97%都是民生住宅,所以,楼市没有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当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香港当局死守汇率,结果导致房价泡沫破灭,一年不到的时间,香港楼市缩水68%。正在这时,给香港房价泡沫雪上加霜的是,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资金大量涌向台湾,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最后,港元汇率是保住了,但是,香港股市和楼市全部崩溃。可怕的是,香港后来依然又搞起了起了房价泡沫,主要是中国大陆的泡沫资产在祸害香港,并引起香港市民的愤怒。当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一举跌破9000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韩元也遭到攻击,因为同样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必然潜伏着危机,而危机总会爆发出来,捂是捂不住的的。中国目前只想维稳,怎么维得住?起码到现在,我看不见任何迹象可以维得住,也不在乎维不维稳,而在乎美元指数是否上涨。
  1998年11月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11月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因为韩国还有一些品牌企业在世界很多国家还有一定的市场,韩国民众也很支持政府渡过危机,纷纷献出自己的黄金和外汇——顺便说一句,韩国民众的这个做法在中国绝对不可能。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一场轰轰烈烈的亚洲金融风暴迅速刮起,声势浩大,壮怀激烈,可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第二阶段:1997年刚刚过完,印尼经济就陷入低谷,正是在这个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国际资本反过来再来攻击印尼,促使金融风暴再度刮起,声势浩大,不同凡响,印尼很快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他们请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提供支持,对一个已经崩溃的经济体注入再多的资金又有何用?这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佬们,双手一摊,一个子儿也不给,表示完全无能为力。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这个使印尼一下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这一点和中国目前非常相似。我们现在来分析亚洲这场危机,在政治问题上同时陷入危机的只有印尼,这是值得我们予以警惕的。我们的国内矛盾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印尼。
  1998年2月16日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熟悉亚洲金融风暴的朋友一定会记得,这一天,印尼盾同美元比价断崖式下跌,迅速跌破10000∶1,在金融市场引发灾难性的影响,整个东南亚汇市再度掀起惊涛巨浪,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市场出现惊慌,市场不断在散布无法证实的消息,用乱成一锅粥来形容绝对不过分,这种惊慌的状态一直延续到4月8日这一天。终于,在各方的努力下,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这场金融风暴,其实已经波及全球。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在第二阶段,危机的波及遍布整个亚洲。
  第三阶段:这是发生在1998年8月初,由于市场担心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导致美国股市动荡,华尔街对此反应过度,道琼斯指数不断下挫。而美元指数站稳90点后,不断上涨。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全球其他区域经济发生危机,美元指数就会上涨;而一旦美国发生危机,美元指数就会下跌。——这也是美元指数的一个反向的规律。在整个亚洲,只有日元参加了美元指数,在日元大幅下跌之际,美元指数持续上涨也就不足为怪了。日元大幅下跌,同时波及香港,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导致恒生指数从9000点一直跌至6600多点才见底。此时中国政府开始担心香港政府的经济体系会被摧毁,最终会祸及中国本土。我们大家都知道,当时朱镕基感到不妙,为什么香港刚刚回归就遭遇如此大难,这不明摆着是让中国政府难堪吗?在万般无奈之际,中国政府动用财政实力支持香港政府抵御金融风暴。香港特区政府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不断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由于中国政府出面支持香港,再加上还没有到攻击人民币的时候,国际资本见好就收,撤出香港,转向俄罗斯,试图将亚洲金融风暴转向全球。俄罗斯中央银行迅速作出反应,在1998年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由于俄罗斯中央银行主动贬值,使国际资本无利可图,尽管同时金融危机也爆发出来,毕竟无法再进行攻击卢布汇率和股市了,此时的俄罗斯股市已经跌入底部。
  2014年,我知道中国金融风暴一定会爆发,但在时间节点上判断不明,所以,对中国股市见底的时间没有作出明确的判断,现在看来,中国股市也是因为中国政府事前就知道极易受到攻击,所以才提前布局将股市打入底部,让国际资本无利可图。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前苏联卢布自贬其值,可能完全出乎国际资本的预料,到了1999年,国际资本停止了攻击前苏联,这等于同时宣布亚洲金融危机结束。
  这场从地平线上发起的战争,以国际资本的完胜而告结束。很多学者后来分析原因,大多没有讲到点子上。实际上造成这场危机的不是国际资本,而是亚洲这些国家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而采取以投资的方式,以为这种方式可以短期见效,而完全没有注意到随着投资的扩大,必然会产生大量负债,并且在投资的边际上常常带来腐败、建筑质量缺乏保证、贪大求全带来的过剩,积劳成疾是必然的。在亚洲经济增长的时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经过实际调查后得出结论:所谓亚洲奇迹不过是建立在沙砾之上,很快幻灭。他的话音刚落,亚洲金融危机就爆发了。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是一帮犬儒,除了看领导眼色行事,充当资本的吹鼓手,一无所能,怎么可能预测危机?更不会去研究国际金融,更谈不上去当操盘手了。现在17年快过,亚洲还有奇迹吗?没有。什么原因,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有科技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亚洲这些国家依靠投资的增长迟早幻灭,连续17年的衰退就不可避免。
  中国就更不用说啦,用泡沫推动的增长迟早破灭,并且,将导致更大的危机,不仅只是金融上的。从逻辑上看,亚洲金融风暴是国际资本引发的,这个不假。没有国际资本的攻击,亚洲可能还能再繁荣一两年,但是,越往后危机的后果就更大。据估算,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大约已经超过12万亿美元,其威力已经可以战胜任何一个国家。在1997年的时候,国际资本大约为7万亿美元,其中,只有两万亿美元进入亚洲,就把这个地区搞得天翻地覆。这次攻击人民币的资金,我初步估算可能会超过10万亿美元,还不是国际资本的全部。国际资本的特性就是,只要他们看见在哪个地方或者哪一个国家有利可图,那么,他们就会蜂拥而上,绝不手软。这是资本的天性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
  当然,如果他们找不到这个地方或者这个国家的金融漏洞,也不会轻易出击,只有这个地方或者国家产生真正的危机后,才会吸引国际资本来投机。那么,亚洲这些国家究竟有哪些漏洞呢?一是亚洲当时很多国家像现在中国一样实行的是固定汇率,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是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二是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三是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从本质上看,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因为发达国家把他们的距离越拉越大,不赶紧追上不行,而要赶上发达国家,那么就一定要搞高增长。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我们不同的是,而是以不断超发货币扩大信贷来维持增长,不断的用更大的新泡沫来掩盖旧泡沫,完全是一场庞氏骗局。这必然导致两个恶果:一是企业要生存必然要找外资借贷,因为在本国他们再也不可能新增贷款了,找高利贷更为可怕,只有找外资,这就是很多外资信托基金蜂拥进中国的主要原因;二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过度投资,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就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在亚洲各国还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二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这两点与中国此时极为相像,这个大概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也是一种顽症,因为不断有国家因此而陷入危机,却总有前赴后继者不断出现。不过,仅仅就人类的文明史来看,中国可以说是后无来者的,因此,也是空前绝后的。
  这种危机爆发的根源还有一个本质原因,那就是"出口创汇"型模式的缺陷。亚洲各国当时为了宏观经数据好看,不断依赖出口创汇,这个体制必然会影响到汇率问题。目前中国的出口已经走进死胡同,人民币如果升值,出口企业全要倒闭,只能依靠出口退税和汇率差价来赚钱,如果订单减少,这条路基本就被堵死;如果人民币贬值,出口企业救活了,那么房价泡沫就要破了。这两点绝对不可兼顾,只是谁去死的问题。
  "出口创汇"型模式是1997年前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明显不足:
  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也是中国目前的状态;
  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人人想出口,必然竞争价格,最后所有出口企业都没有盈利空间,只能靠出口退税和汇率升值来套利;
  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目前也处在这种困境的关头,十分危险。
  好了,我们从逻辑上分析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必然会发生的原因,也从本质上论述亚洲各国是如何产生金融危机的。现在我们来对应1997年美元指数的走势,来分析2014年美元指数重返84点后的走势分析。为什么中国的2014年相当于亚洲金融风暴的1997年?这个是相对美元指数而言的,这两个时代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为在美元指数84点开始出击。这个共同点绝对不是偶然的。
  美元指数上一个周期到现在为17年,根据太阳黑子的理论,我们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太阳黑子的运动有关,这就产生了经济周期性问题。这个理论分析,人类最长17年为一个经济周期,中期是11年为一个经济周期,最短的为7年为一个经济周期。从1997年到2014年也正巧为17年。所以,我有理由说,2013年等同于当年东南亚的1996年,正是危机开始爆发的时候。而2014年等同于东南亚的1997年。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雷同之处。一、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因为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的,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当年的所谓亚洲奇迹一摸一样;二、外因是美元指数开始走强,这点也基本吻合;三、当年美国刚刚从第三次石油危机中挣脱出来,一定要找到一个释放危机的办法,因此才爆发亚洲金融风暴;而本次是刚刚摆脱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最后的释放注定是其他国家产生危机,才能为美元的危机找到释放的地方。危机不同,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一样的,只有其他国家不断产生危机,才能完全实现美元的王者归来。
  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只要产生了危机就一定会爆发,至于是有什么引爆的并不重要,因为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所以,我姑且在时间节点上做出这样的判断,期待为客观事实所验证,其原理也是依据于此。现在我们最重要就是在国际资本发起进攻之前,理顺自己的经济关系,尤其是要解决好汇率问题。拖是拖不下去了,主动面对才能最后制胜。
  很显然,在美联储100周年之际,美元指数将会重返100点上方。这个不是历史性的巧合,而是一种必然。这绝非我的妄自猜测,也非美联储的故意为之,更非是为了纪念性上涨,而是为未来全球经济进行新的定位。这种新的定位最大的障碍必然是中国的固定汇率。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际资本几乎完全冲垮了亚洲各国的固定汇率体系,对所有国家资产价格进行了重估。也就是说,在美元指数站稳100点上方时,人民币的资产价格不再只是人民币来定,而是由美元来定。这就很可怕。网上有一条帖子很火,我照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美国物价 VS 中国物价。
  美国和中国,两个超级大国,我都住过,我都呆过,我都挣过钱,我都花过钱。咱不拿比率说事,就说在中国月入八千,在美国也月入八千,拿物价做一个比较。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 元,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 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在美国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国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 元。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 元。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 块差不多了。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 块还不够。
  在美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顶死了1500。
  在中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怎么也要 30000。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三元。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十五元。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在美国买一盒哈根达斯,三块!
  在中国买一盒哈根达斯,六十!
  在美国 Holiday Inn(四星宾馆), 七、八十块。
  在中国 Holiday Inn, 七、八百块。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三十块足够。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三百块也足够。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万。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0 万。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 元。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40 元。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块!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0!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
  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事,我们就应该知道人民币被高估了多少,还有什么理由再升值?如果按照美元与人民币实际购买力,那么,中国的住宅价格至少要跌去5到8倍。中国面临两个选择,重返封建时代闭关锁国;要么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继续履行WTO。这是一个民族的艰难选择。重回老路,一定是没有出路的;实行自由浮动汇率,也就是等于接受美元定价,那么,中国房价泡沫彻底破灭。
  2014年与1997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当时全球处在现代化阶段,科技创新仅仅只是处在萌芽阶段;而现在历史的进程是全球化阶段,这是人类文明的新进程,科技创新已经引领全球新经济一轮一轮的大潮,这是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从后面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已经错失经济转型的大好时机,沦为一个房地产的赌徒,开的是一个全民的大赌场。这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落后生产力,这种力量是极其脆弱的,也根本不能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只能衍生泡沫,不能提高实际产出。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已经危机四伏,而国民已经被房地产麻醉。
  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后期,市场对科技含量、品牌创新、工艺革命、生态保护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潮流,由美国发起,影响到全球。这个阶段大约是从前苏联解体后,一直到2000年左右。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政治上说,自由民主的势力逐步强大,而独裁政府纷纷垮台;从经济上说,自由市场经济成为主流,中央集权主义逐步被世界各国抛弃;从文化上说,各式时尚文化互相交流,传统文化逐步被瓦解。这个时代是一个奇妙的时代,唯独只有中国死气沉沉,给中文化思潮都被压制,当时,经济上也不会有什么发展。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全球化?我们姑且不谈世界是平的,还是圆的,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网络的高度发达,方便了世界各国的更加广泛的交流。全球化有四大要素:一是商品贸易的自由流动,二是服务贸易的自由流动,三是资金的自由流动,四是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但是,唯有中国与世界潮流是断裂的,最大的问题的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这种自由的流动的四要素,唯有中国不能不能真正实行。这里面与国际金融最大的不同的就是,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僵化,导致资金在中国套利现象严重,而且,中国官方鼓励这种套利。市场很不理解这种行为。中国通胀和房价泡沫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出口造成的,外贸必须平衡,政府不能拿纳税人的钱去补贴出口企业,所以,出口退税和进口加税都应该取消。如果继续实行这种税制政策,那么,对内销企业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市场化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这种资金大部分已经属于套利行为,在市场必然成为投机资金,是房价泡沫主要新增资金的来源,也不利于中国实体产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制度必然导致房价泡沫的不断扩大,也与全球化的资金自由流动背道而驰。如果这次金融风暴爆发起来,最后打败我们的可能就是这个政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是发生在全球经济的现代化阶段,而2014年中国将要出现的金融风暴是发生在全球经济的全球化阶段。从国际金融上来说,国际资本的势力更加强大,资金的流动性更强,其威力和破坏力自然也更加强大。在现代化阶段,资金的流动性收到信息网络的影响不是很方便,而在全球化阶段这个障碍基本被消除。也就是说,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阻止资金的流动。实际上这将导致国际资本的更加疯狂。
  陈兵已久的国际资本,一旦行动起来,我们的金融体系重重危机和风险敞口就会暴露在国际资本的火力下,受到无情的摧毁,人民币资产将会被惨遭蹂躏,而我们却不知道,蹂躏我们的敌人来自哪里?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人口危局将重创中国城镇化战略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Acquire Clients Globally!

Attention Advertisers: What's your CPA? Have Us Acquire Additional Clients for You Utilizing International, Localized PPC on AdWords, Bing, & Facebook Exchange!
From our sponsors
人口危局将重创中国城镇化战略
Dec 25th 2013, 09:27, by 墙外仙

理想的确很丰满。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尘埃落定,虽然正式的城镇化规划尚未出炉,不过已基本定调。本次会议,亮点众多,特别是将"记得住乡愁"作为任务之一,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在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上,城镇化战略的最终期望,恐怕与中国现实存在巨大差别。

就城镇化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而言,主要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而最大的变数,则被寄托在进城农民身上,已经进城的农民,其消费需求,将是巨 大的内需,据测算光公共服务的投资就可达数十万亿,同时,还有一种期待,就是没有进城的农民,国家层面的预期,是每年能够有1000万农民进城,既振兴内 需,亦充实城市劳动力。

不过,后者,恐怕要失望,未来中国将无足够的劳动力继续转移到城市,如从就业而非户籍衡量,中国的城镇化其实已接近尾声,而非序幕。

到底有多少人在城市?

目前是一笔糊涂账。官方统计,已经有超过7亿人居住在城市,由此,得出中国的城市化率是52.6%,如以户籍人口统计,更不到40%。由此,似乎中国的城镇化空间巨大。不过,现实很残酷。换一种算法,看看农村还剩下多少有效劳动力,得出的结论则截然不同。

如果以就业为主要统计标准,只要是非农就业,同时不常住农村,就算已经完成事实上的城镇化的话,则中国城镇化率被严重低估。

从历史角度看,城镇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居功至伟。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有了稳步提高。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尤素福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有10%可以归因于城镇化的进程。而国家的城镇化战略中,有一个很大的期待,就是未来 能够继续吸引农民进入城市。

可惜,由于中国即将出现人口逆转,遍地空城的危局,将重创城镇化战略,这一趋势,国内多数学者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均跟风鼓吹,盲目乐观。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推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2.66亿,这其中,还包含东北,新疆、海南等地的国营农场,他们其实是城市户籍,总人数接近 400万,由此,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实际只有约2.62亿。农民没有退休金,也没有退休制度,活到老就得干到死,就是活到100岁,也没有人替你干 农活,所以,农业就业人口,基本就等于农村留下的除去婴儿以外的实际人口。

国内一些学者如李迅雷等,曾提议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的另外一种算法,应该是:城镇化率=1—农村化率,则中国真实城镇化率,早超过60%。根本不再需要二十年。我们所期望的未来农村仍然大规模转移劳动力到城市的景象,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不以数据统计,就以实证调查,笔者走访了湖北,重庆,河南、江西等中西部省份,亦可印证,中国农村,除少数东部省份外,绝大部分已衰败不堪,农村大片耕地抛荒,荒芜千里,精壮劳力早转移殆尽,留下老弱。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尚有近2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几年,中国一些城市却出现了"民工荒",劳动力市场出现"刘易斯拐点"。经过30年的劳动力 转移,已经基本无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了[请做下详细的说明]。到底转移了多少人口,现在是一笔有争议的账,但是,可以从两个维度看未来农村人口转移潜力。 一是如刚才所说,留下搞第一产业的人口,只有不到3亿。二是,从前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力军是青壮年,而现在,在城市的各个小区的门卫,一些园林工,清洁工, 不少就来自农村的中老年人。中国城乡收入差高达三倍,连中老年人,都会用脚投票,只要有机会,而且还干得动。

更为严峻的是,长期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致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即,年轻人少,老年人多,而推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死亡高峰期的到来,将使中国成为空城之国。

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占当时总人口的30%以上。比例非常惊人,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同时,中国的青少年人口,亦即将步入全球最低行列。

依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14岁人口占16.60%,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0-14岁人口占人口总量的33.6%,不到三十年,降低一半以上。未来形势非常严峻。

少年人口的增长直线下降,老年人口的直线上升,这种对比,意味着将来中国人口达到峰值之后,将急剧下降。据《大国空巢》一书作者,中国湖南籍美 国科学家易富贤研究,今后五年,20至60岁的总劳动力将达到顶峰,此后将出现大规模下降。甚至最早在2014年就可能发生逆转,而在中国的体制下,一项 战略的周期,大约为十年左右,由此,在本届政府和下届政府任期内,城镇化即将因人口逆转而遭遇挑战。

未来,因为人口减少带来的消费市场的大幅萎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足,将重创中国经济,未富先老的现状,亦将严重制约中国的民族生机与活力,劳 动力不足,更为直接的是,无数的城市目前所指定的"国家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届时将成为空口承诺,今日已经逐步出现的部分黑灯城市,未来将在中国蔓延, 可能才是中国未来的真实写照。

在推行城镇化战略时,其实国家高层有一个假设和类比,即,全球各发达国家,其城镇化高峰期,也就是工业化高峰期,亦是国力完成飞跃的时期。此言不 假,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被忽视,即,多数国家的上升期,均是人口增长期,人口增长曲线,基本与国家经济增长曲线,与城市化曲线同步。

在二战以后,日本启动了工业化进程,自50年代至1973年,是日本工业化高潮时期,日本年均增长接近10%,进入发达工业化国家行列。至1975 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 78.6%,基本达到高潮。虽然至2011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达90%以上,但是自70年代之后逐步趋缓。而日本的人口增长,亦于1972年达到高峰。 由此,其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发展的三大高峰期,基本同步。

不仅是日本,多数现代国家,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与人口发展高峰,基本都是三位一体。

而中国未来将出现严重的脱节:我们仍然寄希望于经济会保持高速增长,仍然寄希望于城市化率会继续提高,但是,我们的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却开始萎缩,人口发展曲线,与城市化发展曲线,将严重不同步。在人口萎缩的大局之下,却对城镇化寄望太高,恐怕有负重托。

事实上,中国不仅农村衰败,多剩老弱,城市化进程,已将逐步终结。农业现代化,和城市新居民的工业化,将是一个挑战。同时,纵使未来农村城市再 向城市转移,转移来的也是负担,而非动力。即,转移到城市来养老的老人,将多过转移到城市来的儿童,青壮年则几乎没有,因为他们早就来了,只是有的没有常 住,无法统计而已。这些中老年人对于城市来说,其消耗远远大于其劳动力贡献,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新的城镇化浪潮,再也不象过去三十年那样,坐吃精锐 劳动力带来的财富,而付出低福利成本, 相反,未来的城镇化,福利成本将越来越高,而精锐劳动力则越来越少。

纵使现在全面开放计划生育,人的成长期尚有20年左右,仍不足弥补中国劳动力的缺口。未来中国可能将不得不大规模开放移民,今天国人因为高房 价而无法享受的住房,在大批老人死亡之后,或者将不得不留给国外青年居住。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已经涌入大批亚非青年,在北京街头,也已经日益多见。

或者这将是最大的讽刺。用计划生育节制本国人民的活力与生机,用高房价迫使本民族的青年不得不为生计奔走而丧失朝气,原来最后是为他国人做嫁衣裳。

中国目前尚未完成产业转型,在全球产业链中也无法短期内升级,由此,中国仍然需要大批产业工人,但是,随着青少年人口的减少,以及高校升学率 超过80%,国内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开放移民,并非良谋,但却不失为救急之策。为长久计,中国的计生政策,需要彻底调整,不是开放单独二胎生育, 而是彻底开放。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纽约时报》红二代合唱团,唱支红歌给谁听?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1 Retargeting Platform

Our Average Customer Earns $10 For Every $1 Spent
From our sponsors
《纽约时报》红二代合唱团,唱支红歌给谁听?
Dec 25th 2013, 09:33, by 墙外仙

潘亚当 2013年12月25日

在北京西部一个酒吧闪烁的灯光下,二十多名退休人员在64岁的合唱指挥李晓津的指挥棒下,安静了下来。随着李晓津手腕一抬,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的合唱团便开始高声演唱著名共产党革命歌曲《盼红军》:

正月里采花无哟花采,采花人盼着红哟军来。

与中国的许多合唱团一样,成立于2009年的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只唱"红歌",这类歌曲在共产党革命的主题和意象中比比皆是,它们的歌词经常提到"毛主席"。但是,与其他同类型的合唱团不同,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对成员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要加入这个合唱团,你的父母必须曾担任副局级以上的共产党干部。只有高级军官的后代才能例外。

合唱团被称为"国家之子",它的意思不是象征性的。

"我们聚集在这里,是因为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要将红色文化代代传下去,永不变色,"74岁的会长徐文惠说。她这里指的是要遵循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道路。"美国不是要让我们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就变颜色吗?"

这个合唱团既信奉社会主义,又对成员资格有着特殊要求,如果说这似乎有些矛盾,可能是因为如今中国对"红色"的定义越来越有弹性。在人们眼中,红色代表着革命,但它也是根深蒂固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颜色。在中国政治中,红色一直与左派或者说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更加传统的团体有联系。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左派"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中国左派内部对经济政治,甚至民主改革的看法都存在差异。

关于如何定义"红歌"也一直存在争议。有些学者称,红歌指的是那些应毛泽东1942年讲话要求所作的歌曲,他当时要求所有文艺工作都要反映工人阶级的生活,为社会主义的进步做贡献。(这些讲话随后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名进行了发表。)但是,许多所谓的红歌早在这些讲话之前就已存在,还有些根本不包括任何政治内容,只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地区民歌。例如,《盼红军》的曲子和大部分歌词都来自一首历史更悠久的四川民歌。

"'红歌'这个概念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法人代表宋小明说。"几十年前,每个人都把它们叫做'革命歌曲'。"

这些歌曲——大概有200首左右——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它们往往会把革命和社会主义主题的歌曲与中国民歌和源于苏联十月革命的音乐风格融合起来。在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唱红歌时怀着近乎虔诚的热忱,这些歌曲对成长于那个动荡年代的整整一代中国人都造成了影响.

薄熙来在担任重庆党委书记时曾推行唱红歌,后来唱红歌的范围扩展到了重庆之外。2012年3月当薄熙来遭到清洗时,红歌因为与他的过失联系密切,突然变成了忌讳话题。

但是,如果认为薄熙来的失势表示红歌也将失宠,那就大错特错了。自一年前掌权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表现出了对"红色"词汇和政策的偏爱,他经常表示要缩小党和"群众"的距离,发动"群众路线"运动,恢复党的传统价值观,肃清腐败现象。习近平的夫人彭丽媛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高级文职官员,这个事实也有所帮助。彭丽媛通过演唱《沂蒙山小调》等红歌成名。这首歌歌颂的是二战中对抗日本的一群中国武装人员,歌词如下:

解放区的军民心连那个心,开荒那个种地哎,打胜仗,咱们的领袖毛主席哎,领导的好啊!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啊。

过去几周,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之类的组织尤其忙碌,因为12月26日就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他们要为这个日子准备表演。合唱团正在彩排的10首歌曲中有五首歌的歌名都包含"毛主席"三个字。

最近,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庆祝毛主席诞辰的表演,他们的观众身份尊贵,都是共产党员及其家属。在手风琴伴奏下,合唱团演唱了《红梅赞》,据说这是薄熙来最喜爱的曲目。歌曲表演过后,合唱团成员纷纷发表演讲,讲述毛主席如何大幅度改善了父母的生活。

对于合唱团成员而言,赞美毛主席和掩饰他的过错的意愿就是"红"的表现。但是,更重要的或许是他们对毛泽东时代那种社会平等主义政策的怀念;经过30年资本主义式的经济增长,这些政策早已被废弃。

虽然合唱团仅限于高级共产党官员的后代加入,但大多数歌唱演员都是退休于行政部门的中产阶级,且行事低调。他们穿着朴实的外套,宽大的裤子。有人不愿意穿皮鞋,反而喜欢穿毛泽东时代那种随处可见的廉价黑色棉布鞋。还有人则无力承担北京之外的交通费用。

《南方周末》近期报道称,合唱团成员、毛泽东前私人秘书之子胡木英曾表示,"我们不能沉湎在父辈光环里……在贪污腐败等社会毒瘤到处可见的时候,我们能对这些无动于衷吗?不能!"

合唱团称,他们想消除共产党后代给公众留下的消极印象,宣扬真正的社会价值,其中包括勤俭节约、集体主义和他们认为当今年轻人所缺少的吃苦精神。

"现在的年轻中国人根本无法像老一辈中国人那样反抗国民党和日本人,延续他们反抗方式,"会长徐文惠说。她在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合唱团。"我们这个组织不只是唱歌,我们还试图重拾中国革命英雄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进步,先人后己。"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王海涛:北京控制人口的8个信号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et consumer insights

Are consumers aware of your brand? Do they prefer your competitor? Get the answers from SurveyMonkey Audience. We have the insights you need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From our sponsors
王海涛:北京控制人口的8个信号
Dec 25th 2013, 09:34, by 墙外仙

2014年,北京市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这是刚刚召开的北京市市委全会上传出的信号。

市长说,要切实把北京常住人口增速降下来。

书记说,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大气污染、交通拥堵、部分地区环境脏乱、违法建设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首都形象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必须痛下决心进行治理。

两位大人的表态,透露出以下信号:

1."低端行业"——人口密集但附加值低的行业,将会被撵走。容纳上百万人口计的数百个批发市场,将会被清出。

2.想要获得北京户口,难度将会更大。人才引进政策估计会继续收紧。应届毕业生落户指标会更少。

3.一些产业想进入北京,将会很难,比如用人多、耗能多的企业,估计难以被批准了。

4.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将会加强。

5."低端服务"的价格,估计会走高。提供"低端服务"的人少了,可能会间接推高服务的价格、人力价格。

6.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比如,北京之所以有几百个的批发市场,原因之一是基层政府组织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税收的需要。现在,把这些赶走,政府的收入会减少。GDP也会缺少这一块儿。当然,现在北京已经"不稀罕"这点钱了,所以,过河拆迁,卸磨杀驴,开始嫌弃"低端产业"了。这恐怕也是一个必然的经济发展过程,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水准,一些产业必然面临外迁,就像当年的发达国家,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一样。

7.北京经济中心的定位将会弱化,甚至会刻意"去经济中心"化。

8.年轻人融入北京更加困难;低学历外来人口,立足北京的难度加大。

对于这些信号,你可以说,北京"生病"了,也可以说,北京"长大"了。仅仅进行抱怨和抨击,意义不大。

说北京病了,是因为,北京是畸形发展的。它是资源极度不均衡之下的必然的怪胎。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资金流动困难,交通不便,资源基本上是平均地分散在各地。从城市,到乡村,精英、金钱,分散在全国。即便是一个村庄,也会有精英。如今,乡村都已经沦陷,资金人才都已经被权力中心吸附;点击一下鼠标,资金就流向了利用率更高的地方。踏上高铁,两个小时,到了数百公里之外。

中央集权制,加上科技进步,必然地让资源更加迅速和便捷地向权力中心集中。明清几百年,北京城都在城墙里,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北京从二环发展到6环,就是这个道理。

说北京长大了,是因为,它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6环外的房价,已经突破2万元,不可能再有7环了,那是伟大的河北。北京的"肉体发育"已经完成。

北京的一个时代终结了。

这个终结,将是一场拉锯战。体制造成的北京的吸附力,与北京本能的排斥之间的博弈,将会加剧。在这个加剧的过程中,一些人融入北京的梦想,将会被碾碎。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为什么城里人不能到农村买房买地?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1 Retargeting Platform

Our Average Customer Earns $10 For Every $1 Spent
From our sponsors
为什么城里人不能到农村买房买地?
Dec 25th 2013, 08:13, by 墙外仙

文/Chenmolao99

十八大三中全会发布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内容引发社会舆论的诸多议论和猜想;而在《决定》出台前后,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小产权合法的各种传闻就甚嚣尘上,笔者之前曾就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可能产生的后果做过一个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可能存在的四大风险;

从随后中央出台的《决定》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内容看,对农村房屋土地的资本化和入市交易,决策者也采取了非常理性和审慎的态度:既许诺要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给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又明确表示,"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

至于社会舆论对"小产权房"可能合法的读解和想象,很快遭到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出的《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的紧急通知》的当头一棒;央视《焦点访谈》随后制作了一期节目,也明确发布了权威声音——"城里人不能随便到农村买房买地";

这让很多人迷惑不解,认为中央政策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但在笔者看来,中央政策其实是非常明确的,之所以会产生误读,是很多城市人受一些经济学家和媒体舆论误导和蛊惑,站在自身利益立场,没有理解"为什么城里人不能到农村买房买地?"

笔者在此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和分析。

首先,社会舆论对目前城里人不能下乡买房买地有一个比较泛滥的观点误解,就是认为,是现行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之间人力和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所以要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通,让农民可以进城市民化,城里人也可以下乡买房买地,就必须革除户籍制度。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是对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缺乏了解。如果不带偏见的理性考察户籍制度的历史成因,户籍制度其实是中国国情条件下,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城乡失衡的社会问题,才催生出户籍制度这个行政管制手段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一种人为的干预和控制;所以,户籍制度,其实是中国推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化模式的果,而不是因;(关于这一点,笔者之后可专文对户籍制度的历史成因另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解释说明)。

换句话说,户籍制度对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是中国国情条件下,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必然产物;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模式没有改变的状况下,户籍制度及其设置的城乡壁垒,是不可能消除的。

这一点恰恰是今天从自由权利语境出发,对户籍制度大加鞭挞的社会舆论认识不到的;

事实上,即便没有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化模式下,为了避免城乡失衡,酿成社会危机,也不可能允许城里人下乡随便买房买地。

为什么?因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就是庞大的人口规模下,人地资源极度紧张的现实;人多地少的状态下,形成了农村土地分散的小农经济格局。

而农民所有的房屋和土地,是新中国建立后实施反复多次土地改革后,农村自发进行平均分配的福利性资源;目的是基于农民耕作的需要,保障小农经济格局下,耕者有其田和耕者有其屋;在农村本身就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下,如果城里人再大规模下乡购房购地,第一是会挤占农村原本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剧农村土地资源分配的紧张局面;第二是会打破农村的社会均衡,造成农民失地和贫富分化;

这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且会严重影响中国目前形成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要知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是农村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等农产品剩余;但农村土地的总量是有限的,相对于非农使用的巨大利益诱惑;如果允许城市资本下乡购房购地,农民在利益驱动下大规模占用农地进行非农建设,用于农业耕作的土地势必减少,农产品就会减少,一旦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无法再向城市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剩余,就会爆发大饥荒;正如习总书记刚刚在山东考察时声明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届时有再多的钱都没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要设定耕地红线,并且中央向地方政府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征用指标的原因。

如果回望新中国建国后的历史会发现,户籍制度其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起来的,是用饿死人的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人口管制。

事实上,几乎所有面临人多地少资源格局的现代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城市资本下乡都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甚至是禁止的,比如日韩和台湾。而没有采取这一措施的,都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典型的比如菲律宾。人地资源禀赋的差别,也是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中,一个显著的国情差别。

所以,中国城市化进程到今天,积累了一定资本的中产以上城市阶层基于目前城市的环境状况,也在向往有一天可以到农村买地买房,像欧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一样,过上平时在城市工作生活,周末到城市周边的乡村别墅去度假的惬意生活。

但笔者可以肯定的是,除非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的城市精英就不要幻想欧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了。要过这样的生活,还是选择移民去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离开这个让你爱恨交加的祖国吧。

那些误导社会舆论,鼓吹小产权房合法的经济学家,也可以死了这条心。在中国目前的人地资源格局下,小产权房只有管制越来越严的趋势,绝无合法化的可能。最多是在某个时间,针对个别城市已经形成的既有事实的规模较大的小产权房采取赎买交易,变非法为合法;绝对不会彻底放开,甚至成为全国性政策。

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央政策又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呢?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笔者前文已有所述及,从现实层面考虑,综合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农村需要建设资金,光靠中央和地方财政输血难以为继,而城市资本过剩形成的堰塞湖也亟待化解;其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民对房屋和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同时农用地受地理区位限制,难以衡量判断土地价值和风险,所以农民难以用农地进行抵押担保贷款,导致农村金融长期受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关键一点是,中国城市化进展到今天,大量农村人口已经向城市转移,农村房屋和土地大量闲置抛荒;而农村在实施了包产到户、农业税免除和农地确权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农村集体组织已经虚化,丧失对农村土地进行重新再分配的经济基础和合法权力;土地已经成为农村户籍人口的福利性资源;导致已经进城的农民依然不愿放弃农村房屋土地;当然,也有2亿多农民工基于城市工作生活的不稳定,无法在城市安家立业,仍然把农村的房屋土地视作最后的生存保障不肯放弃;

这就导致农民进城后土地缺乏退出机制,宅基地和房屋大量荒弃;同时,又有相当部分农民进城后缺乏经济实力,无法在城市买房立足;所以,在一种市场化经济理论构想的舆论呼吁下,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市场,赋予农民产权,从而让农民进城后通过市场手段自愿退出土地,同时获得财产性收入,被认为是一个可行的路径。

在这种经济理论构想看来,建立农村土地市场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可以集约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改变地方政府的征地模式和土地财政依赖,解决目前征地成本高企和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有限等地区经济发展瓶颈等。

但坦率的说,笔者对上述理论构想能否如愿并不看好,此前已经阐述了可能导致的几大风险。从中央《决定》的审慎也可以看出,决策层对此也非常慎重,土地制度改革并没有如之前媒体抖露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383方案"那样,步子迈那么大。

现实中,除了此前成都、重庆进行了一些试点外,《决定》出台后,安徽率先开始进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试验;——请注意是"流转",不是"买卖",安徽方面为此还专门特意做了辟谣,因为流转只涉及使用权变更,且用途受到管制,不可能随便改变土地性质建厂盖房。

目前而言,只有深圳真正推出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

但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量吸纳港台制造业的深圳,本身就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少数几个已经脱离土地财政依赖,政府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商业税收的城市,所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深圳的地方财政收入几乎没有影响;

相反,深圳由于开发的早,城区范围本身已经没有多少可利用的国有土地,反倒是大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被农民占用于住宅商业开发,形成城中村和政府规划拆迁的难题,所以深圳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某种意义上是在不伤害地方政府财源基础上的一种顺水推舟,对于全国而言,不具有普适意义。

事实上,从《决定》来看,中央对工商资本下乡和农地流转是设定了底线的。比如《决定》里两个鼓励:一是鼓励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二是鼓励和引导城市供水资本到农村去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

说白了,中央允许工商资本下乡的前提,一是不能搞非农化;二是企业资本和规模经营确实能够比个体小农经济为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提供更多的粮食剩余。

但笔者对此最大的忧虑在于,除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行为和权力寻租难以做到有效约束;更关键的是,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农地流转其实是建立在农村人口能够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向城市转移基础之上的;如果城市不能提供充分的就业,农地流转反而会导致进城农民失去退回农村的基础,形成进退失据的局面;在中国经济目前已经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农地流转和新一轮农村人口进城所形成的就业压力,可能会让中国经济削减产能过剩,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实现经济转型变得更加困难。

一句话,中国一切政策的关键,都是如何维系城乡社会系统的基本平衡;在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不可能短期改变的格局下,中国现代化这条路其实一直走在一条危险的钢丝绳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入万丈深渊,酿成巨大的社会灾难,让一切繁华转瞬之间化成泡影。

中国的这种国情现实,是今天舆论喧嚣的权利话语看不见,读不懂的。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像金字塔顶端的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可以无止境的去满足人的所有欲望,即便这种欲望,在西方舶来的权利话语包装下,可能显得正当无比。

比如,这两天识局在讨论的计划生育和二胎政策。说实话,真正决定能不能生二胎的,不是你的经济收入养不养得起;而是农村的土地能不能养得起。网上有一句对计划生育表达愤怒的话,反而恰恰道出了我们面对的残酷现实:"凭什么我的父母有兄弟姐妹,我和我的儿女就不能有兄弟姐妹?"

说得没错,我们其实就是在为父辈,甚至上溯至明清以来的祖辈没有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在付出代价还债;而另一个目前仍未引起关注和重视的现实悲哀是,我们为了换得目前享受的现代繁华,其实同样也在透支我们后代的生存资源,至于他们未来要付出什么代价,犹未可知。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外媒曝处决张成泽后金正恩连哭几天(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朝鲜这出是康熙杀鳌拜,没想到原来是鳌拜杀了苏克萨哈…)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Increase Web Conversions

Learn how marketers like you are using real-time web personalization to drive engagement and conversions. Download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外媒曝处决张成泽后金正恩连哭几天(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朝鲜这出是康熙杀鳌拜,没想到原来是鳌拜杀了苏克萨哈…)
Dec 25th 2013, 07:52, by 墙外仙

据朝鲜媒体报道,朝鲜现任领导人金正恩对于姑丈张成泽被处决一事,哭了好几天,直到办已故领导人金正日的追悼会前一刻,都还在哭。

日本《读卖新闻》引述朝鲜消息指出,金正恩对于处决张成泽,感到非常难过,自认为是亲手杀了姑丈,情绪相当不稳定,而且哭了好几天。报导指出,张成泽是在本月12日遭到处决,直到17日办金正日2周年追悼大会的前一刻,金正恩都还在哭。所以从朝鲜送出的直播镜头来看,金正恩当天嘴角下垂,眼睛也垂垂,情绪相当不佳。

96753639

另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2月23日报道,日本《读卖新闻》22日引用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前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被肃清的契机是他的亲信劳动党行政第1部部长李龙河和副部长张寿吉没有当场施行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的命令,并说要向张成泽报告。

该报报道,曾是劳动党行政部长的张成泽的心腹直属部下李龙河(处刑)、张寿吉(处刑)接到了金正恩归还党行政部的权利的指示,并以"向张成泽部长报告"为由回避了直接回答。

《读卖新闻》报道,对此,金正恩大怒,在醉酒状态下命令对李龙河和张寿吉进行处刑,并以之为开端,对张成泽势力进行了肃清对。

据悉,最终被处刑的张成泽势力至少有8人。

难道幕后是崔龙海?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高校自主招生黑幕揭秘:平均1名家长贿赂10万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1 Retargeting Platform

Our Average Customer Earns $10 For Every $1 Spent
From our sponsors
高校自主招生黑幕揭秘:平均1名家长贿赂10万
Dec 25th 2013, 03:23, by 墙外仙

近日,有中国大陆媒体曝光了高校自主招生中的一些黑幕。承载着无数莘莘学子梦想的高等教育,在自主招生的这道门槛前严重〝失足〞了,被媒体揭发出的贪腐黑幕可谓触目惊心,这些黑幕自然引发了网络舆论的炮轰。
资料显示,中国大陆从2003年起实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发展到90所学校自主招生。从最初的定点学校推荐,到学生可自荐报名,学生的选择权得到大幅度扩展。到2012年,教育部对自主招生候选人数量设置了上限,规定〝原则上控制在自主招生录取计划数的120%,最高不超过200%〞。
然而,就在这轰轰烈烈的表象下,一重重高校自主招生领域的权力寻租、行贿受贿的黑幕也悄悄上演。
据陆媒《第一财经日报》报导,12月22日,26所中国最著名大学组成的三大联盟同时公布了明年高考自主招生联考公告,即日起报名。不过,此次〝华约〞联盟中只有6所学校,缺少中国人民大学(下称〝人大〞)。报导表示,人大此次〝缺席〞与其招生办前主任蔡荣生接受调查不无关系。而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的发言也证实了蔡荣生正在接受调查的消息。
高校自主招生的〝灰色空间〞
据称,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高校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的第一〝灰色〞空间,主要是在名额补录、追加高考招生计划、艺术招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以及支配教育部给的机动指标上做文章。
一位法律工作者披露说:〝按照'行规',办不成事,钱对方会退回来。办不成事,一种可能就是钱少,实际上,试图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能有更好出路的家长并不少,这中间也是有竞争的。近几年,也有孩子名额被顶替的家长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因为被顶替的过程,一般的家长是很难去取证的。〞
报导举出了一个利用招生敛财的一个案例:于兴昌利用其先后担任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吉林省高校党工委副书记、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原总督学的职务之便,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取、调整专业及就业等方面以权牟利。
2010年于兴昌受贿之事被揭发, 法院审理的结果显示:2005年至2008年,于兴昌伙同王北军为21名学生大学录取或调整专业提供帮助,收受学生家长贿赂144万元,其中于兴昌分得122万,王北军分得22万。
简单地计算一下,可以发现,平均一名大学生家长贿赂近10万。
报导表示,行政力量主导自主招生的情况下,从最初的材料审核、初试、复试再到最后的公示,所有的自主招生环节,只要有行政人员的参与,权力的寻租就是难免的。
高校自主招生黑幕曝光后,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愤怒炮轰。
伏特加呼吁:反对自助招生,在中国现有的生存模式中,必然给招生的学校和招办人员留下很多空子。
罂粟花说:自招、艺招,都是明目张胆捞钱!!
〝花期未期1828〞揭露说:自主招生的都会有第一轮的笔试,而校长直通车是没有笔试的,只要校长一句话就够了。什么才是硕鼠呆的地方,教育部自己心里清楚。只不过校长直通车实在是太黑了,会牵扯很多人,拿自主招生分散注意力,做挡箭牌罢了。
〝不二心〞表示:在中国,要想求人办事,必须这样!从读小学就开始!
〝梦里花〞披露说:这算便宜的了,顺德读个公办名高中都要给校长10万,公办名小学也要6万呢。
〝上善若水2643〞跟进说:十万不多!我听说北航加分一分一万!我知道的一个学生加了200分!
〝孒嘫纡杺啊〞愤怒地说:教育司法的不公,无疑于谋财害命!!!!!!
〝永远陌路〞揶揄道:孔老夫子发火了!
〝筱壬戊〞感叹道:权钱交易多了去了,这只是其中一类
〝qq121282324 〞写道:一股怒火不由得从两肋窜了上来
〝阿尔卑斯棒棒糖〞说:不是说今年取消自主招生考试的吗!高校自主招生太差劲了,指标基本都给关系户垄断了,光有钱还不行,送不出去。自考前学生们自嘲:拼爹的时候到了。学生都知道,悲哀。
〝一鼓作气〞哀叹道:三十年的改革,文教、卫生、体育、文艺是最失败的,人民没见好处,社会风气到了历史最差。
〝空白簿〞呼吁:中国高校招生过多、水平过低,中国教育体制必须改革,否则国家不会强大。教育腐败从幼儿园到高校无处不在,已成腐败重灾区,要从制度上着手,严惩严办。
〝傲视苍莽〞贴出一首讽刺贪腐现象的打油诗:
大权大贪 能够贪到几亿元
小权小贪 几十成百上千万
有途径贪 能赚岂能白不赚
没途径喊 你们这群贪污犯
社会变迁 一切全都为了钱
急需改变 否则一切全完蛋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新唐人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