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墙外楼: 何清涟:当中国经济只剩下房地产时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何清涟:当中国经济只剩下房地产时
Sep 16th 2013, 13:51, by 墙外仙

9月13日,《南方周末》报导"温州炒房团成了弃房团",称房主们放弃了上万套正付按揭或抵押给银行的住宅及经营性房产,按每套100平米计算,已经超过2012年温州全年新盘供应量。

由于温州的炒房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民间资本,因此它是否会成为泡沫破裂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他地区还心存侥幸。但无论这一泡沫在短期内是否破裂,盘点中国这一独领风骚的"支柱产业",以及围绕其发生的种种悲剧、闹剧,只会觉得中国这一"盛世"前面无论如何要加上"荒唐"二字。

"镀金盛世"谁支撑?

房地产过度投资导致中国经济结构继续畸形化。以下均来自国内媒体公开引证: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8%,2012年同期为13.5%。其中,住宅地产占房地产投资总额的70%。

唯一比房地产投资更大的是制造业,其在GDP总量中的占比为18.7%,但制造业包含了所有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而房地产业仅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子行业。与第二产业任何子行业投资占比相比,房地产投资的占比都大得不正常。

对比日美两国数据,可知中国这个泡沫有多大:在经济泡沫高峰时期,日本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数值从未超过9%;在美国,2008年因"两房"引发金融危机,这一数值也未超过6%。可以看出,房地产"一枝独秀",在艰难支撑中国的"镀金盛世"。

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出现了"地王"与"鬼城"并存现象。借用多年前中国的一句流行用语,恰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能够频频卖出"地王"的几大城市,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们宛如夏天在海边冲浪,黄金梦酣;而"鬼城"所在地的开发商与购买者则在慢慢升腾的火焰中灸烤,痛苦不堪。支持这些项目的地方政府虽然未被烤焦,但置身热浪的滋味也不好受。

刚刚过去的5月,土地市场"高烧",房企抢地大战在多城市轮番上演。地王频出,地价跟涨,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也创下新纪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3年5月份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10个大城市土地成交量大增,土地出让金收入合计669.9亿元,同比增392.6%,即上涨4倍。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住宅供应依然不足。北京上半年卖地收入已超千亿,比去年全年的600多亿还多好几百亿。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政府卖地赚得盘满钵满之时,除鄂尔多斯那个著名的鬼城之外,营口、常州等三四线城市出现了大量"鬼城"。全国鬼城知多少?今年7月《时代周报》发表"中国新鬼城",历数了中国12个著名的鬼城,这当然只是全国几十个鬼城中的著名者。

谁来买中国的房产?

本届政府在百般无计的情况下,将房地产业换了个"新城镇化"的包装再度推出,据说计划在未来20年每年打造20个城镇。在三四线城市"鬼城"处处之时,能否为那些即将涌现的千万新房找到买家,成了新城镇化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全世界最高,北京的房价收入比约为25,上海约为20,全国平均水平大都超过8倍。这一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房价收入比,导致80%以上的中国人无力购房。

那么,中国源源不断新房,究竟由哪些人购买?胡润研究院《2013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仍有64%的中国富豪表示将房地产作为投资首选,这一比例已连续四年超过60%。

除了这些能够公开身份的投资者之外,中国官员是购置房产的一大主体。早在2009年,上海两千市管干部被要求自觉申报房产。结果令上海市纪委非常尴尬,官员们因为害怕政府引蛇出洞,是"惦量着申报",但拥有4-6套是常见现象,甚至有主动上报家庭房产十几套的官员。这此官员拥有这么多房产,秘诀是低价购房,除了房地系统官员享有"近水楼台"之便利以外,一个房地产项目的运作,往往还涉及工商、税务、规划、金融、司法及区县政府等多个部门,他们同样都是被打点的主力群体,这些官员依据房地产公司对其可利用价值估算,各获得三到五成的大幅度购房折扣——实际上是变相收取贿赂。

上海不是政治孤岛,官员囤房现象并非其独有。早在若干年前,住建部就着手建立40个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但该系统的联网时间一再延后,据说是因为遭遇各地官员的强力抵制。2013年1月一些"房氏家族"成员曝光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禁止查询房地产信息。8月中旬,国家财政部官员贾康公开透露,住房信息全国联网阻力不小,还需两年才能完成。

楼市泡沫

中国互联网的调查和对冲基金Pivot资本的走访均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国人都希望房地产泡沫尽快破灭。我不知道这些受访者是否拥有房产,但却知道这种愿望产生之由来。

中国的房价之高昂,已经将80%以上的中国人排挤在购买群体之外。已经购买的中产家庭不是由父母辈背负"房债",就是自己成为房奴。当众多平民聚毕生之力难求一房之时,坐拥十几甚至逾百套房产的"房氏家族"不断曝光。在这种两极现实煎熬之下,中国网民竟相传唱"没有房地产就没有新中国",以此表达对政府征地拆迁掠夺民财、官员与开发商借房地产开发牟取暴利的强烈怨恨。

投资界与观察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高度泡沫化这点并无分歧,分歧只在于这泡沫何时破灭,还想进去搏一把的人,多是认为在政府的全力支撑下,这个泡沫还很坚硬,依靠民间借贷支撑的温州炒房团弃房是底气不足。因此可以说,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支柱主要是购买者对政府的信心。

但中国人对政府的信心,再强也强不过当年对毛泽东思想这一"精神原子弹"的信心。爱尔兰与荷兰曾是繁荣且充满希望的欧洲国家,但先后经历了由于房地产引发的国家悲剧,房价大幅下跌,购房者资不抵债,陷入破产边缘,整个国家的经济也陷入萧条。中国的实体经济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谁敢保证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不会成为爱尔兰与荷兰?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被捕前,王功权说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被捕前,王功权说
Sep 16th 2013, 14:10, by 墙外仙

8月30日,我在一间咖啡馆采访了王功权。他告诉我:前日,就有警察告诫过他:"你讨论问题太直接太激进。"公园旁的小桌子,他们谈了一个小时。也早有朋友担心劝慰。王功权的回答是,我没有感觉到恐惧,我们社会开放不容易,这种情况要抓,可能就是一种代价。

以下是全文

——–

由于我是做投资的,投资也和互联网的发展同步。互联网上的每项应用,我都是刚开始就接触。博客一开始,我就开始用。微博出来后,就意识到它会成为一个舆论工具。过去信息传递都是国家主导;有了微博。就变成了全民参与的事。

2010年钱云会事件,我倡导公民观察团。因为政府信息的缺乏,不管怎么处理都有质疑,事件不断升级。我觉得要有公民观察团,作为一个理性的第三方介入,对大家了解真相、找到解决方案都有好处,我就用微博发出倡议。我和许志永通了电话,建议他们马上过去,我觉得应该这么做。

即使后来,2011年,大家都在讨论我私奔的事,我上微博谈的还是政治、社会问题、民主自由。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权利,唯一的标准是法律。只要不违法,这是人的权利。

我微博被封是2012年9月11号,正好和911事件纪念日吻合。笑蜀写了一篇关于公民社会组织化的问题的文章,我转发了,然后就被销号。我又重新注册,注册了四次,都被销号,后来我就放弃了。

腾讯的朋友说,王总你在腾讯的微博还在。我一看还有18万粉丝,就写着玩嘛。我就继续发声。

也有关系很好的朋友,劝我不要说话那么犀利。朋友说功权你现在非常危险随时会被抓。要抓就抓吧,我没有认为我做的事情是错的,我也没有侵犯法律,这种情况要抓可能就是一种代价。在中国我也没有办法,我不能认为街上有流氓而不上街。

前天(8月28日),就有派出所所长找我谈过,要我在微博上不要这么激进。他说我影响比较大,讨论问题太直接太激进,希望能够注意点。

那天他们找我谈话,让我去公寓的房间里谈。我说我不去,你要是在里面放两女的,我不去,我们在公园谈,在公开场合谈吧。他说我穿制服会不会不好,我说那没什么,就在公园旁边的小桌子,谈了一个小时。

他们也曾几次抽查过我的税,他们说是抽查,我无所谓,当然我们是管国际基金的,税务不可能有问题。

我也没觉得会有危险,也没那么多恐惧。要是有关部门采取其他方式,回头想想,我这么多年经商没有行贿没有违法,有什么问题该治什么罪治什么罪。

我许多年前就是这样,大家以为我是微博后才关注时事。其实在80年代末,我就因为时事问题而被关押。蹲过监狱,我知道在中国做事,是有可能被抓的。

早就是这样:我出狱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一到六月,电话就会被监听。我已经习惯了。人家政府有关部门是干这个事情的,他想了解就了解,我也没有什么保密,做的事都可以说。大家总觉得我有危险,我不知道危险在哪儿。我说话就假设有人在监听。

朋友被抓,我也呼吁。许志永每次被限制自由,我都在呼吁。多年来也都是这样,政府也都知道,可能是多年的习惯吧,我就没觉得自己特别危险。

现在,我就没有感受到这个恐慌,因为我在媒体上一直这么说。该谈什么就还是谈什么。造谣当然是要处理,但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大家发声,制造网上恐怖,太不应该。

这次警诫大V的风潮,我不太愿意去揣度官方动机,只是认为:我们社会开放不容易,尽可能应该保持开放的良好趋势。存在问题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不能封杀,像对待洪水猛兽一样。

民众交给法律管,政府不要轻易管民众,行政行为经常是侵害法律的。对于在互联网的发声进行打击是过分了,是问题官员恐惧互联网。

政府习惯在言论上控制,出现微博后,政府为不能控制而很恼火,采取的一些做法我认为有些是很不合适的。中国社会是逐渐学习开放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天然开放的属性不要轻易打击,再收回来,谁错了就走司法程序,通过行政方式,是公共权力侵害人们的自由。

我的原则是:如果触犯法律,我伏法。但只要我的权利没有被剥夺。我就会发声。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在中国开展尽职调查也可能很危险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在中国开展尽职调查也可能很危险
Sep 16th 2013, 13:53, by 墙外仙

上海——韩飞龙(Peter Humphrey)和妻子虞英曾最近出现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他们戴着手铐,身着橙色监狱马甲,这是这对夫妇的亲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头一次看到他们。夫妇俩分别拥有英国和美国国籍,在中国的外商圈子里相当知名。

但亲朋们本该放松的心情,又被接下来的画面冲散了:韩飞龙的面部进行过马赛克处理,他低着头承认自己犯了罪,并向中国政府道了歉。

JP-CHINA-articleInline

韩飞龙的道歉在中国电视上播出。他的案件展示了外国企业在中国面临的阻碍。

在这个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国度,该节目不仅让驻华的外国人立刻感到警觉,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商业活动中的一个阴暗角落。韩飞龙和虞英曾在今年7月消失之前,一直经营着中慧公司(ChinaWhys)。在北京、上海和香港,有很多像中慧这样的公司,它们干着不见光的顾问和调查行当,承诺在中国不透明、且常常很危险的商业环境中,为外国企业领航。

这些公司提供的服务,被认为是在中国做生意时不可或缺的,比如背景调查、财务审计、欺诈调查,以及商标保护。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这样的服务非常普通,但在中国,公开信息十分有限,再加之腐败猖獗,开展这样的工作可能既困难又危险。

韩飞龙及虞英曾因被控非法获取个人隐私信息而被捕,最近还有其他几名商业调查员因类似指控被关押,这显示风险正在上升。除此以外,中国针对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开展行贿调查;对美国汽车企业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后者在中国降价;以及颇为直白地警告美国科技企业,要把工作分包给中国公司。这些情况显示,在外国企业开展中国业务的过程中,该国政府似乎正在设置新的障碍。

外国投资者——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公司和跨国公司——通常会聘请像中慧这样的咨询公司,对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员工进行调查,或是对现有伙伴和员工进行监视。

这样做的目的是去发现可能会给投资造成危害的舞弊行为,比如跟供应商暗中勾结,以及可能会让上市公司陷入困境的欺诈行为。

"可惜的是,尽管在感觉上欺诈和误导行为十分常见,对在华企业的诚信状况进行尽职调查已经变得更加重要,但取阅记录却变得更加困难了。"香港贝克博茨律师事务所(Baker Botts)的顾问和前主管合伙人谷志明(John Kuzmik)说,"调查员在一种有些危险的深灰色环境中工作。 "

谷志明说,对于收集和评估个人信用记录,甚至是取阅犯罪或房地产记录,中国尚未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而去年,中国政府又开始压制取阅企业登记和户籍记录的行为。

事实上,这些公司的很多业务来自西方律师。这些律师必须为客户在中国的交易开展尽职调查,但不愿在这个过程中把手弄脏。

一家大型美国律师事务所驻中国的一名律师说,"我们跟私人调查员合作,但我们不想知道他们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

因为在获取企业与其他信息方面,并没有确定的规则可循——警察和法院本身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最大的风险可能是调查对象有能力展开报复。

加拿大调查人员黄昆身上似乎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因参与针对希尔威金属矿业公司(Silvercorp)的一篇负面报告,目前被关押在中国的监狱中,预计将会面临刑事指控。黄昆的报告发布后,希尔威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下跌了20%。

有些人认定,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韩飞龙和虞英曾身上。

韩飞龙的这种案件"根本与法律问题无关,而是跟某些人有关,控制信息符合那些人的利益,"一名在北京的西方顾问说。

GeoInvesting是一家宾夕法尼亚公司,业务是调查在美国股市上市的中国公司。其联合创始人丹·戴维(Dan David)表示,中国逮捕韩飞龙的决定特别不公平,因为他和其他调查员是在努力保护美国投资者。

戴维说,"要记住,我们说的不是拍摄视频,或者暗中录制采访内容,而是基本的背景核查,就因为这个,中国政府会把你关进监狱。"

57岁的韩飞龙是英国人,60岁的虞英曾在中国出生,后加入美国籍。他们很适合做这一行,因为调查员既需要做私家侦探,又要做金融分析师。韩飞龙第一次来中国是1979年,他长期担任路透社的驻外记者,曾驻中欧地区。虞英曾则是一名会计师。

韩飞龙是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Fraud Examiners)上海分会的创始人,去年在香港举办的一次会议中,他发表了长篇演讲。他给出的一条建议是,"像欺诈者那样思考"。

中国官方新闻社新华社报道,中慧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很不起眼,大约有10名雇员。

中慧的客户中有制造业、酒店业及房地产业的公司;最值得一提的是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中国政府指责这家公司广泛贿赂中国医生。

葛兰素的一位发言人表示,韩飞龙从来都不是该公司的员工,但该发言人拒绝透露,中慧公司是在什么条件下为葛兰素工作,以及工作了多长时间。

韩飞龙的熟人表示,他们认为葛兰素曾要求韩飞龙调查该公司是否符合《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的规定。

在中央电视台上个月的报道中,一名身着制服的上海警察陆炜说,夫妇二人搜集了中国公民的个人户籍信息、汽车和房产信息,以及出入境信息。

报道中说,夫妇二人以每条800元至2000元的价格非法获取上述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编撰为报告,再以每份十多万元的价格出售,公司一年获利约600万元人民币。

看似很有可能的是,韩飞龙和虞英曾是因为在去年相关规则发生改变后,未能适应这种转变,因而遭到逮捕。

若干名西方咨询师透露,当时中国政府收紧了在工商局查阅企业登记的权限,人们通过这些信息能够了解公司的结构,而户口信息更是完全无法查阅。户口由权力巨大的公安部控制,它常常是确认某人宣称的身份是否属实的唯一方式,因而对投资者很重要。

2012年9月,邓白氏(Dun & Bradstreet)的一家分支机构被上海检察机关指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4名员工被判刑,刑期最高2年,之后许多调查人员都停止了对户口资料的查询。

韩飞龙似乎了解这些新的限制,而且今年早些时候还在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的网站上写到了这些限制。

"2013年2月,政府发布了严格的新规定,对获取所谓的'个人信息'进行了限制,"他写道。"我认为这是一种倒退,会加大开展尽职调查、抓获欺诈人员的难度。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更富有创意。"

他还描述了无法开展适当的尽职调查可能会产生的后果,还提到了去年卡特彼勒(Caterpillar)收购一家名为四维机电的中国公司的灾难性案例。

韩飞龙写道,"如果卡特彼勒做了这种尽职调查",即将会计与背景调查相结合,调阅企业记录,并低调展开支持性调查,"或许就能在开展交易之前发现欺诈行为。"

中国官方并未透露,韩飞龙和虞英曾何时会出庭受审,甚至没说是否会有庭审。英国驻华大使馆对于"公开采访韩飞龙,谈论案件细节"表达了关切,因为"案件目前正在调查之中,并未进行审理"。

了解案件情况的人士透露,韩飞龙现在被关押在位于浦东的上海市看守所。

美国驻华大使馆表示,领事官员在虞英曾被捕后时常探视她,并且还会继续这样做。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说真话的党员又少一个:官员边宴请边骂老百姓不要脸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Helpdesk Ticketing System

Award-winning helpdesk system with an inbuilt KBase, forums, canned responses & more. Try super user friendly Freshdesk today. (In 2 minutes, You'll set it up!)
From our sponsors
说真话的党员又少一个:官员边宴请边骂老百姓不要脸
Sep 16th 2013, 13:13, by 墙外仙

  中新网承德9月16日电(记者 张帆)16日,河北省兴隆县委宣传部通报称,该县决定免去梁文勇孤山子镇党委书记、综治委主任职务。
  9月13日晚22时50分许,网上出现"河北省兴隆县孤山子镇书记边大吃大喝边辱骂人民百姓"的视频。视频显示,众人喝的是五粮液、抽的是中华烟,酒桌上摆着螃蟹、龙虾、烤鸭等。孤山子镇党委书记梁文勇吃饭过程中说:"手里端着米饭,嘴里吃着猪肉,最后还得骂你娘。老百姓就是这副德行!不能给脸,给脸不要脸!"此贴一经发出即引起网民广泛关注。
  16日上午,兴隆县委宣传部通报称,兴隆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进行安排部署及时处置。从9月14日起,组织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从目前初步调查情况看,基本事实存在。初步查明,视频画面系5月20日在唐山遵化市北关全聚德烤鸭店,兴隆县国税局半壁山分局局长张钛铭私人宴请梁文勇等人,但具体原因、情节还需深入调查。
  通报称,鉴于孤山子镇党委书记梁文勇在工作期间,组织多名镇干部接受私人宴请,兴隆县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梁文勇孤山子镇党委书记、综治委主任职务。梁文勇及其他相关人员待事实全部查清后,依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理,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答复。同时,举一反三,教育全县干部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县的各项相关规定。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消息称各地反对强烈 新土改或无缘三中全会议程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Unsure how to start a business?

We'll teach you tactical steps to generating your first dollars in less than 60 days. Money back guarantee -- no questions asked.
From our sponsors
消息称各地反对强烈 新土改或无缘三中全会议程
Sep 16th 2013, 10:56, by 墙外仙

 出于对农民利益、地方阻力等因素的顾虑,中央对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始终踟蹰。虽然在广泛征求意见,并有意在全国展开试点,但消息人士称"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土地制度变革尚难破局"。

  "全国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并不会在土地制度变革上'着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暂时也不会推广到全国。"9月10日,接近政策制定层面的官员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这意味着,被各界广泛寄望"改革步子应迈得更大些"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依然在艰难孕育之中。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独家获悉,此前被媒体广泛报道的下发至18个省市的《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实际上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据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国土部")内部人士透露,该文件的内容将主要集中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前提条件、流转的范围、流转形式、用地来源、退出机制等。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宅基地流转将采取单独列项的形式。

  "中央层面担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会造成农民大量失地,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国务院方面一直未对土地流转有过明确表态;另一方面,若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流转,势必破坏地方政府垄断土地的平台,各地反对声音比较强烈。"国土部内部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

  不彻底的改革

  知情人士透露,未来数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可能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其中,一些东部城市可能会被纳入试点。"扩大试点"有可能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突破口,进而带动制度破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早已在苏州(楼盘)、芜湖(楼盘)、昆山(楼盘)、深圳(楼盘)、重庆(楼盘)等城市试点,但目前并未推广到全国。接近政策制定层面的官员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目前改革思路执行的仍将是城乡增减挂钩制度,该制度已被称为"不彻底的改革"。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的表态反映了中央层面一直以来的顾虑,即土地流转会造成土地过度流向富裕阶层,最终伤害到农民。因此,国土部目前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征求意见的一个重点就是集体土地流转以后的管理和服务,以全力保障农民的利益。

  2010年,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委托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调研宅基地流转情况,得到的数据显示:2001~2010年,农村提供了7000万亩的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6000万亩,耕地3.7万亩,城镇建设用地由5.4万亩上升到8.2万亩地,北京城镇建设用地已经占到1/3,农民土地则减少到2/3。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比比皆是,大规模地用地让农村土地越来越稀少,城乡矛盾越来越突出。"北京京鼎律师事务所杜兆勇表示,这样的情况把经营性用地逼到了"边缘","必须进行流转。"

  今年4月,国土部印发了《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在今年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促进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设。随后,国土部一直把《指导意见》的制定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内容。

  农地流转踟蹰虽然,新土改破局仍有待时日,但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一位国土部官员明确了未来集体用地改革的方向——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将成为未来土改的纲领性原则。

  目前,国土部的土地流转思路将不再采取突破现行法律的转让、出租等方式,而是在法律框架内,探索以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以及企业兼并、破产等引致的转移等合法流转方式,且范围限定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指导意见》主要围绕着集体建设用地的前提、流转的范围、流转形式、用地来源、退出机制等,而宅基地流转采取单独列项的形式,农村公益性用地不能流转。

  "流转的利润分配比例要倾向于农民,而村集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等只能收取少许公共服务费用,同时土地流转中是否有增值税也是讨论重点,因为担心会损害农民的利益。"上述国土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三中全会定框架

  上述人士表示,尽管集体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但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只会形成一个框架性的思路,还需要等各地的试点成熟后,由下而上地推动改革。

  相较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难产,农用地流转在2013年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

  目前我国农村用地主要分为农用地、未定用地、建设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农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流转。据本报记者获悉,为确保农用地流转顺利,国土部已经着手组织起草《土地管理法》,对土地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和限制等做出具体规定,并且已经上报到国务院,正在等待国务院的回复。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物权法》,但只规定了少数几种,没有也不可能一一作出具体规定。《土地管理法》仍在修订中,而《土地管理法》的出台将保护土地的物权,从而为土地流转提供法律保障。"国土部法律中心副主任佟绍伟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法律允许的。所以在北京一些郊区,可承包某块土地的经营权,然后建设鱼塘、从事渔业生产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农地流转,只有在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复,同时也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才能实行。农用地流转成功后,农地用途是监督的关键所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朱道林告诉记者。

  由于中央对于"家庭农场"的重视,"农用地流转和农用地入市将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注点之一,因为要发展家庭农场,就需要外部资金,如果在一个村子里面流转的话,资金还是在这个村子里面,不能有效地流动起来。目前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在这一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上述国土部内部人士表示。

  "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农地流转的试点不会一刀切,而是走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将由地方试点突破来推动土地流转的全面推开。"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严金明表示。

  新土改难破局

  在《指导意见》征求意见时,被媒体误报为"该文件已下发,并将在河北、辽宁、吉林等18省市,选择28个试点市县,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国土部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河北、辽宁、吉林等18省市正在申请的是城乡"同地同价"的试点。

  但由于各方面的谨慎姿态,大家热议的新土改,并不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破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重点还是户籍制度,而不是土地制度改革,所以土地制度改革在2013年并不会有特别大的突破。"该人士表示,在《土地管理法》修订何时完成尚未可知的情况下,土地改革只会提出一个框架性思路,具体的方案可能还是有赖各地逐步探索,试点较为成熟后才能形成。

  "广东的土地流转模式是中央比较肯定的,而且也确实解决了部分用地难题,但眼下在全国推广仍然不具可能性。"该人士表示。

  在新型城镇化的大旗下,土地制度改革不仅与户籍制度改革一起,被认为是必须的配套改革,更被认为是新一轮改革红利的重要一环。而近两年国土部在全国大力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不少人也将之理解为未来集体土地流转的重要准备之一。

  虽然,新土改破局仍有待时日,但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上述国土部官员明确了未来集体用地改革的方向——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将成为未来土改的纲领性原则。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纽约时报》在美中国留学生如何看待中西方政治制度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纽约时报》在美中国留学生如何看待中西方政治制度
Sep 16th 2013, 09:59, by 墙外仙

100年前,中国留学生带着深重的救国意识远赴重洋,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回国内,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今天的中国留学生,虽不再背负救亡图存之重任,却依然面对着东西方文明的矛盾与冲突,在凝视他人时反思自身的特质。在中美两种强势文化的众多不同中,政治既算得上是最显著的区别之一,也是一个神秘而敏感的话题。而生活在一直宣扬民主政治的美国,中国留学生对这一制度有着怎样的理解?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工作又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2013年6月,我们发起了针对在美中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邮件形式,我们在一个月内共计发放了15000多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2585份。我们的受访者分布于60多所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年龄从15岁到50岁不等。他们中超过90%是在读留学生,其余的已毕业工作,但仍保留了学校邮箱。他们在美的时间从小于1年到大于10年不等。据我们了解,这是迄今为止针对国外中国留学生最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留学生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西方民主制度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选举、多党执政、言论自由等方面。此次问卷主要了解的是留学生对民主制度这些不同方面的综合评价。我们首先询问了受访者对中美两国民主程度的总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7%的受访留学生认为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有5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并不民主。而与此同时,认同美国是民主国家的留学生达到了86.9%。

这巨大的差距固然涉及到留学生对民主的理解问题,因为如果按西方民主制度所涵盖的内容来看,不实行多党执政和直接选举的中国确实不能算是民主国家。但即便对于包含在社会主义民主概念中的内容,受访者对中国的现状也并不满意。举例来说,有49%的留学生认为中国的人权状况糟糕或十分糟糕,57%认为中国政治改革进程缓慢。而在个别采访中,不少人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人民当家做主"是否在中国得到了落实而提出质疑。

不过,在不满的同时,调查结果对西方民主制度扎根于中国的前景却也并不乐观。在被问及西方民主制度是否适用于中国时,仅有33.4%的留学生表示赞同,25.4%表示反对,另有41.2%表示很难说。尽管多数受访者认为美国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也有不少人意识到了其民主制度的一些弊端,例如媒体和金钱和对选举的巨大影响等。在部分受访者看来,如果中国披着民主的外衣,实际却感染了西方社会的一些弊病,这样的所谓民主并没有实际意义。

更重要的是,不少留学生认为中国国情特殊,并不能照搬西方经验。举例来说,调查中有72.3%的留学生认为"君君臣臣"的儒家政治观念仍具有现实意义。如何在这片有封建政治传统积淀的土壤上播撒平等和自由的种子,对执政者和普通民众来说都是挑战。此外,中国人口众多,想要让13亿人达成共识很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有留学生提到印度的例子,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其公共设施建设议案常因各方冗长的辩论而拖沓数年也不能得以执行,令民众叫苦不迭。而且,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民主当然是好的,"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的尹同学说道,"但我觉得应该在中国人的整体思想素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大规模推进,现行条件下推行完全民主可能会像某些非洲国家一样,造成暴民政治,加剧社会动荡。"

西方民主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将是复杂的。从积极方面来看,有75.2%的留学生认为如果中国实行西方民主化,言论自由将得到改善,53.3%认为官员腐败程度将有所好转,43.4%认为民生问题会得到改善。不过,有49%的留学生认为在中国实行西方民主制后,经济可能会出现动荡,有32.4%认为个别民族和地区可能会寻求独立,有49.6%认为社会会出现不稳定因素。总之,中国民主化的道路不会是坦途,它会遇到挫折,也需要社会付出代价,作出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留学生认为西方民主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并不体现在宏观社会经济层面,而是可以让人民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维护他们的权益、落实权利的监督和干部的考核。"我认为民主制度并不能让中国经济发展更快,"毕业于加州大学某分校的王同学说,"但是,如果民众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官员的去留,那么诸如死猪和毒奶粉这样的事件就会更少发生。"在他们看来,人民,而非国家,应该是民主制度最直接的受益者。因此,尽管民主会在短期内会给中国带来一些问题,仍有63.2%的留学生认为,这一政治制度有其自身价值。

留学生如何评价政府工作?

和民主制度一样,政府工作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我们着重考察的是留学生对政府制定政策的落实情况的评价。总体而言,有54.4%的留学生对中国政府的政策落实情况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我们发现,影响留学生对政府工作的评价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首先是他们在美国生活的时间。在美国生活3年以下的留学生中,58.5%对政府工作表示满意。而在美国生活了10年以上的留学生中,这一数字下降到37.8%。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重的。一方面,移民在美国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被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所影响,对中国发生的变化也越陌生。在新英格兰地区一所大学学习的杜同学说:"我在美国做中国研究5年,但逐渐觉得在西方研究中国不靠谱。因为我得到的大都是被媒体过滤了的二手信息,这让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接地气'。"

另一方面,由于移民并不是一个随机决定,选择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受访者可能本身对政府的满意度就较低。我们的调查发现,在有意愿回国的受访者中,对政府工作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占66.4%;而在没有意愿回国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仅为35.3%。

第二个影响留学生对政府评价的因素是他们的年龄。调查显示,70后留学生中有45.8%对政府工作表示满意,80后对政府的满意度是52.4%,而到了90后,这一数字增加为57.2%。相对而言,年长的留学生对往届中国政府的工作有着更多了解。他们对现任政府的评价较低,意味着和过去相比,政府在一些方面的工作落实可能出现了更多的问题。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选择回国的留学生一般对政府满意度较高,90后对政府工作的肯定,也可能预示着未来中国将迎来更大规模的人才回流。

除了总体评价,我们还询问了留学生对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打击腐败、保障言论自由、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这六方面政策落实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留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共有59%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其次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两项,分别有42.9%和39.3%的受访者对政府工作感到满意。相比之下,留学生对政府在保障言论自由,改善民生,以及反腐败这三方面的满意度极低,分别只有8.8%,6.7%,和5.2%。

留学生对政府满意度最低的三方面——腐败、民生、言论自由——都非常贴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也最容易被主观感知。而他们满意度较高的三方面——经济、民族、社会稳定——则不容易有一手体验,受舆论影响较大。从政策落实的角度来看,政府对宏观层面的工作确实投入了更多力度,用庞大的固定投资规模保持经济增长,用巨额维稳经费维护社会稳定,因为这些是共产党执政的根基。而在和民众更直接相关的工作中,出台的政策则由于个别地方官员的渎职以及缺乏监督机制而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有趣的是,这最不能令人满意的三方面工作,恰恰是留学生看来西方民主制度能给中国带来积极影响的地方。因此,如何取外来之精髓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值得执政者借鉴思考。

邰秋卿是耶鲁大学政治系博士候选人,陈定定是澳门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北大教授贺卫方:中国没形成法治秩序 2000年前走错路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et coupons for your local stores

The Entertainment Coupon Book is a valuable companion on your daily adventures. Flip through anytime for great ideas... and big savings.
From our sponsors
北大教授贺卫方:中国没形成法治秩序 2000年前走错路
Sep 16th 2013, 05:37, by 墙外仙

近期,李某某案、薄熙来案、上海法官集体召妓事件都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中国司法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100多年来,中国的法制建设为什么如此艰难?历史根源究竟在哪?未来应如何改善和发展?近日,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人博做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新民说"文化沙龙,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和辩驳。

法治文明下的乡愁如何理解?中国法治之难难在哪里?

贺卫方:建设法治社会不仅要盯着法院,还要改造我们的社会

法治和乡愁,按理应该是冲突性的修辞,好比"像火一样的冰冷",但这种冲突性的修辞是美好的事情,让我们多少觉得,法治是不是可以从另外一个比较温柔的角度去理解?
说到乡愁,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解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在中国这样的乡土社会里,其实不需要法治,规矩非常重要。他认为法律制度产生于陌生人的社会。
回顾100年来的中国法律史,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总是走不上轨道,特别艰难。近代以来,尤其是1902年以来,清政府决定按照西方模式来修改我们的法律,从外面引进各种法律规范、法律机构、政府模式,但引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形的过程,几乎面目全非。为什么?这是否跟我们特定的社会结构、特定的文化传统有某种深切的关联?是不是说,要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可能我们不仅仅要天天盯着法院,天天盯着人大,天天盯着律师,还需要想方设法地改造我们的社会?这是我个人感觉越来越强烈的一点。

王人博:法治生长的空间是现代政治共同体

人都有乡愁,但好像中国人的这种故乡之感、家园之感特别强烈。后来我懂了,中国人自古以来愁苦多,所以乡愁就多一些。
西方人也有乡愁,用彭塔力斯的话来说,乡愁是对正在死亡的现实转过身去。乡愁的本质不仅是对已逝时光的怀念,而是对身在的那种现实的感伤。
"另一种乡愁"是指每个人生活在当下的中国,生在我们自己的家园,却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异乡感。这跟中国自古以来的国家组成方式有很大关系。与乡愁关联更直接的概念不是法治,而是民主。换句话说,我认为"另一种乡愁"更多表达的是中国人对国家、民族、政治共同体的一种乡愁,中国自古以来没有找到一种能把每一个中国人联系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纽带。
什么样的政治组织方式(政治共同体)能够消除这种异乡感?按照西方提供的经验,我认为只有公民社会。怎么才能使千千万万个说着不同方言的人,真正组成为一个公民的政治共同体?这可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中国没有形成法治秩序,是因为2000年前就走错了路?

贺卫方:地方自治传统的缺乏和阶层的流动性是很大的问题

中国2000年的郡县制耗尽了中国人的爱国精神,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如此高调地宣传忠君的思想,但又随时准备推翻君主。为什么日本人不想推翻天皇?一个国家的皇帝总是被推翻,这是很悲剧的事情,也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地方自治。
欧洲以及日本历史上的封建制度,构成了近代民主转型中地方自治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大家从前就是一个国,就是一个封建单位,所以对于中央的权力可以服从,但是要保持地方自治。而中国从来没有过地方自治,中国的州县官员,谁和自己统治辖区的人民有契约关系?没有,他只对上面负责任。
另外简要说一下士农工商。中国的士农工商不是世世代代传承的职业,是流动的,科举考试对社会流动起到了巨大作用,日本的士农工商是不动的。为什么日本有良好的商业传统?因为他的阶层是完全封闭的,形成一种阶级间的对抗和妥协。中国社会没有巩固的阶层力量和皇帝对抗、妥协以及谈判,没有联合,这是非常大的问题。
所以,我们没有形成一种法治秩序,看起来好像在2000年前就走错了路。而现在的种种弊端,可能和2000年前走错路有特别密切的关系。

王人博:不革命未必是好事,中国自古也有部分自治

卫方教授讲的我认为可以商讨。说中国从2000年前就走错了路?一个民族可以活5000年,长寿的秘诀还是有的,不能说他活着活错了。
卫方有一点说得很对,就是日本人接受儒家文化,接受的是孔子,没接受孟子。这对日本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中国人特别喜欢革命,在中国做皇帝经常做噩梦,怕被推翻。你别以为天皇就不做噩梦,他也怕大权旁落。
二战以后,竹内好一派就提出了两个疑问。一是天皇犯了那么大的罪行,为什么不下台?另外,天皇把国家搞成这样,为什么日本人不革命?后来他读鲁迅读通了,说最有奴性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不革命未必是好事,当然经常革命也不好。
中国自古以来也有部分自治,我们叫士绅自治,像修桥补路、税收,一般都是士绅阶层来完成的。到了明末清初,顾炎武和黄宗羲也提倡权力往下走,封建就是一个地方相对自治。中国的传统里面还是有很多资源,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中国当代学者都应该关注。

100多年来,我们一直被西方欺凌的说法是真是假?

贺卫方:中国在近代没有平等地对待西方

我认为,西方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欺凌,是中国欺负西方人的结果。中国在近代和西方人交往过程中,从来没有平等地对待西方。
西方人想要商务谈判,中国根本不派像样的人去谈。为什么西方人到了中国见皇帝必须三拜九叩?这不是欺负人?西方人见教皇才双腿跪地,见自己国家的君主最多单膝跪地。相比而言,日本就没有这么大的屈辱感。1853年,佩里准将带"黑船"到日本,日本人说别打了,谈判吧,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迫使日本幕府敞开了国门。现在日本人每年在佩里将军登陆纪念日,还要搞纪念大会。我们的屈辱感是谁搞出来的?是我们昏聩的政府,导致国家领土丢失、军事失败、人民受难,最后告诉我们说,都是西方人欺负我们。但这完全怪西方人吗?况且我们也要看到,西方带给了我们很多了不起的文化成就,大学制度也好、现代司法制度也好、医院制度也好,哪个不是西方带来的?
王人博:中华民族近代受欺凌的语境绝对存在,中国的出路在"新民说"
用孙中山的话来讲,中国的半殖民地比殖民地还不如,被很多国家殖民,他们对中国都不负责任,只是为了争夺在中国的利益。这就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受欺凌的语境,这个语境绝对存在。
对西方,我们一直抱着警惕,这种警惕来自对西方的不信任,西方和日本在近代确实是对中国做了亏心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及当政者,面对这样一个强势的西方世界时,一直强调整体性,强调中国人民如何如何。当然,我认为这样一个近代课题,我们基本就要完成了,中国确实越来越强大,应该将重心回归到每个国民个体身上来。
按照西方的认知标准,从物质文明来讲,中国可能更接近于现代,但西方提供的文明标准可能更多的是政法文明,这个中国缺得太多了。我们的近代性还没有走完,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民性的问题,我们的国民性可能不太符合现代文明(公民)的概念和标准。在这个前提下,构建一个再好的政府可能都没有用,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他的国民应该处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中国的出路,还在"新民说"。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