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陈功:慎对"新区"热】
国务院部署建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 2
政府改革要务实不要务虚 3
稳增长落地推动5月财政支出力度增强 4
空置住房浪费巨大社会资源的说法不靠谱 4
棚户区改造可能成为政府的财政包袱 5
工程院修订章程制定院士退出机制 6
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是不乱收费的市场系统 6
"内容为王"的时代正在到来 7
保持投资者利益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7
解决国内水污染问题不能过度项目化 8
中国对外资反垄断调查力度将加大 9
IEA报告预计中国天然气需求五年内翻倍 9
内耗严重及战略摇摆令国美丧失了转型机遇 10
外资收购直接导致"丁家宜"品牌陨落 10
台塑力推越南钢厂复工有利于越南经济 11
莫迪政府发布"中国式经济振兴计划" 12
〖分析专栏〗
【陈功:慎对"新区"热】
近年来国内一个值得商榷的现象是各种新区的设立,这里的"新区"是指广义上的新区,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国家级新区,另一类是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目前已经有了9个国家级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甘肃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东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指我国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所建立的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动力,以全方位改革试点为主要特征,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实验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除了具有"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内涵,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改革,是一项以全面制度体制建设的方式推进改革的系统过程。
截止2011年12月,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共10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虽然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官员有表示,"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除遇特殊情况,原则性不再接受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请"。但实际上,这方面的建区工作并未停止,2013年4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会议又确定了黑龙江省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至此,第11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诞生。此外,国务院还决定设立4个"综合改革试验区"(区别于"配套"),包括有: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及泉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所以拉拉杂杂,各种名目的"新区"加在一起,现在经国务院批准的已经有了24个"新区",已报未批的还有一大批,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纪录。
总体看这些新区的名字虽然标新立异,挖空了心思要出特色,但归根结底,重点依旧都是"要政策",至于改革以及改革的经验能否推广至全国,即便是国务院主管部门,恐怕也是心中无数,完全没有时间表。这样一来,新区在全国改革方面的意义已经不大,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单纯的地方政策优惠。未来如果各式各样的"城市圈"再一拥而上"要政策",各种新区的设立恐将势如洪水奔涌而来,政策环境乱上加乱了。
这种"新区"建设的大干快上,所可能造成的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首先是,制度成本越来越大。有新区,就会有机构,干部越改越多,职务越兼越多,机构设置叠床架屋,越摞越高,这对未来的全国性改革非常不利,只会增加成本。其次,改革试验的性质越来越淡化,不具有全局意义。过去的深圳和上海的改革,可以形成指标意义,全国推广,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均获益匪浅。现在这种八仙过海式的"新区"建设热潮,有效的经验总结都是问题,就别提全国推广产生社会效益了。第三,加大了社会成本。新区的设立,难以避免的情况之一就是房地产开发,此外由于现有行政程序之外有程序,整体社会成本的增加也是可以想见的。最后就是这种"新区"建设热潮,实际还扩大了中西部与沿海地区本来就已经很大的差异。在24个各种"新区"中,实际真正在西部的只有1个。新区的政策优惠会导致资源的集聚,现在这样的资源集聚都在沿海,更加扩大了差距。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发展是全国人民的期待,不是少数地区的期待。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发展空间的缩小,改革的战略设计日显重要,现在这种到处都是"根据地"的情况,不利于未来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推广,还是应该慎重为上。(ACG)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政策:国务院部署建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会议认为,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形成直接带动超过1/5国土涉及近6亿人的发展新动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差距;又能优化经济结构,形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会议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要注重发挥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节能节地的优势,抓好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一是加快实施重大航道疏浚整治工程,消除通行瓶颈,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和干线过江通行能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二是建设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和航空网络,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与港区的衔接,完善油气运输通道和储备系统,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干支线直达和铁水、空铁、公水等多式联运。三是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研究推广三峡船型和江海直达船型,鼓励发展节能环保船舶。会议要求,要特别注重发展与环境相结合,在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中,切实加强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改革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门户",立足全局、统筹"落子",通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形成统一开放市场体系,让长江这条巨龙带动流域经济和人民生活齐步腾飞。(RLX)
【形势要点:政府改革要务实不要务虚】
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提振经济,海关总署进行的一些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被市场认为"务实"。全国海关于去年11月1日起实施全面深化区域通关业务改革。拓展"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功能。对AA类企业的货物实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方式,即企业可自主选择向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所在地海关申报,并在属地海关直接办理货物放行手续。进一步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适用范围,一年内无走私违规记录、资信良好的B类生产型出口企业,在已经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出口通关模式的基础上,扩大到进口通关模式;自2014年3月1日起,一年内无走私违规记录、资信良好的B类生产型企业,也将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进出口通关模式。今年4月,海关总署再次对外发布了14项规范、透明、普惠的制度安排,包括:"先进区后报关"、"区内自行运输"、"保税展示交易"、"工单式核销"、"境内外维修"、"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仓储企业联网监管"、"智能化卡口验放"、"内销选择性征税"、"集中汇总纳税"、"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其中,前7项已经实施,后7项将在6月30日前全面实施。务实的改革,便利了企业,迅速提高了效率。据测算,当前进口平均通关时间已由15.96小时缩短至3.57小时,通关效率提高了77.6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由1.59小时缩短至0.22小时,通关效率提高了86.16%。业内人士称,海关实行无纸化通关改革后,报关就方便多了,不用提交纸质单证,网上申报一键搞定,省时又省力。据悉,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海关办理无纸化通关报关单1124万份,占同期报关单总数的近73%。在当前经济下滑压力大,急需通过改革释放活力的背景下,政府改革切忌务虚,实实在在的改革才能取得效果。(NWX)
【形势要点:稳增长落地推动5月财政支出力度增强】
为应对经济下行,中国政府连续推出稳增长措施,要求加快财政预算执行力度。财政部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3670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921亿元,增长7.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7494亿元,同比增长4.5%;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76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2190亿元,同比增长6.8%。收入增幅回落主要受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房地产成交量下滑、以及去年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预算执行进度加快,财政支出增幅明显提高。全国财政支出12790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524亿元,增长24.6%。其中,中央财政本级支出2483亿元,同比增长15.8%;地方财政支出10307亿元,同比增长26.9%。相比之下,1-4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增长9.6%。其中,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增长12.1%,地方财政支出增长9.2%。分项目情况看,5月提高最快的支出项目是交通运输,当月增加1180亿元,较1-4月平均大幅增加近700亿元;此外,城乡社区和农林水利也是推动5月财政支出大幅增长的项目,当月分别增加1236亿元和1085亿元,较1-4月平均提高417.25亿元和214亿元。总的来看,5月财政支出力度增强是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的结果,交通运输、棚改(属于城乡社区)及农村水利建设都是中央此前重点强调的项目。预期在后续政策落地情况下,财政支出力度还有望进一步增强。1-5月累计,全国财政盈余8545亿元,较1.35万亿元的赤字目标仍有充足的空间。(ALX)
【形势要点:空置住房浪费巨大社会资源的说法不靠谱】
住房空置率一直是国内各界对房地产市场的争论热点之一。日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京发布的《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地区整体住房空置率为22.4%,较2011年提高1.8个百分点。报告指出,中国城镇地区可实现刚性住房需求上限约为2300万套,可实现改善型住房需求上限约为950万套,总计3250万套。同时,城镇地区家庭自有空置住房为4898万套,待售商品住宅约为350万套,总供给为5248万套住房。由此可知,即使不计算"十二五"期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现有的存量住房可以满足可实现住房需求。该报告称,截至2013年8月,空置住房占据了4.2万亿的住房贷款余额,属于资本闲置,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称,空置住房的资产价值在有空置住房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为34.4%,在城镇所有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为11.8%,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在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这种观点似是而非,未必正确。如果空置房的比例太高,市场当然有问题,但不要忘了,住房不是只有居住功能,还是投资品。只要购房者付清了房款,或者能够能按期归还银行按揭贷款,就不能说空置住房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也不能说是银行资本闲置。对银行来说,这部分信贷还算是优质资产呢!因此,对于市场来说,只要不出现大面积的贷款断供,不出现大量的银行坏账,出现一定的空置率并不是什么大问题。(NWX)
【形势要点:棚户区改造可能成为政府的财政包袱】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但却面临重重困难。首先,棚改成本高。当前棚户区建设是在房价地价被急速推高的局面下进行的,高地价必然推高棚户区改造的建设成本,而高房价则要求政府、居民、企业的支出增大。其次,棚改长期建设滞后,短期迅速扩大,难度大。我国从2008年开始对棚户区进行大规模改造,长期的建设滞后,使得短期迅速弥补缺口困难巨大。第三,盈利不高,参与企业普遍面临盈利下滑困境。据三岔子林业局基建管理处处长胡洁介绍,棚改资金来自三块,即中央和省财政补助一块,企业自筹一块,个人承担一块。企业承担的主要在水、电、暖管网和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初步测算的投入是每平方米投入320至350元,累计到2013年,企业投入就达到9000万元。"由于整理出来的土地根本没有商业开发价值,所以企业这些钱投进去就回不来了,成本全部沉没,而企业现在每年净利润才1000多万元,棚改出现的9000万元的缺口只能用未来经营利润弥补,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开始显现。"像三岔子林业局一样,吉林森工集团所属的其他7个林业局也面临同样的"尴尬":棚改必须得往前走,而越往前走,资金"窟窿"也越大。截至2012年,吉林森工集团共完成5.76万户棚改项目,仅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就垫付8.4亿元,而直到目前,配套补贴仍未到账。吉林森工集团计划发展部部长张继程表示。即使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京煤集团,也同样面临着棚改资金平衡难题。"京煤的棚改没收职工什么钱,但企业却欠了30多亿元的贷款和债务,怎么平衡呢?"北京京煤集团副总经理孙德刚说,京煤集团的自有土地较多,通过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反复沟通协商,在进行商品房开发建设时的土地溢价部分政府返还给京煤集团弥补棚改的"窟窿"。但让孙德刚担心的是,这项京煤集团获得的"特殊政策"却一直没有"砸实","如果得不到土地溢价,这30亿还真不知道怎么还"。(NWX)
【形势要点:工程院修订章程制定院士退出机制】
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11日继续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工程院章程》修订案上午进行表决。据与会院士透露,此次修订幅度不大,在提名渠道上有所调整,修订方案将每位院士的提名候选人数增加至三人;可提名候选人的推荐单位限制为中国科协。对于院士的退出,做了详细规定,增加了如有院士违反科学道德等行为,将实行退出机制。根据此前的章程,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名:一是本院院士可直接提名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本学部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二是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过民主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提名,按第一种途径进行。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候选人。对于提名渠道的调整,有的院士认为,中国科协是一个庞杂机构,专业性是否够强值得商榷;也有院士表示,去除了繁杂的利益相关方,有利于保证院士评选质量。此外,据有关院士透露,为保证入选院士质量,此后院士的增选流程将多加一步,即在本学部获得选举通过之后,还需全体院士进行表决。针对院士退休的问题,一位与会院士表示,院士本来就是个荣誉称号,谈及退休的问题显得"很滑稽",因此此次修订对于退休问题作了回避。(RLX)
【形势要点: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是不乱收费的市场系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会议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会议强调,当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一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行为,形成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大通道。二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推进简政放权,支持兼并重组,健全土地、投融资、税收等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三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改进物流配送车辆城市通行管理,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服务和联通千百万企业,方便和丰富广大群众的多彩生活。(RLX)
【形势要点:"内容为王"的时代正在到来】
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内容原本并不值钱。在知识产权保护孱弱的年代,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隔阂,令内容迅速贬值,以纸媒为首的传统媒体遭受巨大冲击,我们进入了"渠道为王"的时代。谁占领了渠道,谁就能够变现,互联网巨头们对于"入口"的争夺,逻辑也在于此。不过,随着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近年来部分企业在打假、维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内容的价值正在回升,"渠道为王"开始向"内容为王"发展,网络经济由扁平走向纵深。近段时期互联网公司们的系列举动,宣示着内容重新回归舞台中央。首先是腾讯、百度纷纷打起了深度阅读的主意,腾讯大家与百度百家试图挖掘优质的作家,以提供优质内容的方式吸引流量——这次其主导作用的是内容,而非渠道。乐视公司掀起的超级电视热潮,进一步强化了内容的重要性。通过早期(知识产权保护孱弱、版权价格低的时期)大量收购影视剧作品的产权,乐视公司成为了市场上内容资源最为丰富的视频公司之一。乐视借助自己在内容方面的优势,在超级电视的硬件上打起了价格战,堪称价格屠夫。6月10日,乐视宣布推出两款新品:S50 AIR和S40 AIR,定价分别为1999元和999元(分别还需强制购买两年的服务,价格980元),相比于同尺寸电视动辄5000元-6000元的价格,乐视把电视机的价格拉到了不可思议的低,甚至比手机还便宜,比当初的TCL更为夸张。那么乐视该怎样赚钱呢?很简单,硬件只要成本价,甚至亏本卖,赚的是内容费和服务费。在这样的趋势下,传统的渠道垄断格局将被打破,新的基于内容的垄断格局将会诞生。更为可怕的是,与其他企业赔本赚吆喝不同,乐视"内容为王"的策略已经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每5台网购电视中就有1台是乐视超级电视。在基数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内容的价值倍增,并且,还不是一锤子买卖。(ALX)
【形势要点:保持投资者利益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引进社会资本,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方向。然而,多年前就已低调的进入电力领域社会资本,时至今日,几乎没有盈利的。社会资本在与垄断电企的博弈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有与虎谋皮的风险。社会资本与"电老虎"一年几千个亿甚至上万亿的规模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即使组建合资公司,也很难拥有决策权。而且,在政府主导下,社会资本投资或参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司的治理上也缺少话语权,很容易就被"踢出来"。国内此前有一些"惨案"值得关注。一是由国家八部委批准实施的中俄电力合作项目——黑河市俄电工业园区。这一电力改革破冰之旅,不但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更因给社会资本进入电力市场找到了突破口和立足点,甚至被贴上了"黑河模式"的标签。但是,这一总投资逾40亿元的项目却被国有电力企业强行收购,最终多家企业陷入亏损或停产状态。二是山东魏桥集团的"民电"与"国电"之争。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供给周边地区的电价比国家电网供电价格低1/3,却因电厂"不合法、不安全、不环保"而相继被关停。在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由于投资人利益及话语权的保障机制缺失,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收益得不到切实保障,从而导致社会资本难以真正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因而,完善保障社会资本利益的法律制度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NWX)
【形势要点:解决国内水污染问题不能过度项目化】
继"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即将全面实施。有媒体近日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这项总投资预计超过2万亿元的计划草案已报请国务院审议。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透露,制定"水十条"的思路主要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比较好的水体水质保障,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另一头是针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劣Ⅴ类水体,尤其是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下决心治理好,大幅减少甚至消灭掉。通过这两头来带动中间一般水体的水污染防治。对于超过2万亿的总投资额,中信证券分析,若仅考虑重点地区污水厂在3年内完成改造,则年投资需求或达108亿元。水务、治污设备行业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市场盛宴。如浙江省2014年就安排了125个项目,总投资额4680亿元,其中当年计划完成投资要超过650亿元。在安邦(ANBOUND)高级研究员贺军看来,现在国内讨论水污染问题,总是从投资项目的视角来衡量,关注的是工程数量、投资额和受益产业等,却忽视了水污染治理的系统复杂性:水污染的治理需要从生态循环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污染排放要求、排放控制、污染后的处理、再利用等等,并不是简单建几个处理厂就能够解决问题。如果缺乏系统思维,会导致投资低效,方向偏离。令人担心的是,在项目思维下,这2万亿花下去,如果不在水污染综合防治系统上有所提升,而只是建了几千个工程,这个钱就花得冤枉。另外,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还指出,目前我国污染治理依然是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让排污企业自己负责治理,但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的其实是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即"污染者付费"原则)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这种模式对排污企业、政府和环保企业来说都有好处,值得在中国推广。(NLF)
【形势要点:中国对外资反垄断调查力度将加大】
中国商务部日前表示,中国正对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上的潜在垄断行为进行审查。最新销售数据显示,外资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而挣扎中的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则进一步缩小。商务部官员邱忠义证实,中国政府已要求很多行业协会分享从垄断做法到地方保护主义等种种问题的信息。他说:"我们希望了解他们正面临的挑战。"他补充道,这次审查涉及数十个行业,包括汽车、制药和酒类。5月下旬发布的《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问卷调查活动的通知》称,这些调查是要确保市场力量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外合资汽车厂商主宰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5月国产品牌汽车的销量增速仅为5.4%,再度落后于8.5%的总体水平。尽管合资车企为跨国车企与国内合资伙伴都带来丰厚利润,但后者却未能开发出自有品牌汽车。中国市场上三款最畅销车型是福特的福克斯(FOCUS)、以及大众的桑塔纳(SANTANA)和朗逸(LAVIDA)轿车。今年前5个月,仅这三个车型的销量就超过了50万辆。相比之下,最畅销国产品牌比亚迪和长安的2013年全年销量才仅为50万辆。从市场份额角度看,国产品牌的前景不容乐观。为了止住国产品牌的下跌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在汽车业提高外资最高持股50%的上限,并敦促跨国车企向其在华合资企业转移更多的技术和研发能力。在我们看来,结合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这表明本届政府任上将会加大力度推动进口替代,而对外资厂商进行反垄断调查可能将是重要手段。(NW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IEA报告预计中国天然气需求五年内翻倍】
解决城市雾霾问题,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使用更清洁的能源。有鉴于此,国际能源署(IEA)10日发布年度中期天然气市场报告预计,到2019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增至3150亿立方米,比2013年需求量增长90%。今年中国官方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年消耗4200亿立方米。IEA报告称,中国在为全国广泛使用的取暖和发电用煤炭寻找替代燃料,特别是在华北地区。IEA高级分析师ANNE-SOPHIE CORBEAU称:"环境担忧现在是推动天然气需求的主要因素。政府在采取一切措施达到改用更清洁燃料的目标。"上个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总额约4000亿美元的30年天然气供应协议,未公开具体价格。俄罗斯能源部部长ALEXANDER NOVAK此后表示,合同价格接近350美元/千立方米。巴克莱分析师称,以这一价格估算,比中国由海路进口天然气的成本低约40%。据上述协议,俄罗斯将向中国投资550亿美元用于天然气开发和管道建设。中国将至少投资200亿美元。IEA报告预计,中国企业参与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项目可能使LNG产能到2020年至少达到900亿立方米。到2019年,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可增至1930亿立方米,增幅65%,可满足半数新增需求。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六倍多。IEA报告还预计,到2019年,LNG产量将增至4500亿立方米,满足全球多数需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生产商最有可能受益。(RLX)返回目录
【企业竞争:内耗严重及战略摇摆令国美丧失了转型机遇】
国美在线董事长牟贵先曾在2012年年底的一次会议上放出豪言,称国美电商业务最快能在半年之内实现盈利。国美电器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其销售收入达到13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8.2%;实现净利润2.6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52.6%。遗憾的是,这并非是国美通过电商实现的盈利,而是在其放弃电商战略的"转型"之后实现的盈利。去年年底国美宣布弃用"库巴"品牌,标志着国美电商战略的失败。目前国内电商格局已基本确定,阿里系、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已经占据了主导位置,过于强调盈利的国美已经错过了转型最后的机遇期。国美之所以能够在营收提升有限的情况下,净利润实现翻倍,是因为一边收缩线上渠道,一边在关闭自己盈利能力较弱的门店,同时又在选择性进驻线下的商超与连锁卖场,开放自己的供应链给这些合作伙伴。也就是说,国美电器放弃了家电零售行业的大趋势,却选择了日渐衰落的渠道中间商路径。虽然目前国美在盈利,但其未来的发展却已不再被市场看好。有人认为,国美过去进入电商领域的时机其实很好,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其摇摆不定的战略却拖垮了自己:一会是独立发展的综合品类平台,一会又是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一会是双品牌(库巴+国美在线)围剿竞争对手,一会又是单一品牌聚焦竞争(国美在线);现在更是沦为了"代运营",国美内部称之为"开放性全渠道零售商",简单的理解就是帮助厂商卖货,与电商代运营公司做的事情基本无异。但是这种电商代运营的红利还能支撑多久却是个迷,淘宝代运营公司大面积的亏损、倒闭,或许就是最好的例证。造成国美电器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许是人的问题。从2008年黄光裕入狱,到2010年黄光裕家族与陈晓争夺控制权,再到相继出走的王治全、韩德鹏、彭亮、高翔等国美电商的职业经理人。国美电器这些年在人这个问题上浪费了太多的精力,人心不齐,又何以成事?(RLF)返回目录
【企业竞争:外资收购直接导致"丁家宜"品牌陨落】
曾经是中国大陆防晒油第一品牌的"丁家宜",在被法商Francois Coty科蒂集团收购3年之后,因无法为母公司创造营收,而黯然退场。科蒂中国区CEO Anita.Yang近期在集团内部信件指出,科蒂将改变在大中国区市场的大众化品牌经营模式,结束丁家宜等品牌的产销工作。丁家宜是由台商庄文阳在1995年于大陆建立的老品牌。庄文阳20年前带着20万元新台币到南京经营原料药事业,在山穷水尽时遇到了研发人参美白产品的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丁家宜,并合组南京珈侬生化公司,推出洗面乳、洗髮精、香皂等美容护肤产品。庄文阳采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人海战术,到三线城市发展经销渠道,靠着蚂蚁雄兵迅速扩大"丁家宜"品牌的事业版图。2010年时,更成为防晒油第一大品牌,每6瓶防晒油中,就有1瓶是"丁家宜"生产的。此外,丁家宜也在洗面乳、男士保养品等市场,位居大陆前三大的地位。原本庄文阳要带著珈侬公司回台上市,当时有许多国际品牌上门"提亲"。最后,由希望主打大众化妆品的法国香水龙头科蒂公司,以2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丁家宜"100%的股权。然而,在科蒂买下"丁家宜"后,丁家宜相关产品却丧失了原本的地位,逐渐从消费市场上消失。北京的卖场表示,过去"丁家宜"和经销商的关系很好,科蒂买下后改变了经营方式,与经销商渐行渐远,外商无法驾驭本土销售体系。并购后,庄文阳到科蒂任职1年就离开了,原本"丁家宜"品牌下的核心经营团队也跟着离职,空降来的国际经营人才和本土文化格格不入,造成并购后双方整合困难。科蒂集团财报指出,今年前3个月,"丁家宜"品牌账面损失造成集团亏损了2.5亿美元。一个曾经叱咤大陆市场的本土品牌,在被外资收购之后迅速陨落,显示外资收购内资品牌,有时候就像一剂"毒药",绝大部分是雪藏型收购,少部分是经营不善,但最终的结果相同,都是本土品牌消失。(B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台塑力推越南钢厂复工有利于越南经济】
台塑集团越南河静钢厂在前不久的越南排华事件中深受影响,造成了台塑钢厂的建设停工。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日前表示,他6月下旬将亲自出征越南,全力与越南官方沟通,争取中国大陆的3000多名劳工在两个月内返工,力拼越钢第一支高炉将可如期于2015年点火。今明两年是台塑集团海外事业版图的"大扩张期",越钢的大陆劳工如果无法在二个月内返工,钢厂的投产势必延后。越钢目前股东除了四大公司,还有福懋、台塑美国、台塑重工等,都属台塑集团内的公司。据估计,如果越钢项目无法如期投产,台塑一天的损失估计要超过1200万美元。王文渊说:"想到越钢的事,头就很痛;现在已将所有的事都放一边,全心全意处理越钢。"据了解,王文渊日前与台化总经理洪福源赴大陆北京,仅停留两天,就匆匆赶回台湾。王文渊表示,5月越南"反中暴动",越钢有两位大陆劳工死亡、160多人受伤;此次到大陆,就是向有关部门说明事情的经过,以及台塑集团处理的态度。越钢能否如期投产?被大陆召回的3000名劳工,将是重要关键,至于这些大陆工人何时可以回到越钢上工?王文渊称:"那要看越南的态度。"如果两个月内返工,越钢明年可以完工(点火);如无法返工,2015年就没办法投产了。台塑集团力推越南钢厂项目复工,从企业利益来看是没有问题,这同时在政治上也给了越南很大的帮助。如果台塑的看法也是大多数在越南投资台商的态度,那么越南的日子将好过得多。(B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莫迪政府发布"中国式经济振兴计划"】
自莫迪上个月以压倒性的胜利当选印度新总理以来,"莫迪经济学"就备受期待。按照传统,印度总统慕克吉近日在对印度新一届联邦议会议员发表讲话时介绍了新总理莫迪领导的新政府未来五年的施政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新政府将致力于吸引海外投资,加快大型商业项目的审批流程;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煤炭行业和防务行业;建立工业区并出台激励措施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将印度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中心";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产出;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印度政府承诺通过加强公共部门和私人领域的合作,大幅整改印度的基础设施、建立民用核电项目、创建100个有现代化通讯设施的智慧城市、建造高速铁路网络。在民生方面,政府承诺建立一个全民可负担的医疗保健体系;改善公共卫生状况,让厕所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改善教育设施,让每所学校都能使用互联网。此外,政府还将全力解决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的问题;简化税法,引入酝酿已久的全国统一的普通销售税。英国《金融时报》称,该项经济改革计划几乎涵盖了国计民生的所有领域。不过在上一财年印度政府的预算赤字占GDP的4.5%,这使得印度政府在不增加税收或在其他方面削减开支的前提下落实这些新支出项目的能力受到限制。该报将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计划称为"中国式经济振兴计划",并称莫迪已明确表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方面效仿中国,从而确保印度经济增长。对此,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印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方愿意分享改革开放的经验。我们认为,虽然印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在资金面上存疑,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应该重视和印度的合作,这可能成为莫迪时期中印关系新的增长之处,也可能变成中国在区域外交上的新突破点。(RLF)返回目录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