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今日报道认为,从外汇资金流向与汇率政策动向判断,近期中国市场利率下行很可能是汇率政策调整的"附属品"。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向逆周期方向转变的可能性在增加。尽管年初利率下行非源于央行主动放松,但可以预期未来央行会默许利率水平维持在相对低位。
1月底以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转入跌势,春节后人民币市场利率也恢复下行。有市场分析基于外汇资金净流出的假设推断,这是央行主动放松货币导致利率下行。
但中证报认为这种推测说服力不足。同样以外汇资金流出数据推测,今年2月M2增加8279亿元,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445亿元,当月财政存款则增加4222亿元。
基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M2增量大致等于外汇占款增量+新增贷款-财政存款增量。2月新增外汇占款为正的可能性更大。
本月15日,中国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再扩大至2%。中证报报道指,这印证了央行引导汇率贬值意图铺垫汇率改革的机构预测。
即汇率与利率下行为前因后果的关系,很难说央行的货币政策主动放宽。
尽管如此,以当前经济与货币增长放缓、表外融资大收缩的形势来看,今后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倒更有可能松动。
首先,今年1-2月,工业生产、消费零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下降,短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一季度GDP增速有降至7.5%以下的风险。如果增长动能不能很快复苏,在去年前低后高的基数影响下,政府预设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可能面临考验,政策托底压力相应加大。
其次,于存款来源紧张,贷款投放受限,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抑制套利投机性外汇流入,且财政存款继续表现出超季节性增长,未来M2增速反弹难具备持续性
另外,今年企业信用类债券将迎来到期偿付高峰,继续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或面临防控金融风险的"底线"约束。
此前消息人士曾透露,如经济增速跌落7.5%,滑向7.0%,央行将调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存准率),并将继续现有的货币市场操作和通过国有银行进行的汇市干预。
上周路透采访的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面临重大下滑压力,
如果经济进一步放缓,有可能下调存准率,但他们可能仍需要等等看首季的经济数据。
上周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也预计,根据已公布的1-2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活动数据推测,中国政府可能需要放松货币。
而如果进一步放松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和降低存准率都是可能之选。
刘利刚援引上周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闭幕式记者会上的说法,称中国不希望看到市场过度波动,特别是去年六月出现的"钱荒"现象。
刘利刚认为,若要保持目前的宽松货币环境,中国央行就需要降低存准率。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