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

墙外楼: 孙兴杰:克里米亚公投对中国的影响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孙兴杰:克里米亚公投对中国的影响
Mar 18th 2014, 03:09, by 墙外仙

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危机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最终的结果是10票赞成,1票否决和1票弃权,核心内容是认为克里米亚公投是非法的。俄罗斯当然是反对这一决议,没有俄罗斯的允诺,这一决议是无法变成国际行动的,因为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另外一个常任理事国——中国这一次没有与俄罗斯站在一个阵营中,而是投了颇令人玩味的弃权票。弃权票看似中立,也不会阻碍或者推动决议案的通过,但是毕竟事涉俄罗斯,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的"解释"发言可以看出,中国的弃权票并不代表这冷漠,而是左右各打五十大板,表明了中国的态度。

在美俄"顶牛"的情况下,其他安理会成员的意见都不会影响决议案的命运——不会被通过。乌克兰危机虽然远在欧亚大陆另一端,与中国相距遥远,但是日渐崛起的中国已然"被卷入其中",联合国安理会的公开表决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先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了电话,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中国表示了自己的中立立场,在美俄之间,中国成为第三种力量。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应该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利益表达,中国权衡利害之后,"只能"选择了弃权票。

克里米亚公投问题上,美俄是角力的主要大国,但是这一问题被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之后就变成了全球性的议题。至少在三方面给中国带来了挑战:现代国家的构建、外交利益的权衡以及外交理念的表达。

【中国依然坚持主权至上】

刘结一代表在解释性发言中指出,"中国历来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基本方针。"这并非中国的托词,可以说是中国坚守的核心理念,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干预,此前科索沃问题也是如此。在人道主义干涉与主权完整之间,中国往往偏好后者。主权虽然源于欧洲并被欧洲人超越,部分让渡主权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动力,但是中国并不认为主权已经过时了。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通过公投的方式来决定独立还是并入俄罗斯,已经销蚀了乌克兰主权的完整。的确,克里米亚一直以来就属于俄罗斯,但是1954年之后它被赫鲁晓夫送给了乌克兰,并且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际为叶利钦所默许。从法律的角度来来说,克里米亚已经变成乌克兰领土的一部分,由此,也必须接受乌克兰的管辖。在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体系中,主权具有独断性和绝对性,因此,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比较粗糙的公投方式来决定自己的去向触碰了主权的"红线"。公投日期一再提前,并且没有与中央政府进行协商,单方面的公投实属"分裂"国家。

中国从一个帝国转型成为现代主权国家,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叠加一起,对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性造成了诸多挑战与困扰。中国很难认同克里米亚的做法,当然也不会支持俄罗斯的立场。中国承认克里米亚问题有"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因素",但并不认同大国介入其中,这只能让局势越来越乱,不管西方大国参与其中,导致"街头冲突",俄罗斯的参与也会使东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出现"极端暴力行为"。

中国面临的分离主义与分离主义挑战是中国难以支持克里米亚公投的现实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正处于现代国家的构建之中。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这个问题还进行了专门的演讲,可以说现代国家的构建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推进改革的总目标。毋庸讳言,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完整性。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农业帝国经过殖民主义洗礼的国家来说,主权是篱笆墙,是国家自立与自主的钟罩,是界定自我身份的参照系。殖民主义历史的悲惨遭遇一直内嵌于执政党与整个社会的潜意识之中,而中国几千年来的国家历史又进一步强化了国家认同。在中国,可能有不同政治观点与主张,但是在"爱国"这一议题上是有共识的,何谓国家?领土、主权与人民。

【利益与理念】

在很多时候,中国外交徘徊于理念与利益之间,而这次克里米亚问题似乎给了中国两全的选择,既能捍卫利益,又能保持理念的一致性。中国在乌克兰也投下了巨额资本,而中国与乌克兰在武器、粮食等贸易领域有比较大的交集,乌克兰的分裂对中国并没有任何利益。而克里米亚公投也挑战了中国一直坚持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理念。但是为什么还投了反对票呢?

克里米亚背后是俄罗斯,而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认为是一种"准联盟"的关系,在面对欧美国家的联盟体系时,中俄有抱团取暖的需求。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之后首访俄罗斯,而最近一年多与普京多次会面,中俄关系非常热络。从国际格局而言,中国需要一个对华友好的俄罗斯以稳定中国的陆上边界,新一届政府锐意开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也需要俄罗斯及其独联体的配合,因此,在很多问题上,中国需要支持俄罗斯,这也是国家相处之道。

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越来越具有帝国的气质,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俄格战争可见一斑,此后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被俄罗斯认定为独立国家,也给中国出了个难题。中俄关系再好,也不能拿中国的核心利益交换,中国坚持的一贯立场和原则也是核心利益。一个致力于现代主权国家建设的中国与一个心怀帝国梦想的俄罗斯,除了"抱团取暖"之外是不是还有更大的利益与理念的公约数呢?

如果说俄格冲突是俄罗斯捍卫在高加索地区的利益的话,那乌克兰危机则可以视为普京的帝国之战,只要普京认定的核心利益,那俄罗斯会不惜一切代价牢牢握在手中。随着俄罗斯在普京治下的"中兴",恢复俄罗斯帝国"传统"的利益范围成为普京的使命。而欧亚联盟是普京力推的"帝国工程",这一雄心壮志当然也包括中亚诸国,而中亚地区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需要铁路等交通网络的贯通,而中国铁路的规格与俄罗斯的并不相同,俄罗斯对欧亚铁路网络的贯通抱有消极态度。去年年末吉尔吉斯斯坦突然宣布拒绝参与中吉乌铁路,其中折射了俄罗斯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的意志。

从现实利益而言,中俄在欧亚大陆的竞争性越来越强,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俄罗斯的不安,普京对华外交呈现出更大的实用性。从理念而言,普京的帝国心态也让中国感到不舒服,或者引起了警觉,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与不妥协会不会在远东或者中亚引起回响呢?近代历史上,俄罗斯帝国给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俄罗斯帝国对领土的贪婪也为中国人熟知。

那不支持俄罗斯的做法,是不是可以与欧美为伍呢?未必如此。刘结一在发言中直指:"安理会在这个时候搞决议草案,只能造成各方对立,导致局势更加复杂,这不符合乌克兰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中美在理念上居然意外达成了共识,但是美国只是自己主权的捍卫者,对别国主权却并不放在心上。在此之前,奥巴马会见达赖,同样触犯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在南海、钓鱼岛等诸多中国明示为"国家核心利益"的领域,欧美国家不断挑衅中国。中国在克里米亚半岛问题上没有必要迎合欧美,而走到俄罗斯的对立面。

乌克兰问题的决议案着实让中国处于了两难的选择之中,在理念上应该支持欧美;而在外交利益的底线(抱团取暖)上,中国不能反对俄罗斯,最后也就"只能"选择弃权了。如果换到国家构建的角度上来说,中国的立场并非左右为难之举,而是可以一以贯之的理念。现代国家的构建坚持主权至上,同样也反对街头政治以及大国干预,只有妥协与协商才能解决问题。最后中国提出了关于乌克兰问题的三点建议,核心还是乌克兰国家的建设,先把局势冷冻起来,防止进一步恶化,美俄两国围绕乌克兰进行军演肯定是不行的,而美国若为乌克兰临时政府提供军事援助,更不会缓和局势,只能促使乌克兰与俄罗斯"单挑",代理人战争由此开始。

第三点建议值得玩味:国际金融机构应着手探讨,并协助乌克兰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一个财政破产的乌克兰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欧美现在正在为援助乌克兰而磋商,俄罗斯虽然不承认乌克兰临时政府的合法性,但是俄罗斯还是为借给乌克兰的巨额债务而担心。中国在乌克兰的投资可能达到上百亿美元,如果政治问题掰扯不开,那还是先把钱的问题解决好吧。作为人造物的国家需要金钱来喂养,中国的这一建议看似"多余",却也切中乌克兰问题的要害。

乌克兰危机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中国的崛起,也促使中国外交形成更加稳定的利益与理念的天平。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