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总书记习近平3月17日前往河南兰考视察,这也是习在2月份视察北京南锣鼓巷后再次"下基层"。盘点习上任后的考察路线图,可以发现他对中国社会的基层尤为重视。对此有分析指出,作为一直在提倡群众路线运动的领导人,习对于基层的看重,一方面要考察现实民情,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在考察"官情",为随后基层官场的"洗牌"作准备。
过去海外观察人士在观察中国政治时多将注意力放到了高层人事布局、领导者政治动作甚至各派系权斗之上,甚少关注中国基层官场,甚少对1,300万、占据中国总人口数量百分之一的基层公务员报以关注。实际上恰恰是这些人,构筑了中共执政的基础,也是中共领导层包括习近平最为关心的人群。根据种种变化分析,中国官场正在迎来可能是过去二十年中最大的变局,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上传统的公务员铁饭碗概念将被打破,公务员失业不是"传说",在"下海潮"之后公务员还会迎来一次"辞退潮"。二是概念上将明确"官"、"吏"的区别,将政治家与公务员进行分别,"精英治国"的观念将成为中共人事选拔制度的主导思想。
整风—清党—裁撤—加薪
对于中国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实际上是习近平在十八大成为中共总书记之前就已经决定要力推的政策之一。这项改变的整个思路是在反腐的大背景下,通过整风—清党—缩小公务员、事业编人员规模—为公务员提供制度保证如加薪,最终完成。目前,正如外界所看到的那样,中共已经通过八项规定,在整风方面做出了立竿见影的成效。下一步就是进行清党,由于中国党政不分的政治制度,因此伴随着清党而来的就是对公务员尤其是那些臃肿机构的公务人员进行大规模的缩编。同时为了稳定整个政体和人事的稳定,在保证透明化的前提下,为公务员群体大幅度提高待遇,虽然谈不上高薪,但是会保证他们的收入处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上,以此养廉,这些将是习近平的"后招"。
整风已无需赘言,这个被认为是习近平上台后"第一板斧"的举措,其推行和效果已经得到了舆情的普遍肯定。在习近平上任后不久,中共党媒《人民日报》顺势刊发"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系列评论的第一篇《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其中明确将群众路线划定为中共执政的生命线,而且为即将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作好铺垫,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场自上而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拉开帷幕。
而在"整风"之后,习近平的第二步棋恐怕就将是"清党"了。虽然这个词语带着浓浓的杀气,一度被认为高层或没有足够的决心来推进,但是从当下结合中共已经拿下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一案来看,这种忧虑是多余的。尤其是在习上任所做的关于开展群众路线讲话中,就明确点名了"要对党内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即在释放信号。
如果说清党针对的更多是对中共中高层干部的话,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基层干部和公务员的"清退"工作。原因有二。首先,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党政一家已是事实。各机关、各部门的一把手都是党委书记,政府机关内部的党员也占绝大多数。如果要清党反腐,必然伴随着一大批官员的落马。
公务员被清退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源于中国政府自身庞大的机构和臃肿的人事,使得大量公务员人浮于事,不作为,这种不作为实际上也是一种腐败。如果说因为官员自身行为的不检点而使得他们被中共剔除是主观行为的话,那这个原因就是客观因素。此前,多维曾在《多维独家:中共五字诀划红线 清退不合格党员》一文中表示,当时从中共内部获悉,在治党方面,中共一直都有清晰的红线,五字亦言之,分别是:贪、乱、奢、虚、懒,这被视为中共在党建方面的金科玉律。
打破铁饭碗 下海潮后是辞退潮
中国社会并不缺少规定,只是缺少执行。据查,中国政府一直有《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其中列举了五点公务员在何种情况下会被辞退:(一)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五)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但实际情况是在操作过程中,甚少有公务员因此被开除。并非因为他们工作都是兢兢业业,恰恰相反,今天中国民众对政府系统和公务员的办事效率、态度傲慢痛恨不已。只是由于中国社会人际上的盘根错节,以及"得过且过"的老好人心态,都使得规定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只要不是犯事或者上级追究,公务员极少有被清退的案例,这也是为何将这份工作称为"铁饭碗"的原因。
对于这个话题,即使是中共党内学者也都已经不再讳言。此前就曾有多名中共党政干部指出,拥有8,000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过于臃肿,应建立"退党机制",才能避免像前苏联一样,在党组织最庞大时失去政权。过去一年中,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旗下的刊物《人民论坛》刊登多名党建专家的文章,讨论"清党退党"的瘦身问题。对此,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原理(党的建设原理)室主任王金柱、大陆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教授李拓都表示,应建立党的科学进退机制,给变质、不合格、不发挥作用的党员形成压力;让改过自新、改邪归正的退党党员有机会重新加入。李拓还举例,苏联共产党党员人数曾达1,900多万人,但其中混入太多的投机分子,他们入党是渴望荣华富贵,目的是谋得一官半职,但在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头时却"袖手旁观"。而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锡恩指出,苏共拥有24万党员时夺取政权,拥有几百万党员时打败希特勒,拥有1,900万党员时却失去政权。
高压也意味着回报的增高。按照现在的公务员收入水平,如果打破他们的"铁饭碗"和"高福利",那一定会造成公务员队伍的不稳定,加大公务员的流失,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国家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实施。例如本次全国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受访时称,公务员工资要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社部会适时推进调薪。
基于中国社会的民意,立刻有反对者的声音认为,中国的公务员除了正常的工资外,还包括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以及福利分房、优厚的养老待遇等。许多公务员还普遍存在着较多的职务消费,诸如用车、孩子上学等。社会对公务员的灰色收入规模巨大也非常不满。一些公务员大搞权力寻租,贪污腐败,更让民众切齿痛恨。
不过这个消息一出,在舆情上还是让很多基层的公务员有了希望。毕竟和其他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相比,绝大多数公务员并不占优势,且增速也并不比全社会工资平均增速要快。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公务员工资增速要明显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速,90年代要略快一些。进入21世纪后,公务员的工资增速则要慢得多,有些地方甚至十年未涨。在一些财政收入捉襟见肘的地方,公务员的欠薪问题同样十分突出。这是客观现实,对于中共高层来说,此情况他们也并非不知晓,只是有一种"打扫完屋子再请客"的想法,在对党政机关进行大规模的洗牌之后,再给那些有能力且廉洁的公务员的建立涨薪制度。
区分"官"和"吏" 让精英来治国
综合梳理过去一年习近平在各个重大会议上的讲话,都没有对中共的人事组织制度作出过具有指向性的表态。但是结合中国传统及政治规律,可以发现对于中共人事的选拔观念,习近平正欲重建"精英治国"理念,理清"官"与"吏"的区别。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共的"群众路线"、"人民当家作主"有所不同,但是实际上却是与中国未来发展更为配套的制度。
这里所说的"精英治国",并非中国封建官僚体制中"天子与民"、"官与民"这个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在法制民主下产生的管理意义上的能人管理模式。区别于西方的选举制,习近平所期望的是在中国建立起的拥有长期经验的,有政治道德和抱负的官员体系以及以具体操作为职业技能的公务员制。传统中国文化中,官和吏是不同的,其之间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一定的政治抱负。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道德使命感,政治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要务;而吏则更多的将自己的工作视为"糊口"的饭碗。
古老的经验在新的时代总会有着新的生机。对于习近平来说亦是如此,在他的概念中,未来中国的官僚制度,将会出现两个层面的分级。首先是中高层,将是一大批具有人文或技术背景的精英领导,他们的晋升凭借的是与数不清的同僚竞争,在晋升高位之前需要在无数管理岗位上接受类似经济发展、社会维稳、外交手段等方面的考核。而凭借选举上台、没有实际经验的奥巴马在中国可能永远当不上国家领导人。
其次是广大基层公务员,即"吏"。如果说官员负责整个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是这个国家的领航人,那负责具体执行数量更为庞大的公务员就是船员。他们并不一定需要"忧国忧民",但是必须要有属于这个岗位的职业道德,其中当然包括廉洁、奉公等要求。这两者并非完全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官都是从吏的职位上升迁起来的,任何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公务员都可能成为以后的国家领导人。如果他们无这样的愿望,那只要兢兢业业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国家就会保证其生活水准和以后的养老。
整风、清党、裁撤公务员,区分"官"、"吏",建立"精英治国"理念,可见习近平对于官场有着属于他自己的一套思维,庞大、细杂,却充满理想主义色彩。这种形容并非是要表明这个目标无法达到,而是如果目标最终得以达成,那习近平将真的会实现他的承诺,让中共摆脱"亡党亡国"的可能,收复了民心,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新的国土上重新得到生命力。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