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先在一个岛上登陆,哥伦布认为还没有到达日本和亚洲大陆。他继续寻找,很快就到达了现在的海地。当时海地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哥伦布为了返回西班牙报告大好消息,将一部分船员留在了海地,建立了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据点。因此,海地的近代历史随着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一起展开。
海地还是人类近代史上第一个从殖民地手中独立的国家,而且,不像美国是欧洲人摆脱欧洲人的殖民统治,海地独立后,建立的是一个真正黑人的国家。海地的《宪法》经过几次修改,最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但是,500年来,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借助"发现新大陆"的历史契机,都成为富裕的国家,海地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也是矛盾冲突不断的国家。海地因它的特殊性,成为世界500年历史的一个重要标本。了解海地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海地并不是一个物产贫瘠的地方,相反,海地的自然条件很好,物产丰富,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哥伦布选择这里建立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据点,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是由于海地自然环境的优越,才造成欧洲列强勾心斗角地争夺海地,最终导致了海地今天的局面。
要公正地理解历史、了解历史,我们首先应该放弃欧洲人看待历史的立场。在欧洲人的眼中,伟大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个说法就是有问题的。"发现"是指原先不知道,后来被知道了。按照这种解释,"发现新大陆"只能适用于欧洲人,而不能适用于全人类。美洲原先不是没有人居住的地方,海地同哥伦布到达之前的美洲每一块土地一样,居住着印第安人。站在人类的角度,美洲不是新大陆。即便在几万年前,第一批到达美洲的人可以算作"发现新大陆",这个荣誉也只能归到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先民头上,而不能归到哥伦布头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完全是欧洲的立场。
上述说法欧洲人自己也早就意识到了。但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这个提法始终被承认,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人当初认为美洲是没有人的,是无主的土地,是可以随意占用的。那么,印第安人呢?按照当时欧洲人的观念,印第安人不算人。因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说法就能正式成立了,欧洲的历史顺理成章地成为人类的历史。
直到几百年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在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等伟大的口号下,欧洲人依然把全世界不同民族分为四等。最高等级是欧洲白人,第二等是亚洲黄种人,第三等是非洲黑人,第四等是印第安人以及其他土著人,例如太平洋岛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欧洲人解释说,人人平等是指人格的平等,只有欧洲白人才有最健全的人格,其他人种的人格都不健全,越往下越低。所以,"人人平等"不适用于欧洲白人以外的人种,除非他们进化成欧洲文化的一分子。由此,我们就能理解处于人格等级下方的印第安人为什么会有后来悲惨的遭遇。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中一个名叫伊斯帕尼奥拉的大岛上,这个岛上现在有两个国家,海地位于岛的西部。哥伦布到达海地时,伊斯帕尼奥拉岛上,一共居住着100万左右的印第安人。哥伦布留下44名船员,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固定据点后回到西班牙。当他于1493年第二次远赴美洲,再次回到海地的时候,第一个据点已经被印第安人拆毁,原先留下的44名船员也无一幸存。
由于缺乏历史资料,我们不知道哥伦布走后,那44名船员与当地印第安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从哥伦布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印第安人初次见到欧洲人的时候都很友好。直到很多年以后,"五月花号"到达现在的美国,印第安人对他们依然是友好的,送吃的,送穿的。美国的"感恩节"就是这么来的,感谢对象是当初印第安人的无私帮助。因此,哥伦布留下的那44名船员的不幸命运,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是印第安人主动挑衅的结果。现在有确切资料表明,哥伦布的船员中,有不少是在西班牙监狱里服刑的罪犯,目的就是让他们执行最危险的任务。
然而,第一批留驻美洲的西班牙船员确实遭遇了不幸。哥伦布很生气,他开始向印第安人征税,征税的名目就是"黄金税",哥伦布就是冲着黄金去的。这一年,哥伦布在海地建立了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块殖民地,印第安人成为殖民地最早的奴隶。不到10年的时间,1502年,包括海地在内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全部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印第安人的反抗被粉粹。
50年后,该岛上的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附近较小的两个岛屿,现在的牙买加和波多黎各岛上的印第安人被彻底杀光。此后不久,海地的印第安人彻底消失。
我们今天有一个来自西方的词汇,叫做种族灭绝。这个词汇是西方针对某些残暴政府的法律和道德武器,但是,当年西方人在美洲的所作所为,正是不折不扣地种族灭绝:一个都不剩。西班牙人在这几个岛上杀了多少印第安人,数字不太一样,因为那时候也没有人口统计。有一种说法是,岛上100万印第安人全部消失了,另一个数据是,西班牙人在岛上杀掉了25万印第安人。据不完全统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在美洲的出现,300年后,美洲印第安人的数量从4000万下降到不足800万,一部分死于直接屠杀,一部分死于欧洲人带来的流行病,还有一部分死于劳役,等等。理由是:印第安人不是人。
作为一个殖民地,欧洲人不可能自己亲自劳动。很多印第安人死于殖民者残酷的劳役和剥削,印第安人作为美洲殖民地最早的奴隶,其非人的待遇和欧洲人带来的疾病,也是导致他们大批死亡的原因。欧洲殖民者没有了奴隶,没有了剥削的对象,他们到哪里寻找廉价劳动力?靠谁帮他们生产财富?于是,黑人出现了,非洲黑人奴隶成为他们发财的工具。海地真正的历史即将开始。
加勒比海盗根据地
海地这个名字是印第安语,意思是"多山",原来是印第安人对整个岛屿的称呼。这个岛屿在加勒比海中,是面积仅次于古巴的第二大岛(古巴的名字也来自于印第安语)。
西班牙人到达海地后,当地的印第安人很快就发现新来的人是一批强盗,美洲印第安人反抗殖民统治最早也从海地开始。西班牙人到达海地时,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分属几个部落,其中一个哈瓦部落的酋长名叫阿图依。哥伦布1493年在海地建立美洲第一个殖民地后,由于实行野蛮的暴行和屠杀印第安人的政策,1496年,阿图依率领部落勇士,与西班牙人展开了战斗。由于武力相差悬殊,阿图依的部落损失惨重,阿图依不得不带着少量幸存者撤离海地,来到了古巴。这些从海地逃亡的印第安人,残部只在古巴建立了一个小村庄。
然而,西班牙人并没有放过他。1511年,西班牙入侵古巴。因为阿图依有过同西班牙人作战的经历,他被古巴岛上的印第安人推举为领袖,率众抵抗,使得西班牙人在古巴进展缓慢。阿图依最后是被西班牙人烧死的,死亡年份不太确切,一种说是1512年,另一种说是1515年。阿图依在战场上被俘,临刑前,西班牙神父劝他皈依天主教。说是皈依之后,死了便能上天堂。阿图依这位英勇的印第安酋长对天主教神父说:"有西班牙人的天堂,我不去!"
阿图依最后被烧死,古巴的印第安人后来也彻底灭绝。除了在美洲大陆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部分印第安人还能在偏远地区苟活外,加勒比海岛上的印第安人无一幸存,美洲大陆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也一样。阿图依临死前的遗言,代表了全体印第安人对殖民者的痛恨。
西班牙殖民者的队伍里,一直有神职人员,他们代表上帝,观看着殖民者对"野蛮人"的杀戮。此后不久,1532年,在西班牙殖民者灭绝印加帝国的时候,神父同样要求印加国王皈依天主教。印加国王以为皈依便能免于一死,便成为了上帝的子民。结果,西班牙人没有用火刑,而是用绞刑处死了印加国王。其中的区别是,天主教只对异教徒采用火刑,而印加国王不管是否皈依上帝,都难逃一死。
欧洲人号称自己是文明人,他们来到美洲,发现印第安人有一种"落后"的制度,便开始大肆推广这种"落后"制度,这个制度在印第安人那里称为"米塔制"。"米塔制"原先是印第安人轮流派遣劳动力,定期参加公益劳动和大型工程建设的传统。西班牙人发现这种制度特别好,便将其变成一种强迫的劳役,印第安人在这种制度下,沦为了奴隶。而且,这种制度是经西班牙王室批准的。西班牙人的"米塔制"表面上规定印第安人部落每年要派一定数量的男子为西班牙人无偿劳动四个月,事实上,大多数印第安人都有去无回。现在有专家估计,服役者的死亡比例高达70-80%,仅在秘鲁,死于"米塔制"的印第安人就达800万。可见,欧洲人带给印第安人的,没有文明,只有更加野蛮。
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人也同样罪恶累累。黑奴贸易最早就是由葡萄牙人开始的。葡萄牙人占据现在的巴西后,成立了很多全副武装的"奴隶捕猎队",深入南美洲腹地捕捉印第安人,卖作奴隶。原因很简单,从非洲把黑奴运过来,比在本地捕捉奴隶成本高。这些"奴隶捕猎队"少则数十人,多则数千人,还有天主教神父随行。这种"奴隶捕猎队"存在了200年,被捕猎的印第安奴隶数量约300万。但是,西方人的历史记载,只是说这些"探险队"最终在巴西腹地发现了金矿和钻石矿。
正是由于西班牙、葡萄牙等早期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和暴虐,导致印第安人口快速大幅度下降,殖民者失去了创造财富的廉价劳动力,最终使得黑奴贸易规模越来越大。这是后话。随着印第安人的消失和灭绝,有一段时间,美洲部分地区变成了"无人区",海地就经历了这样一段时期。由于西班牙人用了50年时间,就将岛上的印第安人彻底灭绝,哥伦布最初创建的殖民地,失去了劳动力。在海地的西班牙人不得不抛弃了大部分种植园或牧场,海地成为一片荒凉之地。
最近几年,好莱坞有一个系列电影《加勒比海盗》很受欢迎,这个电影反映的背景就是海地印第安人灭绝后,西班牙人不得不缩小了在岛上活动范围,海地岛的大部分荒凉地区成为海盗的据点。这些海盗大多数是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他们针对的就是西班牙人。因为,当初最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垄断了美洲到欧洲的贸易(后面还会讲到),英、法、荷等国,不得不采取海盗方式发一点小财。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在美洲登陆的地点是现在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这是一座长13英里,宽6英里的珊瑚岛,原先被印第安人称为"瓜纳哈尼岛",哥伦布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思是"神圣的救世主",这个救世主救了谁?后来,这个小岛改名为"华特林岛"。"华特林"就是一个英国大海盗,英国人为何不避讳这些海盗?因为,英国海盗后来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
为了给海盗们提供服务,一些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来到荒凉的海地,没有劳动力办种植园、牧场,只好办猎场。他们靠打猎,向海盗们提供肉食等补给品。于是,海地岛上靠着海盗生意,非西班牙的欧洲人越来越多。在海地岛的西部,法国人数量占据优势,到1665年,法国宣布海地岛西部属于法国的殖民地。1679年,西班牙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海地岛被分成两部分,西部三分之一归法国,称为法属"圣多明克",后来成为现在的海地。东部三分之二仍归西班牙,称为西属"圣多明克",后来成为现在的多米尼加。
其实,海地的印第安人灭绝以后不久,黑奴贸易也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正式成为法国殖民地后,黑奴贸易才大规模展开。
海地的辉煌与黑暗
1679年,西班牙正式承认海地成为法国殖民地后,法国政府开始限制当地的海盗活动,并且劝说猎人们定居到殖民区。为了让这些法国人能够生存,法国开始向海地大量输入非洲黑奴,大规模的种植园得以欣欣向荣,殖民地为法国赚了很多钱。100年后,海地成为法国经济领域乃至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角色。
法国在欧洲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欧洲的重农主义思想,法国是很重要的发源地。因此,法国人在海地,主要也是经营农业。海地的农作物主要有烟草、棉花、甘蔗和咖啡等,尤其以甘蔗和咖啡最为著名。1780年,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都产自海地。海地出产的上述农产品,比整个西印度群岛加起来还要多。1791年,海地的蔗糖产量占据世界首位。这个当今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居然还有如此"辉煌"的过去,也许令很多人想不到。
但是,殖民地经济的严重不平衡在这时也已经显露,以农业为主的海地,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粮食。同时,殖民地的收入,绝大多数都被宗主国倾销的工业产品抵消掉。1789年,法国的出口贸易总值1700万英镑,其中1100万是出口到海地的。(殖民地经济的危害以后再详说。)不管怎么说,在殖民地经济的推动下,海地成为法国最为富庶的殖民地,海地也被称为加勒比海中的"一颗明珠"。
然而,海地在法国殖民期间的繁荣,完全是建立在广大黑奴悲惨生活的基础上。法国统治的100多年间,海地从印第安人灭绝后的"无人区",变成一个世界经济的支柱,完全得益于近50万的黑奴(海地的白人人口不超过2%)。然而,实际被运到海地的黑奴数量远远不止这个数,50万左右的黑奴只是海地革命前存活下来的黑奴数量。到18世纪末,海地岛每年进口的黑奴占西半球奴隶输入总量的三分之一。
海地革命后,一个名叫亨利-克里斯托夫的起义领袖自封为皇帝,他曾经就是一名黑奴,经历了从奴隶到皇帝的大跨度飞跃。克里斯托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白人)将黑人倒挂起来,将他们钉死在木板上,将他们活埋,将他们装入麻袋扔到河里,强迫他们吃屎,用鞭子抽掉他们的皮,将他们绑起来让蚂蚁和蚊子吃他们,将他们活活扔到沸水中,将他们绑到大炮前轰碎,让狗吃他们……"。现在,人们完全可以冷静地观察那个年代,如果没有奴隶这种廉价劳动力,资本主义就无法靠残酷剥削,快速完成巨额原始积累。所有殖民地的繁荣,仅仅只是宗主国的繁荣,与奴隶无关。
不仅海地如此,整个美洲殖民地全都如此。黑奴贸易最早起源于15世纪中叶,但当时的黑奴只是运往欧洲。哥伦布登陆美洲后不到10年,1501年,西班牙国王批准将黑奴运到美洲,1502年,海地岛上第一次出现了黑人,这也是运到美洲的第一批黑奴。我们说海地是标本,因为它拥有很多世界第一,其中就包括美洲最早的黑奴贸易,美洲的黑奴制度就是从海地开始的。
据现代学者保守推测,16世纪,贩运到美洲的黑奴总数为90万,17世纪为275万,18世纪700万,19世纪400万,总数约1500万。这个数字是到达美洲形成奴隶交易的能够统计的数量,一般认为,奴隶贸易的总数约为2000万。另据估计,至少有200万黑人,根本没有到达美洲,死在航行于大西洋上的轮船里。运输过程中死亡的奴隶,超过总数的十分之一。至于没有进入奴隶市场交易的黑奴到底有多少,恐怕难以彻底统计。
由于西班牙人最早到达的是加勒比海诸岛,这里土著印第安人的命运最为悲惨,因此,加勒比海诸岛输入的黑奴也最多。据统计,输入美洲的黑奴,42%在加勒比海诸岛,38%在巴西。奴隶平均每天劳动时间18-19小时,海地岛上法国种植园里的黑奴,劳动寿命平均只有7年,也就是说,如果黑人18岁被抓到海地,一般活不过25岁。在海地的南面,有一个小岛叫做牙买加,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1690-1819年间,英国共向这个岛上输入80万黑奴,1820年,只剩下34万。对于这个数字的理解,还应该加上这130年间,黑奴生育的孩子,而不仅仅是装船到岸的"会说话的牲口"。
人们不禁要问:号称文明的欧洲,为什么会如此残酷地对待"同类"?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等光鲜灿烂的口号,为什么对于奴隶没有用?为什么毫无人性的奴隶制度,在文明进步的欧洲人那里维持了将近500年?
早在古希腊时期,奴隶制就存在。在民主政体的古希腊时代,西方最伟大思想家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奴隶制是一种自然现象。西方语言中奴隶这一词汇的来源,就是斯拉夫民族,因为欧洲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斯拉夫民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圣经-创世纪》第9章第25节的内容,也成为欧洲人认定奴隶制是天经地义的重要依据。这一节说的是,诺亚方舟从大洪水中救了诺亚一家后,诺亚有一天喝醉酒睡着了。他的一个儿子"含"看到父亲赤身裸体地睡觉,便离开了,并将这个情景告诉了两个兄弟,也就是诺亚的另外两个儿子"闪"和"雅弗"。"闪"和"雅弗"听说后,便找了一件衣服,倒退着进入父亲睡觉的地方,用衣服盖住父亲的裸体。诺亚醒了以后知道了这件事,便诅咒"含"的儿子"迦南"说:"必给他兄弟做奴仆的奴仆"。人们根据《圣经》里的这个故事认定,上帝也是认可奴隶制的。而且,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之前,奴隶并没有肤色的区别,本民族的人也有可能成为奴隶,兄弟也可以互相奴役。后来还有人进一步解释说,诺亚的儿子"含"是一个农民,因此,"含"的后代也是农民,因此,农民就应该被奴役。这也成为欧洲中世纪封建农奴制的依据。基于《圣经》的内容,基督教的绝大部分历史中,教会都承认奴隶制是符合上帝旨意的。
奴役与种族密切结合发生于文艺复兴以后。葡萄牙人最早向欧洲贩运黑奴的时候,对于这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在欧洲有过小小的争议。最终,天主教会的一句话,解决了这个争议。天主教会解释说:把黑人运到欧洲当奴隶,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为上帝服务的机会。好像上帝只呆在欧洲,从来不会溜达到非洲去。
哥伦布到达美洲半个世纪后,海地岛上的印第安人彻底灭绝。远隔大西洋的西班牙曾经为此展开过一场教会的辩论:印第安人算不算人?最终占据上风的观点是:印第安人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他们不算人,天生就是奴隶。这种由教会确认的观点,最终成为近代史上近500年奴隶制的理论基础。但是,这种近代的奴隶制已经与种族主义相结合,奴役的对象是白人以外的其他人种。"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也不属于白人以外的其他人种。
认可奴隶制符合上帝的旨意,加上种族主义认为白人最完美,其他人种都落后,成为奴隶制猖獗的理论基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当时的欧洲曾经普遍出现"人类动物园",展出各种有色人种(参见《文明的邪恶基因》)。欧洲第一座"人类动物园"出现于比利时,现在可能也是唯一一个被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比利时虽然在欧洲算一个小国,但是,比利时曾经是种族主义最为猖獗的国家之一。在比利时统治下的刚果殖民地,黑人死亡人数达1000万。比利时种族主义的恶果甚至延续到今天。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源头就是在比利时殖民统治时期种下的(参见《大国崛起之遗留危害》)。
1888年,巴西宣布废除奴隶制,成为最后一个宣布废除奴隶制的美洲国家。从西班牙人把印第安人当作奴隶开始,从1502年第一批黑奴到达海地开始,美洲奴隶制存在了400多年。如果从葡萄牙15世纪贩运黑奴算起,欧洲发起的近代奴隶制存在了将近500年。虽然现在在非洲少数地区,还有残存的奴隶制,但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次奴隶制的规模达到近代欧洲人的程度。欧洲主导的近现代奴隶制,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与奴隶制密切相伴的种族主义,最终还导致希特勒的出现。
奴隶制几乎伴随了欧洲近现代史的绝大部分时期,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奴隶制,欧洲会出现工业革命吗?虽然工业革命最终成为废除奴隶制的重要原因(而不是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崇高思想),但是,如果没有奴隶制,欧洲如何获得工业革命所必需的资本积累?人们不禁还要问:如果没有奴隶制,欧洲会有今天的富裕吗?
美洲黑人奴隶的反抗
海地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成为加勒比海中的"一颗明珠",但是,海地当年的经济成就完全是靠剥削黑奴获得的(《海地的辉煌与黑暗》)。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由于殖民者的残酷剥削,海地的黑奴经常爆发反抗事件,几乎每隔5-10年,便会发生一次反抗。这种反抗有的是大规模逃亡,有的是武装起义,其中以1671年、1691年和1718年的起义规模最大。然而,在外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海地的黑奴在将近200年内,每一次起义或反抗都被无情地镇压。
在美洲地区,不仅仅只有海地的黑奴进行起义或反抗,几乎在所有殖民地,黑人都不断进行抗争。墨西哥输入黑奴的历史比较早,1530年,墨西哥爆发第一次黑奴起义。1579年,起义的黑奴还建立了自己的一个小国家,但只坚持了30年,到1609年被殖民者镇压。委内瑞拉1573年黑奴暴动,也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但维持的时间也不长。
黑奴反抗的一个形式就是逃亡。由于海地多山,逃亡的黑奴比较容易找到藏身的地方,他们比较集中地定居在山区,自发组成一种"马龙(Maroon)社区"(主要是沿袭他们非洲老家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时下山袭击白人种植园。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海地这些逃亡的黑奴后来被称为"马龙人",仿佛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
巴西1532年第一次输入黑奴,100年后,巴西的黑奴数量达到60万。由于巴西特殊的地理条件,逃亡的黑奴也很多。他们聚集在热带丛林深处,这些聚集点被白人称为"逃奴堡"。1630年,巴西各个"逃奴堡"的黑奴联合起来,按照他们在非洲家乡的组织形式,建立了一个黑人联盟,人口最多时达到2万人,面积相当于巴西宗主国葡萄牙的本土面积。他们选举自己的领袖,制定司法制度,分配土地,与邻近地区发展贸易,已经具有了国家的雏形。但是,这个黑人"国家"只存在了60多年,1695年,葡萄牙殖民者摧毁了这个美洲土地上的黑人国家。
在美洲某些地区,印第安人还没有灭绝,因此,黑奴的反抗常常得到印第安人的帮助和呼应。与此同时,美洲也多次爆发印第安人的反抗。1680年,位于现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拒绝改变信仰,拒绝接受天主教,最终爆发了武装起义。他们战胜了西班牙殖民者,宣布自己独立。但是,到了1692年,独立的印第安人"国家"只存在了12年,便被西班牙人残酷镇压。
如果说印第安人拒绝改变信仰要被镇压,那么同意皈依天主教呢?在美国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州,当年有一部分印第安人,为了挽救自己的族群,决定信仰天主教。他们接受了西方文明,穿上西方服饰,读西方的书。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然而,一支白人军队进入他们"独立"的土地,还是将他们统统杀死了。白人的理由是,印第安人所穿着的欧洲服饰,所念诵的欧洲书籍,都是偷来的,因为印第安人不可能有这些东西,印第安人偷白人东西就该杀。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有色人种想变成与白人一样,想全盘接受白人的文化,还是无法摆脱有色人种的命运。不信天主教要被杀,信了天主教,要想独立,与白人平起平坐,还是要被杀。
在黑奴和印第安人的反抗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不幸的事实:起来反抗的奴隶们,经常大肆杀戮白人。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这个现象看作是黑人、印第安人的野蛮落后,那是很不公正的。起义奴隶对于白人的仇恨,完全是因为白人殖民者的暴行所引起的。这个不幸的事实,将会对黑人和印第安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以后会说到。
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海地,体现了一个规律:越是富裕的殖民地,对于黑奴的剥削越是残酷,黑奴的反抗越是激烈,黑人对白人的仇恨也越强。海地的黑奴在多次爆发起义后,1791年,再次爆发大规模起义。这次起义被历史称为"海地革命"。
"海地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最终在美洲建立了一个黑人国家,这个国家的形式,完全参照西方的现代国家观念。而且,不同于美洲其他地方以往的黑人"国家",海地独立后,没有被镇压,而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延续到了今天。因此,海地成为美洲殖民土地上,真正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
然而,这个曾经富饶的殖民地,从此便落入了贫穷和战乱。富裕一去不复返,民主政体的宪法最终没能保障民主,相反,独裁者纷纷出现,皇帝一个接一个。面对这一切,后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真的如种族主义所说的那样,黑人就是愚昧,就是不如白人,就是必须由白人来统治?
海地革命的连锁反应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英国的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成立了一个新兴的国家,美国。美国的独立给美洲所有殖民地都发出了一个信号:殖民地是可以摆脱宗主国独立的。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国大革命",这两件事情,对于美洲殖民地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美国的独立为美洲殖民地独立树立了一面旗帜,形成一个可参照的先例。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对于海外殖民地的统治,这两个作用相加在一起,便对海地产生了重大影响,海地革命的爆发便有了充分的条件。美国独立后,美洲殖民地的欧洲宗主国,除了英国对于美国网开一面外,包括英国在内,对于其他殖民地的独立要求都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比方说,英国虽然同意以白人为主的美国独立,但是,并没有同意印度独立,也没有同意以黑人为主的牙买加独立。在这个问题上,关于白人的双重标准,以后再说。
法国大革命使得当时所有殖民地宗主国,产生了第一个松动的缺口,海地发生革命就变得顺理成章。此后,西班牙的资产阶级革命,导致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最终能够成为取代西班牙的世界性殖民地大国,与英国没有发生重大革命或社会变革运动有着必然的关系。直到二次大战,英国的地位被严重削弱,英属殖民地才纷纷独立。这是题外话。
在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革命的双重影响下,1790年,海地革命终于爆发。但是,海地革命最初的爆发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而仅仅是殖民地上层社会的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议会要求制定有色人种自由民的权利法案,遭到海地殖民当局的拒绝。为了理解这个事情,有必要多说几句。在法国的殖民地海地,人口情况像所有其他殖民地一样,都很复杂。位于社会上层的是白人。但是,白人也分两种,一种是宗主国派来的,他们毫无疑问占据了社会的主要地位;另一种是土生的白人,他们占据了社会中层的位置。还有一类是混血,其中以白黑混血最多,其他还有白印混血或黑印混血,在海地基本不存在。这些混血大多不是奴隶,地位比黑奴要高,属于社会底层的自由民。此外,还有少量黑人自由民,还有逃亡的黑奴,其地位也类似自由民,另外最大部分人口是黑奴。法国大革命高举自由、平等、人权的旗帜,这一革命理念当然会触及有色人种问题。因此,法国大革命后,议会便提出了有色人种的权利问题,但是,这个提案只涉及以混血为主的自由民,而不涉及黑奴。这种情况比美国独立后稍好一些,美国独立后,混血的地位很长时间里也没有得到改善。
由于海地殖民当局拒绝了法国议会关于混血等有色人种自由民的立法提案,1790年10月,海地爆发以混血自由民为主的起义。但是,这次起义的人数只有700人,由于没有广大黑奴参与,很快被镇压。1791年8月,以黑奴为主的起义终于爆发,20万起义的黑奴,在2个月内,摧毁了1200个咖啡种植园,200个甘蔗园,以及众多白人奴隶主的豪华住宅,几万名白人和殖民当局小股武装无力镇压,几千名白人被杀,起义的黑奴死亡约1万人。
殖民地留下的复杂社会矛盾,很快在这场起义中表现出来。海地革命几个月之后,便成为一场混战。白人上等阶层与贫穷白人,白人保皇党与白人革命派,混血与白人,混血与黑人,南部黑人与北方黑人等等,犬牙交错,互相混战。其中必须说明一下黑人之间的对立。黑人起义首先发生于海地北方,南部仍然掌握在白人手中。眼看殖民地当局的军队无力镇压,南部的白人便以许诺和小恩小惠,将黑奴武装起来,对抗来自北方的起义黑奴和混血人种。这场混战使得殖民地留给海地的社会矛盾充分暴露并激化,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持续产生影响。
1792年,法国派出"革命军队",试图平息海地的混乱。但是,法国"革命军队"遇到殖民地白人保皇党的强硬抵抗,只好与"叛军"结盟。1793年,黑人奴隶起义部队获得关键性胜利,法国当局不得不宣布解放全部奴隶。幸存的白人纷纷逃亡美国、古巴、牙买加和波多黎各。然而,法国军队与黑奴起义部队的结盟,只是面和心不和,黑人要求的是平等的独立,法国则不愿放弃这块富饶的殖民地。
与此同时,海地黑奴的起义,也引起西班牙和英国的恐慌。西属圣多明戈与海地在同一个岛上,英属牙买加与海地隔海相望,这两个地方的人口也以黑人为主。西班牙、英国生怕海地的黑奴起义波及到自己的殖民地,1793年,两国向海地派出了远征军。从这时候起,我们看到,一个小小的海地,由于涉及到奴隶制和殖民地的根本利益,它的命运是如何被欧洲大国影响和操纵的。
西班牙、英国的出兵受到法国殖民当局的欢迎,但是,法国担心,一旦西班牙、英国成功镇压了黑奴起义,这块原属法国的殖民地可能会旁落他人之手。于是,当西班牙、英国远征军的镇压行动刚有起色,1795年,法国幕后策动了马龙人起义。在前面的文章里曾经提到,海地的马龙人就是逃亡奴隶,他们在山区组成"马龙社区",因此而得名。
这一阶段的黑人起义领袖名叫卢维图尔,他原先是奴隶,后来参加了黑奴起义,成为领导者。1793年,西班牙打着"解放黑奴"的旗号出兵海地,卢维图尔以为西班牙真的是来帮助海地黑人,便率领一部分起义军加入了西班牙保皇党军队,与殖民地宗主国法国作战。但是,卢维图尔很快发现,西班牙只是嘴上说得好听,在部分战胜法国军队后,西班牙并没有兑现解放黑奴的承诺,加上英国军队也入侵了海地,卢维图尔率领军队从西班牙军队哗变,加入法国共和军,对抗英国军队。
卢维图尔还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因为美国也不希望看到海地落入英国手中。1798年,英国军队在海地一无所获,不得不与卢维图尔签订停战协议。英国在介入海地独立战争的6年中,军队伤亡10万余人,其中死亡45000人,耗费1亿多美元。1799年,法国政府任命卢维图尔为海地总督。法国还是希望海地这块殖民地依然留在自己的怀抱。为了争夺海地这块风水宝地,欧洲殖民者台前幕后动足了脑筋,但都没有得逞。
1801年,杜桑-卢维图尔起草了一份奇怪的宪法,宣布海地是法兰西帝国的殖民地,但是,这个殖民地只服从它特有的法律。这份《宪法》被法国政府批准。同时,卢维图尔还宣布自己是海地终身总统,并有权指定继承者。
早在1795年,由于西班牙在欧洲战场败给了法国,西班牙不得不将海地岛东部的原西属圣多明戈"转让"给法国。1801年,卢维图尔进军海地岛东部,统一了整个海地岛。他的这个举动引起拿破仑的愤怒,海地已经是半独立状态,令拿破仑很不舒服,现在,卢维图尔又要将东部也从法国手中拿走,更让拿破仑无法忍受。1802年,拿破仑派妹夫率领55艘战舰和3万大军远征海地。卢维图尔轻信了法国人和平谈判的谎言,被骗到巴黎,死于狱中。
拿破仑是以革命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他也成为法国大革命后,凭借资产阶级力量塑造的法国最为强盛时期的标志。在自由、民主的口号下,法国经过全民投票,同意拿破仑当上了皇帝。当了皇帝的拿破仑企图恢复并扩大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法国重新征服海地后,又打算在海地恢复奴隶制。1803年,海地黑人再次起义。由于当时拿破仑在欧洲开辟了新战场,无暇顾及海地,法国军队不得不撤走。1804年1月1日,卢维图尔的属下德萨林将军宣布海地独立。美洲第一个黑人国家经过十几年的混战,终于成立了。同年9月,德萨林封自己为海地皇帝,号称"雅克一世"。此后,德萨林在海地发动了灭绝白人的运动,海地岛上的白人如果没有逃跑。基本上都惨遭厄运。德萨林赦免了法国军队中400名波兰人,因为这些波兰人当初拒绝与黑人作战。这些波兰人的后裔至今依然生活在海地。
海地的独立后来引发了一系列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成为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摇篮。1813年11月6日墨西哥正式宣布独立。1818年2月智利宣布独立,1821年7月秘鲁宣布独立。中美地区也于1821年脱离西班牙宣布独立,并加入墨西哥共和国。1823年脱离墨西哥,建立独立的联邦共和国,中美联合省。1838年又分为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5个国家。著名的美洲"解放者"玻利瓦尔在几次革命失败和低潮期,也逃到海地,休养生息后,东山再起。海地革命成功40年后,美洲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都获得了独立。
与亚洲和非洲相比,美洲殖民地的普遍独立几乎要早了100年,这不能不说是海地革命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早100多年独立的美洲殖民地,当初除了巴西之外,其他国家都采取了和西方各国一样的共和民主政体,甚至很多国家的《宪法》都照搬美国《宪法》,然而,这些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到今天为止,依然是落后国家,很多国家还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美国和海地,一白一黑两个国家,相距不远,同样都是最早的殖民地独立国家,海地在独立前,经济发展并不逊色于美国,为何到现在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
黑白分明的世界
美国1775年独立之后,不到30年,1804年,海地也宣布独立了。这两个国家是美洲殖民地最早独立的,但是,独立之后,这两个国家的命运却大不相同,一个成为今天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另一个成为最穷的国家之一。我们需要花一点篇幅来探讨这个问题,今天首先分析一下,这两个国家先天的不同。
西班牙进入美洲的时候,本国人口并不多,因此,对于殖民地的人口,西班牙和葡萄牙采取了基本相同的政策,本国移民较少,主要是将当地土著居民变成驱使、奴役的对象。当土著人口大幅减少后,西葡两国都采取输入黑奴的做法。而且,西葡两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鼓励本国公民与异族通婚,这也造成中、南美洲地区混血数量众多。
作为后来崛起的英国,对于殖民地的人口政策,与西班牙、葡萄牙不太相同。英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时,本国人口已经开始大幅增长,随着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进程,本国失业人口数量也不少。18世纪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增长理论,英国人并没有把他当回事,因为,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办法解决国内人口增长的压力,那就是向美洲殖民地大量移民。英国虽然也输入黑奴,但是,英国殖民地白人移民的数量与西葡两国的老殖民地相比,比例要高得多。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黑奴占总人口19.3%,印第安人不计入统计,因为他们那时不算美国人。
英国在新大陆地区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大的特点就是白人移民数量众多,因此,殖民地的奴役很多都成为白人之间的相互奴役,白人与白人的矛盾,暂时超过了白人与非白人的矛盾。启蒙运动所带来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思想,被殖民地白人接受后,变成革命和独立的巨大动力,但这些原则只在白人之间适用。
1775年美国的独立,是白人反抗白人的奴役。虽然美国的《独立宣言》后来鼓舞了很多非白人的独立运动,但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确实把英国的殖民统治视为兄弟之间的奴役。而且,《独立宣言》也没有将美洲的印第安人或黑人视为美国公民。印第安人最终成为美国公民是在美国完成西部大开发,大量掠夺印第安人土地,大量屠杀印第安人之后的事情(美国与印第安人关系的微妙转变,以后再说)。美国从成立之初就把美国视为完全白人的国家,例如,对于为开发西部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劳工(不能成为移民),美国一直没有将他们当成美国公民,这种歧视延续到二战前后。
比较一下,早期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在屠杀印第安人后,大量使用黑奴来填补劳动力空缺;英国在美洲屠杀印第安人没有西班牙那么多(因为印第安人早已大批死亡,剩下的已经不多),也输入黑奴,但英国与西班牙、葡萄牙最大的不同则是大量输入白人移民。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英国建立全球殖民地的时期,废奴的呼声开始出现,继续大规模输入黑奴已经不合适。
从澳大利亚、新西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英国没有向这两个地区输入黑奴,但是,英国殖民者屠杀当地土著的行为仍然在进行,土著部落被灭绝的现象并不罕见。直到土著人口的数量无法与白人移民相抗衡,这种屠杀才停止。在屠杀土著行为停止之前,英国在上述地区采取的都是总督制。只有在土著被杀得差不多了,民主选举制度才开始实行。拿香港来说,英国归还香港之前,从来没有把民主带到香港,从来没有实行过选举,因为,香港一旦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总督肯定不是英国人。只有在英国人忍痛离开香港时,才搞起了选举,似乎留下一个民主的遗产,虚伪得很。
所以,美国的独立,完全可以看作英国对于白人兄弟的网开一面,欧洲所提倡的种种社会制度原则,也就能够适用于美国,美国从而能够在欧洲列强间,慢慢成为平起平坐甚至后来居上的角色。而海地的独立情况则完全不同,那是一个彻底的黑人国家,是白人百般无奈之下被动接受的结果。因此,白人世界的原则,从一开始就不属于海地。
虽然美洲殖民地要求独立很快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美国以外的其他殖民地,人们对独立的真实动机却很复杂。以海地为例,海地独立前,白人人口不到10%,美洲其他殖民地黑人、印第安人和混血的数量都大大超过白人。要求独立的白人大多数都像美国一样,只是不想多受一重宗主国的剥削,希望把殖民地所有的好处都留在自己的手里。因此,殖民地的白人要求独立,并不希望废除奴隶制,这种情况与美国完全一致。美国《独立宣言》堂而皇之地写着天赋人权,独立之后,黑奴照样存在,印第安人照样被屠杀。这种情况是美国独立后,对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造成的首要影响。
美洲殖民地白人内部,对于独立的观念也不统一。有的属于欧洲宗主国的保皇派,面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这些保皇派希望在欧洲本土资产阶级政府之外,保有一个独立的天地,继续维持过去的特权生活(例如转移到巴西的葡萄牙王室)。还有一部分是中下层白人,他们或者愿意接受宗主国民主革命的新型政府,或者愿意按照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在殖民地建立独立政府,因此,白人之间独立要求的差别也很大。我们可以看到,美洲独立运动很多领袖人物都是当地土生的白人(例如解放者玻利瓦尔),这也是他们比其他人种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欧洲启蒙思想的结果。
然而,殖民地白人的独立要求,与黑人相比又完全不同。一般来说,美洲殖民地国家的独立目标,随着白人与黑人人口比例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像海地这样黑人人口占绝对优势,黑人的独立目标就成为主导。黑人要求成为一个完全属于黑人的国家。当白人无法镇压这个要求,这些独立的黑人国家所遭受的国际待遇就与美国大不相同。虽然殖民地宗主国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在面对奴隶制和黑人的独立要求时,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不能让独立的黑人国家日子过得好,不能让黑人独立变成纷纷效仿的对象。
顺便说一下美洲混血的问题。按照欧洲种族主义理论,白人等级最高,亚洲人次之,非洲人、印第安人等而下之。那么,混血应该怎么算?白人种族主义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和做法不太一样。主张与非白人通婚的宗主国,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认为有中间状态存在,混血的地位比白人低一些,比黑人或印第安人要高一些。由此,将混血变成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最终导致人种矛盾的又一个因素。
相比较而言,南美国家存在的混血与纯种的矛盾,在美国较少出现。因为美国不主张白人与其他人种通婚,即便存在这种通婚现象,混血的地位也没有中间状态,而是与低下的纯种一样。曾经有一个美国电影,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事实。一个白人与黑人通婚的后代,经过几代之后,其中一名女子的外表与白人几乎完全一样,但是,由于她的遗传中有黑人的血脉,她的遭遇也同黑人一样。美国开国元勋中,起草《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弗逊后来做了美国第三任总统,他虽然没有与黑人通婚,但却与黑人女佣发生性关系,留下私生子。即便父亲后来做了美国总统,这位白人总统的混血后代仍然不敢声张,直到2005年才被美国《时代》周刊挖出了秘密。
美国和海地都是最早的殖民地独立国家,这两个国家后来的不同命运只有一个原因:美国是白人国家,海地是黑人国家。它们不同的命运是白人种族主义思想的结果。
海地能否买下佛罗里达?
说一说海地独立后遭受厄运的一个外部重要原因。
海地独立后不久,法国向海地提出了索赔要求,法国要求海地赔偿独立战争期间毁坏和没收的白人种植园。这个要求是否合理下面再说,先说这个赔偿本身。1825年,海地政府拒绝了法国的赔偿要求,法国便派了一支舰队,封锁了海地周围的海域。作为起义的黑奴,由于人口数量众多,在陆地上也许不怕法国军队,海地也确实在陆地上多次战胜法国,但是,在海上,海地根本没有海军。海地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产品出口,一旦海上运输被封锁,这个国家的经济就将彻底崩溃。
法国政府捏住了海地的命脉,强行索要3000万美元的赔偿。经过讨价还价,海地政府同意支付1800万年美元。但是,减少到1800万美元,海地仍然付不出。于是,海地再与法国谈判,最终把赔款减到1200万美元,30年内支付完毕,每年支付40万美元,外加利息。
1200万美元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建一栋高楼而已。但是,在19世纪初,1200万美元是一个天文数字。做几个比较就能看出这笔赔款的价值。1803年,拿破仑将现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地区共2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卖给了美国,卖价1500万美元;1819年,西班牙将15万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地区卖给了美国,卖价500万美元;1848年,美国从墨西哥那里买下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等地区共150万平方公里,买价2500万美元;1867年,美国从俄罗斯手中买下15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地区,只花了500万美元。那么,海地有多大?2.7万平方公里。
如果我们把法国的索赔要求,视为海地政府从法国那里买下全部殖民地的土地,那么,法国1200万美元卖给海地2.7万平方公里,与1500万美元卖给美国260万平方公里相比,卖给海地的平均价格比卖给美国高出77倍。欧洲人的不公平交易在海地身上暴露无遗。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设,海地政府这1200万美元不是用来作为赔款支付给法国,而是用来像美国一样购买新国土,那么,海地支付给法国的赔款足够买下佛罗里达加上阿拉斯加,或者,足够单独买下加利福尼亚。当然,这个假设的前提是欧洲人愿意对海地黑人和美国白人采取一视同仁的贸易原则。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做几个比较,体会一下1200万美元在当年是多大一笔钱。1783-1789年,美国政府6年的收入总共只有750万美元。到了1800年,美国对外贸易总额也只有2600万美元。
美国为了鼓励西部开发,1832年制定了一项土地政策,任何美国公民都可以从美国政府手中购买西部的土地,购买价格为每英亩1.25美元。按照这个价格,购买海地的全部领土面积,只需要840万美元。而美国政府"获得"西部地区土地的成本只有每英亩0.57美元。刨去美国政府在贩卖印第安人土地中的暴利,类比一下,获得海地全部领土面积的成本约380万美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1200万美元的赔偿对于海地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枷锁。它像是海地从殖民者手中自我赎身的赎金,好比殖民者逼良为娼,后来妓女反抗要从良,黑心的老鸨硬要一笔赎身的巨款。
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个事实:美国购买土地的对象都是其他独立国家,而不是原殖民宗主国英国。既然独立了,原宗主国的一切财产就变成独立后新国家的财产。如果宗主国要计算自己的损失,那么,殖民地人民是否也要计算被殖民期间被掠夺的生命和财产?海地的黑人如果要求每一个死去的黑奴都获得应有的赔偿,每一个侥幸没死的黑奴都要获得正常的工资,那么,法国政府应该倒贴多少钱?
为什么美国独立后不需要向英国支付赔款,而海地独立后要向法国支付巨额赔款?面对如此不公平的要求,哪一个"有良心"的欧洲国家站出来说过一句公道话?因此,同样是两个最早的殖民地独立国家,独立后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完全不同。海地在独立之后,便被欧洲殖民者勒住了脖子。欧洲殖民者的目的就是不能让这个黑奴独立国家日子好过,不能让这个黑奴独立国家成为繁荣兴旺的榜样;就是要让这个黑奴独立国家生不如死,从而告诉其他所有企图独立的黑奴:海地的悲惨状况,就是独立的下场!还不如老老实实做我的奴隶!
海地作为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当时在世界上只单影孤,寡不敌众,根本无法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从而不得不接受殖民者赔款的无理要求,这是一种历史的悲哀。但是,海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告诫了后来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向宗主国支付赔款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在海地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殖民地独立后,向原宗主国赔款的事情。反而,很多独立的殖民地国家都明确地把宗主国的财产"收归国有"。不仅如此,近年来,利比亚、巴巴多斯等原殖民地国家,都向原宗主国提出赔偿要求,但都被拒绝。韩国也向日本提出殖民地赔偿,日本拒绝的理由是,英法等国在放弃殖民地时,都没有向殖民地赔偿的先例(反而有倒过来赔偿的先例),所以,日本也不赔。如果日本举出海地的例子,是不是还要韩国赔偿日本?
有些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虽然拥自身条件不错,但是由于没有采取"国有化"政策,只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例如非洲的尼日利亚,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依然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某种程度上是没有汲取海地教训的反面典型。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个独立的海地,以自己血的代价和血的教训,为后来的殖民地独立提供了一个借鉴。但是,海地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从此,曾经繁荣的加勒比海明珠,一去不复返,海地陷入贫困的深渊。海地难以摆脱的贫困梦魇,还有其他外部原因.
釜底抽薪断财路
欧洲殖民者极不合理地要求独立后的海地赔偿。这种做法虽然卑鄙,但还不是最致命的。赔偿加利息,咬咬牙,总有还清的时候,如果彻底切断黑人国家的财路,那就是永世不得翻身的命运。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简单了解一下殖民地经济的一般规律。
殖民地经济就是一切为宗主国服务的经济。早期殖民统治时期,由于欧洲还没有工业化,殖民地主要是宗主国直接掠夺财富的对象。后期殖民地有点类似计划经济。殖民地为宗主国提供工业原材料,同时成为宗主国倾销工业品的市场,殖民地经济就是原材料和市场的垄断。对于欧洲国家来说,殖民地范围越大,人口越多,垄断规模就越大,赚钱就越多。在这个巨大的垄断中,各个殖民地自身的经济很不平衡,每个殖民地往往集中生产某几类原材料,例如英国殖民地,印度主要生产棉花,斯里兰卡主要生产茶叶。这就造成殖民地经济对宗主国极大的依赖性,一旦宗主国掐断殖民地唯一的经济命脉,殖民地就面临彻底破产。
从海地来说,原先作为法国殖民地时,海地主要靠生产蔗糖和咖啡。在前面的文章曾经提到过,海地曾经蔗糖产量位于世界第一,但是,那时的海地经济发展就极不平衡,连粮食都无法自给。海地独立后,它的蔗糖和咖啡销路全部被掐断,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圈,根本不从海地购买产品。在200年前,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如果欧洲不购买,基本上就没有任何销路。海地独立后,欧洲国家就是用经济制裁这样的软刀子,彻底切断了海地发展经济的命脉。
虽然在200多年前,海地的蔗糖、咖啡生产曾经领先世界,但是,现在国际市场上,哪里还有海地蔗糖、咖啡的影子?海地独立后,世界蔗糖、咖啡生产中心立即发生大规模转移,欧洲国家将蔗糖生产转移到古巴、巴西、菲律宾等地;咖啡转移到中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总之,海地的强项,全部转移到没有独立的殖民地,代替海地的产品。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彻底把海地排除在外,独立后的海地根本没有进入世界市场的资格。这个小小的国家,只能靠自产自销,维持生存。
类似的情况,在欧洲殖民地统治期间经常发生。比方说,橡胶较晚成为重要战略物资。当时全世界的橡胶树只有在巴西生长,但是,那个时候,巴西已经独立,不再是殖民地。于是,英国偷出了巴西的橡胶树种,在东南亚地区大规模种植,彻底断掉巴西靠橡胶致富的财路。如今,巴西的橡胶产量在全世界所占的份额极低。再早的时候,中国的茶叶畅销全世界,尤其英国人非常需要。于是,英国人偷运了中国的茶树种子,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种植,从此切断了中国靠茶叶赚钱的财路。如今,全世界茶叶市场70%被英国占据。中国曾经最赚钱的瓷器也遭遇同样的命运,当今世界顶级瓷器的生产商是英国企业。
在殖民统治时期,这种情况对于殖民地一般不会发生,因为殖民地完全属于宗主国,可以被宗主国随意摆布。但是,对于独立国家,这种情况必然发生。欧洲在千方百计削弱其他独立国家的经济强项的同时,还利用制定规则的不公平方式,拼命维护自己的优势产品。工业产品就不说了,以农产品为例,葡萄原产地并非欧洲,最早的葡萄酒也不是出自欧洲,但是,现在所有法国葡萄酒都拥有了"原产地"标志,其他地方的葡萄酒要与法国葡萄酒竞争,虽然不是不可能,但难度极大。按照这种方式,如果当初巴西的橡胶拥有 "原产地"保护,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拥有"原产地"保护,海地拥有蔗糖、咖啡的"原产地"保护,……这些国家今天还会这么穷吗?到了今天,中国人靠着廉价劳动力,辛辛苦苦地生产着世界上最多、最好的VCD、DVD机,但是,欧洲国家却要向中国生产的每台碟机收取技术费用。而当初的中国却不能向欧洲收取茶叶、陶瓷、丝绸生产的专利费用。不能说这些国家的人笨,只能说欧洲国家依靠强势和武力,占据了制定游戏规则的优势地位。别人强势的时候,他们就采取无赖手段;他们自己强势的时候,就制定保护自己的游戏规则。这种运动员兼裁判员的做法,当然永远都会赢。
经济制裁,加上削弱优势产品竞争力,独立后的海地就这样被釜底抽薪,彻底落入贫穷的深渊。如果当初海地能够向世界卖出自己的产品,就能够积累原始资本,就有可能在世界经济发生转变的时候从容转型。而事实上,海地独立后,连发展教育的财力都没有。欧洲国家对于海地切断经济命脉的做法,使得独立后的海地长期处于窒息的状态。所以,有一种论调认为,独立还不如继续作殖民地。这是一种悲哀,对于被殖民者是金钱至上的结论,对于殖民者,说明他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段很成功。
海地独立后的困境,还有自身内部的原因.
贫穷为何总与独裁结伴
海地独立后落入贫穷深渊的几个重要外部原因,今天说一说海地难以发展的内部原因。简单来说,海地国内所有复杂的矛盾,都是殖民地时期留下的,这些矛盾长期以来制约了海地的发展。
海地独立后,迅速颁布了《宪法》。《宪法》主要内容包括,永久废除奴隶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提倡自由贸易等现代国家必备的基本内容。然而,独立后的海地,政局极为不稳定。海地独立后的100年间,共有近90位统治者相继上台。而且,这些统治者大多都是独裁者,不少人都自封成为皇帝。最为可笑的是,有一位皇帝修改《宪法》,列入了这样的条文:"皇帝经由选举产生"。
海地独立后的政局动荡,并不是个别现象。中南美洲几乎每一个从殖民地独立出来的国家,都经过了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期。有的国家平均每年政变2、3次,100年间的统治者,只有20%是合法产生的。相比较而言,海地的政局动荡还不是最典型的。但是,造成动荡的原因却大致相同。与政局动荡、独裁迭出相对应的,就是难以改变的贫穷。分析一下海地,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深入了解。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缺乏教育,海地独立后的黑人普遍文化水平很低,文盲数量众多。海地独立前,白人人口不到10%,独立后,白人比例下降到5%以下。殖民统治的一个结果就是,占人口90%以上的黑人根本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只是拼命干活的奴隶。海地独立战争中的一些黑人领袖,大多也只是粗通文墨,后来有一位皇帝甚至还是文盲。因此,对于"皇帝经由选举产生"这样的《宪法》条文,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皇帝"、"国王"、"首相"、"总统"之类的称呼,海地统治者认为,它们只是同一个职务的不同名称而已,"皇帝"似乎更加好听些,更加有气派些。
同时,由于黑人普遍文化水平很低,统治者根本无法建立有素养的文官系统和行政体系。用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说,统治者缺乏干部队伍。因此,略通文墨的统治者只好大权独揽。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现在不论在哪个国家,最终能够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大多都有比较丰富的从政经验。而海地的统治者,早期大都是直接从奴隶跃升为国家领导人,后来有很多是军队人物。一个政治家的素养,基本上无从谈起。这个结局与殖民统治的愚民政策无疑有着必然的关系。
但是,在海地国内,还有不到5%的人口是白人和混血,这些人大多文化程度较高,他们为何不能成为国家管理层的中坚力量呢?这又与殖民者留下的种族矛盾有关。由于殖民统治的政策完全偏向白人,混血的地位介于白人和黑人之间,因此,早在海地独立前,种族矛盾就已经很深。加上上等人的残酷剥削和野蛮统治,殖民者留下的种族矛盾尖锐到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地步,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化解。殖民者种下的种族矛盾在独立战争期间成为杀戮白人的强大动力。历史仿佛在轮回,当年白人大肆屠杀当地人,现在"当地人"大肆屠杀白人。这种颠倒的种族屠杀,也是造成欧洲敌视海地的重要原因。但是,最初的恶因,还是白人自己种下的。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仇恨的种子只能结出仇恨的果实。
海地独立后,黑人法律将过去的屈辱彻底颠倒过来,"翻身"似乎意味着把非我族类压在身下。海地当初的《宪法》规定:"海地公民如移居国外或归属它国……即失去公民资格,应处死刑与没收财产";"无论哪一国的白人,均不得在海地拥有财产,亦不得取得财产";"海地人只能是黑人"。海地奴隶翻身后的自尊,从过去彻底被剥夺,到独立后变成夸张的自大。
海地独立后,曾经有过分裂的时期,法国想借此机会重新进入海地。但是,被海地分裂的黑人双方拒绝。海地黑人用行动向西方国家表明:不管我们自己打成什么样子,就是不要你们管!说实话,站在海地黑人的立场上,经历了几百年白人的残暴统治,现在要这些刚刚翻身的奴隶向原来的奴隶主伸出求援之手,确实在内心里无法接受。怪只怪当初殖民统治者太无人性,以至于那时候留下的种族仇恨,到了21世纪都无法消除。21世纪,当西方国家又要插手海地政治的时候,海地黑人发出口号声称:如果白人强迫海地人民接受他们指定的统治者,他们就将杀光所有白人。
对于白人如此,对于混血也同样如此。海地的种族矛盾相对还比较简单,只有白人、黑白混血和黑人三类。在海地之外的美洲其他地区,种族矛盾更加复杂,欧洲白人、土生白人、黑白混血、白印混血、黑印混血、黑人等等,错综复杂。究其根源,都是白人殖民者遗留的危害,影响极其深远。因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尽管海地的统治者在黑人人群中,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担任各阶层的管理人员,但是,他们也不愿向有文化的白人或混血屈服。这种物极必反的"翻身"后遗症,造成海地长期以来缺乏有能力的政治领导人,也无法建立有效的国家管理体系。再加上独立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海地的经济长期处于崩溃边缘,根本无力发展国内教育,也就无法培养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海地的黑人将对白人殖民者的痛恨转移到一切非黑人身上,但是,他们无意中对于白人留下的遗产又产生了奇怪的连接。由于黑人普遍无奈地缺乏文化,他们对于国家管理的理解更多只能来自经验和传统。那么,他们的经验和传统是什么呢?恰恰是殖民者留下的那一套!殖民者的等级制度被他们接受,只不过原来白上黑下,变成现在的黑上白下;殖民者的种植园、庄园主生活,现在变成当权的黑人渴望的生活方式;殖民者原来都有皇帝或国王,现在黑人也要过一把瘾。殖民者的皇帝总是给亲信加官进爵,海地的皇帝也照搬欧洲的贵族等级制度,册封亲王、公爵、伯爵、男爵、骑士等等。如果他们有机会学习新的文化,也许他们就能更加理解真正的民主和法制,但是,他们过去没有学习机会,现在又不愿向"万恶"的白人学习,只能把白人最差的东西直接拿来再用。某种程度上,海地的黑人还是以白人为师,但是,他们从经验中学到的,都是殖民统治的那一套。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何南美洲后来独裁者那么多。
"翻身"后的海地黑人,虽然在政治理论上,接受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资产阶级思想,但是在具体的政治操作中,大多都在沿袭殖民者老师的做法。不光政治上如此,经济上也同样如此。殖民统治的单一经济体系,基本上被他们原封不动地保留;殖民地以农业为重的传统也很少改变。这就使得这些国家即使在独立之后,也没有清醒地意识到,世界经济的大潮已经改变,工业化已经彻底淘汰了农业国家。当然,这一方面与他们缺乏文化的历史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的制裁有关。
说西方殖民者没有给海地黑人留下文化,多少也有点武断。欧洲殖民者给美洲人民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就是宗教。在海地,80%的黑人信仰天主教,5%的黑人信仰新教。对于欧洲的宗教,有一个规律应该了解。在欧洲,相对贫困的国家,如南欧、东欧,大多都是天主教或东正教国家。富裕的西欧、北欧以及美、加、澳、新,都是新教国家。从历史上说,天主教、东正教的历史比新教久远得多,因此,欧洲向美洲传授的宗教大多都是天主教。至于为何新教国家比天主教、东正教国家富裕,此处不做讨论。从这个西方宗教的规律也可以看到,由于海地主要信奉天主教,它就很难像新教国家那样后来居上。
上述宗教原因对于海地还不是最主要的,宗教势力的强大,还有一个巨大的危害就使容易导致独裁。海地有几个独裁者,就是以宗教领袖的身份上台的。因此,现代国家都非常强调政教分离。但是,政教分离的真正意义,恐怕是海地缺乏文化的统治者不能正确理解的。
在海地的宗教氛围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很多黑人带来了他们非洲的传统宗教,称为伏都教。这种非洲原始宗教在殖民统治时期,长期处于地下的秘密状态。在独立战争的过程中,伏都教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独立之后,非洲传统宗教与天主教、新教等欧洲宗教又产生了冲突和矛盾。
顺便提一下古巴。古巴独立后,海地的遭遇近在眼前。古巴领导人充分理解了造成海地悲惨遭遇的种种原因,因此,古巴毅然选择了另外一套思想和理论。从结果上说,今天的古巴比起海地要强多了。
以上简单论述的海地种种内部矛盾,最终导致独立后的海地长期处于政局动荡和经济贫穷的状态。当然,亚非拉每一个独立后的殖民地,都有这个特征。其原因除了上面简单讲到的之外,欧洲各国心怀鬼胎地插手、干涉、挑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处不多说。
了解历史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知道每一件事物、每一个现象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看到,海地所有的内部矛盾,都是殖民者造成的。后来殖民者走了,也就推卸掉了解决矛盾的责任。殖民者当初造成的所有矛盾和危害,现在都由留在当地的人们自己承担。而殖民者来去之间,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将美洲的大量财富掠夺一空,或者从美洲殖民地身上残酷剥削了大量财富。现在他们回到自己的家里,享受着抢劫所得,却在嘲笑原先的殖民地,依然那么落后。
我必须再次强调我的一个观点:当今世界所有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最惨不忍赌的危机和灾难,都是欧洲殖民者当年埋下的祸根。看看当今世界,几乎无一例外。人类的文明,幸也,不幸也?
拖泥带水的废奴历程
1888年,巴西宣布废除奴隶制。由欧洲人带到美洲的奴隶制,猖獗了近400年后,终于在美洲寿终正寝。如果从海地革命第一个在美洲废除奴隶制算起,美洲废奴的过程历经将近90年。为何"没有文化"的海地黑人能够这么早就觉悟到奴隶制的非人性与不合理,而号称文明的白人却要不情不愿地拖延废奴的时间这么久呢?
在这一系列文章的前几篇中,我抨击了欧洲人大肆推广奴隶制的丑恶行为。有人不太愿意听到这种声音,又没有充分的理由反驳,便在跟贴中指出,欧洲的废奴主张早就有了。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为何废奴主张早就提出,一直要拖到很久以后才真正落实呢?
关于欧洲人为何废奴,以及废奴的过程,有多种论述论著。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便了解了欧洲废奴过程的整个历史,也不一定能搞清真正的内核。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废奴是因为启蒙运动带来的"人人平等"等人权主张的结果。从理论上说,这种观点有一点道理。但是,从事实层面上说,这种观点站不住脚。如果废奴是基于"天赋人权"的理念,为何法国没有成为最早的废奴国家?美国《独立宣言》那么美妙地描述了每个人从上帝那里获得的权利,为何要等建国近90年后才废除奴隶制?而且,为了反对废奴,美国多少白人不惜同室操戈!
因此,我必须明确指出,启蒙运动产生的包括人权在内的一系列观念,在废奴过程中只起到很有限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前面的文章曾经提到,海地独立后,长期、频繁出现独裁统治者,可见海地的这些独裁者,对于启蒙思想并没有认真领会、接受。但是,没有一位海地的独裁者提出恢复奴隶制。相反,法国大革命以后,将启蒙思想作为旗帜的欧洲人,却试图在海地恢复奴隶制。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力量,从表面上看,法国也确实是第一个宣布废除殖民地奴隶制的欧洲国家。1784年,法国雅各宾党人宣布在所有法属殖民地废除奴隶贸易,这使得法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口头上的废奴国家。其背后的原因是,当时法国很多殖民地都被英国接管了,法国表面上宣布废奴,不过是想给英国增加一点麻烦。
这个废奴声明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只是表面文章而已。当时海地还在法国手中,海地革命还没有爆发。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法国,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口号喊得令人热血沸腾,废奴的声明也公布了,海地的奴隶制却毫发未伤。
等到拿破仑崛起后,法国重新获得了大量殖民地,原先废奴的声明变成一纸空文,法国立即恢复了奴隶制。拿破仑甚至为此派兵攻打海地,目的之一就是要重新夺回海地这块殖民地,并在海地恢复奴隶制。
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失去了对法国的控制。也在这一年,英国在维也纳和会上提出倡议,希望促使欧洲各国同意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在这个历史时刻,海地"野蛮、愚昧"的黑人已经废除奴隶制十几年了,美洲废除奴隶制的独立国家也有好几个了,欧洲"文明、智慧"的白人却还在为此勾心斗角。此时已经没有了拿破仑的法国,大搞暗箱操作。法国偷偷向英国提出,只要英国放弃这个提案,法国愿意送给英国一块殖民地。但是,被英国拒绝了。
英国在1833年最终宣布废除奴隶制,成为欧洲国家里第一个真正废除奴隶制的大国。丹麦早在1803年宣布废奴,比海地晚,比英国早。但是丹麦本身没有多少黑奴,丹麦废奴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就在英国彻底废奴后,法国还在实行奴隶制。
1848年欧洲普遍爆发革命,法国再次宣布废除奴隶制。但是实际上,法国真正废除奴隶制是在十几年后。美国为了奴隶制而爆发南北战争,主张废奴的北方获胜。法国发现自己在奴隶制问题上没有了重要的同伴,不得不随波逐流了。而此时,美洲大多数独立国家,都已经废除奴隶制很多年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启蒙运动的摇篮,法国在废除奴隶制问题上,远不如海地黑人来得干脆。
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在1833年废除奴隶制,其根本原因也不是什么人权理念。看一个事实就知道了。英国宣布废除奴隶制,同时向每位奴隶主支付赎金,每个奴隶27英镑,总计支付2000多万英镑,等于是政府向奴隶主购买了75万名奴隶,然后给与了他们自由。但是,如果是从人权理念出发,这笔赎金的支付对象是否应该颠倒过来?不给奴隶支付赔偿,反倒给奴隶主支付赎金,这算平等吗?
美国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天赋人权的口号叫得最漂亮。但是,为了是否废除奴隶制,美国打了整整4年的内战。相反,独裁国家俄罗斯,1861年一道法令,全部农奴获得了自由。相比之下,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的理念在废奴问题上,远不如独裁的沙皇来得干脆。美国废除奴隶制后,世界上依然实行奴隶制的国家已经寥寥无几,美国是较晚废除奴隶制的国家。因此,欧洲废除奴隶制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人权之类的漂亮口号。
启蒙思想为何对废奴作用不大?
启蒙思想导致废奴?
启蒙思想对于废除奴隶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维护奴隶制也同样帮助不小。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启蒙思想的核心理念,至少对于废奴问题,是自相矛盾的。
崇尚理性和要求民主,是启蒙思想的两个重要元素,但是,非常遗憾,这两个东西与废奴毫无关系,反而有可能起到维护奴隶制的作用。理性与民主在古希腊就有,但是,古希腊理性的最高成就者,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不反对奴隶制。亚里士多德说奴隶制是"天然的"、"有利的"、"公正的"。柏拉图说奴隶是理想社会的必要成分。因此,当启蒙思想从古希腊寻找到自己"欧洲制造"标签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对于奴隶制的肯定,并没有遭受启蒙思想的批判。更进一步,直到今天,很多人一说起古希腊的民主传统就激动万分,但是,他们好像忘记了,古希腊就是一个奴隶社会,50%以上的人口都是奴隶。看不到这一点,就看不到西方民主传统从一开始就是实行双重标准的。充分肯定奴隶制的理性,是否能算作真正的理性,也令人怀疑。这种双重标准的传统,使得西方在近代大肆推行奴隶制的时候,很少有内心的罪恶感或愧疚感。
启蒙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自由",甚至成为反对废奴的工具。有人问,如果自由是不可剥夺的权力,那么,一个人有没有"自愿为奴"的自由?为了批驳这种观点,卢梭提出,必须剥夺这种"自愿为奴"的自由,从而强迫每个人成为自由人。在卢梭那里,由于面对奴隶制,自由必须由专制来保驾护航,那么,人还有绝对自由的权力吗?专制就是要选择奴隶制怎么办?这个自由的悖论就好比人们说,有没有"自愿为娼"的自由?有没有选择独裁的自由?因此,奴隶应该自由,奴隶"自愿为奴",这两个对立的选择都可以从启蒙思想找到依据。
启蒙运动还给欧洲带来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一方面激发了海地这样的黑人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后来的种族主义。种族主义与奴隶制毫不抵触,看看希特勒的集中营就知道了。即便在海地,来自欧洲的民族主义思想,也有转化成种族主义的迹象。只不过,在海地,疑似种族主义受难的对象变成了白人。
启蒙思想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平等,人人平等的概念应该是废奴最好的理论依据。然而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人人平等的概念来自于欧洲宗教。欧洲宗教基本上是同殖民者一起进入美洲的,因此,"人人平等"的概念通过传教士,很早就在美洲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中传播。为什么在殖民统治近400年间,这个观念没有成为废奴的依据?
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说法,宗教是麻痹人们的精神鸦片。这个说法对于解释欧洲宗教参与奴隶制问题,是很好的回答。宗教教育奴隶们,"人人都是兄弟姐妹",也就是说,奴隶主也是你们奴隶的兄弟姐妹,你们为何还要反对奴隶主呢?宗教在维护奴隶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教育奴隶要顺从,要服从上帝,因为奴隶制也是上帝认可的。因此,"人人平等"的概念,由于宗教的强大介入,不仅没有成为废奴的根据,反而成为维护奴隶制的工具。
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认为对于美国废除奴隶制起到巨大的作用。小说中的主人公汤姆为何死了?因为他接受了欧洲的宗教,相信奴隶主与奴隶是兄弟,所以他不肯逃跑,最终被奴隶主"兄弟"折磨致死。我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过,《圣经》里面对于奴隶的肯定,就是从亲兄弟开始的。
欧洲宗教还有一个特征,对于维护奴隶制也起到巨大的作用,这就是对于异教徒的态度。欧洲宗教对于异教徒,要么是杀戮,要么是敌视,要么是等级歧视。正是这种传统,使得文明的西方人,在被上帝庇佑的时候,屠杀印第安人、黑人毫不手软。杀都杀了,种族灭绝的事情也做了,奴隶制算什么?欧洲的宗教从一开始就具有双重性,欧洲人总是把宗教中好的一面留给自己,坏的一面留给别人,反正都是宗教许可的。关于这个问题,以后还会详细解释。
但是,启蒙思想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反对宗教,为何也没能成为废奴的主要动力?欧洲宗教还有一个概念,人类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这也等于说,人类各民族,不论白人、黑人都是同一起源,都是兄弟姐妹。本来,这个概念也可以成为废奴的依据之一,但是,两个原因造成相反的事实。第一个原因是上文提到的,宗教把兄弟姐妹的关系变成奴隶顺从教育的依据,消弭了奴隶的反抗意识。当然,这种局面是在不反对宗教的前提下出现的。那么,反对宗教的启蒙思想呢?启蒙思想认为亚当、夏娃的故事只是一个神话,而非历史真实。这个观点是符合科学的。由于推翻了亚当、夏娃的合理性,人类起源的一源论就被抛弃,结合启蒙思想多元化的特征,带来的结果就是人类起源多源论。人类起源多源论很快就被理解为,白人与黑人与印第安人与其它肤色的人种,有着不同的起源,这个结论立即成为通向种族主义的一条捷径。
但是,我们不能说启蒙思想对于废奴毫无作用。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废奴的不同角度,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废奴其实有两种情况,一是奴隶自己要求废除,二是奴隶主决定废奴。前者从海地开始,后者从英国开始。英国比海地晚了30年。我们必须承认,启蒙思想对于奴隶造反,对于自下而上的废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奴隶主开恩的、自上而下的废奴作用不大。
1833年英国彻底废奴,我们应该看到这一事件的背景。当时,已经有很多殖民地国家在奴隶造反的大趋势下,由奴隶自己决定命运,废除了奴隶制,例如海地、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中美洲国家,还有智利等南美洲国家。这些原殖民地国家的废奴,都是在启蒙思想良性一面的影响下,由奴隶们自己决定的。而英国当时正想从衰落的西班牙手中,接过西班牙曾经拥有的殖民统治,废奴便成为英国取代西班牙最好的政治主张。再说,奴隶造反已经风起云涌,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英国如果不同意废奴,显然无法进入原西班牙殖民地,否则的话,英国也会成为像西班牙一样的造反对象。除非英国大力镇压奴隶造反,但那样的话,成本会很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的废奴是被动的,是被奴隶们推着走的。
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废奴政治家威伯福斯,他在英国花了50多年时间,不断提出废奴议案,被英国政界嘲笑为傻子。在一次对废奴议案投票的时候,全体议员离场,投票现场只剩下2人!其中一个就是他本人。因此,英国的废奴可以认为是大势所趋下的政治投机,作为奴隶主国家,英国的废奴与启蒙思想没有多大的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英国主张废奴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很多殖民地落入英国手中,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国,照样剥削殖民地,换一种方式而已。这种变换的方式才是废奴的真正原因,暂且不说,打一个小埋伏。
法国的废奴前文已经说过,它是在美国废奴之后,眼看孤立无援,只好被动接受。那就再看看美国。美国是最早的殖民地独立国家,但是,美国独立后,依然是白人奴隶主国家。随着美洲殖民地在海地革命后纷纷独立,美国在1822年,出台了著名的《门罗宣言》。人们在肯定《门罗宣言》的时候,似乎没有注意到,《门罗宣言》支持美洲殖民地独立,但没有支持废奴,美国自己也没有实行废奴政策。到了1861年,美国因为废奴问题打起内战的时候,美洲没有废奴的国家已经寥寥无几。因此,美国在废奴问题上,是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是很不情愿的,是很无奈的。
把林肯看作废奴的重要领袖,似乎已经给人们造成一个误解:废奴是由于林肯才实现的。而事实上,从维护奴隶制的角度来说,美国是最顽固的白人国家之一。相比之下,英国为了要接管西班牙的殖民地,不得不早一点废奴;美国由于在发展新殖民地方面起步较晚,废奴才没有较早提上议事日程。要说的话,美国接受启蒙思想比其他欧洲国家都要彻底,但是,这并不影响美国心安理得地享受奴隶制。
美洲国家里,最后一个废奴的是巴西,巴西在美洲殖民地中比较特殊。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它的特殊性在于,宗主国把政权主体转移到了殖民地。1807年,法国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流亡到了巴西,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回葡萄牙,便把巴西当成王室的所在地。1820年,葡萄牙国内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议会要求国王回国。国王回国前,预料到自己的命运可能不佳,便对儿子说,如果情况不妙,你就独立吧。果然,革命后的葡萄牙非常想获得巴西这个巨大的殖民地,但是,王子在巴西做着摄政王,葡萄牙插手不进,便要求王子回葡萄牙。眼看国王父亲回葡萄牙后,一点权力也没有,王子便按照国王父亲的交待,于1822年宣布独立,建立了君主制的巴西帝国。因此,巴西并没有成为像海地那样因造反而独立的国家,而是欧洲专制帝王转移到美洲建立的独立国家。正因为如此,巴西独立后,没有废除奴隶制,而是继续保持欧洲人的传统。直到1888年,巴西从欧洲带来的君主制面临生存挑战,才不得不废除奴隶制,试图以这个办法保住君主制。但是,已经晚了,1889年,巴西的君主制还是被推翻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启蒙思想有利的一面,鼓舞了黑人奴隶的造反,但常常被启蒙思想的白人"祖师爷"镇压或制裁(当然也有别有用心的支持)。启蒙思想不利的一面,维护了白人奴隶主的统治。接受启蒙思想较为彻底的白人统治者,并没有成为废奴运动积极的推动者,反而都成为废奴运动中的落后者和被动者。作为白人奴隶主国家,他们废奴的真正原因并非启蒙思想,而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关于奴隶主国家废奴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奴隶主赚了多少钱?
启蒙思想并不是西方国家废除奴隶制的真正原因,那么,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是财富,是钱。
奴隶制出现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剥削,为了更高效地获取财富。人类早期,创造财富的手段有限,生产力落后,效率低下,奴隶制是最好的快速聚敛财富的手段。以农业来说,如果都是自由农民,剥削只能靠税收,土地产生的财富,相当大的一部分被自由农民自己消耗掉了。而奴隶制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帮助不大,却能极大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因此,奴隶制的产生就是社会上层少数人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而出现的制度,这种制度尤其在地域狭小的国家,或者土地不是很肥沃的地方更容易出现。理解了这个问题,就能理解,奴隶制的废除是因为靠奴隶赚钱的方式被其他方式淘汰了,奴隶制仅靠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得利润,在新的方式面前也仍然没有多少竞争力,所以它才被西方奴隶主国家淘汰了。这种新的方式就是工业,这里暂且不说,先看看殖民地早期,殖民者是如何赚钱的。
最早的殖民地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代表,他们在亚洲赚钱的方式与在美洲不太一样,因为,当时的亚洲有一个庞大富裕的中国,这里只说他们在美洲是如何赚钱的。
第一种方式,抢劫,尤其是抢劫金银等贵金属。西班牙刚进入美洲时,这种抢劫极为野蛮,举一个例子。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现在秘鲁境内的印加帝国时,目的就是为了金银。他们以卑劣的欺骗手段,绑架了印加国王,然后要求印加臣民用金银支付赎金。印加人无奈,几乎把国内所有能找到的金银器具都搬来了,包括王室的收藏,庙宇的摆设,家庭的工艺品等等。仅这一次,西班牙殖民者就获得了黄金近6吨,白银12吨。要知道,这些黄金、白银并不是金砖或银锭,而是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它们的历史、艺术等综合价值,远远超过单纯的6吨黄金。
然而,印加人为自己的国王几乎掏空了所用现成的金银,支付了赎金,西班牙人还是将印加国王杀掉了。本系列文章前面曾经提到过这位印第安人国王,就是那个被要求皈依上帝的国王。他既支付了赎金,又皈依了上帝,西班牙人开恩,没有烧死他,而是绞死了他。但绞死之后,西班牙人还是焚烧了他的尸体。
这种直接的抢劫并不能延续很长时间,因为土著印第安人很快被抢得差不多了,也被杀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们下一步抢劫稍微辛苦一点,使用奴隶开金矿,挖银矿,采钻石矿。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地,现在墨西哥地区的产银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秘鲁产银量占世界的一半。西班牙人靠着奴隶矿工挖出的贵金属矿,发了一笔横财。
当时美洲出产的这些白银,被称为墨西哥银元,随着东西方贸易的中国方面的大量顺差,墨西哥银元大量流入中国。那个时候,西班牙人可不像现在的美国人那样,对于巨额逆差斤斤计较,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不在乎,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大量金银来弥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到1800年,西班牙在300年间,一共从美洲抢劫了2500多吨黄金,10万吨白银,折合当时的价值约60亿美元。这些财富都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上,西班牙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暴发户。葡萄牙对于美洲的掠夺也不少,仅在巴西,葡萄牙就掠夺了至少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都是指当时的价值)。
有了大量的金银,西班牙在全世界疯狂购物,造成当时欧洲物品普遍涨价。涨价的结果就是其他欧洲国家的穷人们,民不聊生,社会动荡加剧,以至于酝酿了后来的社会剧变。
西班牙和葡萄牙很少想到金银花完的那一天,在有钱的时候,没有给自己建立一个长远的、占据经济优势的计划,只想着靠垄断和剥削奴隶轻松发血腥横财。后来出了英国,以工业的方式取代了西班牙这个暴发户。美洲其实矿产很多,但是,西班牙、葡萄牙只对金矿、银矿、钻石矿感兴趣,其他矿藏都不放在眼里。直到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结束后,英美等国才在美洲大量开发其他矿藏。这一方面是原先金、银、钻石矿产量与成本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英美工业化的需要。
我们已经看到西班牙发财的两种方式,一是明抢他人手中现成的金银,这种方式不太需要奴隶;二是挖掘地下的金、银、钻石矿,这种方式就需要大量的奴隶;第三种就是种植园经济,美洲种植园的农产品也是西班牙的另一个重要财源。但是,这方面的财富总额不太好统计,有资料显示,西班牙靠美洲殖民地生产的蔗糖所获得的财富,是金银财富的10倍以上。其他如咖啡、烟草等,则难以计算。这些财富都是建立在大量使用奴隶的基础上。
除了开采金、银、钻石矿,发展种植园经济,西班牙发财还有一招与奴隶制关系到不是很大,这就是贸易垄断。为了垄断美洲与欧洲的海运贸易,西班牙搞了一个"双舰队制"。从1503年开始,西班牙王室规定,所有往返美洲殖民地的货物只能由西班牙商船装运,并在指定港口装卸。我在前面文章里曾经提到,英国、法国、荷兰当年产生了大量的海盗,原因就是西班牙的这个制度。1526年,为了防范欧洲海盗,西班牙建立了西印度舰队,1561年开始为商船护航。由于当时往返美洲和欧洲的货物量还不是很大(金银本身就不占很大体积),开始的时候,每年组织一次商船集体航行,便于军舰保护。从1564年开始,每年组织两批,4月、8月各一批,每批40-70条船,由6-8艘军舰护航。
在西班牙殖民统治的300年间,前150年左右,"双舰队制"比较有效,同时也是欧洲海盗最猖獗的时期。后150年间,随着欧洲其他国家在美洲殖民地的建立,例如法国在海地,英国在牙买加,荷兰在纽约(那时叫做新阿姆斯特丹)等,"双舰队制"的作用渐渐名存实亡,欧洲各国的海盗也慢慢变成正规海军。到19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1798年,西班牙的"双舰队制"废止,贸易垄断彻底失去。
奴隶制的存在,对于西班牙、葡萄牙等早期殖民者真正的作用,就是最低成本的掠夺财富。只要这个发财的源泉还继续高效存在,不管有没有启蒙思想,有没有上帝的关爱,奴隶制就不会被奴隶主主动废除。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出现工业革命,这种状况开始慢慢改变,奴隶制继续存在的意义便渐渐失去。
废奴的经济原因
欧洲国家同意废除奴隶制,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种植园奴隶经济开始变得无利可图,在工业革命带来的竞争面前,以种植园经济为基础的奴隶制失去了赚钱能力。
美洲奴隶制下的种植园经济曾经是赚大钱的,因为,与欧洲农业相比,除了依然保持农奴制的国家,欧洲的农产品,在成本上无法与美洲奴隶生产的农产品竞争。再加上美洲特殊的地理环境生长的特殊农作物,使得美洲奴隶庄园长期成为摇钱树,奴隶主绝不肯轻易放弃。
美洲奴隶种植园竞争力的下降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某些美洲特殊的农作物,被后起的殖民地国家成功移植到非洲;二是奴隶造反使得成本提高;但这两者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为关键的是,工业革命大大降低了农业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在获得了工业创造财富这一新方式后,依靠奴隶进行农业生产,对于新兴工业国家来说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英国一直参与奴隶贸易,但是从18世纪中叶开始,英国最早出现工业革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发展,英国的主要赚钱来源已经不是农业,因此,靠奴隶支撑的种植园经济对于英国来说,赚钱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再加上风起云涌的奴隶造反运动,英国乐得顺水推舟,成为第一个废奴的西方大国。
同样是面对奴隶造反,法国为何迟迟不肯废奴?一方面法国自身就是农业大国,另一方面,法国的工业革命不如英国发展得好,工业所能创造的收入,还不足以忽略奴隶制所能创造的财富。美国也同样,北方工业发达地区要求废奴,南方农业发达地区反对废奴。因此,废奴对工业发达国家来说,等于是有了一个更赚钱的手段,原先的赚钱手段(奴隶制)就可以不要了。
但是,新兴的工业改变了奴隶制的形式,并没有改变奴隶制的本质。原先在农业种植园里的奴隶制,变相地在资本家的工厂里重现。在工厂里劳动的工人,生活条件并不比奴隶好多少。工业革命后,英国、法国出现了很多控诉工业残酷剥削、工人遭受非人待遇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其震撼程度,决不亚于《汤姆叔叔的小屋》。奴隶庄园里有儿童劳动,工厂里也有童工;奴隶每天劳动12小时以上,工厂里的工人也同样;奴隶们大多集体生活居住,工厂里的工人也差不多;奴隶和工人寿命同样都不长,……。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福格尔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经说,美国19世纪时,南方奴隶的福利和营养状况普遍比北方的工人要好。
其实早在福格尔之前很久,法国的蒙德斯鸠就指出,工厂制比奴隶制更加野蛮。在我看来,奴隶制是剥夺一个人终生的自由,工厂制是剥夺一个人某一阶段的自由,而且是最精华、最有价值的那个阶段。其他那些无用的生命阶段,纯属消耗的生命阶段,工厂都不要。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因此不排除奴隶主会爱护自己的财产。例如奴隶生病了,奴隶主一般都会给他治病,奴隶生孩子了,奴隶主一般都很高兴,小奴隶在成为劳动力之前,奴隶主还必须养活他。而在工厂里,工人只是临时的劳动工具,生病了就可以赶走,女性工人生孩子就会失业,太小的孩子不要,太老的工人不养。虽然现在的工厂大多不是这样,但是,18、19世纪的欧洲工厂,基本上都是这样。
农业生产因为土地的存在而具有稳定性,因此,它才需要长期固定的奴隶,以保证必要的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长期固定的奴隶反而成为累赘。因此,工厂不愿意在不需要的时候,白养那么多工人。对于资本家来说,工厂不需要的时候,工人就是自由的,爱干嘛干嘛去,与我无关。工厂需要的时候,工人就是临时的奴隶。工业用最经济、最优化的方式,获得了奴隶制对于资本家的好处,避免了奴隶制对于资本家的坏处。所以我们就能够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时候,欧仁-鲍狄埃会写出这样的《国际歌》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奴隶们,起来,起来……"。马克思曾经说,资本总是趋向于使用奴隶(大意)。
英国的聪明表现在,它于1833年率先抛弃了旧的、强硬的农业奴隶制,而采取了新的、软性的工业奴隶制。这种新奴隶制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它对奴隶说:你是自由的。工人们痛苦地发现:为了生存,自己不得不选择做奴隶。还记得在讨论启蒙思想的时候提到的一个观点吗?"自愿为奴"!这种制度化的、灵活的新奴隶制,是工厂这一新的赚钱工具从成本利润核算的角度所决定的。
如果说从海地开始的革命,动摇了农业奴隶制的统治,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从前苏联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对工业奴隶制的反抗。看看这两者的革命,从口号到行动,到整个过程,多么相像!
本系列文章是从海地开始的,写到这里好像离海地越来越远了。在这里,多解释一下海地独立后长期贫穷的另一个原因。海地曾经有过的繁荣,是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那时候,全世界的财富来源中,农业占据重要地位,海地也就有可能掌握一定的优势。欧洲工业革命后,尽管海地获得了独立,但是,农业已经不可能再成为主要的财富来源,工业将农产品由直接消费品变成了工业的原料,从而使农产品失去了原先较高的利润。
举一个例子,烟草也是海地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在没有工业之前,烟草只有简单的加工,鼻烟、烟斗用烟丝、雪茄等,加工都很方便,在种植园内就能完成。因此,那时候烟草利润很大一块是属于农业的。自从有了卷烟工业,大部分烟草不能再直接面对消费者,只能面对卷烟厂,烟草的主要利润被工业化的卷烟厂拿走。原先奴隶种烟叶,利润被奴隶主拿走,现在自由民种烟叶,利润被工业拿走。自由民与奴隶相比,生活状况并无多大改变。
因此,当掌握了工业赚钱机器的欧洲人走上历史舞台后,原先强制性的奴隶制对于他们变成可有可无,甚至由于奴隶主阶层的存在,还有可能让工业较难获得低价原料。非强迫的工业奴隶制取代强迫的农业奴隶制,其实是新的赚钱主体取代了旧的赚钱主体,赚钱的本质不变。这才是欧洲废除传统表面化奴隶制的背后原因。欧洲工厂新奴隶制的状况,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发生真正的改变。
教会在美洲的影响
欧洲教会的双重性使得教会在对于黑人奴隶的奴化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教会毫无疑问是残酷殖民统治的帮凶。教会与殖民统治的结合还不仅限于此。我们知道,在西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直到今天,都有一个划分势力范围的传统,这个传统的近代起源,就是从教会开始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较早对外开拓殖民的国家,从15世纪末开始,这两个国家开启了欧洲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班牙、葡萄牙在争夺殖民地上,已经开始出现矛盾激化的现象。欧洲教会的反应非常迅速,1493年,新任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年在位)出面调解,于5月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划一条由北到南的分界线,西边属于西班牙,东边属于葡萄牙。这条线在历史上被称为"教皇子午线"。按照这条线,美洲及太平洋岛屿都归西班牙,亚洲和非洲属于葡萄牙。但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1481-1495)很不满意。经过重新谈判,1494年6月,西葡两国达成妥协,"教皇子午线"往西移动一大段距离,由此,巴西成为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此后,在1529年,这条"分界线"还做过一些局部调整。
"教皇子午线"开创了殖民者划分势力范围的先河。前文提到,欧洲人当时不认为印第安人也是人,因此,在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年代,经常出现"先占原则",也就是说,欧洲人到了一个地方,不管本地是否有人居住,插一面旗帜便宣布这块地方属于我。虽然欧洲人也承认亚洲人比印第安人、非洲人要更接近人类,但是,"教皇子午线"也没有把亚洲人当成真正的人。
而且,这条分界线只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了划分,没有牵涉到其他欧洲国家,这为欧洲其他国家在后来的崛起中,频频与西葡两国发生矛盾埋下了隐患。那么,教会为何后来没有参与欧洲其他列强势力范围的划分?原因并不复杂。马丁-路德从16世纪开始引发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形成现在所谓的"新教"。宗教改革运动后,西班牙、葡萄牙依然是天主教的势力范围,英国、法国、德国等西北欧国家大多都成为"新教"国家,或者是天主教与新教混合的国家,俄罗斯则一直是东正教国家。新教和东正教一般不服从教皇的指挥,教皇也就没有发挥作用的前提。由此,后起的新教国家往往不把"教皇子午线"放在眼里,但是,教皇开创的划分势力范围的概念却被他们接受,于是,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方,在此后几百年中,都频频落入因划分势力范围而带来的苦难和战争,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消除。
欧洲教会在美洲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直接参与奴隶制。教会都拥有很多财产来支撑教堂的运行,在美洲,教堂往往拥有大量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劳动的,很多都是奴隶。换句话说,教会在美洲是直接拥有奴隶的,教会本身就是奴隶主。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为何在教会的嘴里会变成奴化教育的工具。我们经常在电影看到这样的镜头,主人为了表明牛、马等动物的所有权,会用火红的烙铁在动物身上烙上标记。奴隶制期间,奴隶主也用同样的办法,在奴隶身上打上烙印。教会也这么干过,他们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胸膛上,烙上教堂或教会的标志。上帝是否听见奴隶被烙印时的痛苦呼号?
欧洲天主教会在美洲以奴隶主身份出现,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教堂几乎遍及美洲各个角落,从最繁荣富裕的地方,到最偏远的穷乡僻壤,仅在墨西哥,教堂的数量就超过12000座。这么多的教堂,这么多的"上帝使者"都过着富裕的生活,他们靠什么开销?当时墨西哥全部地产有一半属于教会,教会就是最大的奴隶主。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全部殖民地中,教会拥有的土地超过三分之一。他们不光让奴隶为他们劳动,还向自由民征收"什一税"、"圣礼费"等苛捐杂税。
我们知道,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后,几乎每个国家都陷入过军阀政变,独裁统治的恶性循环。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会的力量从中搞鬼。教会由于打着上帝的旗号,即便在废除奴隶制后,依然是美洲的大地主,独立运动往往不太敢触及教会的根本利益。但是,"自由、民主"的思想与教会的思想禁锢是相背离的,因此,一旦自由思想触及到教会的根本,教会往往就会与军事领袖或独裁者结合,发动政变,以维护教会的权利。在美洲近代史上,独裁者有不少原先就是神父或教士,而且,独裁者经常得到教会的支持。前几年,美国人推翻巴拿马独裁者诺列加的时候,诺列加就是逃到教堂里躲起来。只是通过了幕后交易,诺列加才离开教堂,被押到美国受审。直到今天,美洲各国都有一个奇妙的联系,教会越是发达的地方,往往都是最贫穷的地方。
因此,当人们在听信"上帝爱你们"之类美妙动听言辞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上帝是个斗鸡眼,它看到的东西都是歪的。这种歪斜并不能简单归结为教会中某些个别的人,而是教义本身决定的。
最后补充说一个问题。在前面的一些文章中,有人在跟贴里说,虽然欧洲人在美洲很野蛮,但是,如果没有欧洲人,美洲原住民以及非洲黑人的生活状况今天可能更糟。这是一种殖民有功论,并不新鲜。对此我想说,两种不同文化交会的时候,彼此发生改变和影响是很正常的,双方都拒绝被对方改变,这个世界就失去了变化,历史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但是,在这种文化交往中,如果其中一方坚决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而强硬地消灭对方的文化乃至肉体,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文化的交融、影响、渗透应该是自愿的。以美洲来说,欧洲人如果表现出他们文化的文明成分,美洲土著是能够看见的,也很容易会接受欧洲文化的某些内容。在今天美国等地方,当印第安人只剩下很少人数的时候,这种情况确实在发生,但是,在当初,欧洲人并不是这么做的。自诩为先进文明,强迫他们改变,是造成暴力和种族灭绝的源头。
对比中国历史,人们一直说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融合能力,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必须注意到,儒家文化在融化其他文化时,没有一次是使用暴力、强迫他人接受的,反而,几乎都是其他文化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内容,自愿接受了儒家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儒家文化也得到新鲜的血液,不断被其他文化中有益的成分所充实。例如来自印度的佛教,来自西域的音乐,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强悍等等。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碰撞时,留下的一个宝贵的财产:文化的融合与改变,前提是相互自愿,只有在这种相互自愿的前提下,不同文化的优劣才能客观地获得历史存在的价值。这一点,欧洲人直到最近才刚刚开始意识到,肯定文化的多元化是这种意识的表现。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某些国家,强硬地以武力推销他们自以为正确的文化,依然在延续过去自以为是的霸道。
美国对美洲影响
美国在1776年独立的时候,对于美洲其他殖民地的影响,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它也成为后来很多殖民地国家独立的榜样和参照。到了1822年,美洲殖民地纷纷开始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要求独立的时候,美国发表了一个著名的《门罗宣言》,这一宣言对于美洲国家产生了几种微妙的影响。我们首先要看一下《门罗宣言》的历史背景。
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出现了一个拿破仑。拿破仑对于欧洲各国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拿破仑也陶醉于专制的皇帝威严,另一方面,拿破仑对于欧洲古老的各国王室和贵族来说,确实是"小人造反","贱民作乱",因此,当欧洲各专制国家联合起来,扑灭了拿破仑的嚣张气焰后,为了防止法国大革命的"小人暴乱"再次重演,欧洲几个重要的专制国家组织了"神圣同盟"。发起者是俄国沙皇、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他们标榜自己是上帝统治下一个大家庭的三个分支。不久之后,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神圣同盟"。这个同盟当时的主要目标就是镇压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企图镇压在美洲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上帝的嘴脸。
英国没有参加"神圣同盟",与它的岛国地理位置有关。英国从拿破仑之后就明确了自己的外交方针:让欧洲大陆国家勾心斗角,互相消耗,使得没有一个欧洲大陆国家能够一枝独秀,从而保证英国的地位。因此,为了抗衡"神圣同盟",英国拉上了关系较为密切的美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822年3月,当时的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发表演讲,提出了著名的《门罗宣言》。
《门罗宣言》支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美国很快承认了几个宣布独立的美洲殖民地国家。但是,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过,《门罗宣言》并没有支持废除奴隶制,而且还埋下了一个长远的伏笔:它反对一切欧洲势力干涉美洲。就当时而言,这个《宣言》对于短期内阻止"神圣同盟"干涉美洲独立运动起到一定的作用;从中期效果来看,它对于英国在西班牙之后进入美洲也有一定的制约;从长期来看,它为美国日后自己干涉美洲提供了基础。现在人们常说,美国是把美洲国家当作自己的后花园,其实就是从《门罗宣言》开始的。因此,英美联合反对"神圣同盟",美国发表《门罗宣言》,并不能完全从反帝、反专制,提倡民主、自由的角度来理解,而是一种国际利益角逐的需要。
反对"神圣同盟"干涉美洲殖民地国家,并不排除英美自己直接干涉。英国与阿根廷直到现在还因为马岛而积怨未消,源头就是当年英国进军阿根廷后留下的后遗症。美国力图排除欧洲国家对美洲的干涉,自己却先后支持了很多独裁者。美国在美洲国家的所作所为,只有一个标准:是否对美国有利,独裁还是民主,无关紧要。当然,1822年的时候,美国的整体实力还有限,因此,《门罗宣言》的短期效果比较容易显露,直到进入20世纪,《门罗宣言》的长期效益终于发挥影响,美洲国家也渐渐看清了美国的真实意图。所以,当今美洲各地才会不断出现反美的国家和声音。
以海地为例,1915年,美国出兵占领海地。这个时机掌握得非常巧妙,当时正是欧洲各国开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毫无国际法依据地占领海地,几乎没有遇到欧洲国家的任何阻碍。美国为何要占领海地呢?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提到,海地独立后,由于欧洲列强的压制和制裁,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崛起较晚。德国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外势力,许诺给海地比英美等国更加优厚的条件,从而使德国在海地得以发展自己的势力。在这样一个游戏中,我们如果区分英美是民主自由国家,德国是独裁国家,那是毫无意义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利益。美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趁着海地内乱的机会,以保护美国侨民为由,出兵占领了海地。
海地在美国军队的看护下,选出了一位美国认可的总统。在美国监督下,海地还制定了新的《宪法》,这个海地新宪法以美国《宪法》为蓝本,海地似乎进入了一个真正民主的年代。但是,海地的命脉,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海关,被置于美国的监管之下。同时,海地的整个财政和警察队伍也在美国的掌控之下。美国出兵占领海地,是门罗主义把美洲当作美国后花园的一次赤裸裸的表演。
美国占领海地将近20年,1934年,美军撤离海地。如果我们对照当今美国军队占领伊拉克的情景,就能更好地理解当年美军对海地的占领。海地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并有着强烈的反抗白人统治的传统。因此,在美军占领期间,海底多次爆发起义(不是像伊拉克那样的恐怖活动)。1934年,由于欧洲局势处于大战前的平静,欧洲强国开始关注美国在海地的军事占领,加上海地不愿屈服的反抗,民主党人罗斯福总统调整了强硬的门罗主义,将对美洲国家的政策定义为"睦邻政策",美国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撤出了海地。
美国撤出海地后不久,由美国支持的海地总统,维持了一段时期的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地与美国合作密切,成为橡胶等战略物资的生产地。珍珠港事件后,海地跟随美国向日本宣战,还跟着美国向德国、意大利宣战。二战之后,海地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在这一时期,海地虽然名义上还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形同美国的殖民地。这种情况导致海地社会上层与基层的矛盾,表面的繁荣与发展,没有给海地普通百姓带来好处。因此,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海地接连发生政变。这些政变有的是从海地自身利益出发,有些是美国操纵的代理人。1957年,杜瓦利埃父子开始了在海地29年的独裁统治。
那么,美国在与海地紧密合作期间,究竟是如何激化了海地的国内矛盾,导致海地推翻美国的代理人,重新回到以前抗拒白人的老路上?
美国在海地的作为
美国把拉丁美洲当成自己的后花园,但是,美国在拉丁美洲的行为方式,与原先的殖民者不太一样。美国知道拉丁美洲各原殖民地国家,大多都有对于民主、自由的向往,因此,美国的方式是,利用"自由、民主"为口号,采取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最终确保美国的利益。
例如,1941年7月,在美国垄断资本的怂恿下,秘鲁出兵占领厄瓜多尔西部。在美国、巴西等国的调解下,占优势的秘鲁停止进攻。1942年,秘鲁和厄瓜多尔签订边界议定书,厄瓜多尔丧失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后来大部分租借给美国石油垄断企业。
说到美国对于拉丁美洲国家的掠夺,有一个企业不得不提到,它就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这个企业曾经垄断了中美洲香蕉贸易的60%,占世界香蕉贸易的20%。它除了经营果品和其他热带作物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外,它在美洲的经营内容还包括电话、电报、广播、出版、电力、饮料、制糖、木材,以及石油。联合果品公司在拉丁美洲各国拥有大量土地,它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建铁路、港口。而在它购买的土地上,联合果品公司自定法律,自设军营,任意逮捕和枪杀工人,成为各个国家的"国中之国"。为了充分实现的自己的垄断地位,美国联合果品公司还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操纵各地政治,扶植亲美势力,却不在乎这些政治势力的政治态度。
由于经济发展的先后关系,后发展国家的实力总是较弱,因此,发达国家总是希望落后国家能采取自由经济的政策。因为,一旦经济自由,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轻而易举就能吃掉落后国家的弱小企业。在这种局面下,拉丁美洲独立的原殖民地国家,在自由经济的氛围中,大多都饱受剥削。例如中美洲的"香蕉之国"、"咖啡之国"等,绝大部分利润都进了外国垄断资本的口袋,本地居民虽然已经不再是奴隶,但是,普遍生活状况改变并不大。由此,我们就能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乎全世界所有原殖民地国家,都有一个"国有化"运动或过程。例如危地马拉政府没收了联合果品公司22万英亩的土地,古巴政府没收联合果品公司27万英亩土地。在这种趋势下,联合果品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一蹶不振。
原殖民地国家的国有化,是一个无奈之举。如果自由竞争,本国企业基本上都被以美国为代表的外国企业吃掉,政策扶植本国企业业基本不可能。外国跨国公司作为垄断企业,剥夺了各国财富创造者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它们的做法与当年的殖民者,在某些重要方面还是一样的,都是将各国当成原料供应地,处于经济链的最末端。因此,各国政府不得不将大型外国企业,以及本国重要资源收归国有。例如,墨西哥将英美石油和铁路收归国有,阿根廷将英美垄断的铁路、电话等企业赎归国有,玻利维亚将美英垄断的矿山收归国有等等。据联合国统计,1960-1976年,拉丁美洲国家一共接管了200多家外国大型企业,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美国企业。
拉丁美洲各国的国有化对美国资本是一个严重打击,面对这一趋势,美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各国扶植代理人。海地独裁者杜瓦利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台的。在杜瓦利埃之前,美国在海地的经济渗透,虽然使得海地的经济总量有所发展,但是,海地普通百姓得不到任何好处,不满和反抗日益激烈。这种时候,我们再次看到美国必须面对的一个民主、自由的悖论:美国所要的民主和自由,只能是对美国有利的;而各国自发的民主、自由,总是对美国不利的。于是,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毫不犹豫地把经济放在第一位。由此,独裁者杜瓦利埃在海地站稳了脚跟。这种情况与美国在伊朗,反对实行国有化政策的民选政府,而支持独裁者巴列维国王上台几乎一模一样。
杜瓦利埃依靠军队,在1957年赢得大选,当选为海地总统。1958年,杜瓦利埃便与美国签订军事协议,聘请美国军事代表团,改组和训练海地的军队。正是这支美国化的海地军队,保障了杜瓦利埃父子统治海地长达29年。
杜瓦利埃与美国的关系也有反复。随着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杜瓦利埃在美苏两个阵营中也出现了摇摆。由于美国在1958年就获得了在海地的导弹基地,因此,美国花大力气,想尽办法让海地留在自己的阵营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拉拢一个独裁者,比让海地人民全体接受美国要容易得多。1962年,杜瓦利埃在美国的优厚条件下,勉强接受美国的要求,成为加勒比海的反共堡垒。此后,1964年,杜瓦利埃修改根据美国《宪法》制定的海地《宪法》,使自己成为终身总统,宣布禁止一切反对派活动。美国只当没看见,一直与海地商讨建立自由港的协议。
1971年,老杜瓦利埃去世,19岁的小杜瓦利埃继位,仍旧实行独裁统治。小杜瓦利埃继续大量引进外资,鼓励美国垄断企业到海地投资。美国垄断组织控制了海地剑麻和蔗糖生产以及铝土开采和许多加工业部门。美国企业在海地赚钱了,海地却成为拉美经济上最落后的国家。
1986 年,忍无可忍的海地人民举行罢工,各地纷纷响应,全国陷于瘫痪状态。面对大势已去的海地局势,美国动用军事飞机,帮助小杜瓦利埃及其眷属、亲信,带着1亿美元的现钞,离开海地,逃到法国避难。美国的这个举动说明什么呢?1亿美元的现钞,完全应该属于海地国家或人民,美国却允许独裁者带走,还帮着他一起运走,明显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将来海地的局势难以控制,说不定还可以将原独裁者请回来!
但是,海地人民对于独裁者杜瓦利埃的痛恨,使得杜瓦利埃家族不可能再回到海地。(顺边说一下,被欧洲教会树为榜样的特雷莎修女,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是,特雷莎修女称赞过独裁者杜瓦利埃,还从独裁者那里拿了钱去帮助穷人)。此后的海地政治局势重新陷入动荡。到1990年,阿里斯蒂德当选总统。
有必要交待一下。殖民地国家国有化过程,有成功的,例如伊朗、伊拉克等,也有失败的,例如尼日利亚等。海地的国有化,在杜瓦利埃家族的统治下,国有资源成为独裁者的"家族企业",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也成为独裁者的私人权力。阿里斯蒂德当选总统后,并没有触及杜瓦利埃时期留下的体制根本,因此,阿里斯蒂德很快被军事政变推翻,不得不流亡海外。1994年,美国2万大军陪同流亡的阿里斯蒂德回到海地,重新担任总统。经过1996年的过渡,2000年,亲美的阿里斯蒂德再次被选为海地总统。到2004年,阿里斯蒂德再次被推翻,联合国向海地派出多国部队。
海地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局势,证明了一个事实:凡是给海地人民带来好处的政治人物,大多都是美国不喜欢的;凡是美国支持的领导人,都被海地人民反对。这种现象不光存在于海地,在很多原殖民地国家都存在。2006年,海地又选出了新总统,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能否走出历史的阴霾?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