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星期一

墙外楼: 张鸣:作为替罪羊的“奸商”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ousands of Free eBooks

BookBub brings you free & bargain national bestselling eBooks in the genres of your choice! Sign up now & join 1.5 million happy readers.
From our sponsors
张鸣:作为替罪羊的"奸商"
Aug 4th 2014, 00:56, by 墙外仙

世界上有没有奸商?当然有。三百六十行,哪行都有坏人,商人自不例外。在商言商,商人做买卖,就是要挣钱,商人言利,理所当然。在一个儒家学说盛行多年的国度,言利之人,被人看不起,在情理之中。况且,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一度甚至被打入贱民行列,所以,用"奸商"二字鄙夷一下商人,就成了时髦。

每到物价飞涨之时,人们第一个想法,就是奸商作怪,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其实,在这种时候,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心术坏了的商人在中间捣蛋,但物价飞涨的关键,还是因为短缺。一旦供应充足,没有商人有这个力量可以垄断商品,太高物价,就算有商人联盟这样做,总会有不乐意加入的人破坏之,市场太大,没有几个人或者一群人可以操控得了,囤积多了,不仅货物本身积压资金,储存也是需要成本的,万一到最后还卖不出价来,就会赔得底掉。这样的教训很深刻,没有多少商人,乐意冒这么大的风险。

但是,在消费者眼里,物价飞涨给他们的直接刺激,就是商人作怪。因为他们眼睁睁看着同样的东西,频繁地在商人手里涨价,罪魁祸首不是他们,还能是哪个?不用说,凡是在这种时候,社会必定出现动荡,而统治者稳定秩序的法宝,就是找替罪羊。现成的替罪羊,就是商人。拿几个囤积居奇的奸商,咔嚓掉了,马上就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神效,老百姓立马人心大快。

国民党统治的最后几年,经济一团糟。糟的原因,是作为统治者的国民党,不乘抗战胜利的东风搞建设,而是大肆接收所谓的敌产。敌产的确定,就大有问题。按中国人的经商习惯,当年留在沦陷区的企业家,或多或少都得跟敌伪政权打点交道,不能说,人家打了交道,就是敌产。但是,在抗战胜利后,在唯道德主义的旗帜下,大多数沦陷区的产业,都成了敌产。而接收者,实际上是经过抗战八年,已经变得相当腐败的国民党军政大员。所以,接收变成了劫收,不仅加剧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而且接收来的产业,都变成了国家资产,国民党政府因此成立了诸多国字号的大公司,什么中棉、中糖、中蚕之类,这些公司,跟所有国有企业一样,都经营不良,在那个特别的岁月,干脆就无法运作。所以,抗战胜利后的中国经济,经此一劫,百分之七十的产业停工,经济实际上陷于瘫痪。

瘫痪的经济,却要支撑一场空前规模的内战。由于战后英美的剩余武器大量涌入中国,国民党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在短时间内翻了几番,一场突然到来的现代化战争,使得国共内战的规模,大大超过了此前的所有内战,其耗费也是空前的。显然,残破的中国经济,根本支撑不了这样的战争,所以,战争一开始,国统区立马物价飞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百姓连米都买不起了,民怨沸腾,工潮和学潮,都闹起来了。

当然,买不起米的市民,愤怒的目标,首先是米商,这些人被骂为"米蛀虫"。而国民党政府安抚民心的招法,也是打击米商。当时,上海米业公会的理事长,是杜月笙的大管家万墨林。杜老板在上海威名赫赫,无事摆不平,米业找万墨林做理事长,其实不是因为他米业做的大,仅仅是想借杜老板的名头,拉不来杜老板,拉一个管家也好。没想到,这么一来,却给万墨林招来了无妄之灾。当时上海负责治安的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背后的靠山是蒋经国,对于采用"列宁主义铁腕"治理国家,情有独钟。整顿秩序,平息民怨,他要拿万墨林开刀。事实上,选择一个具有黑社会背景的所谓的米业老大,拿来杀鸡儆猴,制造舆论,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结果,万墨林被抓,关进了警备司令部。宣铁吾公开宣布,万墨林具有黑恶势力的背景,囤积居奇,操纵米价,要以军法严惩。好在,杜月笙毕竟在上海树大根深,基础雄厚,任凭这样,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万墨林以保外就医的名义,捞了出来。在万墨林锒铛入狱期间,上海的米价依旧狂涨,如果政府限价,那么米店就空空如也。为了应付局面,政府只能加速通货膨胀,让一个政府雇的清洁工的工资,要用麻袋装,领了工资,马上跑步进米店,晚了一步,米价就又是一个样了。

到了1948年,国统区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天文数字的规模,经济已经崩溃。原因大家都知道,就因为内战。内战耗尽了国内的真金白银,拉得通货膨胀直线上升,物价,不过是通货膨胀的体现,这个大格局,绝非什么奸商可以操控得了的。但是,国民党政府此时即使有心停战,也力有未逮,想要稳定局势,遏制经济崩溃,还是乞灵于列宁主义的政治经济组合拳,于是开始了金圆券的货币改革。

在内战不能停止的情况下,实现把法币换成金圆券的改革,原本就是一场必输的赌博。发行一种新的货币,必须有足够的准备金,即黄金储备和硬通货。但是,显然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足够的准备金,原来的家底,都耗于内战了。但是,金圆券却气魄很大,可以直接兑换黄金和硬通货,政府也就真的强行用金圆券来购买民众手里的黄金白银和硬通货。幻想通过这样的掠夺,让自己的新货币坚挺起来。然而,这样的牛气的新货币,一出笼,实际上就是膨胀的,此后更是一路翻着跟头地膨胀。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靠掠夺,使货币站住脚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包括商家,当然不买金圆券的账。而一些大人物,包括杜月笙,自然要想办法把手里的黄白之物和硬通货转移到香港或者国外。眼看着,金圆券就要变成第二个法币,这时候,蒋经国亲自出马,亲到上海,作为经济督导员,以铁腕,整顿经济和金融。

小蒋出马,再次拿杜月笙开刀,以套汇外流的罪名,抓了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同时,强令冻结上海物价。拿杜月笙开刀,震慑所有的上海有钱人。结果,杜月笙拉出来同样套汇的孔令侃,让孔家人告到老蒋门上,致使小蒋查不下去。而冻结物价的结果,是上海商家货架空空,所有的商品,连抽水马桶都算上,均有价无货。新一轮的打击奸商行动,又告破产。整个国统区的秩序紊乱,人心不宁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国民党政权的彻底崩溃。小蒋一轮又一轮的收买人心,打击奸商的铁腕行动,不仅没有安定下民心,连上海的中产阶级,甚至连杜月笙这种老牌的国民党支持者的心都寒了。这也是为何上海解放之后,杜月笙明知道共产党不容他,却只去香港,不肯去台湾的原因。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