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知名作家慕容雪村发表《投案书》抗议当局。7月8日,他接到北京警方传唤。在前往派出所之前,慕容雪村接受了德国之声专访。
德国之声:在 写《投案书》之前,您的确做好了被抓捕的准备是吧,请问您做了哪些准备?
慕容雪村:对,我已经把所有的文稿都在海外做了备份,写好了入狱声明书,同时也在国内请好了律师。
德国之声:您说过的一句话在网络广为流传:”好男儿逢如此世道,不坐牢更待何为?”在可能来临的拘禁或者牢狱生涯中,您能想象的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慕容雪村:李旺阳。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我对中国的法律制度、警察局、派出所、看守所、拘留所和监狱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相比中国大多数作家和异议人士,我更知道那里的生活有多么痛苦和单调。比起肉体上的折磨,对一个读书人来讲,精神上的痛苦更严重。这些都我知道。没有人喜欢坐牢,没有人想要去坐牢,但是我想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如果坐牢不可避免,那就来吧!
德国之声:您做了最坏的打算,让人联想到谭嗣同的名言:”列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中国变法,吾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但是人们可能会问:坐牢之后呢?中国还得重复那段历史吗?
慕容雪村:我们都知道历史是这样的:自1919年天安门打起”民主”的旗号以来,近百年间,中国人为了民主,真可谓前仆后继,数代人不知道有多少死伤,多少磨难,但至今民主还是一个梦想。因此,也不必去想坐牢要有什么样的后果,有什么样的成就,就把它当作一件应然之事,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就好了。
德国之声:”坐牢之后”的问题,涉嫌到中国民主的路径。近年来”改良”与”革命”一直在争论。这个争论在浦志强律师的案件上变得更加具体,那就是,是否需要和当局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您的”投案”也面临这样的质疑:主动激怒当局,可能会缩小与当局的对话空间。您怎么回应这种质疑?
慕容雪村:有人在争取改良,虽然我认为这几乎不现实,没有什么希望,但是我仍然祝愿他们成功。可能有人认为我在无谓地激怒当局,缩小了与当局的对话空间。然而,浦志强一直在寻求对话,许志永也一直在寻求对话,结果又如何呢,当局有跟他们对话吗?如果您把所有的事情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这里本来就没有对话空间。以前我也是微博大V,大多数微博大V都抱有这种想法,甚至跪着请求党去政改,结果是大部分(这样做的)人 都被销号禁言。现在不是改的问题,而是重建的问题。与其去虚构出一个对话空间,还不如真实地面对我们的处境,这样才有希望,才会创造出真正的对话空间。
德国之声:您在新浪微博 “转世”(编者注:指被禁言之后重新更名注册)多少次?有多少”粉丝”?
慕容雪村:到现在已经转世10次了,加起来超过850万”粉丝”。
德国之声:网络无疑为中国人扩大了言论空间,但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它起到了维稳的作用。上网本应促进上街,但也可能替代了上街。
慕容雪村:上网和上街并不冲突。根据现有数据,2010年中国群体事件超过18万起。此后再也没有公布,有学者估计每年群体事件接近30万起。这恰好是中国微博最兴盛的几年。也就是说,上网人数和上街频次都在增加。不过我确实担心网络成为维稳的工具。网络上能够发出批评意见的声音越来越少,动辄被销号禁言。各地官方微博越来越多,《环球时报》这样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微博正在成为共产党的宣传阵地。
德国之声:从一个畅销书作家,到关心时事的”公知”,您刚刚接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采访时说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被审查,二是朋友被抓捕。不过,中国的大部分作家都同时面临这两种情形,他们依然选择了沉默。一个人不关心时事当然是他的选择自由,但是在社会面临严重不公时,大多作家都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否也很难说是正常的?
慕容雪村:大多数人都清楚,站出来讲话意味着很多麻烦,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没有人想要这些麻烦,我都可以理解。对这些事情,不同的人可以忍受的程度也不一样。我认识谭作人,但是当他们 抓捕谭作人的时候,我也忍住不说话。然而,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会继续关心你。随后他们把我最好的朋友 冉云飞也抓了。这就不是要规避风险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一个朋友的良知问题。于是我想:那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进去好了!再说,在中国社会,像我这样牵挂少一些的人,应该更勇敢一点。
德国之声:从发表《投案书》到现在,警察没有找过您吗?
慕容雪村:一个小时以前,派出所打电话约我。当时我在外面,而且我们约好了这个访谈,我让他们等一下。做完这个访谈,过一会儿我就过去。
至发稿时,慕容雪村已前往北京海淀区万寿寺派出所。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