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9日星期三

墙外楼: 莫之许:微博近黄昏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Helpdesk Ticketing System

Award-winning helpdesk system with an inbuilt KBase, forums, canned responses & more. Try super user friendly Freshdesk today. (In 2 minutes, You'll set it up!)
From our sponsors
莫之许:微博近黄昏
Jul 9th 2014, 01:13, by 墙外仙

7月7日,拥有742万粉丝的李承鹏新浪微博号被销号,一并消失的还有他的新浪博客和腾讯微博号,显示封杀的来头不小。旋即,《环球时报》即发表署名为单仁评的评论"李承鹏被销号,早晚注定发生",称"'李承鹏模式'在中国不可能无限走下去,当它突破了底线时终将受到制约,这已是越来越清晰的现实轮廓。"事实上,李承鹏并非第一个遭遇封号遭遇的超级大V,2013年,拥有400万粉丝的慕容雪村新浪微博号也被注销,至于数十万级别的其他自由化大V,被注销的就更多了,这当然显示出当局对网络自由化言论的高度警惕,以及 对新浪微博这样超级平台的严密控制。
2009年乌鲁木齐七五事件之后,饭否关闭,新浪随即推出了微博服务,并很快赢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许多观察者将新浪看作是中国的 Twitter,有意思的是,早期的新浪微博域名t.sina.com.cn也选用了t作为前缀,似乎是在向Twitter致敬,但从一开始,新浪微博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在运营方式上,都迥然有别于Twitter。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Twitter其实就是一股信息流,无论是转发还是回覆,呈现在每个用户面前的,都是沿时间线展开的一条条推文。而新浪微博则创造了于一条微博正文下进行转发、评论的功能,通过进入特定用户的页面,其粉丝可以摆脱沿时间线的信息流,驻留在某条微博之下持续讨论,这其实就形成了一个内嵌在信息流之中的迷你BBS,而新浪微博也因此成为既有信息流,又内嵌了无数迷你BBS的超级平台。
这样的设计与新浪本身的基因有关,新浪的前身就是四通利方BBS,包括新浪微博的主管在内的诸多人士均出自这一时期。而在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也更有利于新浪的商业目的:新浪在博客时代的成功,积累了大批的名人资源,将这样的资源导入微博,是新浪微博寻求快速崛起的核心运营策略,通过这样的设计,大V的每一条微博,不再在信息流中一闪即过,而成为独立且可以反覆被粉丝们追捧的内容,既方便粉丝们追随大V,也更有利于大V将特定内容传达到粉丝群体,从而形成一种紧密而又单向的联系(与Twitter相对松散但平等的联系相比 ),这其实赋予了大V一种特殊地位,更有利于吸引大V入驻新浪微博。
这样设计还有另外一重效应:通过用户页面可以进入特定微博反覆评论转发,个人页面在事实上也就成为了类似自媒体的存在。用户就特定议题的持续表达,既可以在信息流中获得广泛传播,又能够在页面下反覆讨论,持续转发,不断发酵,对于大V而言,这样兼具信息流扩 散和持续发酵的设计,更容易形成热点话题。
围绕这样的设计,新浪一方面通过推荐乃至赠送粉丝、推荐微博等方式,迅速制造出了动辄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粉丝的超级大V,另一方面,又通过围绕大V制造热点话题,为大V进一步吸引粉丝,扩大影响创造条件。应该说,新浪如此操作是极其成功的,在批量制造大V及其影响力的同时,新浪微博的用户数量与影响力也迅速膨胀,俨然成为了一种现象。在新浪微博早期的黄金岁月中,许多人甚至开始幻想"微博改变中国",围绕微博的存在,开始设计各种推动方案。
这样的设计和操作下,新浪微博尽管也有社交平台的属性,但与其说是像Twitter这样的社交平台,不如说是一个内嵌无数BBS甚至是自媒体的超级媒体。在其崛起过程中,新浪微博官方作为管理方,通过制造大V和营造热点话题,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拥有了更大的Power,而那些被新浪选中,或者与新浪紧密合作的大V,也因此迅速积攒了巨大的影响力。然而,如此超级媒体的存在,在一开始就能嗅到不祥的气息。
首先,新极权体制容许一定的文化消费自主,却从未放松过对于内容的根本管控,且通过现有的文化、影视、新闻、出版体制,始终掌管着内容提供的直接控制。网络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已然引来了一轮又一轮的限制和管控,微博这样的新兴超级平台,势必要被纳入新的管控之中。其次,新浪微博尽管有其独特设计,仍然保留了社交平台的属性,各种草根维权信息,也得以跻身于信息流中扩散放大,一旦经过有影响力的大V的推波助澜,又或者是大V们的议题设置获得了草根粉丝的热烈响应,就会形成从话语到行动,从线上到线下的聚集效应,前者的典型事例如钱云会事件,后者的典型事例如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而所有类似事件,都对现行维稳体制带来了挑战。
最后,作为超级平台,一旦出现为大众所关心的突发事件,新浪微博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话语大V们还能够迅速地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于短时期内形成某种或许不为官方所喜的压倒性舆论态势,宜黄自焚、上海大火、723动车事件无不如此,这也同样对日益刚性但又缺乏能动性的维稳体制构成了挑战。在这个意义上,正如笔者当初的断言:微博与维稳不兼容。新浪微博的巅峰时刻,其实已经注定了其未来的命运。
不幸的是,新浪微博赖以迅速崛起的设计和操作,同时也隐藏了方便当局绞杀的后门。针对新浪微博制造热点话题发展用户的方式,通过对新浪管理方施压,即可以有效地将敏感话题从热门话题的操作中移除,不论是从新浪公司的商业利益出发,还是微博本身的存亡考虑,新浪微博管理方都不可能不从命。更为重要的是,新浪微博对于大V太过倚重,与大V相关的内容和活跃度的权重过高,而相对数以亿计的用户数量,区区数百的大V数量又太过少数,只要通过新浪微博管理方沟通(施压),或是针对大V进行删帖、禁言,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微博整体的活跃度,如果这一招还不管用,那么,定点清除大V,也就成为了最后也最有效的选择,慕容雪村和李承鹏们最终被销号,不外是 这一步骤的自然展开。
通过话题管理,通过打压乃至清除大V,新浪微博的整体活跃度在短时间内已经迅速降低,以致无数人都曾惊呼过"微博已死,有事烧纸"。截至到7月7日李承鹏微博被销号,已经很难统计究竟有多少大V加入到了转世党的队伍,又或者是就此退出了新浪微博。而在2013年以打击谣言为名的清网行动之后,即使是仅存的大V,也都增强了自我审查的力度,曾经迅速崛起的新浪微博,在新极权体制的内容管束,以及刚性维稳体制的排他要求之下,已经迅速失去了其超级媒体般的存在功能,雪上加霜的是,微信朋友圈的出现,又挖掉了其本来就不甚强 大的社交功能的底盘,放眼未来,新浪微博除了顽强的草根表达之外,最主要的内容,恐怕就是各路营销帐号的运作了。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