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对海尔的"裁员"情况颇为关注。截至今年5月,海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册员工总数由86000人减至64995人。这一举动被媒体形容为"清洗",海尔为何大幅裁员,清洗中层?未来还会不会持续?6月27日,由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创新发展论坛"上,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对此作出了回应。与预料的不同,张瑞敏再度语出惊人:"去年裁掉1.6万员工,海尔今年还要大刀阔斧,裁掉1万名以中层管理者为主的员工"。
一直改革态度强硬的张瑞敏并非对外界的非议全无察觉,"外面很多人议论,太不可思议了,太危险。但是解析来看,这件事必须做,而且这个裁员数一点不算多。"。
"就像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写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以这样的句子作为有关海尔互联网转型演讲的开头。在他看来,在这个颠覆的时代,传统企业"规模与范围"的驱动力已经被颠覆,现在企业的驱动力变为"平台",平台就是快速配置资源的框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商,阿里销售额可以做到一万亿,但全世界实体店能做到一万亿的只有沃尔玛。"
"如果我们跟上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最好的,如果我们不能跟上,对我们就是最坏的。"张瑞敏这样阐释自己对于这句被频繁引用的开篇语的理解。而在他口中"即将被颠覆"的海尔从去年开始已经酝酿了一场疾风暴雨似的改革,与商业模式转型相伴而来的是组织结构的大幅压缩与扁平化,这场变革正在导致在海尔工作的近三万人将在两年内失去自己赖以维生的工作。
海尔内部的"三种人"
而经典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效力。"首先,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被颠覆了。大工业时代,人是机器的附庸,需要流水线大规模制造,现在需要工厂与客户"零距离",需要的是大规模订制。"张瑞敏表示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也正在发生转变,"德国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理论,企业现在还保留着金字塔的层级结构。曾拜访美国通用汽车,对方表示企业内部有14级层级。而现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颠覆了这种层级结构,用户、员工都可以成为中心。"
而对于"金字塔"层级结构的颠覆促使海尔走向"扁平化",海尔现在内部只有三种人:平台组、小微组、小微成员;不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平台组主要是快速配置资源,小微组即海尔内部小的创业团队,小微成员是由小微组决定招募进组的成员。"这个非常难,海尔探索了很多年。"张瑞敏谈起时下在海尔内部展开的这场"断腕式"革命时,表情凝重。
"然后被颠覆的就是法国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互联网时代资源不再集中于某一地还是某一人,而是分布式的。"张瑞敏举了个例子,"现在有句话是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不可能在你公司里',因为都在网络上。所以我们之前研发部门都很神秘,现在完全开放。我还专门为此去麻省理工,对方院长非常欢迎。"
这事必须做,而且裁员数一点不算多
"把组织压扁了,这个任务是非常繁重,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中国。"张瑞敏所说的"繁重与困难"可以通过海尔2013的人力资源数据对比看到。"去年初海尔员工数量是8.6万人,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比例为18%。"
组织调整"伤筋动骨",似乎是全世界大企业的"通病顽疾"。张瑞敏称曾将组织调整的计划与IBM前任总裁郭士纳交流,对方称这也是自己生平夙愿,然而直至自己退下来也没有开始这项工程,"涉及20万人的工作,一旦失败,整个企业将荡然无存。"
"我们也是思考了很多年,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去年才开始做。今年预计还要减少一万。"一直改革态度强硬的张瑞敏并非对外界的非议全无察觉,"外面很多人议论,太不可思议了,太危险。但是解析来看,这件事必须做,而且这个裁员数一点不算多。"。
在张瑞敏看来"必须做"的理由有三个:第一个,我们外包的业务很多,非主业的,制造链劣势的都外包出去,这部分人数量很大,到了外包的单位,可能会继续用他;第二个,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时代肯定要减人。原来海尔有个样本,以前一个车间108个人,现在没人,这在德国叫"黑灯车间",因为都是机器人。有的人说"你怎么把人都下来了",但是如果你今天不办这个事,明天企业就不存在了。
"另外你不做这个可以啊。去年美国已经回迁了二百多家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将大量热水器、洗衣机代工业务回迁到路易斯维尔,它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在美国代工的产品比在中国代工成本下降20%以上,题目触目惊心叫'让中国制造一边去吧'。"张瑞敏语气沉重,"如果你今天不减少一些人,明天企业就不存在了。"
"是你今天转型好,还是明天成为'底特律'好?"张瑞敏反问,"汽车之城"底特律的破产结局发人深省。
去掉中间管理层
"企业变扁了,中间很多管理层都要去掉。不是必须要去掉,是互联网逼着你去掉。举个例子,过去海尔全国有三万多个店,信息要一层层上传,县、市到地区,跟国家行政体系一样。现在有互联网了,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上传到网上,那我何必让这些人弄?"张瑞敏说,"而且这个信息还不准,我信息化,把所有电脑都联在一起。"
"这个量非常大,但是减人不是目的。目的是颠覆人的观念,以前企业是管控组织,现在企业是创业的平台,就是发动每个人去创业。"据张瑞敏介绍,海尔往"创投平台"转型已初见成效,三个八零后员工的"雷神笔记本"便是一例。"这部分中间管理层下来了并不是被推到社会上,可以创造机会创业。有员工自己成立创业公司出去了,收入提高了很多。"
"所以,不管企业内部是减人还是加人,只要企业在增长,你就是在给社会创造就业,创造价值。"张瑞敏进一步解释道;"以前就说你是减人了,因为企业封闭,但现在看来不是这回事。"
最后,张瑞敏用黑格尔《小逻辑》里的一句话为演讲画上句号:"熟知并非真知。熟知是过去成功的东西,可能会束缚你,真知是真理,需要你去探索。"
—
公司不行了。非要说这么多干嘛。
裁1万一线员工确实有可能是公司不行了
裁1万中层 则肯定是公司结构大调整
嗯 魄力十足
看结果吧
今年家电业日子相当难熬
呵,真要扁平化就是这种大公司的末日,既然都是小组化没有上下级,就直接把公司完全资本化好了,下面小组死活不论适者生存,上面公司就负责研究项目价值做风投好了,要你个总公司架构来有鸟用
海尔在资本运作和风险投资这块未必见得有什么优势和专业性,真这么搞是死是活还不好说
企业信息化后确实不再需要原本的很多中层职位,支持海尔的改革
家电下乡结束后裁员是必然的。
09-11在海尔工贸做业务经理。家电下乡接近结束,升职无望,就闪人了……
其实裁员裁的估计也是业务之类的,太多了……个个产品线都有人,职能重叠,家电下乡的忙乱还掩盖些。
其实09年甚至更早就是基层(大型分销商)自主下单,给加盟商送货。
工贸其实工资都挺高的,最底层的大概4000+吧,中层1-5万。现在基本上连锁店都趋于饱和,我所在的省份,一个乡镇上就有2家专卖店。还不算什么海尔笔记本,热水器,太阳能,整体厨房之类的……
他裁的很大一部分应该是销售方面的人员。
技术中层和熟练工人中层,应该不会裁很多。
海尔有个新业务,类似于"松下盛一"目测比较有发展。
我在美国一个软件公司,公司规模中等,全球大约5000人。其中我任职的IT部门100来人,以比例来说非常少了。但是从公司架构来说,从CIO往下到最终的技术人员岗位,有副总裁,资深Director/Director,资深Manager/Manager,Team Leader,技术人员。也就是5层。
但是以我个人经验看,至少可以砍掉一层,你别看5变4只减少一点点,但是Manager起的人收入都是很高的,砍掉一层一年剩下几十万美金不算什么,而最没价值可以被砍掉的就是中层,也就是资深Director/Director。Team leader是manager的候补,是公司最有价值的管理人群(同时拥有一线经验和管理经验),然后再往上就越来越变成纯管理职位,纯管理职位的主要工作是:1,决定部门策略;2,在尽量完成1的情况下和其他人扯皮。
很多所谓的资深Director对一线人员的工作毫无了解,他们的决策制定是非常盲目的,预期找这样的人来混薪水,不如让更高层花时间听取一线人员汇报并做决定。实际上只要1-2年,在双方相互了解后,这一过程会非常快速高效。
但是,另一个问题是一个企业需要给职工上升空间,所以一个资深manager不可能干十几年然后试图和其他十几个同样职位的人竞争VP岗位,为了让这些人有上升空间,公司不得不创立头衔,让这些人升迁。这纯粹是行政问题了。
朋友,一个正常的团队是需要这些人的,不然项目失败了到那找人替罪呢。估计你没待过被客户扣违约金扣的基本扣完合同金的项目,这个时候不砍这些个废物等什么呢?
砍一线代码民工的话,谁接这搞这项目呢?
所以说中层其实就是冗余,如果公司前景不好,首先砍的就是这些人。
个人感觉,中层是最容易躺在功劳簿上没进取心的。。
上升无望,客户关系又做的很好,定期维护就行了,开拓进展什么的都不愿意去做了
看来海尔的信息化做的很不错啊。
说实话要是信息化做的不好,对企业反而是个负担。
海尔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成熟的企业做这种手术决心很大啊。
昨天看到海尔的一个6.6万装修包,很有意思。。。
海尔老态龙钟了。
每个大公司的中层混饭的人员数量至少可以减一半
的确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楼上有人酸溜溜的说什么"资本主义,资本家嘛",但事实上在信息化的今天,像海尔这样的大企业如果不把管理扁平化,的确是很有可能活不下去的,这还的确是资本主义逼的。
现在的制造信息化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了,很多中层干部可以省掉。
中层最没用,或者说冗余的中层是拖累,尤其是国企,指望他们干啥?管技术?管理?
一样的,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更是如此。比如国企内书记这个岗位就很扯,还有些企业从一个地方学习一种制度,又从另一个地方学习另一种,结果两方面的职位最终都保留下来,越改革管理团队越庞大,越改越差!反而是技术团队不够专业,人也很少!
海尔全球5万多员工,这次裁掉1万员工,确定是全球各个分部一视同仁都裁还是只裁中国那部分的,还有确定1万人都是中层,我不太相信每5个员工里就有一个是中层。
现在网购冲击也很大啊
一般的家电销售人员未来真挺大压力的
所以我是坚决不回家电行业了
就是电商对原有体系人员的冲击而已
传统家电已经饱和,冰箱空调这些东西买回来十年都未必会换,中国家电企业只有一条出路——干犯日韩+飞利浦,把全世界市场都抢下来,不然就只好自己消化自己——搞合并和裁员
难熬的何止家电呢,经济怪得了谁,呵呵,资本家么。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