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星期四

墙外楼: 項小凱:中國政府在TPP問題上進退兩難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rowth Hacking Webinar

Join our webinar to hear Sean Ellis share how you can use data and technology to find clever ways to grow your ecommerce business.
From our sponsors
項小凱:中國政府在TPP問題上進退兩難
May 15th 2014, 02:50, by 墙外仙

美國總統奧巴馬,本次對日韓馬菲亞洲四國的訪問,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向世界顯示重返亞洲的戰略決心,並且同時向正在強勢擴張的中國政府示警。儘管奧巴馬一再聲明,美國並非有意遏制中國,但時逢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日趨緊張,這些修辭性話語,反而更令人覺得是「醉翁之意就是酒」。
值得一提的是,在訪問日本之前,美日兩國的相關部門,就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問題,加速了雙邊的協商,以圖在奧巴馬訪日期間,最終敲定談判。但是,由於雙方在一些關鍵項目的關稅問題上,仍然存在較大的分歧,因此未能達成一致。
從2010年3月TPP的第一次協商啟動開始,截止2013年8月,短短3年多時間,就發生了19次談判,平均差不多每過兩個月,就要啟動一次。這個頻度,實際上已經是非常之高。除過談判的高頻度之外,TPP的內容,也非常廣泛,包含商品服務貿易自由化、對外投資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國營企業限制、勞工權利保障等多方面內容。與WTO之類的常規型貿易協定不同,TPP是一個同時強調經濟與制度因素的整合型國際關係指導框架。
直到2013年的上半年,中國政府並不看好TPP的前途。2013年1月,黨媒《解放日報》刊發文章《TPP談判為何久拖不決》,認為美國推進TPP,只是為了單方面最大化美國自身的好處,從而犧牲他國的利益,因此導致談判僵持不下,並可能最終影響TPP停滯不前。在中國當局看來,TPP只不過是美國利用自身的國力優勢,對環太平洋國家的一種強勢推銷,想要真正得到周邊國家的認同,並不容易。
但是到了2013年7月,日本突然宣布加入TPP,正式成為第12個成員國,整個形勢為之一變。在日本加入之後,TPP成員國的GDP總和,將達到全球近的40%,而貿易總量,將佔全球的約1/3。就在日本宣布加入TPP的第二天,官媒《人民網》上刊發了標題為《日本正式加入TPP談判,中國或失去部分經濟影響力》的文章,罕見地表達了的對TPP的緊張情緒。
數十年以來,中日的雙邊貿易持續增長。在2007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國,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性,也隨之越來越高。儘管中日兩國之間,政治關係長期不佳,但中日雙方的政府,似乎都在遵循「政冷經熱」的默契,有意避免因政治因素而影響兩國的經濟關係。然而到了2012年9月,情況發生轉折。因為島爭問題,中國多個城市,發生大規模反日遊行,甚至發生多起砸毀日系私家汽車、燒毀日系店舖的事件。當時,對中日關係的各種討論,也甚囂塵上。其中,澳大利亞華裔著名經濟學家黃有光教授,發表文章《中日經濟戰怎麼打》,認為中日若爆發經濟戰,只要按照黃教授所指導的經濟攻擊辦法,日本所承受的經濟損失,將會比中國的損失大得多。
黃教授的分析不能說沒有道理。而這方面因素,也必然會引起美日以及中國周邊國家的憂懼。長期以來,中國以低廉而優質的勞動供應,以及極具潛力的原材料與消費市場,吸引了大批的國外資本蜂擁而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到中國去」,已經成為國外企業的生存法則。受巨額外來投資的推動,中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增強,而經濟影響力槓桿,也成為中國在地緣政治博弈中的核心優勢。這一優勢是如此巨大,以至於連美日等世界性大國,近來都難以應對中國的出牌方式。
近年來,中國不斷地利用經濟影響力,在地緣政治問題上對別國施壓,而這也反過來,成為促進其它國家參與TPP談判的重大動因。其中,與中國有領土糾紛的日本,更是對TPP顯得特別熱切。日本在宣布加入TPP的同時,實質上擱置了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談判。而在2012年,中日雙邊的貿易規模,也首次發生下降。
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是有別於往屆的日本領導人,多次在公開場合大談國際政治秩序,強調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安倍提到,TPP對於真正理解自由、民主、市場經濟價值的美國與日本,在共同領導制定國際新規則方面,具有重大意義。這番言論,顯然隱含地指向了中國的非民主體制。
儘管到目前為止,中國仍然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國,看起來在貿易地位上,似乎仍然佔有優勢。但是,中國經濟的貿易依賴率(即該國貿易總額對GDP的比率),高達48%,遠高於日本的28%。所以,如果僅僅是中日雙方發生經濟貿易的對決,中國或許並不會太吃虧,但如果是被孤立在一個大範圍的廣域經濟圈之外,則中國顯然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經濟困境。
中國國家領導人,近來頻繁地對亞洲各國的出訪,以及對建立「包容性」貿易夥伴關係的強調,顯然有意區別於TPP框架對國家制度性問題的關注。如果說,2013年官媒的文章,只是一種對TPP「遠慮」的表達,那麼這些舉措,則更像是一種對TPP「近憂」的反應。然而,除過日本之外,中國還同時與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進行著領土方面的爭執,顯然這一因素,也會給中國的這種貿易外交的努力,帶來相當的陰影。
但是,中國政府的這些對外擴張的舉措,看起來並非像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中華民族的復興夢」, 是當下中國意識形態的新旗幟,在歷史觀方面,也包含了對「強漢盛唐」的帝國回憶;而當前這種區域性大國的現狀,顯然不能滿足實現一個帝國復興夢的需要。鑄造一個強勢崛起的大國符號,並將之融入國民觀念之中,此舉的成功與否,似乎被認為是事關政權基礎的穩定。由此看來,對外擴張,成為當下國家發展戰略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然而,在TPP面前,中國政府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若拒絕加入,則存在被國際經濟圈孤立的重大風險,長期必然不利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從而削弱政府的能力;而如果要求加入,則中國政府不得不因此,對各類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包括限制國有企業的特權,保障勞工權利,承諾保護知識產權,甚至還有必要進行司法改革以貫徹法律的實施。實際上,如果中國政府不進行較為徹底的制度改革,加入TPP的希望基本為零。
這就回到了一個老問題,中國政府是否有足夠的意願,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進行制度改革。但無論中國政府是進是退,在未來的地緣政治的博弈遊戲中,都很難再繼續保持迄今為止游刃有餘的經濟影響力優勢。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