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朝鲜半岛风波乍起,一早上朝鲜知会韩国方面要进行海上实弹演习,朝鲜方面发射了500发炮弹,其中有100发炮弹落到了"北方界线"以南的海域,随后韩国方面立即还以颜色,发射300枚炮弹,据称朝韩"越界"的炮弹旗鼓相当。朝韩局势遽然紧张,但是韩国股市的波动并不大,市场对局势的反应应该是最灵敏的,至少韩国市场情绪比较"淡定"。当人们将目光集中于克里米亚半岛以及南印度洋的时候,朝韩大炮对射成为愚人节这一天的热门新闻,金正恩的意图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回顾一下最近一个多月的朝鲜半岛,除了美韩"例行"的各种军演之外,朝鲜一直没有消停,从2月27日开始,朝鲜就开始发射短程、中程导弹以及精度不准的火箭弹等等。当大国忙于克里米亚危机的时候,朝鲜不断地在放烟火,直到2月26日,朝鲜被怀疑发射中程导弹才引起国际关注,联合国谴责了朝鲜的行为。3月31日朝韩大炮对射则一下子让半岛局势进入战争的边缘。这一事态再次提醒人们,朝鲜半岛依然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局势随时都有可能失控,对金正恩的朝鲜需要格外"关照"。
【朝鲜半岛上的"时间倒错"】
自从金正恩发表新年演讲,向韩国方面释放善意之后,半岛局势逐渐回暖,离散家属时隔三年多再次会面。韩国朝野热炒半岛统一的问题,朴槿惠在德国访问期间还提出了半岛统一的建议,形势看起来非常不错。金正恩"及时"地给韩国泼了一盆凉水,大炮对射同时,朝鲜方面还透露要进行新形式的核试验。
朝韩共处一个半岛,但是却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韩国已经加入世界市场体系并且依靠集体安全(尤其是美韩军事同盟)来获得利益和国家尊严,而朝鲜则处于封闭状态,安全基本依靠"自助"。三八线不仅是朝韩的分界线、朝鲜战争的停火线,也形成了一条政治经济的"鸿沟",同时也是一条难以轻易越过的思维界线。冷战期间,朝鲜半岛被一分为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前沿,冷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转变,苏联已经解体,而中国早已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朝鲜则走上了"先军政治"的道路,冷战的各种遗留毒素在朝鲜畸变。
冷战五十多年,以及冷战后20多年的发展非但没有使朝韩跨过三八线,反而出现了核武器的难题,朝鲜事实上拥核成为朝鲜半岛的新挑战。金正恩上台之后并没有改变先军政治的策略,反而是在核武器问题上变本加厉,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并频频发射导弹。金正恩上台两年多,却没有走出朝鲜国门,外交政策更加倚重核武器或者军事挑衅。而韩国朴槿惠上台之后则力推半岛信任进程,这是两种完全不在一个时间隧道的外交话语。
统一,是朝韩官方共同坚持的口号,但是却无法沟通,如同鸡对鸭说。统一,对朝鲜来说就是首尔淹没在朝鲜炮弹的火海之中,或者金正恩同志驾驶坦克第一个攻入首尔;而对韩国来说,就是德国统一在朝鲜半岛的重演,韩国有些官员提出要积极应对朝鲜崩溃带来的冲击,为统一做好准备,此种言论无异于给金正恩唱起了安魂曲,金正恩除了用炮弹回击之外,"别无选择"。朝鲜的国家结构中,军事权力独大,难免对武力产生一种迷恋,遇到问题便想到在军事上挑衅韩国,尤其是拥有了核武器和中远程导弹之后,朝鲜自觉拥有军事优势。
而韩国的权力更多来自经济,韩国已经是经合组织成员国,而朴槿惠以"创新经济"作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国家统一被纳入三年国策之中,但更多的是从经济与社会方面来准备统一。两德统一之后,德国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时至今日柏林墙形成的隔阂犹在。朝鲜半岛分裂与对立的时间远远超过东西德,朝韩两国都将国家统一视为最高目标,但是除了"统一"的字眼之外,几乎没有交集。当双方都畅谈统一的时候,就出现了大炮对射的"景观"。
从乌克兰危机之后,朝鲜的军事调门就不断调高了,除了大国政治提供的空间之外,克里米亚入俄也刺激到了朝鲜,乌克兰从1994年交出核武器,而现在不得不吞下克里米亚入俄的苦果。也许这一事件进一步坚定了朝鲜拥核的决心,关于朝核的六方会谈正在筹备之中,而朝鲜将以什么姿态出现在谈判桌前,又有多少筹码玩转六方会谈呢?那就是不断强化拥核的事实。美日韩三国领导人在荷兰海牙会面的情景虽然有些尴尬,但是在朝核问题上立场是一致的,会面结束之后几个小时朝鲜就发射了"劳动"导弹以示抗议。
朴槿惠总统在欧洲访问,不但与中美日领导人会面,重申"朝鲜无核"的原则立场,还畅谈半岛统一的大计,在这个过程中,朝鲜是"缺位"的,变成了大国游戏的"对象"。朝鲜从2月27日开始放各种炮弹,既是回应美韩各种"例行"军演,也是参与"大国政治"游戏的场外表演,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金正恩的空间在变小】
朝韩大炮对射之所以没有引起世人的"惊诧",原因有两方面:人们已经习惯朝鲜无常的行为方式,在过去几年中,金正恩频频给外界各种"意外";朝鲜事先已经电话知会韩国,大炮对射更像一场表演。此外,朝鲜方面还大张旗鼓地为核试验造势,这也有别于前三次核试验的行为,雷声大,雨点小也算正常。
在例行实弹射击之前知会韩国方面,透露除了金正恩理性算计的一面。2010年延坪岛炮击事件给韩国造成了不小的伤口,此后改变了应对朝鲜军事挑战的规则,若朝鲜炮弹越界,便"及时准确有力"地回击,按照这样的原则和预案,朝鲜事先不通知韩国这是实弹演习,而且精度不高的火箭炮也难免越界,那韩国方面自然条件反射地认为延坪岛炮击又来了,擦枪走火自是难免,一场放烟花的表演赛就变成了真正的战争。更重要的是,这一天美韩正在举行大规模军演,朝韩走火,美国必然要卷入进来,一是美国政府对金正恩已经失望透顶;二是美国必须给韩国以安全保障。如果不事前告知韩国这只是演习,金正恩可真可能把火给玩大了,这并不符合朝鲜的"遏制"战略。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到朝鲜行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因为大国共识压缩了金正恩的自由度。在荷兰海牙奥巴马认为大国合作有力地改变了"游戏规则",美国政府将朝鲜弃核作为谈判的前提,而中国也将无核化视为朝鲜半岛政策的首要支点。金正恩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之后让周边大国意识到朝核问题的危险性,如果放任朝鲜随意使用核遏制力,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外交资源,还要损失不少安全利益。自去年开始,中国将无核化提到了半岛和平稳定之前,也就是说无核化是半岛和平与政治手段解决分歧的一个前提。
另外,朝鲜以先军政治为基础的"先军外交"政策也遭到了边际收益递减的困境,以军事挑衅换援助的模式已经走不通了,从去年开始,大国在制裁朝鲜的问题上达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金正恩虽然把核弹搞出来了,但是没有一个大国欢迎他,除了蒙古总统之外,金正恩还没有会见过一位外国元首。如果再继续核试验,那朝鲜就不仅仅是"自我放逐"了,而是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朝鲜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区,这种观念之下,朝鲜就有了更多的筹码和资本,但是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抵消了朝鲜在地缘上的价值,朝鲜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战略负资产。吊诡的是,负资产有时候也有威慑力,比如说朝鲜震荡带来的难民问题让周边大国也不得为三思而后行。其实这种"遏制"要比核武器更不靠谱,这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装置,估计金正恩不会主动采用。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