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

墙外楼: 中国乡村债务是怎样炼成的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1 Retargeting Platform

Our Average Customer Earns $10 For Every $1 Spent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乡村债务是怎样炼成的
Feb 27th 2014, 01:36, by 墙外仙

"电费支出200元,经手人是张龙生,大家有没有异议?"

一阵沉默过后,屋子里响起稀疏的应答声。"好,没有意见,过!下一项——"

周廷平坐在屋里仅有的两张桌子后面,面无表情地听着联村会计的报读。在他身旁,村委会、村支部和村财务监督委员会的几个头头们都悉数到场,跟村里的会计——报账员挤在两张老旧连椅上。会计旁边的桌上摆满了各村的账本,一堆票据,还有鲜红的联村财务印章。

刚过完年,屋里还是有些冷,炉子的火没人去生,这座上世纪80年代的老屋一直是村委会的办公地,也是挂片书记周廷平每月必来一次的地方。联村会计正在和报账员对账,每一笔开支,会计都会读出来,没有意见的话,周和这些头头们就只等着最后签字了——在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有异议——周廷平管着村里的财政大权,签字给钱是他的职责。

周廷平管理着东部沿海地区一个小镇范围内的十多个村子,他的直接领导是镇党委书记和镇长,联村会计是他的直接手下,还有一个片儿长。自从镇上将各个村的财务权利收上去之后,就把财务印章放在各个挂片书记和片长手里。所以每到月初,他们几人都会召集各个村子的头头们去对账,看看村里花了哪些钱,怎么花的,然后付钱。

自从推行村级财政由乡镇政府代管后,周廷平总是能听见底下的抱怨声。虽然"村财镇管"的初衷也是为了监督村级财务,杜绝村干部铺张浪费,乱开支的现象,但显然,对账后付款,只能解决村里现实花钱的需要。

"村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来源还欠了许多债务,乡镇这一级政府又没有多余资金,连自己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是会对各个村的资金下手。"一位在镇政府工作了十余年、曾担任数个村子挂片书记的人士说。

这些事周廷平也曾从镇上听说过,但更让他吃惊的是,这个沿海地区并不算贫穷的村子,曾因旧村改造和千村并乡运动而欠债上千万。"现在债务虽然已经基本还清了,但是村里该卖的和能卖的已经卖得差不了。"一位年前刚刚退下来的老村支书说。

老村支书说,村这一级不算是政府,只算是一个自治单位,也就是村民自治,但村里的财务权利被镇政府给牢牢掌握在手里,现在村里更像是傀儡。

被村支书和镇党委书记夹在中间,周廷平这个挂片书记当得很无奈。但他的工作,也只是对账。

村与镇

周廷平说,自从实行乡财县管后,镇政府是一点钱都没有,现在他的工资都是区财政局发放的,但区里仅靠那点税收返还,还不够发工资的。

"可以说,每次发工资,镇上都在欠区里的钱。上次镇上得了个奖,奖金1000万,镇上连个毛都没看到,直接被区财政划走了。没办法,以前镇上欠区里太多钱了,镇上一个基金会破产,当时欠账好几千万,都是区政府给平的帐。"周廷平说,镇政府没有钱,只能向下伸手了,我们这里推行的是村级财务由镇政府代为管理,伸手更有机会了。

他管辖下的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整个村全部1000亩耕地都被镇政府租给一个韩国商人,当时被划为旅游项目,三年租地款一次交清,虽然不到300万,但经过镇政府一划拉,到村账户上就只有200万了,但这200万也不是村里能够花的,没有任何自主权。

更重要的是,租金款最终也没有全发到村民手里,只给每个村民一年600元的口粮款,让他们出去打工。"后来韩国人跑路了,又留下一堆债务,村里想把地拿回来自己耕种,镇上不允许,希望能借这块地能够重新实现一次价值。"周廷平说。

村与镇的交锋,不止一次在基层上演。

上述刚卸任的老村支书说,他们村西边有1000亩丘陵地,其中有200亩建设用地指标可以变现,区政府和开放商谈好的价格在每亩10万到20万之间,但是钱到镇政府帐上时,就已经变成4万元一亩了,到了村里又变成2万多一亩。

"现在那200亩盖了别墅,对外售价300万一套,而其余800亩还被租了,算上租金,也只是这200亩的销售款那么多钱。最关键的是,返还到村里的这点钱,都不是村里可以支配的。"他说。

对他来说,这不是最难应付的局面。最为难的是上级拨给村的专项款,镇政府会扣掉40%,但是镇政府没名义花,于是要求各个村自己将镇政府花掉的钱找名义入账。"我没花那笔钱,在账上还要体现出来,一次就好几十万。"

当然,镇上将村里的钱花掉,还是会挂账的。这位村支书说,最后账本挂在了镇上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下称经管站),这是一个农业部直属的指导村级财务管理的事业单位。按他的理解,挂账的意思就是,镇上欠了村里的钱,镇上也认账,但是根本没人去要钱,至少以村支书的身份,很难要回来。

"在旧村改造开始的时候,镇上就将各个村的补贴款全部截留,做成借款写上借条,期限是50年,年利息5%。"一位在经管站工作多年的人士说,但过了好几年,镇上也没支付过利息,不管借与不借,钱都已经被截留在镇上了,我们也知道违法,但是没办法,镇上太穷了。

债务

镇上欠了村里的钱,到了村里,那就是债务,至少周廷平是这样认为的。

"村里的债务现在来看没多大问题,但其实是有个基本数据的,现在各个村少的欠几十万,大的欠几百万甚至过千万。"周廷平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央出过一次文件,要求农民对于村的欠款不再追要,但是在村里会挂账起来,基本每个村都有几十万。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2006年农业部曾下发《开展全国村级债务债权摸底的通知》,通知提到,山西省太原市的村均债务达到89万元。

仅据周廷平了解,在他辖区旁边的一个村目前欠银行接近100万,仅村里一家村办企业的破产就占据了债务的一半,那个企业占地不到两亩,银行通过法律手段封停企业后,就一直搁在哪,十多年了,这笔账都没还上。

好几次,周廷平都听到底下的村支书抱怨,很多年发不下工资来,村里不仅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甚至几十年前欠信用社(现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钱,信用社因为没法从村里要钱,就从每个村民信用社贷款里扣,一点一点地扣。

他援引那些村支书的话说,虽然2000年以后,义务教育有政策来清算债务,但并没有全部清算,为了还债,村里当时卖了两个年年盈利的砖厂,此后替村民垫付各种税费的来源全部都是借款。"现在村镇两级,镇里每年安排下各种任务,从来不带资金来。"

周廷平也管辖着一个镇政府驻地的村,原本以前的债务差不多还清了,但进入2006年,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以及千村并乡又开始了,他觉得以前全部加起来欠的债都没这几年欠得多。他说,镇政府驻地村里的30亩地可以卖出1100万,拆迁上楼成本就达到1800万,700万的差距只能通过借债和进一步卖地来填补,不行就只能拉长拆迁时间,等地价上升再卖地还债。

"将来如果还要进行城镇化,新支书会很不好干。我现在虽然不是村支书了,还是要帮着新支书去区里跑土地指标,不然下一步工作根本不用开展了。"前述退休老支书表示,对于各个村的债务,只能指望上级政府了,但是镇这一级政府是不行的,未来村债务的偿还和化解只能依靠更高层政府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周廷平、张龙生为化名)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