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留港女生劉涵在太古城道過斑馬線,被貨車撞倒傷重不治事件,引發網絡罵戰,有人罵女生「大陸式過馬路」、有人罵內地人「搶學位、搶工作」、蝗蟲之說又現。年輕的生命遽然而逝,不討論交通安全,變成虛浮漫罵,網絡上這些少數但響亮的聲音,值得注意。
曾幾何時,好像還不是太久遠的日子,香港人自詡有正義感,理性但有溫情,包容又願意體諒。如今,一講「理性」,總會聽到一些聲音說,對這些人這些事「不須講道理」;一講「包容」就說你「縱容」。
「理性」,只不過是叫人認清事實講道理。太古城道的車禍,有住在附近的朋友說,那條斑馬線,每次過馬路都要很小心,彎路轉直路,司機以為看得通,車速一般頗快;行人又往往對距離與速度較不敏感,很多時候一踏出斑馬線,車輛轉彎駛至,險象橫生。斑馬線行人可優先過馬路,交通意外到底是司機問題、行人問題還是道路設計問題?誰又能這般快下結論。
貧富的極端差距,權錢階層的固化,社會流動性減低,令中低下階層的利益爭奪更形劇烈。新移民、自由行旅客、甚至如劉涵一樣的「港漂」,一件不幸的意外,都容易成為情緒爆發的導火線。若希望這個社會還能繼續進步,首先是不要讓仇恨掩蓋理性、不要讓怒火蒙蔽眼睛。
新移民以每年五萬多人的速度穩定增加,本土派以漢人移民新疆西藏為例,警惕新移民將「溝淡」本土香港人。然而,回歸至今,七十萬新移民始終是少數,新移民呼吸香港的空氣、年輕一代新移民在香港接受教育,奔跑在香港的郊野。香港人若有足夠自信,相信我們的制度優勢、相信自由法治的價值,究竟最終是誰溝淡誰,又何須恐懼。
詭異的是,升溫中的「排內」情緒,製造對立局面,容易激起新移民的自我防衛機制,香港僅餘的感召力,亦隨之而逝,也無力「溝淡」新來者。
世界各地都有新移民問題,美國有黑人亞洲人拉丁裔人印第安原住民,膚色文化不同,歧視難免,但總算客客氣氣;內地人香港人同文同種,竟互相仇視,「蝗蟲」掛在口邊。發展下來,庶民鬥庶民,人民內部的互相仇恨,誰最樂見?當然是冷眼旁觀、最擅長拉一派打一派的當權者;人民內鬥,散亂一團,紛擾不息,不能組織壯大,就不會窒礙統治者居高臨下的大佬地位。
一個專權的黨,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國家被騎劫,是受害者;一個蒙蔽人民、促成權貴資本壟斷的政府,也不能代表人民,人民也是受害者。對內地專制的不滿,不應化成對人民的憎惡。爭取單程證審批權、社會資源本地人優先,都是合理訴求,可以文明說理;用惡毒語言咒罵,只會自我貶損。
最近,曾與來自北京上海的內地朋友,談到升溫中的中港民間矛盾。出乎意料,內地朋友沒有感覺,不熱衷談論,覺得見怪不怪,他們說,北京人上海人同樣「排內」,都不喜歡外省人搶資源、搶買房、搶教育機會,人們只重自己眼前的切身利益,「排內」理所當然。
部分香港人抗拒融合,甚至開始出現「排內」情緒,諷刺地,最少在排內心態這關節點上,中港兩地竟然越走越近。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