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

墙外楼: 叙利亚化武危机:各方的台词和潜台词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Ultimate Sports Fundraising Program

This $27 online course teaches fundraising approaches specifically for sports programs. Learn to raise money like the nation's top program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叙利亚化武危机:各方的台词和潜台词
Aug 29th 2013, 00:26, by 墙外仙

8月21日,叙利亚反对派和亲反对派的一些活动家(如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等)在youtube上突然大量上传视频,指控大马士革当局使用火箭弹发射神经性毒气,攻击大马士革郊区反对派控制的格胡大地区,此后几日,指控逐步升级,宣称中毒死亡的人数,由最初"叙利亚人权观察"所宣称的"至少170人"、反对派联盟"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宣称的"500-1300人",发展到"1700人以上"。
8月2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发表讲话,不仅言之凿凿,确信格胡大地区的确发生了化武袭击,更直接将责任归咎于巴沙尔当局,称其责任"不可推卸",并表示"正研究"、"不排除"军事干预可能性。克里和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还指责大马士革当局阻挠联合国核查,企图通过轰炸"毁灭证据",称"对化武攻击作出反应符合国际社会利益"。在此前后,英国外相黑格、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不断放出强硬言论,称"国际社会有责任作出反应",这两国高层人士和土耳其甚至多次施放"没有安理会授权也能干"的信号。
那么,此番化武危机,当事各方的台词和潜台词都是怎样的?
巴沙尔当局自8月21日起就始终否认发动"化武"袭击,否认和化武袭击有关,并采取了同意联合国化武调查特派团进入现场调查(此前一直阻挠),和反指反对派应对化武袭击负责等姿态,其目的,当然是避免给外国军事干预找到口实。自二季度以来,政府军在国内各地战事中已渐占上风,巴沙尔显然不想因化武危机而前功尽弃。不过事发地格胡大在反政府武装控制区,且附近战线犬牙交错,且冲突双方对前线武装团体的控制力都不强,"同意调查"因莫名其妙、但绝对在意料中的"冷枪事件"而暂停,实际上变得毫无意义,客观上给人一种"调查可以,但等证据毁灭后"的感觉,而对反对派的指控就和反对派对政府方的指控一样,属于"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合理想象"。有消息称,叙利亚政府军及其支持者已在为迎接可能到来的空袭做准备,很显然,就连他们自己,也对本方台词、潜台词的说服力大表怀疑。
反对派、尤其亲西方反对派"全国联盟",是此次危机中最活跃的消息源。五花八门的死亡数字和不断涌现的视频,都来自亲反对派的组织、地盘,而近日莫衷一是、真伪难辨的各种"猛料",如"反对派和欧美盟国在土耳其(还有约旦、卡塔尔)开会讨论军事行动细节"、"袭击将最迟在29日开始"等,大多经过其经手"中转"。今年2季度以来,反对派在战事上渐趋不利,近来更因和"圣战者"、库尔德人间的内讧而困扰不已,借化武事件大做文章,进可"借师助剿",重燃借助外国军事干预夺取叙利亚政权,并排挤"圣战者"等干扰势力的希望,退也可缓解政府军在军事上的压力。正因如此,反对派渠道的台词虽多,其潜台词却未必是事件真正的脉络,而往往只是其希望的发展脉络和方向。
美国的台词和潜台词最为耐人寻味。
一方面,克里和卡尼在证据并不充分时便直接指责巴沙尔当局,其做派直追今年6月针对叙利亚政府的化武责任指控,甚至令许多人联想到当年针对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证;但另一方面,尽管小道消息满天飞,克里也好,卡尼也罢,都拒绝拿出确切时间表,且没正式谈及军事打击,更努力避免提及奥巴马去年独创的"红线"说。实际上,一些被媒体反复解读的台词,如国防部长哈格尔23日称"正在做军事准备"、奥巴马叙利亚局势"触及美国核心利益"、"使用化学武器者必须追究责任"等,并未逾越自去年底以来,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基调"剧本"(去年底哈格尔就说过"正在做军事准备"的话,指针对叙利亚化武仓库的各种军事干预方案),且美国官方仍在继续要求联合国"加紧展开调查",本身也表明,在干预问题上美国仍在犹豫不决。
事实上奥巴马对于军事卷入叙利亚内战一直心不甘、情不愿,叙利亚局势复杂,反对派鱼龙混杂,加上阿富汗战争并未完全结束,美国既不愿多耗兵力、财力,又不想再次扶植一个未来的敌人,强硬姿态更多是摆给国会和国内外的批评者,尤其是讽刺奥巴马"猴皮筋红线"的批评者看的,或者换言之,长期以来,奥巴马一直努力寻找"不武装干预"的借口,而非如某些人所想象的,在寻找武装干预的借口。只不过此次事态严重,要找到这样一个合适、得体、不丢分的借口,恐怕会很难。
英、法两国国内麻烦缠身,急欲在海外搞出"大动作"转移公众注意力,在叙利亚"搭顺风车"来一次代价轻微、宣传价值巨大的"替天行道",自然再好不过。不过两国调门虽高,动作却比犹豫不决的美国更小,很显然,铿锵台词背后的潜台词,是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其高调的真正目的,是逼美国"挑头",自己好借力打力。
土耳其、卡塔尔是叙反对派真正的热心支持者,他们当然希望借此宣判巴沙尔的"政治死刑",因此危机发生后前者是唯一公开提及"红线"并高呼"没授权也要打"的,而后者则若隐若现地充当驾轻就熟的"导向性信息中继站"角色。但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国内政治危机并未结束,且政府和军方相互猜疑,而卡塔尔自君权更迭后也已有心无力,"海合会"大盟主沙特在"阿拉伯之春"中的立场越来越保守低调,这两个国家的台词,同样是想把美国推上第一线。
至于俄罗斯和伊朗,前者先由外长拉夫罗夫出面表示"俄没有和任何人开战的意愿",继而发表官方声明,称对叙利亚进行武装干预将是"灾难性的",警告美国"不要重复在伊拉克的冒险",后者始则低调,继而由外长扎里夫发出"军事手段将不仅对叙利亚、也对整个地区造成严重后果"的警告。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东地中海唯一的战略立足点,是不容放弃的核心利益,也是伊朗确保国际空间和地缘政治回旋余地的关键环节,这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弹性",恐只限于台词,其短短几天台词的闪烁,背后的潜台词一目了然:如果没有军事干预,或干预仅是象征性的,他们不会做出什么大不了的反映,但倘外国势力决定借机对巴沙尔发出致命一击,则是另一码事了。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