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星期四

墙外楼: 邓聿文: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a Faster Site?

A Designer's Guide to Web Performance is a 50-page free guide covering the best practices, how-to steps & tools designers need to make lightning fast sites & apps!
From our sponsors
邓聿文: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
Apr 10th 2014, 01:28, by 墙外仙

美中关系让人闻到了一股山雨欲来的味道。近日,在几乎所有与中国有关的热点问题上,美国都毫不掩饰"敲打"中国的态度,似乎刻意选择要和中国"对着干"。

例如,在香港问题上,美国副总统拜登4月5日在白宫接见香港前政务司司长和民主党前党魁李柱民等香港反对派时称,美国将持续支持香港的民主和高度自治。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美防长哈格尔6日在与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及安倍首相举行的会谈中,一再强调,美方认为钓鱼岛在日本的实效控制下,是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范围。美国反对任何以力量对抗改变现状的做法,将履行承诺,协助日本抵御任何的军事侵略,保护日本的安全。双方还表示,要共同牵制中国。

在朝核问题上,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1日在国会听证时,把中国力压朝鲜作为美国从中国周边减少驻军的交换条件。哈格尔访日时又宣布,美将在2017年前增派两艘核潜艇,以应对朝鲜威胁,实际是增加中国周边驻军,施压北京在朝鲜核问题上发力。

在南海问题上,同样是拉塞尔,称克里米亚模式可能成为中国在南海通过武力或胁迫手段获取领土的先例,东南亚国家对此感到担忧,中方不应误判美协防盟友的决心,应承诺和平解决领土争议。

在中菲仁爱岛争端问题上,美公开支持菲律宾的军舰补给,国务院3月30日发表的声明称,美国重申支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海洋争端,相关国家不用担心遭到打击报复,包括恐吓和胁迫。这明显是在为菲律宾打气。

对于美方高分贝批评中国的言行,两位中国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常万全本周在会见到访北京的哈格尔时直言表示不满,望美谨言慎行,管束日菲,火药味十足。

美国高官为什么要在此时反常地"围剿"中国?是因为奥巴马即将出访日韩菲三国,需要给这些盟友一点交代以示支持?还是在克里米亚事件后,美国经过短暂的政策评估,决定集中精力对付中国?若是前者,这将只是一种短期现象,随着奥巴马访问的结束,美国对华表态将回归常态;若是后者,这预示着美国对外政策转向的争论已经结束,美国并没有因为克里米亚入俄而把俄罗斯看作自己的主要敌人,中国依然"不幸"成为美国对外政策防范的主要对象。

在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后,中国战略界有一种乐观的看法,认为俄罗斯将会替中国抗起反美大旗,美国会把俄罗斯看作主要敌人,欧洲将再次成为美国的战略重点,中国感受到的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将因此减少,美国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政策或将改弦易辙,实行不下去。

客观而言,在美国开始对俄采取系列制裁后,中国的战略压力多少会减轻一点。但是,乐观者显然忘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迄今对后者没有太大杀伤力。这固然是因为美国忌惮俄罗斯的报复,但也说明美国并未当真要把俄罗斯作为主要对手,否则它会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制裁会比现在严厉得多。中国战略界误判了克里米亚公投对俄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是个战略大师。尽管受制于两党政治和竞选压力,有时明知不对也不得不如此,但在关乎谁是美国未来的对手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美国决策者和他们的智囊肯定会三思。当舆论普遍预测美国这回会把矛头对准俄罗斯时,一些学者就警告美国不要把中国撇开。例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领域的著名鹰派学者米尔斯海默,就在《纽约时报》上刊文,指出美国不应在乌克兰问题上浪费精力与俄罗斯周旋,"因为美国需要莫斯科来帮助处理伊朗、阿富汗问题,并最终遏制中国——这个美国未来唯一的对手"。

如果美国决策层接受米尔斯海默等人的看法,一点也不奇怪。相对中国,俄罗斯挑战美国领导权的资本,除了军队和核武器外,其他不足为虑。可中国不同。中国的经济实力、能源需求、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对美国都是威胁。即使从军队来说,中国近年国防预算大幅增长,部队武器装备飞速改善,若干年后对美军也是个威胁。另外,中国和美国的盟友存在领土纠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国家竞争的基础是经济。根据学者预测,按照目前中美两国的发展速度,中国的经济总量会在大约10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老大。一旦中国成功崛起,中国代表的发展道路将是对迄今为止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基础上的西方发展道路的颠覆。对有着传教士精神的美国来说,这是不可承受的。

美国决策者们肯定也不会忘记小布什的教训。小布什在其总统首个任期内,本来确立了围堵中国的战略,可惜"9.11"改变了一切,美国10年反恐,放松了对中国的戒备,结果使得中国在这10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以致重新再来围堵中国时,要花费比10前大得多的成本。若把俄罗斯作为主要对手,等于是给中国又一个10年发展期。美国的决策者和战略家们不会再犯类似错误。

因而,也就有了拉塞尔上述借乌克兰事件对中国的警示。其实不只拉塞尔,美国国务院东亚事务最高长官丹尼罗素说得更直接:"俄罗斯的银行、盟友及其他领域受到的报复性制裁正在逐渐加码,对这种制裁措施的预期应该能让任何可能会将克里米亚的吞并视为模板的中国人冷静一下。"美国高官的相继表态,无非是要给中国和中国人打预防针,不要把美国看作"纸老虎",美国维护盟友利益的决心不能轻视。

目前美国制约中国有很多"杀手锏",在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朝鲜问题上,美国都可以使中国难堪,但它们还不至于让中国受到重创。美国手头还有两张"王牌",一是利用中国处于社会大转变时期矛盾多发,民众和执政党冲突和对抗加剧的现实,以民主为武器,推行颜色革命;二是利用美国在全球贸易规则上的控制权,阻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美国在世界贸易领域的三大谈判中,都掌握着控制权。它们分别是跨大西洋谈判、12国参加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以及20多个国家旨在重定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谈判。目前中国在这三大贸易谈判中都被排除在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要顺利,就必须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制造和服务双为主,但中国未来若不能进入服贸谈判领域,经济转型就很难成功,这将会使中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并引发社会问题,最终导致总体性危机的爆发。中国的崛起也将只是昙花一现。

所以,不能错估美国将中国树为全球对手的长期战略。但这是否预示着中美全面冲突即将来临,还不能确定,因为还要看中国的反应。但不管怎样,化解来自美国的围堵,无疑考验中国领导人的智慧。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