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

墙外楼: 许石林:“吃破户儿”的风俗之败坏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Helpdesk Ticketing System

Award-winning helpdesk system with an inbuilt KBase, forums, canned responses & more. Try super user friendly Freshdesk today. (In 2 minutes, You'll set it up!)
From our sponsors
许石林:"吃破户儿"的风俗之败坏
Apr 21st 2014, 02:38, by 墙外仙

"吃破户儿",是陕西关中的旧风俗。似乎全国各地都有此俗——一个人有了好事儿,尤其是骤然有了什么好事儿,要请客,重则大吃一餐,轻则买一把糖、一包烟,与周围人分享,求一个皆大欢喜,让别人也沾沾福气。

若事情到此为止,则可以说是良风美俗,甚至可以说有点"衣锦尚絅"的意思——您看古代宫廷戏,帝后于盛大典礼,身着华丽的礼服,但是,光华灿烂的衣服外面,要罩一层薄薄的、透明类似纱一样的宽松外衣,以遮挡礼服夺目的光华。奇妙的是,这样一遮挡,反而使得华美的衣服更加有了含蓄无尽的内在深厚之美。因此,古人说:"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将这个意思引申一下,就是,一个人得了好事儿,要懂得自抑谦让,要照顾其他人的感受,要让大家适当地分享一下,一能平衡众人之心,二能使自己获得兼爱、仁义的美好感受。

但是,关中现在的风俗变得越来越坏了。我在蒲城老家的弟弟对我说:某某村,现在风气坏得很,吃破户儿,以咱们这儿的物价,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有的被吃掉三四万元,可憎得很!遇到丧事,原本义务帮忙的执事们,现在也以要钱为主,比如出嫁的女儿哭哭啼啼地抬着一桌饭来,执事在村口挡着,不给钱不往家里抬;灵前祭奠,亲戚行礼前,执事也挡住要钱,给了钱才能哭奠,难看得很!好像绑架了事主一样,事主忍气吞声,任由宰割。到了别家过事,轮到事主当执事,再报复。

今年春节有老家同学任兄来深圳,言及所亲历者,痛心疾首,深感风俗大坏,又难以拯救的焦虑。任兄可印证舍弟所说,当不虚也。风气之坏,皆表现为坏礼而滥俗——以"吃破户儿"为例,从前是主人在其他人的起哄娱乐气氛中,稍微表现一下,所谓请客,娱乐大于消费,现在完全反过来了:一个人家,如决定给孩子娶亲,日子定下来,传出去,本村邻村与这家人关系好的,或自认为与其关系好的,就开始在镇上任何一家的酒楼饭馆吃饭消费,而账都记给有喜事的人家。被记账的人家,不敢发声,心里再不愿意嘴上不敢说,否则人家立刻不吃了,还不理你了。就是说,吃你,是看得起你。据说有的更可恶,将自己理发的账都给人记下了。等到真正办喜事那天,这些一段时间来"吃破户儿"的吃主儿们,都以事主家的朋友的身份,到门贺喜,给一个红包,十块至百元不等,再大吃一顿,算是这一个"吃破户儿"的活动结束了。

遇到有人家生了孩子,"吃破户儿"一直从孩子出生会吃到满月!而主人则在这一天,要到镇上的酒楼饭馆,挨家去结账。心里再难受,脸上还得装得很高兴,否则传出去,你被人吃了,反没落下人情。我问:谁把风气搞成这样坏?弟弟说:叫我看,村里有本事的人,读书到外地去了,就留下这些二杆子,不懂王化(规矩),比如说一个二杆子在一个事上挑头胡来,没人阻止、纠正,这些人尝到甜头,就到另外一家的事上继续胡来,又没人拦挡,就这样,很快就把风气弄得越来越坏。

陕西关中,所谓自古土厚俗良之地,旧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士绅固然与全国别处的士绅一起同步消失了,但士绅的气息仍然长时间存留于此,以士绅的价值观即文,化育一方民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自古"崇实学、耻奔竞"的地区,数十年来,力求发展经济,因而不遗余力地轻贱、厌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而拼命的鼓动逐利之心,就我所见所闻,我们陕西人近三十年,都处在自卑的集体心理中,自卑什么?自卑不如别处人能挣钱会逐利,恨自己性格保守不会来事儿太要脸面。所以,那种在乡间原本强劲地存在着的古老价值观,逐步消散殆尽。

风俗从来有良美者,也有恶丑者。所谓移风易俗,自古以来,一有赖于为政者以律令规导、劝勉之,二有赖于有声望的士绅君子以身作则,引导、损益之。此所谓国之所倚重者,人才与风俗也。

"道丧文弊"之世,人才在哪里?这个时代谁是人才?谁说话能合圣贤之理而动乡人之心?所谓德高望重者,在当下,无非是所谓成功者,而现在成功者们,还没到对一方风气做榜样起带头作用的时候,他们也不看重周围人如何看待自己。所谓成功者,就是在别处买房,不再回到原郡。偶尔回来炫耀一下自己的成功,将亲邻刺激伤害一下而已,至于"兼济",则非常奢侈无望。因此,出现败坏风俗的现象,没人愿意站出来以正当的礼俗规劝、训导之,也越来越没有人有威望承担这个角色。就像老人摔倒了没人敢扶一样,风气被败坏了,也没人敢匡正,没人愿意匡正,没人有能力匡正。

"隆治于上而俗美于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治世理想,因为历史经验证明,从来都是"美法不如美俗"。今天的人奢言建制,又所谓"顶层设计",其实是舍本逐末,不若入乡问俗,移风易俗。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