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6日星期日

墙外楼: 陶短房:靠快餐店撑起异国移民生活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陶短房:靠快餐店撑起异国移民生活
Mar 15th 2014, 23:19, by 墙外仙

第三个故事:一个北方女人和她的快餐厅

讲述人:陶短房&青溪

采访者陶短房(以下简称陶):青溪,前面两个故事,说的都是福建人,我想你头脑里的中生代大陆移民故事,福建、广东的主人公比例会特别大吧?

叙述者青溪(以下简称青):当然,你也知道,广东、福建沿海历来就有出国谋生的传统,而且更早一代、几代来这里的"老侨",广东、福建人比例更大,国门刚开放的时候,这些地方的人更容易开风气之先,而且说良心话,他们出来后"融入"得,也确实比"北方人"要更快些。

陶:说到"北方人",我们是同乡,都来自江南,如果在大陆,一般会被当作"南方人"的,但在这里碰上"老侨",他们总把我们也叫做"北方人",貌似只要不是两广、福建、海南这些地方的都被他们叫做"北方人"。

青:这的确是他们的传统。在我们刚来那个时候,不论东部还是西部,加拿大华人社区的"普通话",是广东话、闽南话这些方言,我们在大陆常说的标准普通话是吃不开的,说标普的大陆移民,都会被叫做"北方人"。不过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肖征男,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她和她先生、儿子,是1997年从北京移民多伦多的。

陶:肖征男?南方的南,还是男人的男?

青:男人的男,很有某个时代的气息对不对?不过这个名字真的是名如其人,她个性开朗坚强,能吃苦,处处争胜,的确有一股不让须眉的气魄呢。

你也知道,1997年是加拿大所谓"香港移民潮"时期,那个时期多伦多来了很多说粤语的香港移民,他们很容易就和原本以说粤语老侨,还有早几年从越南或东南亚国家过来的、也会说粤语的移民、难民打成一片,"融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征男这样说普通话、"京片儿"的纯北方人,在这个时候混在这样一群同胞里移民过来,"融入"的难度,就比一般人大得多。我认识他们,是全家搬到多伦多印度街后的事,那会儿我们是隔一条街的邻居,当年大陆移民没现在这么多,说普通话的两家人在异国他乡街头偶遇,是会很亲切的,加上我们性格都很随和,很快就成了朋友。

对了,我知道你在国内时文笔就很好,写作是爱好也是特长,但以前你是做外贸的,还说过"不希望拿文字换钱吃饭",怎么,快20年不见,性格变了?

陶:其实我到现在也不喜欢拿文字换钱吃饭,可我原来的专业到加拿大后一点也用不上,在非洲时做的几门生意,加拿大也完全不对口。这里现在稍稍高薪一点的正式工,都要本地学历、本地经验和本地证书,我算了笔帐,重头熬这些,等熬出来胡子都白了,还不如改行吃文字饭,如今是网络时代,写作可以忽略地域距离,而且,毕竟我有这方面基础。你们那时呢?据我所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这里对证书什么的,卡得还没今天这么严。我们过来那几年,周围同时期移民的朋友,很多都是男的找不到工作,靠太太打工挣钱养家糊口。

青:我们那时证书什么的要求的确没今天严,但先生没太太好找工作这一点倒是一样的。那时候的中生代大陆移民家庭,往往先生在国内时工作、学历什么的都要好一点,过来后对第一份工的要求比较高,碰上几回钉子后,又常常不容易摆正心态。相对而言,女人们在这方面比较"心平",而且也更顾家,为了生活,她们对工作常常不挑剔,只要能赚钱养家,哪怕专业不对口,或者苦点累点,也会乐意去做。

香港那些地方来的老侨,经济基础比我们那时的大陆移民好,而且讲究些传统,许多是先生工作,太太全职在家当主妇,我们这些大陆来的,男女平等、双职工什么的早就习惯了,"融入"的第一课,常常就是"女主外,男主内"。

陶:那征男他们家呢?也是这样么?

青:可以说也是这样。她先生移民前是地质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典型的知识分子,说是"书呆子"也不夸张,我们做邻居时,经常看见他有事没事到哪儿都捧着本专业书,可惜他当时总也找不到专业工,在国内研究做惯了,动手能力一塌糊涂,又放不下科学家的架子,结果连小时工也找不到,实话说,就算找到了,也是做不好的,结果自然只能靠征男一个人打工撑起整个家了。

征男在中国是跑销售的,口才好,做事麻利,而且最擅长的就是和人打交道,本来这些都是"融入"的好条件。只可惜她刚来时英语口语不佳,一口"北方话"在当时多伦多华人社区的粤语圈子里又处处碰壁,做老本行难度挺大,总在小超市、小餐馆打工,收入又实在太少。所以她省吃俭用,准备自己开个小餐馆。

陶:餐馆、洗衣店、小超市,是加拿大华裔老侨最常开的三种买卖,中生代华人移民选择这三种生意入行的也相当多。不过你刚才说,征男一家是北京人,当时多伦多华埠又是"粤语系"的天下,岭南的饮食风格和北京差异那么大,她的餐馆能维持么?

青:你跑过那么多国家,觉得海外中餐馆的口味怎样?

陶:别提了。我在马里时,首都巴马科生意最好的中餐馆叫"长城餐厅",可当地华人知道得不多,因为这间餐厅的主打菜春卷、炒面,都入乡随俗成非洲版西餐的口味,我最喜欢的中餐馆"北京二",原汁原味的川菜,可除了少数中国公司的外派员工,当地连知道的人都没几个,生意也是一塌糊涂。北美就更如此了,英、法文杂志上重点推介的"中餐厅",卖的都是左宗棠鸡、古老肉这类酸甜口的"北美式中餐",正宗中餐只在一、二代移民里才吃得开,论赚钱肯定不如那些"改良版"的,而且就算正宗中餐,也是广东口味的生意好得多。

青:你说得没错。征男是"老销售",当然也发现这个特点,她初起炉灶,赚本地人的钱暂时还不敢多想,可就是赚"粤语系"的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直接开个广式招牌的小店,人家进门一见你不是广东人,肯定会有想法,觉得不正宗;开个北方风格的小店吧,习惯了广东口味的食客们又吃不惯。

征男到底是跑惯市场的,脑子转得很快,她开的餐馆,招牌打得是"北方菜",做出来的却是岭南口味,这样一来,好多"粤语系"食客觉得新鲜、不俗,会试着光顾,吃到嘴里的,又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口味,不会吃不惯。我听说,现在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在中国也卖起中式早点来,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陶:是啊,说到底,菜和人一样,也有个"融入"的问题,肯德基在中国搞的"老北京鸡肉卷"是这样,北美迎合当地人的"改良中餐厅"搞的"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也是这样。征男在当时的环境下,手头资源有限,可以说赢得起、输不起,能想出这样的主意,的确让人佩服。

青:让人佩服已经很难了,可让家人佩服就更难。

陶:你是说她那位科学家先生吧?

青:是。她先生"融入"得一直不太顺利,总也找不到合适工作,征男的快餐店反倒生意越来越好,那时候月收入能达到5000多加元,算是小康有余了。你说,加拿大什么最便宜,什么又最贵?

陶:资源最便宜,人工最贵。这里找个修理工什么的都贵得让人直冒冷汗,移民久一点的人,大多都被逼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恨不得万事不求人。

青:就是这样,加拿大最值钱就是人工。小店生意好了,靠征男一个人肯定不行,可雇个人手,收入就要大缩水,实在划不来。那会儿他们孩子才3年级,根本帮不上什么忙,正好她先生闲着,闲着不也是闲着么?她就好声好气,请先生出手帮忙。

可她先生真不是做这行的材料,干快餐这行最讲究速度,送餐要快,收银要快,收拾桌子也要快,慢了客人不满意,生意也会做得少,可他先生偏偏手脚特别慢,征男手伸出去半天,接不到他递过来的三明治是家常便饭。本来征男想自己后厨打理,前台交给先生,可这位读书人又不善和人打交道,结果征男只能前台后厨一肩挑。

陶:这种矛盾我们晚一些的中生代移民家庭中也很普遍,实话说,像征男先生那样的知识分子,也确实不适合做快餐行当,我认识的一家,太太索性让她那"书呆子"男人安心读了4年书,毕业后有了本地学历、证书,去水务公司捧了铁饭碗。

青:我们这一批来得早,经济基础更差,大多数家庭是下不起这个赌本的,随身带的钱刨去房租,一般也就够花几个月。征男的小店是小本经营,孩子还小,先生找工又不顺,让他在店里帮忙是再正常不过的。

不过她先生真的是不适合做这些。我刚说了,北美这笔边人工贵,小修小补什么的最好自己做,一般这些都是男人的活,可她先生动手能力很差。征男一看,这不行,干脆,店里的事我来,你专跑外勤吧。开店需要车,他们没钱,4000块买了个二手的,初来乍到没经验,车买得不太好,动不动半路抛锚,叫个拖车动辄几十加币,大修、保养什么的就更麻烦了,店里离不开征男,这些琐事照理该先生承包,可那一位书斋坐久了,和人打交道也一样不行,去倒是硬着头皮会去,办得不利索不说,回到家还会把一肚子牢骚带回来。

陶:可以理解。很多朋友在国内时生活、工作圈子都很单纯,一旦换了新环境,总也"融入"不进去,周围人陌生,环境陌生,连语言都陌生,牢骚也好,苦闷也好,不带回家发泄,那真是连个倒苦水的地方也没有啊。

青: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你要知道,闲着没事做当然是苦闷、烦恼,为生活所迫忙得团团转的,其实更苦闷、更烦恼,只不过连倒苦水的力气和时间都没有罢了。开快餐店本就是又忙又累又脏的活,忙了一天回到家,还要听先生这笨手笨脚的大闲人牢骚抱怨,就不免容易激动,一激动就爱上火,一上火就爱吵架,一吵架不但家庭关系受影响,而且情绪遭殃,身体更遭罪。

国内很多人一说到加拿大的优点,总爱谈福利社会啦,免费医疗啦,其实很多都没谈到点子上。

陶:是啊,福利医疗其实是加拿大财政最沉重的负担之一,因此才设计了国内很难理解的层级医疗体系,避免过度医疗,这样做的代价,一是不容易及时发现大病,二是看病等候周期太长,我手头正好有一份安大略省、也就是多伦多所在省卫生厅的数据,说该省患者从从家庭医生转专科医生,平均要等7.2周,由专科医生转医院动手术,平均要等7.1周,也就是说走"正常医保渠道",动个手术要等三个半月,而且这还是全国最短的,加拿大平均等候周期是19周。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社会资源,但有时候真的会耽误治疗。

青:我们中生代移民在"融入"早期忙于生计,常常顾不上关照自己身体,就更容易出大问题。征男就这样,又忙,两口子又长拌嘴,这么一来二去,就得了种奇怪的感冒,这感冒不怎么流鼻涕,就是总咳得厉害,去家庭医生看,诊断说是哮喘,给开了药,吃了也没多大用,这么一拖就是半年。

征男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决定好好检查一下,搞清楚究竟怎么回事,这时他们也有些积蓄了,就和先生商量,先把小店关了,治好病再说。还好,她先生对这主意倒是举双手赞成,毕竟他本来就不愿意做这行小生意。

辗转了几家诊所,看了好几位专科医生,轮候了好几次体检,等终于查出来,全家都惊呆了:肺癌晚期。

陶:虽然如今科学昌明,加拿大也是医学发达的国家,但肺癌还是高死亡率的癌症,何况是晚期。

青:唉,是啊。不过征男真不愧是个坚强的女人,化疗做到一根头发不剩,戴个帽子照样到处跑。我认识她的时候,其实她已经在做化疗,但我居然一点没察觉她是个癌症晚期病人。那会我孩子才三岁,我们夫妻要忙生计,有时候顾不上看孩子,她就主动代劳,那时候真没想到她有这么重的病。

她是个基督徒,你知道,很多移民来到这里,会在教会里寻求安慰和帮助,她虽然病得很重,却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只要体力跟得上,就尽可能去帮助别人。有时候她还回请邻居家孩子或儿子同学来家里,做些点心请他们吃,教教诗歌,讲点圣经故事。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一种说不清却很吸引人的东西,我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

陶:是生命力吧?

青:对,是生命力。虽然那时她已到了生命尽头,身上却漫溢着无限的活力。

陶:可是我听说,肺癌晚期患者的平均寿命是以月、而不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

青:尽管这么坚强、努力,我认识她两年后,她还是走了。那段时间去探望她的人见到她形容枯槁、身体憔悴,都忍不住哭了,她反倒安慰我们,给我们讲人生的真正意义。到了最后的日子,她已痛到开不了口,却还是用微笑来安慰我们,用简单手势鼓励我们珍惜生命,好好生活下去。病魔可以折磨她的肉体,却无法摧折她生活的勇气;死神剥夺她在世的时光,却无法阻遏她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她去的时候只有40岁,却在"融入"这异国他乡的短暂人生最后几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命辉煌,每个认识她的人,医生、护士、病友,教会和身边的朋友们,都从她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光芒,获得了更多的勇气。

陶:那么她的先生呢?征男不在了,他必须学会在这里生活,必须逼着自己"融入",他们的儿子还未成年啊。

青:人就是这样,逼到不得不去做的地步,有些原本总也做不来的事,也就突然能做、会做了。不过有些事就像时光那样,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举家移民到陌生环境,苦闷、不适应难免,生活的压力又常常让家庭成员们忽略了对亲人的关怀、沟通,我觉得不管是老移民、新移民,都应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