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自己的心情会被网站所控制吗?不相信?那好吧,Facebook的所作所为说不定会让你大吃一惊。近日,Facebook因一项研究再次被推到公共道德舆论的风口浪尖:早在2012年,Facebook联合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对70万余名不知情的用户展开过一项有关"情绪感染"的测试,其目的是为了研究Facebook的工程人员能否通过某种方式刺激用户发出积极的或消极的信息,从而达到侧面操控用户的心情的作用。
据CNET报道,该项目一经曝光就激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诸多用户表示,自己感到"非常愤怒"、"令人可怕"、"极其邪恶"。对此,英国信息管理局(ICO)表示,或将以涉嫌违反数据保护法之名调查Facebook。
为缓解舆论压力,同时挽回信誉形象,7月3日,COO 桑德伯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了歉意:"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件事上行为欠妥,对此,我们深感内疚。"
据了解,桑德伯格多次强调,Facebook对于用户隐私保护十分重视,即便是此次情绪研究也是在以尊重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的,且其目的是为提升Facebook的整体服务。她指出,"我们希望用户能理解,我们关注他们的使用体验,并会竭尽所能达到这一目标"。
事实上,Facebook此次触犯众怒,也揭示了更深层次的互联网问题。
当一家科技企业因行为欠妥而遭到指责时,总有人会提出一种颇为奇怪但却常见的观点:知足吧,它们本可以做得更糟、更没节操。
福布斯科技与公共法律记者Tarun Wadhwa刊文认为,当前,公共消费者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总会因其愈加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而选择性地无视自己可能付出的代价。换而言之,允许Facebook、Twitter、谷歌这些互联网公司跨越道德底线行为的不是别人,正是作为反对者的我们自己。
在接受安全隐私条款时,没有几个人会静下心来通读条款。那些承诺提供"个性化"体验及信息的公司,用户会选择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即便有所顾虑也无妨,因为我们需要这种体验。以免费的海量信息为诱饵,以蚕食我们的所见及所做为代价,用户就在不愿意更多主动思考之间,为自己埋下了潜在的隐患。
以谷歌为例,就在不久之前,谷歌面向欧洲用户推出了"选择性遗忘"功能,即谷歌方面认为,人人有被搜索的权利,也相应有被搜索遗忘的权利,用户可以通过申请要求谷歌在计算法则中删除与自己有关的个人信息。此消息一经公布就引来多方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损互联网公开透明的原则。然而,"选择性遗忘"也清楚地从侧面表明,谷歌搜索在怎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何况,这其中很多方面都是人们想都不曾想象过的。
一个人为化的互联网,意味着总有一部分人有权决定把什么内容呈现给谁。Facebook所做的实验只是冰山一角,在过去十年间,又有多少个人信息在被换着花样收集着,这又有谁能知道?
然而,对于Facebook的"情绪门"事件,《纽约时报》也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随着社交网络的愈发兴盛,业内普遍认为,其能对群体情绪造成巨大影响,而今天Facebook用自己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既然无法逃脱,那我们是否应该了解,自己是如何被互联网影响的,从而当一个相对清醒的互联网试用者?
正如作者所言,"积极的一面是,它终于让我们认识到,社交网络究竟可以怎样左右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