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带着满满的理想主义上线了。实际上,即便没有这篇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的发刊辞,这个近来增势迅猛的媒体也已经创造了奇迹。
它其实就解决了一个问题,突破了互联网媒体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某同行的评论很直接:不是澎湃做得有多好,而是其他家做得太烂,仅此而已。
其实,把它定义为新媒体的尝试一点都不恰当,因为它丝毫没有改变媒体的操作模式。它依然依附于上海报业集团这个传统媒体平台,依然需要养着三、四百号记者,选题的操作流程也相同。唯独带着互联网思维的就是诸如"打虎记"这样的有标签的产品, 以及各种瀑布流、提问和社交的功能。
如果用互联网产品的维度去考量它,它简直漏洞百出。但它的稀缺性显而易见,而且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媒体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它就更有价值。所以,如果把它当成是一个生意,绝对是好生意。毕竟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掌握着独特的采访资源,又在如此核心的话题圈中,它都会是最吸引眼球的媒体之一。但论到"颠覆",可能有点瞎扯,尤其是在模式上。
道理其实说得很多了,因为它完全不具备可复制性。甚至有更大的财团,愿意出更多的钱,找一群全球最好的记者,这事都办不成,其中的原因无须赘述。因此,澎湃的发刊辞只是引发了一部分社会精英阶层的共鸣,而不是各个媒体对自己的反思,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当然,并不能盖棺定论地说未来它不会给媒体界带来启示。毕竟中国从没有出现过拥有如此多读者的原创类网站(还有手机APP),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王伟就曾说过澎湃还处在"草创阶段",内容的生产现在是最核心的,"很多东西不是不重视,而是来不及。"它未来的想象空间还很大,也不排除会有新闻操作模式的创新。
从这个层面来讲,当下看来澎湃的出现更像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国家愿意让这样一个媒体发声,这是信息透明化的一个里程碑。假如澎湃能继续地保持锐度,相关机构的容忍度还能更大,这个事情就远远要比做一个网络版的《环球时报》有价值得多。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