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公务员来信表达了对如火如荼反腐败的担忧。昨天一位公务员在信中说,每天打开新闻就能看到有官员落马,前几天,竟然看到自己认识的某位领导也被突然带走了。这让他感到了不安与压力。他问我,当前的反腐会不会走过头了?如果说还没有到让他们"人心惶惶"的地步,也至少让一些干部无心做事了。他担心这样反下去,一向有活力的公务员队伍可能会失去"战斗力"。他想离开公务员队伍"另谋生路",可又不知道怎么离开……
即便没有这封来信,我也基本上了解情况。我想对这位公务员说的是,反腐败在一些人眼中看起来"过头了"的主要原因是以前几乎都只是"开了个头"就停下来了。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腐败已经根深蒂固且骇人听闻,不反不行了。但正因为几乎稍有点权力的人都沾染了一些腐败,或者借助某种灰色地带赚了一些不太干净的钱,这使得真正大面积、深入的反腐败在为数不少的公务员眼中就构成了对他们的一种"威胁"。
但是,如果听任多年积累下来的腐败发展下去,"威胁"的恐怕就不只是公务员队伍,而是整个国家、民族和执政党了。但正因为腐败是同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一并形成的,我认为在反腐时,确实要注意整体的经济发展与干部队伍的积极性问题,切忌"倒洗澡水时把孩子一起倒掉"的现象发生。
在这一点上,这届政府是有尺度的,例如,王岐山就针对那些18大后"还不知收敛"的贪官,警告他们"莫伸手,伸手必被抓",释放的信号是不是包括这样的意思:当前的反腐是以那些顶风作案,还不知道"收敛",仍然在"伸手"的贪腐份子为主要目标的。
我认为整体公务员队伍没有必要"人心惶惶"、"无心做事",但我同样要提醒那些认为反腐只会是一阵风并在焦急等待"风平浪静"的官员们,这次如果你不彻底"改弦易辙",等来的恐怕是你自己的被抓。
至于一些官员朋友抱怨反腐之后几乎"官不聊生",我觉得最好是以数据说话,例如公布个人财产或者中国公务人员人均拥有房产数量,同普通公众对照一下,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要记住,当公务员不但不是为了发财,甚至不能也不应该有超出普通国民太优厚的工资与福利待遇。
习总在讲到公务员队伍时说了一句很通俗的话,想发财就不要做官。发财和做官都是堂堂正正的事,但如果你想"两不误"——又想当官又要发财,那你现在必须"人心惶惶",不但"无心做事",还要有随时进去把牢底坐穿的心理准备!
但对于当初挤破公务员考试队伍,技压群雄、脱颖而出当上公务员,却突然发现"做官"与"发财"竟然相互冲突,该咋办呢?这就是今天我想提的一个建议:建设、健全公务员制度中的"辞职、退出机制",让公务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顺利退出公务员队伍,去追求、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与工作。
官员的辞职、退出在西方比较成熟的文官制度中早就习以为常,不管官职多大,一旦有了更好的去处,或者对当局一些政策不太理解,又或者因为想要更多的个人空间与自由,说辞职就辞职了。可中国呢,一旦当了官,只能上不能下不说,要就是一直干到退休干到"死而后已",要就是一路干到监狱里去……
有了退出机制,公务员的新鲜血液将更新得更快,也因此会避免一些"人心惶惶"的公务员们"无心干事"的现象发生。那么,官员们没有了"腐败"或者"灰色收入"的激励,还有战斗力吗?没有人民币,"人民公仆"还会为人民服务吗?
今天在同一位老共产党员讨论反腐与干部队伍建设时,他就提出了类似让我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他也忧心反腐反过了头,但他的思考显然别开生面,他问我,如果执政党领导人民把经济建设搞得这么好,让大多数民众都富裕了,自己却只能拿那么一点点工资,为的到底是什么呢?那些清正廉洁的共产党员,到底得到了什么?两袖清风的高级官员得到了什么回报呢?
我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如何作答,想了好一会才说,从最低一层来说,他们得到了国家政权,掌握了对14亿人的管理权;从高一层讲,民众对没有腐败的执政党的回报是发自内心的顺从与尊敬;而如果我们提升到历史的高度,可以这样说,清正廉洁的执政党能够得到历史的认可……
我也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就靠谱,但我知道,如果你一直腐败下去,上面三个你一个也得不到,一个也不配得到。
杨恒均 2014.7.14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