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艺谋,我在2008年的评价是:自从《活着》以后他就死了。
矫揉造作的《英雄》,拙劣的《十面埋伏》《黄金甲》,宣告了张艺谋的堕落;至于完全效仿纳粹美学的奥运开幕式,则直接宣告了张艺谋的死亡。我以为张艺谋不可能再活过来。然而,看完《归来》,我得承认,死人也能复活。
第一个问题,关于影片本身。《归来》是一部令人意外、给人惊喜的的影片。
意外于时机。民粹和文革正展现着回光返照式的喧嚣,就连成龙刘嘉玲这些香港演员都在谄媚。张艺谋在这种时候,以一部揭露文革的影片回归,令人意外。
意外于艺术手法。没有《英雄》那种刻意的矫揉造作,当然也没有《红高粱》那样的生命冲动。我用一句话来描述《归来》:整体的悲情自然流露,在安静中完成了谴责。
整个影片的基调是朴素。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技,甚至没有复杂的蒙太奇。影片开头的雨衣、潜入、躲藏,还有一些技巧运用,后来基本都是平铺直叙了。
剧情牺牲了故事性,细节举重若轻。严歌苓的原作《陆犯焉识》中的留洋、风流倜傥、包办婚姻都被舍弃,这就舍弃了影片的故事性,会让人觉得不过瘾。很多原本可以大肆宣扬的情节,都被举重若轻地处理了,比如,女儿承认当年高密,陆焉识获悉老友自杀,欺负冯婉瑜的方师傅被专案组审查,这些细节都是轻轻带过。
结尾,不是人们期待中的抱头相认痛哭,而是仍未相认的俩人淡淡地站在雪中。随着镜头的后拉,纸板上的陆焉识三个字仿佛又被锁进铁栅栏。如此不刻意问观众要眼泪的结尾,是东方式的隐忍。
第二个问题,比较。免不了比较。批判集权的一类影片,巅峰是《日瓦戈医生》。千万不要拿任何影片去跟日瓦戈比,那样的比较,会让所有编剧疯掉。可以与张艺谋的巅峰之作《活着》进行比较。抛开创作时候的时代背景,仅就影片本身比较,《归来》比《活着》差距较大。与《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相比,《归来》也是逊色的。《活着》、《芙蓉镇》揭示的是中国人的生存准则:"像畜生一样活下去"。《归来》则仅仅是说,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抱有希望,立意太低了——但这种比较未必公平。《活着》、《芙蓉镇》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而《归来》,本身的追求或许重点不在批判,而只想在反应人伦苦痛的同时,捎带一些揭露辅料。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要传递愤怒与谴责;后者的存在主义色彩相对浓一些,要传递东方式的隐忍。鸡鸭之别。可以比较,但不能用同一个标准。
就剧情起伏冲突来说,《归来》比《活着》差距较大。《活着》是张扬,是放;《归来》是内敛,是收。东方式的内敛在《归来》中得以充分渗透。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从举轻若重,到举重若轻。经历了空洞的宏大、浮躁的奢华之后,能够回归朴素,这需要心胸。
不用太长,只放眼30年,《归来》或许会被淡忘,《活着》、《芙蓉镇》则会作为经典被长久记载,《小街》也会因诗意而被记忆。这并不能掩盖《归来》的意义。因为时代变了。
当年,《芙蓉镇》能够获官方大奖,是因为当时的官方致力于批判文革;而《活着》,就不被允许公映了;如果放到现在,《芙蓉镇》、《活着》都不会被允许公映。文革正在回潮。在相对宽松时期,《活着》尚没有公映,其意义被扼杀。《归来》能在环境愈加恶化的今天被允许公映,了不起。《活着》、《芙蓉镇》,看完让人愤怒、反思,而看完《归来》,人们所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流泪。用眼泪掩盖谴责与愤怒,这是中国式的生存策略。
第三个问题,以遗忘症为基础的《归来》,到底要遗忘什么,让什么归来?影片基本没有做引导,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
——无法归来的心灵交流。冯婉瑜遗忘了丈夫的摸样,但记得丈夫将于5号归来,记得女儿当年的告密。归来的陆焉识,回不到家里,更回不到妻子的心里。
——黑暗却在局部归来。今天的很多人,遗忘了文革的黑暗。而文革余孽正在归来。
——张艺谋归来。他曾经让一代人激动;后来,他背叛了那些支持他的人;现在,他想回归到原来的群体?有人说《归来》是张艺谋"向知识分子发出的和解信号",这个不知是否自作多情,只能看张艺谋自己是否认可了。
——我最关心的归来,是伤痕电影的归来。尽管《归来》没有超越1980年代的伤痕文学、伤痕电影,但我们至少可将其视为伤痕电影的延续或者说尾音。在倒退了20多年后,如果能回归1980年代,无疑是进步。尽管进行了东方式的妥协与牺牲。.
历史的某个大事件,换做西方人,或许是另外一种结果,而在中国则几乎必然是一方的血腥与另一方的猥琐。多数人选择了苟且偷生。无需指责这种苟且,要做的,是苟且之后的点滴抗争,汇集为新的生命冲动。
我们终归是东方人,我们有东方式的智慧,有东方式的卑劣,有东方式的隐忍与妥协,我们等待着变迁。无论东方、西方,最终都将迎接人性的归来、自由的归来。中国先要争取1980这个黄金年代的归来。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