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星期六

墙外楼: 王思想:《归来》的东方式隐忍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Roll with Us

Need high ROI advertising? See why over 15,000 brands choose AdRoll for retargeting.
From our sponsors
王思想:《归来》的东方式隐忍
Jun 7th 2014, 01:15, by 墙外仙

对于张艺谋,我在2008年的评价是:自从《活着》以后他就死了。

矫揉造作的《英雄》,拙劣的《十面埋伏》《黄金甲》,宣告了张艺谋的堕落;至于完全效仿纳粹美学的奥运开幕式,则直接宣告了张艺谋的死亡。我以为张艺谋不可能再活过来。然而,看完《归来》,我得承认,死人也能复活。

第一个问题,关于影片本身。《归来》是一部令人意外、给人惊喜的的影片。

意外于时机。民粹和文革正展现着回光返照式的喧嚣,就连成龙刘嘉玲这些香港演员都在谄媚。张艺谋在这种时候,以一部揭露文革的影片回归,令人意外。

意外于艺术手法。没有《英雄》那种刻意的矫揉造作,当然也没有《红高粱》那样的生命冲动。我用一句话来描述《归来》:整体的悲情自然流露,在安静中完成了谴责。

整个影片的基调是朴素。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技,甚至没有复杂的蒙太奇。影片开头的雨衣、潜入、躲藏,还有一些技巧运用,后来基本都是平铺直叙了。

剧情牺牲了故事性,细节举重若轻。严歌苓的原作《陆犯焉识》中的留洋、风流倜傥、包办婚姻都被舍弃,这就舍弃了影片的故事性,会让人觉得不过瘾。很多原本可以大肆宣扬的情节,都被举重若轻地处理了,比如,女儿承认当年高密,陆焉识获悉老友自杀,欺负冯婉瑜的方师傅被专案组审查,这些细节都是轻轻带过。

结尾,不是人们期待中的抱头相认痛哭,而是仍未相认的俩人淡淡地站在雪中。随着镜头的后拉,纸板上的陆焉识三个字仿佛又被锁进铁栅栏。如此不刻意问观众要眼泪的结尾,是东方式的隐忍。

第二个问题,比较。免不了比较。批判集权的一类影片,巅峰是《日瓦戈医生》。千万不要拿任何影片去跟日瓦戈比,那样的比较,会让所有编剧疯掉。可以与张艺谋的巅峰之作《活着》进行比较。抛开创作时候的时代背景,仅就影片本身比较,《归来》比《活着》差距较大。与《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相比,《归来》也是逊色的。《活着》、《芙蓉镇》揭示的是中国人的生存准则:"像畜生一样活下去"。《归来》则仅仅是说,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抱有希望,立意太低了——但这种比较未必公平。《活着》、《芙蓉镇》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而《归来》,本身的追求或许重点不在批判,而只想在反应人伦苦痛的同时,捎带一些揭露辅料。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要传递愤怒与谴责;后者的存在主义色彩相对浓一些,要传递东方式的隐忍。鸡鸭之别。可以比较,但不能用同一个标准。

就剧情起伏冲突来说,《归来》比《活着》差距较大。《活着》是张扬,是放;《归来》是内敛,是收。东方式的内敛在《归来》中得以充分渗透。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从举轻若重,到举重若轻。经历了空洞的宏大、浮躁的奢华之后,能够回归朴素,这需要心胸。

不用太长,只放眼30年,《归来》或许会被淡忘,《活着》、《芙蓉镇》则会作为经典被长久记载,《小街》也会因诗意而被记忆。这并不能掩盖《归来》的意义。因为时代变了。

当年,《芙蓉镇》能够获官方大奖,是因为当时的官方致力于批判文革;而《活着》,就不被允许公映了;如果放到现在,《芙蓉镇》、《活着》都不会被允许公映。文革正在回潮。在相对宽松时期,《活着》尚没有公映,其意义被扼杀。《归来》能在环境愈加恶化的今天被允许公映,了不起。《活着》、《芙蓉镇》,看完让人愤怒、反思,而看完《归来》,人们所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流泪。用眼泪掩盖谴责与愤怒,这是中国式的生存策略。

第三个问题,以遗忘症为基础的《归来》,到底要遗忘什么,让什么归来?影片基本没有做引导,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

——无法归来的心灵交流。冯婉瑜遗忘了丈夫的摸样,但记得丈夫将于5号归来,记得女儿当年的告密。归来的陆焉识,回不到家里,更回不到妻子的心里。

——黑暗却在局部归来。今天的很多人,遗忘了文革的黑暗。而文革余孽正在归来。

——张艺谋归来。他曾经让一代人激动;后来,他背叛了那些支持他的人;现在,他想回归到原来的群体?有人说《归来》是张艺谋"向知识分子发出的和解信号",这个不知是否自作多情,只能看张艺谋自己是否认可了。

——我最关心的归来,是伤痕电影的归来。尽管《归来》没有超越1980年代的伤痕文学、伤痕电影,但我们至少可将其视为伤痕电影的延续或者说尾音。在倒退了20多年后,如果能回归1980年代,无疑是进步。尽管进行了东方式的妥协与牺牲。.

历史的某个大事件,换做西方人,或许是另外一种结果,而在中国则几乎必然是一方的血腥与另一方的猥琐。多数人选择了苟且偷生。无需指责这种苟且,要做的,是苟且之后的点滴抗争,汇集为新的生命冲动。

我们终归是东方人,我们有东方式的智慧,有东方式的卑劣,有东方式的隐忍与妥协,我们等待着变迁。无论东方、西方,最终都将迎接人性的归来、自由的归来。中国先要争取1980这个黄金年代的归来。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