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更为积极的调控政策,7.5%的增长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2月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但此举并没有给出口带来强劲支撑作用。最新公布的中国广交会数据显示,出口订单并不乐观,与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和出口成交量,环比和同比指标双双下降。从交易结构看,订单以中短单为主,长单占比依然偏低,表明未来外需形势仍不能乐观。
各地刚刚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长数据也暗藏玄机。地方经济一季度增速全部低于去年第四季度,并且普遍低于自己设定的年度目标。海通证券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今年一季度分省GDP加权平均增速为8%,过去十年分省GDP加权增速平均高出全国GDP增速2%,假定这一关系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那么按照一季度分省加权8%的GDP增速倒推,一季度全国真实GDP增速或已降至6%左右。
由于国家统计局今年开始独立测算地方GDP增速,这使得地方数字做假比较困难,7.4%的增速究竟有多少水分,还难以判断,不过一个新的情况是,有十个省份的增速低于全国均速,显示地方经济比预想的要困难。
目前多个城市开始放松"限购"政策,自行对房地产救市,同时经济增长降速省份也开始重拾招商引资政策,期望利用民间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
不过,无论是房地产救市,还是招商引资,都恐难以实现理想目标。长期以来,投资成为增长重要拉动因素,然而由于存在过剩产能,各地投资普遍降速。3月固定资产投资虽然环比继续增长,但已出现增幅回落趋势。数据表明,如果没有进一步刺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可能继续回落。
固定投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其中政府投资多集中于基础设施领域。不过鉴于财政增速下降,信贷政策偏紧,再加上地方债务偿还进入高峰期,政府型投资开始捉襟见肘。而私人投资虽然保持20%的增长,但也出现月度增速下降苗头,特别是具有高就业特点的第三产业私人投资,3月增速出现1.4个百分点下降,这对"稳就业"不是一个好消息。顾及到到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通缩效应,私人投资将会保持相对谨慎态度。比起国内私人投资减速,外商企业的资金到位率更出现负增长,显示外资更不看好中国经济。
由于出口和消费拉动增长的作用有限,在目前阶段,投资仍是刺激增长的主要手段,问题关键是,各地如何刺激投资,尤其是投资下降快的中西部地区,更是面临严峻考验。
就地方政府而言,招商引资可谓困难重重。原有依靠廉价土地和税收优惠的引资政策已经难以为继,而要依靠产业集聚来吸引资金的做法也不现实。对于像河北这样以淘汰过剩产能为重要工作的省份而言,要提供具有良好配套体系的产业集群并不容易,因而招商引资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
更现实的做法是,重新给房地产加温。因为房地产不仅直接带来GDP增速,同时也给地方政府提供全口径预算4成的财政收入,因此未来可见的景象是,各地会推出五花八门的房地产救市政策。
在出口形势没有改善,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以及房地产出现大面积调整的现实情况下,7.5%的目标不可能完成。依靠改革红利扩大增量的想法虽有远见,但时间并不站在改革一边,更具实用主义做法就是不断通过微刺激来达到"强"力度。
考虑到中共十八大确定的经济翻番任务,宏观经济必须确保7%的最低增速,因此,如果二季度经济情况无法明显好转,那么央行可能会全面调降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增加货币供给方式,来改变市场的价格预期,避免通缩出现。
目前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除了打击热钱投机外,更直接的目的就是两个,一是刺激出口,二是诱使市场改变价格预期,增加居民投资和消费。但此举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投资者可能对人民币产生误判,进一步抛售人民币资产,从而让货币贬值自我实现,这反过来会加剧房地产下滑趋势。
北京人在春天上演了不断"洗秋裤,穿秋裤"的热闹剧,那么进入夏天后,宏观调控也可能出现"拉抽屉"的场景。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