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俄罗斯面临战略打压的可能】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核应急管理体制并非贼大胆上马核电项目借口】
【形势要点:产能过剩行业政策出现积极性微调】
【形势要点:中国财政收支失衡扩大趋势恐已形成】
【形势要点:"世界工厂"升级更需要适用"低科技"创新】
【形势要点:中国电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引热烈关注】
【形势要点:中国官方首次认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政策:三部委深化差别电价政策推进水泥产能淘汰】
【形势要点: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的比较】
【形势要点:官方否认广州南沙将对港澳人士放开限购】
【形势要点:旅游业成功与否的标志是什么?】
【形势要点:中国制造商如何提升与国外客户的关系层次?】
【形势要点:特高压并未受反腐败影响有望近期上马】
【形势要点:新生代农民工是新型城镇化首要作用的对象】
【形势要点:"中等收入陷阱"的主因在收入不在贫富差距】
【形势要点:低价药"市场化"难以改变中国高价药泛滥】
【形势要点:中国并非一味削减在所有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俄罗斯面临战略打压的可能】
5月25日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西方国家支持此次大选,以便让基辅的领导层获得合法性。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日前警告俄罗斯,任何破坏乌克兰大选的企图将引发"第三阶段"制裁。该阶段将超越针对个人和公司的惩罚,将制裁对象扩大到整个经济部门。其中的选择之一是阻止西方企业向俄罗斯企业出口高端能源技术。
目前,欧美已经对俄罗斯采取了两轮制裁,主要是针对与普京关系密切的俄罗斯官员和企业。欧美3月17日对俄罗斯进行了第一轮制裁,欧盟冻结了21名俄罗斯与乌克兰官员的个人资产,并禁止向其发放旅游签证。美国政府4月28日发动了对俄罗斯的第二轮制裁,制裁目标针对与普京有关系的7名俄罗斯官员及17家公司,冻结其在美国的资产,并禁止赴美旅行。与此同时,美国将禁止对俄出口涉及军事的高科技产品。
现在,欧美对俄罗斯发出第三轮经济制裁警告,虽然只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干预乌克兰大选的预警,但这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已经发生,对俄罗斯经济将会形成不小的杀伤力。在我们看来,在乌克兰危机中切走克里米亚的俄罗斯,虽然表面上获得了小胜,但在战略格局上面临重大潜在风险。具体来说有如下判断:
第一,欧美存在再度打击俄罗斯国家实力的战略机遇。如果欧美坚持对俄进行制裁,而且系统性地配合行动,将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尤其是对俄罗斯经济将会造成重击。如果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被从三层楼打到了一楼,现在则可能被打到地下室。
第二,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将首当其冲。据俄罗斯财政部所给出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有510亿美元资金离开了俄罗斯。但据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俄罗斯的资金外逃规模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迅速扩大,预计已经达到1600亿欧元(2220亿美元),资金外流规模之大足以推动欧元汇率走高。如果形势继续恶化,俄罗斯资金外逃将加剧,股市将会大跌,卢布可能大幅贬值,俄罗斯的银行参与国际业务将显著减少甚至被冻结。俄罗斯的金融业是一扇观察窗口,也是短期内能够给俄罗斯带来重大冲击的软肋。
第三,欧盟如果借此机会调整能源消费来源,不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这对俄罗斯经济将是釜底抽薪。俄罗斯经济所依赖的能源输出,将会结构性地损失重要的欧盟市场,今后在全球范围之内,可能只有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市场。
第四,俄罗斯经济恶化可能会引发国内政治不满。如果上述推论不错,经济恶化将是俄罗斯遇到的重大难题之一,而经济恶化持续将会影响俄罗斯国内社会的稳定,没有人愿意长期因为民族主义而承受生活恶化的代价。在普京的强人政治时代过去之后,俄罗斯未来有可能出现大幅转变。
第五,俄罗斯经济的恶化,不利于其对克里米亚的统治。如果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俄罗斯的护照在国际社会开始失灵,这不仅会让亲俄的乌克兰人失望,也会影响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统治。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当然,上述情况还是基于假设的情景分析,至于多快发生、是否发生?这一切取决于美国和欧盟有多大的战略决心,以及欧美是否愿意为了乌克兰这一政治利益而付出一定的经济牺牲。欧美目前存在进一步打压俄罗斯的战略机遇,但是否兑现这一机遇则取决于欧美的判断和决心。(AHJ)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核应急管理体制并非贼大胆上马核电项目借口】
19台核电机组运行、29台在建,数万家涉核的企业、电站、医院、科研院所……核能核电的广泛应用,核应急、核安全日益牵动社会关注。据介绍,中国的国家核应急管理体制可概括为:一个体系;军队和地方两个系统;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国家、省(区、市)、核设施营运单位三级管理机制。国家成立由国防科工局牵头,公安部、民政部等27个单位组成的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必要时,国务院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国的核事故应对工作。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核设施的优良建设和良好管理最为关键,事后补救意义不大,甚至可称失败。以核电站为例,先前上马第三代核电站实属胆大,而这些电站验收一再推迟足以说明问题。这正是西方实验技术推出后不敢事先试验而转给中国上马的原因,常识在于实验室级别的技术与产业化级别的技术完全是两码事。我们担心的是,有了国家核应急管理体制,地方尤其是内地核电站项目就以为可以贼大胆上马了。(AYZR)
【形势要点:产能过剩行业政策出现积极性微调】
与工信部消极去产能不同,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近期向中部六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的《201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对2013年中部崛起工作进行的总结,并提出2014年工作重点。根据国家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对中部地区的定位,"三基地一枢纽"(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一直是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工作要点》指出,2013年,在"三基地一枢纽"建设上仍有持续推进:国家支持实施了河南省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湖北省南水北调沿江沿线和湖南省洞庭湖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加大了对中部地区钢铁、石化、有色金属、造船等产业升级改造的支持力度;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等支持中部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在我们看来,国家发改委此举,意味着政策正向安邦(ANBOUND)呼吁的方向在微调,尤其表现在重视产能过剩行业的产业升级方面。光会去产能不采取措施推进产业升级,只讲破坏不讲建设,产业共生关系只会被某些行业打破,的确不应该成为产业政策制定部门的政策思维。(AYZR)
【形势要点:中国财政收支失衡扩大趋势恐已形成】
因楼市拐点带来的财政失衡担忧正在不断得到验证。12日,财政部公布了4月份全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2481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812亿元,同比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669亿元,同比增长9.8%。1-4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7507亿元,增长9.3%;全国财政支出39842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25亿元,同比增长13.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46亿元,同比增长18.5%;教育支出5819亿元,同比增长9.7%;城乡社区支出3275亿元,同比增长14.1%,均高于财政收入增幅。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1-4月,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的房地产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契税等对地方财政增收的贡献明显回落。受近期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影响,4月房地产营业税443亿元,下降4.2%。在企业所得税中,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48亿元,下降3.1%。地方小税种方面,契税319亿元,同比增长1.2%;土地增值税303亿元,同比增长24%;耕地占用税90亿元,同比增长3.2%;城镇土地使用税232亿元,同比增长16.9%。土地财政这一全国财政收入的支柱正在被动摇。而商业周期决定的经济增长恐怕还得持续,一季度GDP增长只有7.4%,继续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更是低于公共服务支出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受到限制,公共服务支出增长又是如此强劲,财政收支问题只会越来越严峻。(AYZR)
【形势要点:"世界工厂"升级更需要适用"低科技"创新】
政府对高科技行业的偏爱往往使得贴上"高科技"标签的产品更容易赢得政府的关注,但在如何实现从"低科技"到"高科技"的具体转型路径上并没有准确定位。一位从朗讯贝尔实验室退休后到硅谷创业的70岁老人顾茂众用自己的独特经历,诠释了适用性低科技产品即便在传统领域仍能实现高利润。老顾的产品很不起眼,螺丝螺帽,但他的产品并不同于一般市场上的螺帽,而是目前只有国外企业才能生产的防松螺帽。针对目前国内许多工程师还在设计中采用弹簧垫圈和尼龙螺帽的现状,他从细致研究螺丝入手,申请几十项专利,撰写学术文章,还设计出一台专门检测螺丝螺帽防松性能的检测机器。他说,现在中国高铁用的防松螺帽只有两家供货商,一家基于法国技术的产品,再就是他公司的产品。老顾近两百人的公司只有10来位工程师做设计和研发,但这个小团队的创新产出足以维系公司的成长。公司每年已经有一、两亿的销售额,更让他自豪的是公司近40%的毛利是很多高科技企业都做不到的。老顾的成功经验让我们重新审视国家的创新战略。创新犹如搭积木,每一项技术就是一个积木块,创新就是用这些积木块一层层往上加码。如果只做最上面那一层,下面每一块积木都进口或者有问题,并且连中间几层都不好好做,我们的创新战略只是在沙滩上建金字塔,不堪一击。西方能够引领一波又一波的科技革命,不仅推出一批批"高科技"明星企业,同时沉淀了大量不那么醒目却至关重要的提供基础产品的企业。他们把原材料、螺丝、弹簧、齿轮等不起眼的东西做得精益求精,用适用性产品占领市场,同样能取得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RSC)
【形势要点:中国电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引热烈关注】
继石油系统后,电信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方案也将出台。在13日举行的2014中国电信开放合作大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央企改革重点,建议中国电信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央企改革提供可复制经验。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指出,中国电信将业务分成两类来扩大开放合作,包括基础业务和互联网创新业务。他强调,不完全按照股权分配经营权,初期将经营权交给原有公司团队,发挥人员优势。黄淑和表示,国资委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中央企业改革的重点,这次会议中国电信将扩大国资和社会资本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建议中国电信重视吸纳社会资本发展国资,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机制,为央企改革提供可学习可复制经验。黄淑和强调,国资委十分欢迎各类企业、各类资本和各类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央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共同发展混合混合所有制企业。围绕可持续发展,重点做好6篇重点文章: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做好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模式,开拓新市场和新的增长点,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培育优秀人才。在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中国电信释放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向,将引起市场热烈关注,尤其是基础业务领域的开放。近段时间,电信领域市场化改革大踏步前进,工信部与发改委刚刚放开所有电信业务资费;在此之前,工信部发放了虚拟运营商牌照,并传出将成立"国家铁塔公司"的消息。综合这些消息看,电信市场的开放将不仅局限于虚拟运营商领域,甚至在基础电信业务上,也有望迎来混合。这势必将进一步抬高市场参与电信运营的热情。(ALX)
【形势要点:中国官方首次认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是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一名部委官员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也呈现出"新常态",从近两年的宏观数据和工作实践来看,我们应该尽快转变认识,从过去的"常态"转变到"新常态"。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指出,传统上经济危机可能表现为连续若干年的负增长,但是,由于大剂量的调控政策被强力推出,现阶段的危机并不表现为负增长,而是表现为经济增长在低水平上波动、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产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变动不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地缘政治紧张等。后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士用"新常态"的概念来分析中国经济。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曾在2012年表示,中国的GDP数据符合"新常态"增长率。上述官员表示,"新常态"的提法在大部分经济领域的官员中有较高的认可度,此次习主席明确这一提法统一了思想。同时,中国容忍经济放缓的态度有了基础,调结构的思路再次得到确认。对于"新常态"下的挑战,发改委秘书长王一鸣曾表示:一是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二是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四是财政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RLF)
【政策:三部委深化差别电价政策推进水泥产能淘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运用价格手段促进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880号),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对淘汰类水泥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通知规定,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明确淘汰的利用水泥立窑、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除外)、立波尔窑、湿法窑生产熟料的企业,其用电价格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40元。各地可在上述规定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提高加价标准。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水泥生产线生产许可证管理,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泥生产线,一律不予以换(发)生产许可证。通知要求省级发展改革、物价、工业、质检等政府部门和电网企业要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水泥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工作。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质检总局运用价格手段促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有关要求,加快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12)确定的标准,研究制定对其他水泥企业实施基于综合电耗水平的阶梯电价政策,促进行业技术水平进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RLX)
【形势要点: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的比较】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吴敬琏,近日在谈到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时表示,李克强总理说,保底线目的是保就业,因为就业影响到千家万户人的生活。但是,吴敬琏指出,GDP增速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从我国最近两年的情况就可以看到,中国的GDP增速在下降,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问题,因为"就业的情况相当好","去年政府拟定新就业指标是1000万,实际是1300万。"为什么会出现GDP增速下降,但就业好的情况?他进一步解释称,一个主要因素是服务业发展得快,而服务业这几年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解决就业的有效方式。在吴敬琏看来,现在有一个非常不正常的情况,就是"没有技术、没有知识的劳动者的稀缺程度,比起有知识、有技术的劳动者的稀缺程度要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很困难,但是农民工、保姆就业很容易,而且现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工资比农民工、保姆都要低,"这说明我们的生产结构有问题"。从吴敬琏的分析来看,值得讨论的地方有不少:第一,中国究竟是教育出了结构性问题,还是生产结构的问题?答案很明显,中国的教育出了结构性的问题;第二,在中国不看增长率只看就业,行得通吗?显然,如果只有就业率,而经济增长率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明显是存在问题的。(BHJ)
【形势要点:官方否认广州南沙将对港澳人士放开限购】
继近日佛山高明传出放松限购的消息后,之前曾多次传出政策变动消息的广州南沙,11日晚再次网传将对澳港人士松绑限购政策的消息。当晚近10时,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在微博透露,传广州南沙放开限购,理由是"落实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其透露"已原则性通过对香港、澳门居民购买南沙住宅的限制,即未来港澳人士可在南沙置业",但公布时间暂不确定,同时南沙还在讨论对"粤"籍人士放开限购,即放开广东省内居民的限购。"但限购尺度放多大,松绑后港澳人士可以买多少套,现在还不清楚。"去年广州出台"穗六条",根据这一最新的调控政策,除了增城、从化以外,暂定外地人士限购1套住房,个税或社保缴费年限从"连续缴满1年"变为"5年内连续缴满3年"。因此,外籍人士和港澳人士要在南沙区购买住宅,也受到这一限制。对于这一传闻,12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人士重申,广州目前没有政策调整。南沙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区暂未有任何对"限购令"松绑的探讨。部分开发商表示,暂未收到有关南沙限购政策松绑的通知。至于限购放开是否会吸引更多的港澳台人士前来置业,业内人士透露,广州限购政策出台之前,港澳人士在南沙的购房占比在4%-5%之间;限购后,基本就没有港澳台的人前来置业了。由此来看,到南沙置业的港澳台人数占比不大,即便放开限购,也不会明显带动南沙一手房成交量。(RLX)
【形势要点:旅游业成功与否的标志是什么?】
产生了多少GDP、带动了多少就业是否就是衡量旅游业成功与否的标志?安邦(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在阿根廷的埃尔卡拉法特(西班牙语:El Calafate)进行田野考察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此小镇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阿根廷湖畔,酒店业发达,莫雷诺冰川是其主要旅游资源。但该镇并未对湖畔和冰川进行大规模开发,而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其原始生态,由此持续吸引游客。陈功认为,从埃尔卡拉法特的例子来看,旅游业搞好的标志有以下六点:第一是效益要看居民与游客的比例:该镇只有2万左右的人口,但却每年接待了20万游客,人均效益远远超过国内许多总流量很大的旅游项目。二是环境消费适度:旅游业是个环境消费的行业,产生的价值要用生成的GDP减去对环境的损耗和维护。三是旅游资源的品牌和影响力:这是衡量旅游资源水平的最终评估标准,涉及到一个地方如何看待自己的旅游资源。中国很多地方把旅游资源当作自己的聚宝盆肆意开发,而该镇把旅游资源当成世界财富来维护和经营,得到的是世界级的美誉。四是可持续的业态模式:旅游业不能只注重一时的效益,忽视对生态环境的永久改变。五是居民满意度,以及城镇与旅游的平衡关系:没有居民,就没有城镇,又谈何产业发展?六是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关系:政府不能代替所有民间投资,毕竟政府的投资不可能年年有,只有民间投资才具有可持续性。(NLF)
【形势要点:中国制造商如何提升与国外客户的关系层次?】
由于人民币近几个月来快速贬值,原材料和工业投入品价格下降,中国制造业成本出现了大幅下跌,这使得中国的制造商们恢复了靠价格竞争的能力。但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韩实认为,中国制造商与其继续走价格竞争的老路,不如趁此机会将盈余用来与西方客户建立更具意义的关系,并借此创造出独特价值。韩实指出,由于旅行价格和签证问题,中国供应商过去很少与他们的客户直接接触,这使中国供应商很难面对客户真正的担忧。例如,供应商是否有能力在为特殊的最终用户定制的产品上制造出特定的美学效果,达到专门的卫生标准。西方客户所关心的其他问题还包括,中国制造商的生产计划是否与发达国家的一样精确,以及中国制造商的设计、管理以及融资能力是否能与发达国家的合格供应商相提并论。供应商与客户之间肤浅的关系意味着,找到创造性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腾出资金来建设客户关系,是中国制造商应该认真考虑的事项。出差去美国时,和美国客户看一场棒球、打一场高尔夫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有通过充分交流,制造商才能精准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自己的服务档次,将"中国制造"打造成真正的国际品牌。(RLF)
【形势要点:特高压并未受反腐败影响有望近期上马】
近段时间围绕电力系统的反腐败行动,曾令市场对特高压项目能否上马保持谨慎态度。不过,最新的消息显示,特高压并未受反腐败影响,将被列入下阶段电网投资方案中。据报道,由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牵头制定的电网投资方案已获高层批复,近期将对外公布,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包括4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5条特高压直流和3条500千伏输电通道,其中涉及国网的有4交4直和3条500KV。国家电网方面介绍,该方案由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牵头,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具体设计,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的配套措施。在今年4月18日召开的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工作会议上,该方案就已经上报并获原则性同意。在此之后,相关流程正在逐步落实,上述项目将很快获得前期开展工作的"小路条"。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人士介绍,12条输电通道的规划去年下半年就已设计完成,该方案同时囊括了交流和直流输电线路。对交流特高压投资过大、经济性不高的争议由来已久,并无定论。前述人士指出,"该方案事实上是反对特高压派建议的纯直流特高压方案与国网规划方案的折中。"无论如何,国家电网多年单方面推动的交流特高压已被正名,特高压建设和批复速度有望加快。业内预计,特高压年内2交2直线路有望获得能源局的核准开工,2条交流输电线路分别是淮南-南京-上海和雅安-武汉,其中第一条已于4月21日获得核准。两条直流线路为宁东-浙江和锡盟-泰州线路。此外,雅安-武汉和宁东-浙江线路有望于近期获得核准,目前在做方案调整,新增酒泉-湖南株洲特高压直流线路也有望年内获批。根据可研报告,前述直流路线的单条投资都在250亿元-330亿元左右不等,交流更是有望达到360亿元。(RLX)
【形势要点:新生代农民工是新型城镇化首要作用的对象】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了《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对全国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其中,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论述引人注目。报告称,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报告概述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务工。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地域分布看,8118万人在东部地区务工,占新生代农民工的64.8%;2217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占17.7%;2155万人在西部地区务工,占17.2%。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地点看,6872万人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占新生代农民工的54.9%,老一代农民工这一比例为26%。二、八成以上选择外出从业。在新生代农民工中,10061万人选择外出从业,占80.3%;2467万人本地从业,占19.7%。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仅为21.7岁,老一代农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为35.9岁。2013年间,87.3%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任何农业生产劳动。三、在外务工更倾向就地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月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3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3%;新生代农民工2013年人均寄回带回老家的现金为12802元,比老一代农民工少29.6%。在外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租房居住,其中,单独租赁住房或与他人合租住房的占40.4%,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占34.1%,在工地工棚居住的占7.3%。月租房支出人均为567元,占月均生活消费支出的60.4%。从这些特征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在城市定居的需求更高,而且基本不可能回乡务农。他们是新型城镇化首要作用的对象。(RLX)
【形势要点:"中等收入陷阱"的主因在收入不在贫富差距】
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在中国争议时间不短的问题。2012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2030》展望指出,在过去50年间,只有13个国家或地区成功地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晋级为高收入经济体。这意味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命中率相当高。对此问题,国内学者基本上都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与贫富差距相关。如清华大学教授袁钢明就表示,"中等收入陷阱"的主因是社会资源被越来越多地控制在少数利益集团手中,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导致社会严重分化,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导致这些国家迟迟不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基于这种看法,国内在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思路,就是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做文章,提出以调整收入分配作为主要的解决办法。这种思路已经被政府部门接受,如今年两会政府报告就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不过,贫富差距是否真地是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原因?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的看法有所不同。安邦(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最近对南美数个国家和多个城市进行考察后发现,在这些典型地身处"中等收入陷阱"的南美国家中,贫富差距并不是导致国家发展停滞的关键原因,与贫富差距相比,许多居民不能获得有稳定收入的职业、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这才是导致出现"拉美病"的根本原因。如果对"中等收入陷阱"成因的看法不同,相应的政策方向也就不同。对中国的政策部门来说,把握这一点非常重要。(NHJ)
【形势要点:低价药"市场化"难以改变中国高价药泛滥】
中国的低价药政策造成了药厂不愿造、医院不愿买、医生不愿开的情况,令患者只能选择高价药做替代品,甚至在无替代品时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将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在日均费用标准内,由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公布了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涉及500多个品种中的1000多个剂型。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认为,新政策能够调动药企生产低价药的积极性,有助于保障低价药品供给,在保障患者健康福利的前提下降低药品的总体费用支出。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低价药价格管制的放开,低价药将大量涌入市场,许多患者可能会放弃使用高价药转而使用药效相同的低价药,同效高价药品市场将会受到较大冲击。不过,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低价药难觅其踪,主要问题在于医生的工资体制问题导致的"以药养医"现象。而且中国药厂众多,药厂面对医院的定价权薄弱,低价药生产招标的竞争必然会很激烈,放开低价药价格虽然提高了供给,但利润还是不会很高。上述供给和采购两方面都决定了光放开低价药只能改变无药可用的问题,改变不了高价药、高价医疗设备充斥市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医疗体制改革没有对医生的薪酬体制作出改变。与公立医院的这种畸形市场化相比,现在反倒是放开了医生门诊费的民办医院更愿意使用低价药——真正市场化的尝试,反而体现了本来难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ALF)
【形势要点:中国并非一味削减在所有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
近年来,中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中宁可退居二线的态度,引发了不少海外媒体的质疑。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的文章指出,中国一直不愿接受自己已是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支领导力量,并承担起与之相应的国际责任。中国近日在GDP评估项目中采用的手段,与几年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生的情况高度一致,当时该组织的各成员国修订了出资"配额",中国虽然加入了要求赋予新兴经济体更多配额的普遍呼吁,但同时又悄悄地展开了游说活动,并成功地使自身配额保持在略低于日本的水平。该文指出,配额略微上调大体而言只有象征意义:在投票意见高度一致的IMF董事会中,这只会使中国的权力略微增大,并且不会解除美国对于极其重要决策的实际否决权。权力的象征性扩大作为回报并不足够,不足以让中国在IMF因要求借款国履行严苛的条款而受到指责时,愿意承担比例更高的责难。另外,中国此前还多次拒绝过G8现有成员国发出的入会邀请;还拒绝过华盛顿的恳求,不愿在多哈(DOHA)回合贸易谈判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过,在我们看来,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除了利益方面的考量外,还有持久以来"韬光养晦"战略的考量。中国并没有争夺世界霸权的企图心,做"第二"的成本远远低过第一。不过,中国并非孤立主义国家,如该文所说,中国并非希望在拳击比赛中一直参加低于自身量级的比赛,而是在高度精准地选择自己的比赛。我们认为,如经合组织(OECD)、TPP等不仅包含发达国家、也包含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组织,对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很有价值,中国应积极考虑加入。(ALF)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