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推特网友"半月板"、"缤纷岁月" 及中国内陆以图片形式报道新闻的网站"图话网"等,上传了一张被称为是"发改委内部文件"的图片,该图片显示内容为如何引导雾霾舆论,称:"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媒体的指导和网上舆情的监控,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风清气正",防止有关雾霾的极端消极言论和负面情绪传播蔓延,从而间接影响美国等外国媒体的报道倾向。此外,可考虑利用网络大V的知名度和外媒对其的关注,引导其通过个性化方式,就雾霾问题发出一些传递正能量的言论和倡议。"
目前还未能证实该文件的真实性或出处,但根据这段文字的下文中表示,该单位将参加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会议,及主动宣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治污等功绩的内容。2013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会议时,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既为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副团长为发改伟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
在这份疑似官方部委引导中国雾霾舆论的文件在网上传播之时,官媒中国网对远在英国伦敦近日的空气污染,引述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报道。文章称"英国在雾霾中窒息",指伦敦"雾都重现",而早前中国官媒对两周前的巴黎雾霾天气也着力报道。网友对比网传文件,指中国官方只揭别人的短处,习惯性捂紧家丑。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对北京雾霾的行为艺术
艾未未的行为艺术却成现实,很多北京人出行时防毒用品
"国内'国泰民安'、国外"水深火热"”
早在2012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时,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就曾表达对美国领馆自测空气质量并发布PM2.5数据的不满。
2008年初,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使馆的楼上建立空气监测站,并建立Twitter官方帐号 @Beijingair 每隔一小时发布更新数据。美使馆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北京官方发布数据大多时候并不一致。2011年2月,因为北京连续的雾霾天气,导致民怨沸腾,公众亦对中国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失去信任,更多的人转而关注美国驻华大使馆在京自行监测的空气数据;2013年1月北京爆发的严重雾霾引国际媒体关注,国内多家媒体也打开禁区,包括央视等媒体都先后报道了雾霾天气。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楯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他表示这是中国官方在处理社会问题上的惯性作法,最典型的表现既是央视"新闻联播"中,总是国内"国泰民安"、国外"水深火热":"他们不仅对雾霾敏感,其实对任何事情都敏感,只要是负面的东西,总觉得是别人有意说这件事,是阴谋论,这是官方既定的思维方式了。"
"官方表态很难做到,于是挑起阴谋论"
李楯也表示,中国官方从最早对
李楯认为发改委被称为"第二国务院",管理权限非常大,包括气候、污染等问题他们也有管理权限,而直接管理这些问题的环保部门权限远不及发改委。这就形成了奇怪的局面,发改委立项的很多项目本身就是污染的成因和源头,就使得他们面对环境问题时,很难自揭其短。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