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李克强总理宣布了被称为2014年中国第一项经济刺激计划的公告。这项"小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将把大幅减税优惠政策扩大到小型企业,建设保障性住房以取代棚户区,并且加快铁路建设。
在宣布此项计划之前,李克强总理曾在3月26日发表了重要的政策讲话。"我们拥有去年战胜经济下行挑战的成功经验,也为今年继续应对经济波动做好了政策储备,"他当时说,"当前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有针对性地陆续出台相应有力措施。"
总的来说,李克强在3月下旬的讲话并没有给分析人士留下深刻印象。正如东北证券驻上海的分析师杜长春当时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所说:"说实在的,市场对此作出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大,因为这些言论以前已经说过很多次。"
李克强总理上周需要做的事情是,他拥有让中国正在迅速恶化的经济稳定下来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观察人士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是五年来中国经济最为疲弱的季度。
因此,市场对中国政府周三出台的小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做出如何反应呢?上周四,上证综指应声下跌,但在周五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因此,李克强总理基本上未能提振市场情绪。而这正是他上周宣布刺激计划的主要目的。正如宏观经济研究咨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驻新加坡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所指出的:"他们想表明他们在必要时有能力对经济加以干预。"
此时此刻,李克强总理及其技术官僚们看起来像是不具备这种能力。主要问题在于他们仍然疲于应付温家宝在2008年11月份宣布花费四万亿元人民币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那场刺激行动加上银行贷款后成为过去十五年以来最大的财政支出计划,其造成的后遗症就是致使中国背负大量债务。如果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以适当调整(即缩减)以便考虑到价格变化的话,那么中国的总债务占GDP的比例目前已经超过300%。
中国债务累积的各种症状让人担忧。仅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中国就相继出现了建国以来首例企业债券违约事件、首例国内垃圾债券违约事件以及两起银行挤兑事件。
最重要的是,中国可以让经济刺激资金获利投入的用途已经所剩无几了。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停止了项目,住房开工数已经大幅下滑。
然而,李克强总理上周没有多少选项。如果他宣布出台一项规模更大的开支计划——用政府资金来压倒市场的话,那么他实际上可能已经显示出恐慌,并且由此引发市场丧失信心。
总之,中国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刚刚迈入到精疲力竭的地步。李克强总理宣布的是一项力度不够的计划,因为他明显感到自己别无选择。
李克强总理本可以做出的一个选择是实施一系列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他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同僚们自从2012年11月份正式就职以来,就一直在谈论重大改革,但从来没有设法实施结构性改革措施。相反,他们执政的这段时期总体而言表现出逆反改革的特征。
逆反改革?通过他们已经宣布和尚未宣布的各种经济刺激计划,他们已经促使中国进一步远离其唯一可持续的基于消费的增长模式。
分析师们上周选择忽略这些明显的预警信号。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珺玮指出:"这应该会为中国政府实施改革措施赢得时间。"这反映出大多数分析师对李克强上周三宣布的小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持有的看法。总之,屈宏斌和孙珺玮认为,李克强总理通过批准更多只能被视为反改革举措的的投资计划,正在为改革铺平道路。
现在应该已经很清楚了,中国领导人尽管一再表示要实施结构性改革措施,但实际上觉得他们不能实施这些改革措施。假使真觉得可以这样做,那么他们早已将这些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了。
李克强总理虽然被视为改革派人士,但显然没有得到实施改革措施所需要的支持。尽管中国显然需要实施根本性的结构性调整,但他在上个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并没有宣布缩减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今年的增长目标仍然是7.5%。实施改革计划将首先会削弱经济增速,所以,今年不愿意接受较低的经济增速这一事实表明,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正在阻止改革。
很明显,李克强总理一直没能采取一系列实际步骤来实施改革计划。中国经济已经变得如此不平衡和不稳定,以至于撤出经济刺激政策的任何举动都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速迅速降低。如果中国政府允许其经济放缓的话,那么违约事件会成倍增加,导致市场信心全面丧失,资产价值下滑,而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
因此,我们从李克强总理上周三宣布的小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中得到的暗示是,或许除了人民币贬值之外,他再也没有任何有效的政策工具可供随意使用。和其他人一样,他将会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经济趋于崩溃。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