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2日之前,中国官媒以"乌克兰国内动乱"为导向进行了大量报道。宣传策略之一为"民主倒霉论",称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追求民主的结果并不乐观。随着乌克兰局势迅速变化,宣传部门也迅速调整了舆论导向。
在大陆,受众看到的新闻报导,可能是跟全世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的。
旅居荷兰的时政评论人立里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分析,中国官媒宣扬乌克兰局势背后的"冷战",其实是刻意夸大了乌克兰内部支持俄罗斯和支持欧盟的民众的分野。立里认为,乌克兰此次变革主线是民众反对威权政府的腐败,而非民族主义主线,因此他对未来乌克兰的局势表示乐观:"周围的各个大国都是反对乌克兰分裂的,即使有分裂的倾向也会受到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压力。另外亲俄罗斯的这些人,他们也并不是支持亚努科维奇的专制;亲欧盟的这些人也并不是觉得欧盟对他们一定怎么好,而是觉得欧盟是更先进、更民主的大家庭。"
立里认为,中国官媒不断转换宣传方向,意在消除这场变革对中国民众的启示和影响:"甚至我们会观察到这一点,凡是人民反抗政府的抗议,无论反对的政府和中国政府好或是不好,意识形态是否相近,无论是谁,他们都会站在政府维稳的一边,因为这是代表它的利益的,他们就是想维持政权,也就是说无论是非,只要权力。它的原则不在于是非或意识形态立场,也不在于是亲俄罗斯还是亲欧美,在于维持现政权。"立里还表示,乌克兰变革使革命话题重回中国。
乌克兰的局势突然出现的重大的变化,简单说起来,就是在乌克兰的首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抗议,当局以武力镇压,引发了流血事件。几天中至少有70名以上的示威者被打死,1000人以上受伤。因此,议会通过紧急决议,释放了被关押在监狱的前总理季莫申科,提前大选,回归2004年的宪法约束总统权利。然后,就是议会经紧急动议罢免总统。
在乌克兰发生这一切,背后的因素也很简单。就是最早的时候,乌克兰和欧盟准备签订一系列的条约,大部分是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的,也就是说是比较倒向于欧盟的。突然之间俄国提出来给乌克兰大批援助,另外就是给他们廉价的石油。乌克兰的总统亚努柯维奇本来属于亲俄派,于是在去年年底,突然之间中止了和欧盟准备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引发了抗议。
在乌克兰,它的西部是比较亲欧的,而东部是比较和俄国接近。西部主要是首都基辅就爆发了示威。示威开始的时候是很小规模的抗议,但当局采用镇压的手段,暴力驱散。这一来就变成大规模的抗议,而口号也由最早的时候说乌克兰是欧洲的,很快的就转变了要总统亚努柯维奇下台。后来大批的民众就在基辅的最主要的广场–独立广场,安营扎寨。前后僵持了很长时间,总统方面拒绝任何让步,反对派也拒绝让步。直到内务部门出动警察开始大规模镇压,而且动用了武器,就一下子变成了一场流血冲突。这种大规模的对民众镇压,使得原来总统阵营的人,表示不满;军队也开始拒绝向人民开枪,军队的头目辞职。其中也有过2次停火,协议签订以后,实际上停火并没有完成,广场上整个就像战场一样,就导致议会通过一系列紧急动议。总统最后就失踪了,抛弃自己的国家与人民叛逃,投靠俄罗斯。他的首都所有的官员、所有的政府大楼、相关机构都人去楼空。
国内的报导,说乌克兰民众示威主要是有金钱的支持,有欧美的干预,最后使抗议事件发展到流血冲突的地步。其实,这后面真没有欧美的背景在参与,因为最早的时候是乌克兰政府自己决定跟欧盟去签订一系列协议,而拒绝签署也是乌克兰政府。事实上欧美这次整个在乌克兰冲突中,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对反对派有过任何支持,这完全是乌克兰国内的事件。但说完全没有影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示威民众提出来的要求是和欧洲结盟。
就这一点来说,不能说乌克兰事件完全没有欧美的影响力。
在国内,还把事件说成是由于乌克兰的自由化,导致西方思想在那里泛滥的结果。实际上人们都知道,对于前东欧那些还没有完全消除苏共影响的国家来说,对于舆论方面,实际上仍采用控制的方式。而西方,就不存在一个完整的所谓舆论宣传的问题,媒体大部分是私营的,也不可能像社会主义国家,用国家来垄断。乌克兰之所以巨变,只能说明西方的思想,或者其意识形态,或者其政治结构本身的吸引力,使得人们愿意倾向于走民主宪政的道路,和自由的道路。
实际上,一个国家一旦开放了,政府使尽力气怎么控制,都是白费劲。哪一种思想,哪一种体制更能够被人们接受,人们是有基本辨别能力的。有些人即便唱迎合权贵的高调,目的只为了获取更多的眼前利益。这只能产生更多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最后也都会用脚投票表达对西方的向往。
在这次的抗议过程中,有民众推倒或者破坏列宁像。列宁像在乌克兰的象征意义在于意识形态。对于乌克兰人来说的话,在俄国统治下的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当中,大批拒绝农业集体化的农民被屠杀,乌克兰人记忆犹新。紧跟着发生的是集体化导致的大饥荒,乌克兰的死亡人数是最多的。推倒或者破坏列宁像,既有民族问题——俄国对乌克兰的统治当中所造成的死亡,又和意识形态紧密相关。
其实对于苏共主义的反思,在整个苏东波国家,陆续的都在进行,在不同程度上,都立了法予以限制。但乌克兰没有、俄国也没有。
乌克兰这次的抗议,针对的是民选出来的政府,不少人一直用这样的事例来说明民选的政府会造成动乱。其实关于民选政府的问题,不在于民选,而在与被选举上来的政府;其一旦掌握了权力以后,利用掌握权力,不做它应该做的事情,而去做它不应该做的事情。在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可以用弹劾的方式提前让它下台。但是,在民主还没有成熟的国家可能没有这种程序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是专制政府遗留下来的痕迹还很严重的时候。其实,在美国早期立国的原则里就规定,当民众选举的政府背叛了民众的时候,民众有权利起来推翻它,至于用什么方式那是另外一回事。并不是说民选的政府上了台以后就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要受授权给它的选民的约束。
这一次乌克兰事件,很多媒体用一种理由忽悠民众:乱。好像是一搞民主就会血流成河、天下大乱。这一次乌克兰事件发展到今天,给人们的感觉其实并没有大乱。如果不是俄罗斯派兵干涉乌克兰的内政,乌克兰秩序早就恢复良好了。
事实上在前一段时间占领独立广场的时候,看上去是很乱的。但实际上并不乱,没有对乌克兰整个国家造成多大的伤害。制造伤害的,是当局而不是民众。乌克兰事件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总统逃跑以后,警察、军队立刻宣布站在人民这一边,秩序非常好。人们到总统府去,到总统亚努柯维奇的住宅去,民众在参观,就像是旅游,没有打砸抢。只是,他们还戴着在广场上保护自己的头盔和那些简陋的装备。他们简直就像游客一样没有任何混乱和破坏的行为,而且自发的组织起来维持秩序。所以说,乱是由于独裁者拒绝放弃权力,拒绝和人民妥协所造成的,而不是民众的抗议所造成的。
乱和不乱,不是哪一个人说了就行的。亚努科维奇不希望人民抗议,就把抗议说成是乱,他一下台,秩序就好得很。民众其实并不想乱,因为乱对民众没有好处。所以,不是哪一个人想乱就能够乱的起来,也不是说哪一个人不想不乱就不乱。亚努科维奇不想乱但他避免不了,因为矛盾在那个地方,它总要爆发的。
关于解决矛盾的办法,在中国也有很多说法,争论也非常激烈,即:是革命还是改良,暴力还是非暴力。而乌克兰,这次应该算是革命,它把一个政府推翻掉了。但也可以说是改良,因为它没有改变政权的性质,议会还在,而且最后的决定都是议会做出来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它整个社会结构还在。
事实上,在对于革命和改良、暴力和非暴力的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些讨论其实都是无效的。只要统治者所造成的矛盾不解决,流血的事情迟早要发生。而这发生的过程,不是那个人喜欢不喜欢就能够改变的。人心向背,决定了一切。
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矛盾。矛盾产生后,其实民众的意愿都是好的,都是想用一个最简单即和平的办法,将矛盾引往好里方面。真正导致事件走向和平还是走向暴力,最终主要的力量是在政府这边的。政府如果是想用强制的办法去阻止它不愿意的事情发生,可能事情又往往会适得其反。
但所有的专制独裁者,都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把所有的反抗压下去。很遗憾的是,历史并不是这样书写的。……
其实,笔者说这些,不是说给北京的。北京聪明的程度超乎人们想象,这一切比谁都懂。但中国为什么对乌克兰,似乎态度显得很暧昧,似乎动摇不定?
原因是,早在3个月前,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北京大施外交手段,极力促成与该地区进行经济和政治合作的宏伟计划。此次会晤后,中国向中东欧国家承诺的投资和贷款总额已超过190亿美元,规模大于以往双边经济合作中的任何时期。2013年全年,中国与中东欧共签署222亿美元的贷款和投资协议。但 "计划赶不上变化",北京方面与被罢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政府拥有"战略伙伴关系",乌克兰政局变化给北京提出一系列难题。
在中国的中东欧战略中,乌克兰是个关键部分。190亿美元的投资和贷款协议中,80亿是和乌克兰签署的。从北京角度看,乌克兰有几大价值。物流上,乌是西欧通往中国巨大市场的大门;乌克兰农田有助于保障中国粮食进口,而中乌已制订庞大农田租赁计划;两国军事关系密切,乌克兰帮助中国制造战斗机发动机,双方还根据战略伙伴协议在其他项目上合作。出于诸如此类的原因,早在去年底承诺投资80亿美元前,中国就已向乌提供约100亿美元贷款。
北京不像莫斯科那样对乌存在意识形态因素,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鼓励别国照顾自身安全和贸易利益,而非高度关注这些国家的政府形式本身。目前关键问题是,乌克兰事变会对这些商业安排及中国加强与中东欧联系的全面计划造成多大影响。这种实用主义态度与北京在亚努科维奇政府遭遇抗议期间的微妙外交立场相吻合。中国外交部两面下注,一方面支持乌克兰当局"维护稳定"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表示尊重"人民的选择"。原因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保护自身在乌的经济利益,北京不愿意在此事上与俄起冲突,也不希望西方在颜色革命中获胜。
这就是北京对乌克兰的政治智慧,自身安全且利益不受损坏。可谓老谋深算。
由于普京的悍然入侵,目前乌克兰局势不会很快明朗。但北京在中东欧战略的其他领域,并未放慢脚步。请相信,等普京入侵失败,乌克兰局势明朗的时候,官媒会第一时间表示:乌克兰是中国人民历史悠久的老朋友。那时你会发现,自己被官媒忽悠了。但现在,还要适应其对普京的溜须,不当回事也就罢了。
本文免翻墙链接: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