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了惨无人道的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与往常一样,最初的消息,来自于微博模糊不清、不能确定的帖子,随着更多的人关注、转发,在官方确认之前,恐怖而血腥的细节,就通过图片、文字逐渐呈现出来。待到官方确认,报道的限制也接踵而至,引发传统媒体人士的抱怨,不过,不要紧,人们还可以在微博上继续关注。
惨无人道的暴力立即激起了愤怒,有人写下这样一条微博"我反对一切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行为,无论你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动机是多么高尚,当你把伤害无辜的普通人作为手段时,你就是人类的敌人、可耻的懦夫和人人可诛的罪犯。我没有兴趣听你的任何故事,不会在乎你的诉求,不可能跟你谈判并妥协,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当场格杀,事后追剿,绝不原谅"。民众的愤怒,推动出惊人的23万次转发。
不过,这与理性的思考并不矛盾,几乎就在同时,区别少数恐怖分子与同胞民族的呼声随之产生。一些媒体人也在微博上呼吁尽量避免血腥、刺激的报道。如果不是在这个特殊时点,生于新疆乌苏高泉的资深媒体人黄章晋所著的分析新疆社会结构问题的长文《新疆怎么了》,肯定很多人不会读完。不过,昆明惨剧之后,一定会有很多人耐心读完,并因此产生更深的思考。
甚至,2天之后,可以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写下这样的故事:一个在云南大理生活了八年的新疆库车维吾尔族小伙,已把大理已经当成了自己的家乡。今天,他告诉我,这里的派出所已经通知他十天之内必须离开,房东刚才责令他立刻搬走。不善言辞的他难过得不知道怎么表达。这则故事引来了不少人的同情,以及对其背后的社会治理方式的思考。
这些深刻的、多元的社会分析,不免让人想起东莞扫黄之后,权威媒体的道德训诫式的报道与评论,与民间媒体自发的社会视角讨论之间的深刻差异。网络舆论,经过几年的飞速进化,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后,从最初的愤怒调整到理性的思考,速度越来越快,谣言少了,事实多了,情绪少了,讨论多了。
昆明火车站的惨案必然引起世界媒体的关注,虽然,语言与众所周知的隔阂阻碍了民众方便的了解外面的世界,但作为一个窗口,自然有人会在微博上贴出最新的报道。不过,当微博上贴出西方的媒体报道时,不可避免的经过了个人解读。有人指责西方媒体对"恐怖分子"四个字打上引号,用"持刀砍杀"替代"恐怖袭击",有意识地淡化暴恐、同情暴力,而在一年前"伦敦砍杀事件"发生时,他们在新闻措辞上却表现出不同的立场。关键点上的个人解读再次设置了议题,第二天,人民网跟进,做出了西方媒体报道类似事件的详细的对比。但反驳的声音跟随而至,有人详细贴出了美国对于其他国家,甚至自身大使遇难后的谴责声明,指出用词语并无问题。
我的朋友,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傅蔚冈说过一句话:"微博的好处在于,你会不经意的遇到非常专业的、聪明的、睿智的人,而微信,却注定做不到这一点。"更详细分析紧接而至,有人详细分析了美国用"无意义的暴力"来形容美国大使遇害事件背后的政治动机,而即便是给出这种专业分析的人,也发出感叹:"感觉微博群体差不多拥有人类全部的知识,任何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可以说,微博这个平台,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哪怕是仅仅相对自由的思想市场,也能推动公共议题达到充分的、多元讨论的高度。在当下,再高的道德、再高的权威都不被视为真相,只有开放的媒体,不同角度的报道,多种观点的碰撞,立场不同的争论才会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得到真相与公信。
不管是西方媒体的报道措辞,还是中国的民族政策,这些争论都必将持续下去,而与之前相比,有所变化的是,现在,有了新技术,有了新平台,以前不可触及的禁忌变为了大众舆论广场上的热议话题,不同意见均可呈现,进而指明整个舆论的正确方向,并有可能进一步驱动政治选择。
也许,这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终希望所在。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