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星期四

墙外楼: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39-41)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a Faster Site?

This free guide helps you quickly find & fix performance problems. Start speeding up your site with 10 pages of examples,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 free tools!
From our sponsors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39-41)
Mar 20th 2014, 08:12, by 墙外仙

第三十九回 一代巨星陨落,万里河山同悲

人算不如天算。紫阳于1989年2月初(春节是2月6日)到小平家送行,相约一年后彻底完成交接班之事。似乎天佑中华,政治改革将要在紫阳领导下推进。89年5月19日,宣布戒严当晚,中办调研室一青年干部到厂桥招待所,见到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鲍彤,鲍将其叫到自己房间,说,"假如我有不测,授权你将来公布3件事……"3件事之一是,紫阳准备用5年时间,将直接选举从村级推到地市一级。这个可能,因一个伟人的病倒并去世而再度难产;那个因听到小平将在一年内把军委主席一职让给紫阳的杨国老,也因此有了可乘之机,让"邓赵之约"最终变成了"邓赵之战"。

89年4月8日上午9时差5分,前总书记胡耀邦迈着艰难的步子,走进怀仁堂,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他没有走向他曾经坐过10年的主席的位置,而是走到后排,坐在副总理田纪云和国防部长秦基伟中间。会议讨论《关于发展和改革中国教育的决定》草案,准备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通过。草案朗读了约40分钟,胡突感胸痛难忍,呼吸困难。早在88年末,他在湖南时就心脏病发作,已瘦弱不堪。这阵心绞痛,超出其生理忍受限度,一边站起,一边举手:"紫阳同志,我请个假……"未说完跌坐在地上。医护人员十多分钟后赶到,诊断结果,心脏下壁和后壁大面积梗塞。下午3点多,转入北京医院。巧合的是,他住进了周恩来临终前住的同一间病房。15日早晨,胡的病情似乎好转,躺在病床上大解后,感到轻松,吃了片西瓜。稍顷,突然痛苦地大叫一声:"啊!"时间停在北京时间1989年4月15日上午7时53分。一颗巨星陨落,一个国家的泪腺泉涌。一个文艺工作者,在返京列车上听到胡逝世的消息,写下一首歌词:《好大一棵树》。成千上万的人到胡家灵堂吊唁,九旬老人孙敬修在灵前发出呼喊:"你是一个大好人啊!"这句话,可以作为胡耀邦的最简墓志铭。

晚上讣告播出后,近20时,第一个献给胡耀邦的小花圈,出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北京大学"三角地"聚集起数百名学生,并出现若干挽联、标语、大小字报。其中一副挽联这样写道:"小平84健在,耀邦73先死……"当时可能很少人会想到,耀邦的逝世,除了他的家人,最悲痛的,就是小平。胡是代替他受难的,邓的改革,不仅遭遇毛社派阻击,所有元老,几乎无人支持,甚至反对。要阻止邓,必须先放倒胡。胡替邓受难,邓代人受过。但类似这样的对比,渐成悼念者们的共识,将被人利用,开启地狱之门。

第四十回 李傀儡主动找线牵,杨国老一次操国柄

4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中间位置刊登人们在纪念碑前献花圈的照片。下午1时,政法大学600余名师生第一次进入天安门广场。下午4时20分,北京大学30多名学生来到纪念碑献花圈,念了简短的悼词,接着,去耀邦家献花圈挽联。晚7时多,纪念碑前聚集3千多人。同时,全国各地各种悼念活动陆续展开,以在校大学生为主。

这种情况容易理解。耀邦的早逝,似乎与他遭遇的不公正罢免有关,被不公正罢免,主要罪嫌,是没有严厉处理1986年底的学潮。参与那次学潮的一、二年级大学生,89年仍然在校,且从新生成为师哥师姐,一直觉得自己对耀邦去职负有责任。他们对胡的去世,不仅悲痛,还愧疚,想为他鸣冤,甚至讨回公道。总书记赵紫阳充分理解学生们的这种心情,所以在18日上午常委会上,说中央治丧,学生悼念,我们不能不允许。除了打砸抢烧冲5种行为外,一般要采取疏导的缓和办法。

会上的李鹏是不怎么把赵放在眼里的,他从毛社派原教旨立场出发,反对紫阳的态度。会后,他开始串联。先倒姚依林办公室,李知道,姚的态度,几乎就是除邓小平外所有元老的态度。经过勾兑,二人取得一致意见:对学潮要狠一点。公平地说,李与姚此时凭心论事,执行本门教规,看不出掺杂其它图谋。

走出姚的办公室,李相心里仍然没底。他知道,姚依林不能代表邓小平,邓毕竟是他养父周恩来最亲近的小弟,相当于自己的叔叔,公开违抗不得,还得知道他心里怎么想。邓不能随便见,要探听邓的心思,得去找他的当家人兼心腹杨国老。他又走进杨尚昆办公室,询问杨对学生上街游行的看法。杨说,对学生的行动要提高警惕,但为了缓和矛盾,在开追悼会前,允许学生搞一些合法的悼念活动。

果然是权谋杨大师。表面上,他附和了赵紫阳的意见,但他心里知道,学潮马上平息,不符合他自己的最大利益。邓赵之约,一年后交割军权,自己和兄弟杨白冰(此时已是总政治部主任)还能让军队姓杨,邓全退后,让国家也姓杨吗?这时,事情不怕闹大,闹大之后,他自有妙法,让邓与赵都中招,这是什么高招呢?以后分说。

第四十一回 军机会乾坤大挪移,杨国老二次操国柄

事情在按照杨国老需要的方向发展:越闹越大。

18日凌晨,北大清华上千名学生游行到天安门,到上午,开始静坐的学生达数百名,提出七项要求,第四条要求是解除报禁,实行言论自由,并要全国人大常委以上领导接见。南开大学出现《新五四纲领》。19日,学生到新华门前静坐,要求与李鹏对话。乔石要求整顿新华门前秩序,凌晨,警察驱散人群,将静坐大学生送回学校,被驱赶学生认为是"新华门血案"。次日(20日),新华社播发评论,类文革腔调,学生被激怒,北大成立"团结学生会筹委会"。 20日上午,政治局常委会开会,与会者多数认为学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冲击中南海,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指名道姓攻击邓小平。

这样,学潮就从悼念胡耀邦,到被定性为反对邓小平。对学潮的态度,就是对邓小平的态度。主张对学潮强硬的,就是对邓小平爱戴;主张对学潮仁慈的,就是对邓小平残忍。这个共识的形成,要归功于杨国老幕后牵线,李相国前台表演。毛社派谈不上热爱邓小平,所以,姚依林等人,在会上坐山观虎斗,落得清闲。事情不论如何发展,都主要是特社帮内讧,所以也不怕把事情闹大,好看笑话,甚至乐意帮助倒赵派把事情闹得更大。

李相国的表演,经过杨国老邀功,马上得到奖赏。会上还讨论了中苏高级会晤。邓小平以前定的是两位总书记之间会晤是最高级会晤,邓与李鹏见戈尔巴乔夫叫做会见。杨尚昆传达了小平的新决定:降低赵与戈氏见面级别,邓与李鹏见戈氏叫会谈,赵与戈之间由会谈改为会见。这个微妙的改变,事实上是对赵的一个警告,但赵并没有敏感到对学潮性质的重新定义,对他的立场意味着什么,在常委会上依然主张对学生持宽容态度,"只要不搞打砸抢,就不采取行动。"与会者坚定支持紫阳立场的,常委里只有胡启立,书记处里只有阎明复了。

而这时,李鹏的头有点发晕,自己的位子居然和邓小平平起平坐,被抬举到赵紫阳之上,这意味着什么?假如赵被从总书记的位子拿下,是不是意味着……这事想想就甜蜜,梦里能笑醒,跟着杨国老,就有好果子吃。不过,杨国老知道,邓赵之间嫌隙已经扩大,但要让他俩从师生变成对手,还需要再烧一把火。让人扼腕的是,由于ziyang自己走错了一步棋,机会就像一只小羊,扑进了杨国老的怀里。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