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新闻发了篇社论,说在这次全国扫黄行动中,不妨挺一次公知大V们的黑色幽默和网络调侃。社论对公知大V调侃过线提出了批评,不过其重点是在批评官媒喉舌在互联网时代角色功能转变迟缓,搞不懂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规律和网民心态,习惯于对一些具体诉求或问题进行上纲上线的道德说教和意识形态攻伐,提出希望官媒喉舌好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有关宣传工作的指导讲话,提升在互联网时代与人民沟通的能力。
这是一篇非常有见解的社论,和我在外面看到的所有有关这次扫黄行动的评论角度都不相同,很有新意,谈的也很犀利透彻。对这篇社论所提出的观点,我基本认同,而且忍不住也想谈谈对自己的看法。这里主要谈四个方面:
第一,官媒喉舌如何适应互联网社会。对官媒喉舌来说,这是个头号重要问题,因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社会,你必须首先适应互联网社会,才能谈到在互联网社会的生存,才能谈到发挥自身影响力,如果你根本就适应不了这个社会,连生存都没法生存,还有什么影响力好谈呢?
官媒喉舌应该认识到,在互联网社会生存,光靠国家政治保护不行,光靠防火墙技术也不行。温室里种不出大树,市场也从来都不是保护来的,你必须要到市场中去透过激烈竞争来提升能力,到游泳池里透过练习来学会游泳,你不能总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称王称霸,而且还把这种思维惯性带到互联网上去。要改变这种说话习惯对当官做老爷的官媒喉舌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几十年的惰性,从建国后就一直在封闭的圈子里养尊处优吃着皇粮写着"八股",现在突然要把这些官媒喉舌扔到市场中,他们一时半刻可能确实是扭转不过来,而这恐怕也是让习近平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除此之外,官媒喉舌还必须要认识到,互联网社会和传统社会下的媒体传播规律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变化。互联网社会下,人人都是媒体终端,你要靠影响力来争取民众,而不能靠政治权力或政治定性来吓唬民众。在互联网社会中,权力只能解一时之急,权威是要用你的实力、你的内涵、你的影响力来一步步建立的。互联网社会实质上是个平权社会,网民是在一人一票的进行评议。这种情况下,官媒如果处处仍然以高人一等的方式和人说话,谁愿意听呢?
第二,要认识到价值观多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一个社会不可能只允许一种价值观存在的,利用政治工具强制性要求实施一元价值观对社会和人民只能造成灾难。纳粹完蛋,苏联倒台,金家朝鲜,红色高棉被清算,包括中国的反右、文革、大跃进错误等等,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说明的了一元价值观潜藏的巨大政治风险。
在多元价值观的年代,当然要有"主流"价值观来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当我们在说"主流"二字的时候,当官媒喉舌在以"主流"自居的时候,就意味着其实是允许有"支流"存在的,允许有漩涡甚至是"逆流"存在的。你不能一边以"主流"自居,一边却要消灭一切和自己看法不一样的"支流"或"逆流",你这样做,本身就是在否定自己。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年代,在互联网社会下,什么是主流价值观,不是你自封的,而是要靠提升你价值观的品质和传播技巧来实现的。这就又回到上面第一个问题,作为官媒,你不能总靠政治强权或互联网防火墙帮忙,不能辩论不过就耍流氓冲人呲牙放枪。你要想成为主流价值观,就要实实在在的提升你自己的品质,要提升你自己的说话能力和推广传播技巧,而且还要有允许不同声音存在,要有这个肚量,才能谈得起理论自信。
第三,官媒喉舌要恰当定位,不能总把"笔杆子"当"枪杆子"使。我注意到在这篇社论中间,署名"木亢"的多维主笔写到,"作为建国前最主要的政治斗争工具,(建国前的官媒喉舌)保持着高度集中,强势推动党内的理论建设、传播与批判,以及扮演最权威的角色都无可厚非。但在建国之后,中共已经不只是共产党员的中共,它还是中国社会和公民的中共,中共思想的一元结构必须要兼顾到党外人士的思想价值认识,包括公知、大V,还有普通网民。多元社会不能够只是形式的,它还需要多元的思想才能够让社会主义更好地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社会,新的理论发展必须服务于不断变化的政治和社会形势,还必须要与互联网社会的特有传播规律相匹配。"我觉得这样的分析认识很有道理。
对中共来说,"枪杆子"和"笔杆子"都很重要,被认为是帮助其夺取政权和维持执政地位的重要工具。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枪杆子"和"笔杆子"的定位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笔杆子"可以当"枪杆子"用。但是,即便在革命战争年代,"笔杆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发挥精神感召力,或者用中共的说法,就是统战。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给柳亚子写了一首《沁园春.雪》的诗词,不是就曾经在知识分子中间发挥了重要统战作用吗?另外还有毛泽东在延安期间写的一些文章,不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吗?
在和平建设时期,"笔杆子"统战的作用就更要远远大于射击的作用,这个时期的"笔杆子"们如果不能恰当定位,总是把自己当"枪杆子"使,把自己定位成军人,那就是一种错误,会四处树敌。"笔杆子"就是"笔杆子",你在一些事情上要有观点立场都没问题,但是你不能在和平年代还总是把"笔杆子"当"枪杆子"用,特别是对网上一些并无政治恶意的具体争论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政治扫射轰击。
第四,官媒喉舌要在维护中国社会互联网生态上发挥示范作用。互联网是个虚拟社会,但这个虚拟社会又是和实体社会形成互相投射和互相影响关系,所以建设和谐包容健康的网上话语环境就非常重要。中国互联网上有个特别不良的现象,就是对一些问题的评论,总有人喜欢上纲上线,喜欢把一些具体的利益诉求或争论,提升到意识形态高度,然后进行政治定性,大加讨伐。
这次扫黄行动期间,一些官媒喉舌对公知大V们的黑色幽默和调侃进行"暴打"就被认为是这样的举动。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做法,也不是正常的讨论问题,或者说不是进行网上辩论的方法。公知大V们搞黑色幽默过界,官媒喉舌也反过来也讽刺他们好了,大可不必给对方贴上"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美丑不明"的标签,上升到"与中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意识形态高度,因为这样的语言不是互联网上的语言,不是网民喜欢听的说法。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争吵够激励了,作为其中重要力量的官媒喉舌应该发挥示范作用,要就事论事,要解决具体问题,要为中国的互联网注入平和和宽容,而不是这样动不动就发动话语战争,把不同声音一股脑儿推到政治里面去。我相信,只要官媒喉舌学会好好说话,能对网友持友善态度,能循循善诱的把道理说透,少一些意识形态上的攻伐和语言暴力,网上的所谓吐槽"反水"声一定会逐渐降低,中国的互联网上环境会更为和谐文明。
最后,我冒昧推荐大家读读这篇社论,标题叫《挺一次公知大V又如何?》。
—
挺一次公知大V又如何?
由央视报道东莞"黄祸"引发的全国扫黄已进入到全新阶段,扫黄行动也从广东东莞开始在全国推展。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扫黄行动中,引人瞩目的除了"黄祸"泛滥和扫黄本身,还有以《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等为代表的官媒喉舌与公知大V等网络意见领袖们之间的口水战争。
在央视报道东莞"黄祸"和警方动手扫黄当天,不少公知、大V即在网上吐槽,"东莞不哭,东莞挺住"、 "央视无情,人间有爱"、"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等黑色幽默在网络空间广为流传。当扫黄行动陆续在全国推展后,网络上与官媒异样的声音也时有出现。不过此时,谈论焦点已从最初的幽默调侃,转而开始要求警方在扫黄行动中要注意保护卖淫女的个体尊严,还有人对导致"黄祸"泛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分析。所有这些声音,都与官媒在扫黄报道中的义正词严形成鲜明对比,构成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社会舆论动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将公知、大V在这个过程中的异样腔调称之为"反水",这个带有调侃性质的用词,确实很传神地描绘了公知大V和官媒喉舌对扫黄行动的认识差异以及这两个群体间话语体系的互不兼容程度。针对这种"反水"行为,《人民日报》连续刊文,认为网络上的"杂音怪论"没有言行底线,是迷失方向的狂奔,指责"无良大V"的声音是歪理邪说,警告他们不要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新华网认为"要坚持清扫有些人思想观念上的'黄流',特别是清扫有些微博大V发出的错误声音";《环球时报》则发表评论文章,宣称"与央视对立就意味着这些人选择了中国社会的边缘位置,会滑向与中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
值得玩味的是,官媒喉舌这些充满政治恫吓的强硬警告不仅并没有令公知大V"归顺",反而激发了公知大V普遍性的逆反情绪。公知大V反过来批评官媒搞语言暴力,嘲笑官媒不懂幽默,搞意识形态挂帅,无限上纲上线。有不少网络评论人士更是认为,官媒的反应和陈水扁在台湾当政期间制造族群分裂的行为毫无二致:其手法,都是透过站在所谓的政治正确和道德正确高位,人为制造意识形态对立,把那些持不同观点的民众往政治对立面推;其结果,都是造成社会撕裂,阻碍社会共识达成,使民众在社会乃至政治层面对立情绪加剧。我们认为,虽然官媒此举和陈水扁当年的目的并不相同,但这样的评论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在客观上,官媒喉舌的应激式僵化反应也的确已经产生了类似当年陈水扁举止的不良效应。
事实上,任何对扫黄行动和双方斗嘴过程有清醒认识的人都知道,公知大V并不是反对扫黄,也不是存心要和官方作对。网络上的黑色幽默和调侃只是中国互联网话语生态体系多样化的具体展现,其目的也许仅仅就是为了好玩儿。对这些黑色幽默和网络调侃大加攻伐没有必要,因为互联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在互联网上,各种吐槽声音听起来可能会有点"乱",甚至于让官方觉得刺耳,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网民当前的心态和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群体心理,也是互联网社会的媒体规律。官媒喉舌要适应这个变化,要促成网民走向成熟,就要在价值观的引导上有技巧和耐心,把道理讲透,循循善诱,透过提升主流价值观的内涵品质和推广传播技巧来争取民众,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这种空洞僵化的道德说教和意识形态攻伐。
在这次因扫黄引发的舆论对垒中,所谓的公知"反水"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浪花,是官媒的过激反应起到了本不应有的放大作用。官媒如果想要有长进,就要实事求是地把这次公知"反水"事件看成是一个教训。这个教训对还没有适应互联网社会的官媒喉舌而言是件好事,因为反过来可能促成官媒主编们再好好看一遍习近平的"8·19讲话",再认真领会一下该如何在互联网社会环境中进行宣传造势,以及如何对待看起来好像总是意见多多的公共知识分子。在互联网社会中,官媒喉舌必须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透过"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来打开工作新局面,而不是这样眼光短浅,只顾着打鸡毛蒜皮的仗、在乎口舌之争,甚至于霸气十足地以管理者和主流身份自居,将不同声音贴上"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美丑不明"的标签,并上升到"与中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意识形态高度。
官媒喉舌转变迟缓,当然有体制上的重要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官媒自身没有认识到时代已经截然不同。时至今日,中共还在以不同的态度区别对待官媒和社会传媒,区别对待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区别对待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知识分子。而官媒和官方媒体中人又是其中最受优待的一群。这是互联网社会下的舆论管理的大忌,也是官媒喉舌总在关键时候出手帮"倒忙"的重要原因。几年来,这样的教训已不胜枚举,而且每一件都值得官媒喉舌认真反思。
历史上,中共就一直将官媒喉舌等宣传体系错误定位。作为建国前最主要的政治斗争工具,它保持着高度集中,强势推动党内的理论建设、传播与批判,以及扮演最权威的角色都无可厚非。但在建国之后,中共已经不只是共产党员的中共,它还是中国社会和公民的中共,中共思想的一元结构必须要兼顾到党外人士的思想价值认识,包括公知、大V,还有普通网民。多元社会不能够只是形式的,它还需要多元的思想才能够让社会主义更好地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社会,新的理论发展必须服务于不断变化的政治和社会形势,还必须要与互联网社会的特有传播规律相匹配。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共的官媒机构依旧保持建国前的机制,再套上更加官僚的体制和僵化老旧的一元思维,会让社会的思想交锋不再有任何空间,会让互联网彻底丧失活力,会让原本僵化的官媒喉舌更趋僵化自大,最终作茧自缚,彻底失去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试举一例,不久前《人民日报》公布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及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这些具有非常美好意境的畅想,不就因为官媒喉舌僵化过时的宣传手法,除了在主要报纸套红发布之后就再无下文了吗?试想一下,如果中共能正确认识互联网媒体传播规律,如果相关机构能够和公知大V等网络意见领袖成为朋友,获得这些公知大V等网络意见领袖的认可与支持,这个包含24字的核心价值观会像今天这样曲高和寡,应者寥寥吗?
我们不排除在中国互联网上确实有一些人对中共体制信心不足,也确实可能有一些外部势力想要透过网络来影响或改变中国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进程。但是,我们更要实事求是地看到,这样人毕竟只是极少数,他们代表不了整个互联网声音。绝大部分网民,包括公知、大V等网络意见领袖,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中国能变得更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过得更好,希望中共能更现代开明,希望社会能更公平公正。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许会一时激愤说些气话,会提出一些暂时难以接受的建议,提出一些尖锐甚至尖刻的批评,或者像这次扫黄行动中一样,进行一些无伤大雅的调侃或讽刺,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和包容的,也是应该要理解和包容的,如果连这些都理解不了、包容不了,那的确是件相当丢脸的事情。
在这次扫黄行动中看似攻势凌厉的官媒喉舌们也许要扪心自问,难道你们就是这样贯彻落实习近平提出的"要加强和知识分子的联系,多同他们交朋友,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的要求吗?难道在你们这些官媒喉舌眼里,那些和你们不一样的声音,那些持不同见解的公知大V,就是不被你们看到眼里去的"政治婢女"吗?难道只有你们这些官媒喉舌才代表了唯一正确声音,才是中国执政党的"正室正妻"吗?难道这些官媒喉舌和舆论管理机构已经僵化到必须要靠总书记习近平亲自出马来进行逐个个案指导,耳提面命了吗?
作为官媒喉舌应该认识到,东莞"黄祸"只是中国社会结构性转型期间遇到的问题,要正视这个问题,想办法解决就行了,实在没必要因为扫黄,竟把矛头对准公知大V,掀起这么一场口水官司,甚至把对方贴上"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美丑不明"的标签,还上升到"与中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意识形态高度。
中国互联网上的声音已经够喧嚣激烈了,那些自封为"主流"的官媒应该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实际上,从自身做起,学会和网民好好说话,多些"友善"与宽容,少些意识形态上攻伐和语言暴力就已经够了。如果连这些都不到,还有什么脸面自封"主流"二字?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