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剧照。凯文·史派西所扮演的男主解弗朗西斯·安德伍德。 (南方周末资料图)
演员凯文·史派西成为了美国政治圈的红人。他主演的电视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大红大紫,他在剧中扮演的角色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深入人心。
"纸牌屋"的命名,除了表面上比喻由纸牌搭造的"建筑"之脆弱,更多地是为了点明剧情主题。"House"在美国是众议院的代称。"众议院的纸牌游戏",顾名思义,剧情围绕众议院和华盛顿的其他权力机构展开,描写了大量见不得光的权力游戏。
随着无数引人入胜的"政治梗"被美剧迷们津津乐道,一个政治词汇也一齐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在该剧中,史派西饰演的男主角安德伍德的身份是众议院中民主党的"党鞭"(Party Whip,有时也被译作"督导")。
那么,究竟什么是党鞭?
"白宫甄嬛传"?
剧中的安德伍德政治手腕纯熟老到、为人冷酷无情。他不仅可以幕后操盘、掌控本党议员的投票走向,甚至还能用尽浑身解数,左右国会与白宫的博弈、按自己的需求制定国家政策。党鞭把政党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在剧中发挥到了极致。
但究其源头,"党鞭"的说法源自打猎术语。在英格兰地区古老的猎狐活动中,专门有人站在大群猎狗后面挥舞鞭子,给狗群指出追猎的方向,并不时地让一些"溜号"的猎狗重回队伍。这个在打猎中负责保持猎狗队形的人被称为"鞭手"(Whipper-in)。日后,当议会党团需要设置一个维护党内团结、让本党党员们在议会的博弈中"保持队形"的职位,人们便将它称作"党鞭"。
"党鞭"最初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议会系统中,到19世纪末,美国国会两党借鉴英国的经验,开始陆续在参众两院中设立这个职位。
1897年,明尼苏达州共和党议员詹姆斯·陶尼(James A. Tawney)成为美国第一位众议院党鞭,3年后,阿拉巴马州的众议员奥斯卡·安德伍德(Oscar W. Underwood)成为美国第一位民主党党鞭。《纸牌屋》的编剧将男主角姓氏定为安德伍德,大概也是出于对历史的一种纪念。
我们看到,安德伍德不仅在国会山上位高权重,还"手眼通天",成为总统的得力臂助;但是更多的时候他却需要刻意保持低调,甘做幕后推手。现实中,党鞭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党内协调,并不在国会事务中出面做本党代表,也很少主导同对立党派或白宫的交流谈判,主内不主外,有些类似于"秘书长"。
美国两个主要党派在参众两院中都分别设有各自的党鞭。根据目前的组织架构,四名党鞭中有三位是排名在"党派领袖"(Party Leader)后面的"二把手"。只有在众议院,因为占多数席位的党派还将占据"议长"(Speaker)职位,所以党鞭只好屈尊,在"议长"和"多数党领袖"之后坐党内的第三把交椅。在《纸牌屋》中,安德伍德就是众议院多数党民主党的党鞭。
虽然安德伍德前面还有两个比他位置更高的"领导",但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国会事务中时时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尤其在"推动教育改革法案"和"制定宾夕法尼亚环保法案"两个重要桥段中,他使尽各种手段,对党内成员恩威并施,成了左右立法成败的幕后推手。
《纸牌屋》剧情充满戏剧化因素,甚至被中国观众戏称为"白宫甄嬛传"。但其中关于国会事务运作的流程和党鞭日常工作的细节等,却一点不夸张。真实生活中,国会山上的几位党鞭,每天都在做着同剧中安德伍德类似的工作。
比如,在国会立法活动中,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各党派需要集中力量,尽量使本党议员在投票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特定议题和法案上保持立场一致;而党鞭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投票前负责"统一思想",督促党内成员积极投出政治正确的选票,同时尽量减少"叛徒"的出现。
在说服工作之余,党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数人头"(headcount),即对党内成员进行摸底,在重要的法案进行投票前,搞清楚有多少说服无效、不执行党内决议的议员。
"数人头"的结果往往是决定一项法案在国会命运的关键因素,如果一项重要法案在投票前确定不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党内领导层可以通过阻止其进入投票程序,避免法案被直接否决,从而保留了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度闯关的一线生机。
在情报不准确的情况下贸然投票,很可能面临巨大的立法挫败。2013年4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极力推行的"新枪支控制法案"只差六票而未能在参议院过关,就是一个"数人头"失败的例子。
"我要毁掉你人生中的所有快乐和希望!"
历史上美国国会出现过多名强势党鞭,来自乔治亚州的众议员纽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
金里奇在中国的名气,一部分来自他在1990年代任议长时同陷入性丑闻的克林顿总统进行的政治较量,另一部分来自他在2012年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媒体新闻中的频频亮相。但是他对美国政治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却是在众议院担任党鞭的时候。
大学教授出身的金里奇被媒体称为众议院中的"演说家、哲学家、战略家",不仅在争论问题时善于雄辩,更擅长运筹帷幄、谋划竞选战略。1989年,当金里奇成为党鞭时,他所属的共和党已经被对手民主党压制数十年,雄心勃勃的金里奇上任后,决定帮助共和党夺回众议院的控制权。
在党鞭任上,金里奇花费大量精力为共和党制定竞选方略。他组织共和党一些骨干成员起草了一份文件,叫做"与美国的合同书"(Contract with America)。这份著名的文件许诺,一旦共和党获得多数席位,就将推动联邦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缩小政府规模、精简国会机构,降低税率、创造就业等。
金里奇为共和党设计的竞选策略被证明非常成功,这份"合同书"在1994年中期选举前数周推出,成为共和党候选人在选战中的杀手锏。共和党在此次选举中获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一举从民主党手中夺回了54个众议院席位,近40年后第一次掌握了众议院的控制权。这场惊心动魄的选举后来被称为"共和党革命",居功至伟的金里奇也借此升任众议院议长。
接替金里奇党鞭位置的是来自得克萨斯的众议员汤姆·德雷(Tom DeLay)。德雷上任后,因作风强硬、"御下有方",在众议院赢得了一个"榔头"(The Hammer)的称号。重要法案投票前,对于那些立场同共和党不一致、离心离德的议员,德雷厉声疾言,动辄以"下次竞选时动员全党力量去支持你的对手"相威胁,迫使对方就范。
《纸牌屋》的剧情中,在法案投票前,安德伍德曾在威胁两个立场摇摆不定的本党议员时大吼:"我不仅要毁掉你的事业,还要毁掉你人生中的所有快乐和希望!"很可能就是受到"榔头德雷"的启发。
党争
《纸牌屋》的编剧在撰写剧本时,为了忠实刻画国会山的工作场景,曾专门向现任众议院共和党党鞭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请教一些国会工作的细节。例如,安德伍德办公室的墙上,用来"数人头"的列有所有议员名字的记事板,就几乎是现实的翻版。
此外,安德伍德巧计策划推翻议长的情节也源自历史现实。金里奇任议长之后,与党内同僚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共和党内怨声载道。1997年,党鞭德雷秘密召集了一些同他关系比较好、在党内又比较有影响力的议员,私下里策划要搞一次"政变",逼金里奇辞去议长职务。可惜在起事前夕,风声走露,金里奇出面安抚,德雷的"逼宫"计划落空。
不过,"谋反"的党鞭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一年后,难以服众的金里奇还是黯然下野,德雷继续做他的党鞭,直至2003年晋升为多数党领袖。在8年的党鞭生涯中,德雷组织了300次成功的投票,包括通过弹劾总统克林顿的决议。
现任众议院共和党党鞭麦卡锡于2006年当选联邦众议员,但在他胜选的同时,共和党却在金里奇之后第一次丢掉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
麦卡锡认为,共和党之所以失去民心,同华盛顿的共和党议员们未能有效控制政府开支,丢弃了里根倡导的"小政府"传统有关。履新之后,麦卡锡遇到两位同他理念相近的同僚,即日后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的保罗·瑞恩,和后来成为众议院多数党领袖的埃里克·坎特。三人很快结成联盟,在众议院主张恢复共和党传统,并结伴到全美各地帮助有潜力的共和党候选人竞选。他们三人是年轻议员中的佼佼者,被媒体合称为国会山上的"少壮派"(Young Guns)。
2010年,共和党终于夺回了失去4年的众议院多数席位,刚刚做了4年议员的麦卡锡也成功当选为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在担任党鞭期间,麦卡锡参与领导了共和党同奥巴马政府的多次重大战役,比如在2011年债务上限谈判和2012年的"财务悬崖"谈判中,他都是共和党的骨干。
在《纸牌屋》中,安德伍德对手下的议员们说,在投票时,你们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选民的利益,二是自己的良知,但是最重要的是第三点:绝对不要让我感到意外。《纸牌屋》虽然"纯属虚构",但今日国会山上,不敢让自己的党鞭感到意外的议员大有人在。
党鞭的工作也与时俱进。麦卡锡在国会中积极推动新媒体平台建设,不仅主持开发了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宣传网站,还推出了专门向选民介绍党鞭工作的苹果应用程序:"鞭播客"(WhipCast)。
随之而来的是,国会政治活动中党争的色彩愈发鲜明,意识形态分化日趋严重。在过去十余年中,议员们投票不问是非,只考虑各自的党派归属。"医保法案"这样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法案在参议院的投票结果同党派划界完全一致,导致出现了民主党无一反对、共和党无一人支持的怪现象。
党派政治利益凌驾于人民福祉之上的现状,党鞭"功不可没"。
—-
知乎:「党鞭」(whip,又译「督导」)是指什么?
应该是回答了《纸牌屋》为什么叫纸牌屋?这个问题进而找到了我。
首先这部剧集是根据英国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所以就不得不说说英国的政治制度。
上学的时候课本中提过英国的政治制度,这其中就有下议院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
由于提到党鞭,就要说到多党制,还要说上下两院,进而说到国会的由来,最终说到兄弟间情感的背叛….
但在知乎有很多对西方各国政治制度了如指掌的前辈,所以我以下所说无非是抛个瓦片,
就用轻松的语句来说,严肃认真的交给其他老师吧。
Long long ago,法国佬威廉被表哥欺骗了感情,一怒之下进攻英国,确立了短命的诺曼王朝。这个决定就如蝴蝶效应一般造成了日后持久的英法百年战争以及竖中指好习惯。诺曼王朝虽短,却内乱不断,不是今天表弟打表兄,就是儿子之间乱斗,最后公主也掺和进来一阵花拳绣腿,不过意外的是这些战争所造就出的意外结果却在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国会)
问题来了,战争一直不断,王权也要维护,奢华的生活还是要继续,贵族和神权还要顺毛的给他们捋,这就愁煞了英国国王:支撑这些的钱从哪里来?
灵机一动,国王看着殿内一众贵族骑士神棍们说,"咱们收点税吧?"
可这税也不好强征,光让马跑不给喂草是不现实的,让贫下中农老老实实的支持还是要师出有名。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帖子:"老乡,每年交准生税可以分到土地!落款:大不列颠县苏维埃政府宣"
老实巴交的贫下中农一看就乐坏了,还有这好事,一冲动就交了。
可是这每年一次也不够花,国王又开始发愁。
众多贵族骑士神棍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对国王说:"要不您再收点税吧?"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帖子:"老乡,每年交拥军税可以不用摇号!落款:大不列颠县苏维埃政府宣"
老实巴交的贫下中农又一乐,就又交了。
长此以往,国王就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决定征税前开个小会,解决一点屁民的所求所想就能换回来成千上万的税款,这买卖做的不亏。
(上议院)
可时间一长,贵族和神棍一拨接一拨,这国王的家族就有点衰落。
又恰巧现在这国王横征暴敛,闹的物价飞涨,前年一百块钱还能吃顿饭,现在也就嗑俩瓜子了。
最要命的是竟然还打起了贵族的主意,继承税打着后空翻的往上涨。
这帮参加会议的人一看就来精神了,心想我们不能下克上,稍微控制你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借由神权的不可侵犯和贵族的世袭性,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就这样诞生了。
从此贵族郡主神棍们就对上眼了,心想守望相助合作愉快,顺便还能捞点外快,一直这样岂不快哉?于是乎,上议院也就在这帮人之间诞生了。
(下议院)
上议院诞生本是个好的开端,可无奈只是保障其自身的好开端,逐渐的骑士们就发现了问题。
你们玩的挺好,要有钱的有钱要有地的有地,我这是什么都没有还什么都得不到啊。
要知道欲望是原罪之一,你们有我却没有,骑士和贫下中农就不太乐意了。
一哭二闹三上吊,成天想法到城墙根下面哭天抹泪。
贵族烦了不说,国王也烦,总不能找人半路截访给关墓地里吧?
心想算啦,就遂了你们的心愿,弄一个下议院给你们玩玩。
玩玩就玩玩,可这一玩也就出事了,这帮屁民发现"靠,原来我们人最多啊…"。
不仅玩出了内战,顺带把国王给咔嚓了,到后面连上议院也直接关门了事。
从此以后下议院就权势大涨,成天买俩油条买俩豆浆,即便上议院后来又重新复出,也只能保持老同志高风亮节的精神永远笑而不语了。
(党鞭,终于…)
所以这样就知道,下议院是贫下中农来的…
又基于英国的多党制的政党制度(我不知道由来啊),每次民主选举中在该选区中获得选民投票最多者则成为国会议员,成功进入下议院。
所以就可以知道,下议院的社区和地方属性是十分的强烈的,要想成为一名国会议员就要在自己所在选区中拿到最多的票数,而拿到最多的票数的唯一办法就是给选民以期待、承诺等等。
说白了你的父母亲不是你的父母亲,这些选民才是你的父母亲。
纠结的事情又来了,政治就是政治,党派就是党派,或许你只想做一名简单议员,可天总违人愿…
作为一名立志从政的五好青年,你既不能做个墙头草,也不能石头一般油盐不进,毕竟你需要资金、团队、人脉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支持,于是乎你还需要一个政党,没有政党的这些资源支持你,你又拿什么和对手竞争呢?
可当政党的决定或某一项提案与你个人议员或你对选民作出的承诺有所冲突之时,该怎么办?
一方面是你可以根据你个人的意愿投票,玩个叛党
一方面是你老老实实遵守党派的计划,换出个未来
于是乎,有人叛党,有人听话,有人干脆就不出席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从此,党鞭就出现在了政治舞台上。
简单来说,就是督促议员们遵守以下几点:
党纪党纲要遵守,该出席的会议准时出席,一些法案让你怎么投就怎么投。
都听话,还自律,那我党就许你个未来!
相关日志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