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

墙外楼: 安邦-每日经济-第4566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安邦-每日经济-第4566期
Dec 12th 2013, 01:42, by 墙外仙

〖分析专栏〗

【中国改革的两大支撑】

〖优选信息〗

【政策: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完成四成改革承诺】
【形势要点:高标准农田规划并无法保障粮食安全】
【形势要点:11月工业生产数据显示出经济放缓迹象】
【形势要点:国内前11个月投资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形势要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加快】
【形势要点:消费税划归地方几无可能但可能分享】
【形势要点:企业有好坏之分,没有大小之别】
【形势要点:运动式地污染,运动式地治理】
【形势要点:环评为何在"利税大户"面前几乎形同虚设?】
【形势要点:北京房地产市场交易也出现分化趋势】
【形势要点:国人的旅游观念在悄然发生转变】
【学界观点:中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亟需简政放权】
【形势要点:世界经济繁荣急需中美推进投资便利化】
【形势要点:巴西"过度城市化"的教训值得借鉴】
【形势要点:外劳骚乱只是新加坡长期麻烦的开端】
【市场:大半高端写字楼租金下跌显示亚太经济依然弱势】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中国改革的两大支撑】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出的内容广泛的改革清单中,市场化是一条贯穿其中的红线,也可以视之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灵魂。随之而来,将会涉及到大量市场化改革的讨论、政策设计和落实改革的工作。如果能在现有的体制格局内,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在经济领域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市场化运作的环境,相信这是中央决策层所乐于看到的。
如何才能保证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获得成功?实现市场化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条件和政策条件?这些现实问题无法回避。在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看来,要确保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中国还需要切实地完善法治化的改革。
对于中国的法治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有不少深入的思考。在近期专门提供给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的文章中,吴晓灵认为,中国前35年的改革者主要是政策的突破者,改革之初极度的压抑和贫穷使得几乎每一项政策突破都能给绝大多数人带来福利的增加,改革的共鸣性很强。35年的改革进程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增长,但在30多年以后,中国现在的改革则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中国过去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但这种格局未必是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格局。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在获得巨大进步之后的一些负面表现、存在的问题,也会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影响。吴晓灵认为,时至今日,不触动既得利益的改革不多。在承认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即使是增量改革也会间接触动既得利益。不管是完善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制度,或者推动调整央地利益的财税改革,都需要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因此,在法制框架内进行利益调整和利益博弈,寻求利益公约数,是社会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也是中国公民福祉的保障。
要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吴晓灵认为要做好几个方面的改革和调整:一是政府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二是司法部门应该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法官应成为社会良心的探索者;三是中国应该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通过公益诉讼制度来让社会学会用法律来维护公众的权利,同时,用公益诉讼可以解决政府担心的社会事件的问题;四是社会需要经典的判例诠释法律的精髓。要用标杆案例来落实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原则——"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五是在立法、修法中凝聚改革共识,推动三中全会的落实。吴晓灵表示,修法立法可能会耗费时间,但成本远低于动荡给社会来的危害。同时,立法修法的公开民主还为社会各界参与奠定了基础。
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在日常研究中与吴晓灵女士有不少互动,她过去主要讨论金融改革和相关的立法问题。现在她大声呼吁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这无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在我们看来,要使得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落实更加顺利,减少在利益调整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阻碍,只依靠改革决心和反腐败是不够的,面对系统而复杂的利益调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保障改革的基本制度框架。在目前情况下,建立两个基本的支撑极为重要:一是市场化,二是法治化。
市场化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任何非市场化的做法都是与这一改革原则相违背的,市场化的改革必然会导向市场开放、削弱垄断、增加竞争的公平性,提高配置资源的效率。而法治化则为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如果没有法治化,市场化改革就可能被轻易扼杀掉或消弥于各种抵制之中。有人也许会怀疑法治化在中国的可行性,但在我们看来,市场化和法治化在中国都有很大的可行性。很重要的是,市场化和法治化与现有的制度都有很大的相容性,因此,在现有的基本制度下,都有比较充足的改革空间。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市场化如果能够实行,它将在中国社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市场制度需求;法治化如果能够实行,它将为国家治理提供一个刚性的框架。如果这两个框架逐步完善和强化,当法治开始成为一种习惯,那么权力的影响就会被限制。市场化和法治化,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改革所需要的两大支撑。(AHJ)

〖优选信息〗

【政策: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完成四成改革承诺】
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的改革。12月10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第三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根据决定,国务院再取消和下放68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有2项属于保密项目,按规定另行通知),另建议取消和下放7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此外,此前一批取消和下放审批项目中涉及法律的16项行政审批项目,国务院已按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了相关法律,此次一并予以公布。至此,2013年国务院共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35项。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初,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1700余项。李克强总理向社会承诺本届政府至少要取消和下放其中的1/3,即567项。截至目前,本届政府开局之年就已经完成改革任务的41.4%,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四成的改革承诺。要指出的是,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这番表态意味着,国务院推行的各项简政放权工作,现在有了市场化改革的尚方宝剑,今后还会继续执行下去。唯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简下去的政,放下去的权,会不会再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收上来?在这方面,需要加强长效机制的建设,在制度上确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不仅仅来自政府的"恩赐"。(LLX)

【形势要点:高标准农田规划并无法保障粮食安全】
国家发改委12月9日公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显示,中国到2020年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该规划测算,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建成,可为中国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800亿公斤。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所需投资为1000元至200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要实现该规划,所需要的总投资将在8000亿元至16000亿元之间。据悉,该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多个部委共同编制完成。《规划》列出了一系列挑战:中国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以上的中小型灌区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和老化失修;南方14个省(区、市)PH值6.5以下的酸性耕地土壤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2.4%扩大到65.4%;全国1/3以上农田机耕道需修缮或重建。为此,《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的总体目标。对于"高标准农田",《规划》从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8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既包含"耕作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等对农田结构的要求,也涉及"有机质含量达到12G/KG以上"等对土壤成分的规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规划》初步估算,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所需投资为1000元至2000元。不过,这一大笔的投入有望获得可观的收益。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200亿立方米以上、可节肥120万吨以上。《规划》透露,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共需投入100多亿个工日,按国家投资的约1/3转化为农民工资性收入计算,共可增加农民收入约2000多亿元。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粮食需求增长的趋势以及粮食供给薄弱的基础密切相关。在我们看来,该规划实际在18亿亩红线之内再划了一个圈,实际上是一种对实现无奈的退让。尽管中国粮食产量在连续十年增加后于2013年首度突破6亿吨大关,但10年仅增加了1/3,相应的投入却非常巨大,对于此次规划也是如此,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需要投入8000-16000亿元,每年可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800亿公斤,相当于增加每公斤需付出1-2元的成本。安邦(ANBOUND)先前指出,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必拘泥于国内,更要着眼于全球视野。此外,如何对待剩余的10亿亩耕地更是个大问题,是否意味着另作它用?否则粮食安全更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将导致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AYZR)

【形势要点:11月工业生产数据显示出经济放缓迹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3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0%(均为实际增长率),比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比上月增长0.76%。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分经济类型看,11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集体企业增长2.4%,股份制企业增长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5%。分三大门类看,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制造业增长11.0%,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分行业看,11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纺织业增长8.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2.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9%,汽车制造业增长20.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1%。分地区看,11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9.2%,中部地区增长11.6%,西部地区增长10.0%。要指出的是,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为近4个月以来的最低值。从发电量日均增速、钢产量日均增速等指标来看,11月数据都出现了放缓。由此可以大致判断,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在11月数据中得到了反映。(LHJ)

【形势要点:国内前11个月投资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12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7%。2013年1-11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483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5%。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0018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1-10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77061亿元,增长25.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51303亿元,增长26.2%,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509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速比1-10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67043亿元,增长17.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15730亿元,增长21.5%,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6532亿元,同比增长33.1%,增速比1-10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26872亿元,增长20.7%,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14977亿元,增长25.5%,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5901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从多个投资数据指标来看,投资活动也在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LHJ)

【形势要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1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055亿元,增长13.1%。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320亿元,同比增长13.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1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204亿元,同比增长1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08亿元,增长14.8%。1-11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2637亿元,同比增长1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683亿元,增长14.5%。按消费形态分,11月份,餐饮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9.4%;商品零售18698亿元,增长14.3%。1-11月份,餐饮收入22913亿元,同比增长9.0%;商品零售188407亿元,增长13.5%。从月度同比增速(名义增长)来看,11月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达到全年最高,从1-2月的12.3%增长到13.7%,显示消费仍然维持了可观的增长。(LHJ)

【形势要点:消费税划归地方几无可能但可能分享】
分税制改革推进到今天,央地关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三中全会后,央地事权和财权划分有可能出现调整。继11月初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提出地方税配置应以消费类税为税基之后,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把消费税划归地方,是应对"营改增"后可能出现的地方税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以2012年营业税为基数看,营业税不到16000亿元。如果全部改为增值税,按照25%的比例算,地方能得4000亿元,比之前缴纳营业税还差12000亿元。"对此,高培勇认为,应该把消费税改为地方税。"2012年消费税收了9000多亿元,如果划归地方,那地方就只差2000亿至3000亿元的税收收入。"高培勇认为,要填补这2000亿到3000亿元的空当,需要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还应该把消费税从生产环节征收改为消费环节征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8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时就曾提出,要完善消费税制度,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将部分严重污染环境、过度消耗资源的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等纳入征税范围。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税基的扩大会带来消费税收入的上涨。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在后土地经济时代,地方财政收入缺了土地出让金后的确会日趋紧张,当下的营改增也让地方失去了部分收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央会把消费税让给地方,尽管地方政府今后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并对财政赤字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久前,财政部已经表明要提高中央财政的支配力度达到分税制改革时提出的60%目标,按如此思路,中央宁可实现消费税共享,也不可能放弃支配权力。(AYZR)

【形势要点:企业有好坏之分,没有大小之别】
近五年,中铝渐行渐衰,而民铝却迅速崛起。2012年,央企中铝巨亏82.3亿,而民企魏桥铝电母公司却净赚54.52亿。同样是在2012年,十大巨亏企业2012年度合计亏损金额高达近500亿元,国有钢铁企业占据六席,中冶、鞍钢、马钢、山东钢铁、安阳钢铁、华菱钢铁等大型钢铁国企赫然在列。不过,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德龙钢铁集团却实现了盈利。在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企业有好坏之分,但没有大小之别。近日,安邦(ANBOUND)的造船行业客户也反映,虽然造船业整体产能过剩,但业内的中小企业依然生存的很好。在我们看来,由于体制问题,凡是在市场开放度较高、开放时间较长的领域,国企的竞争能力基本都较差。我们建议,在这类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国有资本退出,并引进民间资本。在政府治理产能过剩政策方面,政府部门也不能仅以规模来判断企业的成败,更不能只以规模来决定企业的生死。(AYXD)

【形势要点:运动式地污染,运动式地治理】
虽然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实际发展的情况则是:中国结结实实地走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路上,而且还很严重。2013年,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前10个月月度排行和季度排行显示,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排名,超半数都来自河北,唐山、邯郸、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市更是连续上榜。新闻报道称,河北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在污染的空气中,成了北京、天津这些周边省市不折不扣的"坏邻居"。过去不管不顾的严重大气污染,现在成为河北省治理大气污染的沉重负担。据了解,河北全省上下正在进行一场狂飙突进式的大气污染治理运动。几乎走进每一座城市,在任何一级政府机关,都能看到为治霾而忙碌的身影和疲惫的面容。有官员诉苦,"完不成GDP指标,顶多挨批;搞不好大气污染防控,就要摘乌纱帽。"河北省省委书记周本顺今年9月底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动员大会上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河北又是京津冀三省市中治理污染任务最重的省份。去年我省大气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河北稳占六七个。今年前8个月,全省平均只有1/3多一点的时间能够呼吸到达标的空气。"周本顺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几次问到这个问题,我和庆伟同志(指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及各位常委都有一种脸红、出汗、坐不住的感觉,这顶帽子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也压得河北抬不起头来。"据环保NGO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仅以煤炭消费为例,北京市每年燃煤2200万吨,天津市差不多7000万吨,河北省则将近3亿吨。这种情况下,协同治理是最难的。历史地看,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经历了过去在GDP导向下的运动式的制造污染的过程,现在则是运动式地在治理污染。(LHJ)

【形势要点:环评为何在"利税大户"面前几乎形同虚设?】
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的无序排污,被多数人认为是导致京津冀空气质量糟糕的罪魁祸首。钢铁企业作为当地利税大户,要停下来却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和容易。近年来钢铁产能增加的数据就能够说明问题,早在2005年就停止审批钢铁项目,但中国钢铁产能从2005年的3亿多吨,增长到现在的七八亿吨。河北作为全国钢铁大省,产能更是从1亿多吨上升到3.14亿吨。据环保部的调查,河北的钢铁产能,有近80%没有任何手续,属违规建设。据报道,河北平山县某钢铁厂早在2008年,就因为没有进行环评审批而被查处,企业被要求完成相关的环保审批手续。但前面的环保旧账还没有还清,2010年10月,这家企业又在没有任何环保审批的情况下,新开工建设两座高炉、1座转炉、两台烧结机等多条生产线,并且很快就投入生产。按照法律有限的授权,环保部门责令其停止建设。但停止建设的要求没有硬约束,抑制不了钢铁企业的发展冲动,企业想建就建,想生产就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家公司已经在石家庄市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一,钢铁类产品年产1000万吨。当地流传的一个说法是,"这家钢铁厂养活了平山县1/3的公务员。如果一个月不交电费,电力公司可能就没工资发了。"企业为了利润铤而走险,政府为了利税放松监管,环保部门"仅有"有限法律权力,民众深受其害但能做的只有投诉等等原因交织在一起,促使了钢铁企业的野蛮生长,也造就了最严重的城市群污染。在复杂的利益链条面前,解决产能过剩和治理环境污染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RLJL)

【形势要点:北京房地产市场交易也出现分化趋势】
作为首都的北京,今年的楼市价格一直持续火爆的态势。不过,北京房地产市场交易也出现了分化的趋势。数据显示,12月2日-12月8日,京住宅(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5167套,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1.3%,但环比前一周上涨了18.9%,创近5周来新高。其中,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总量为3030套,环比前一周大幅上涨了97%,创近10周来新高。而链家地产数据则显示,11月供应的新建商品住宅以拟售均价12000-25000元/平方米的两居中小户型为主。这表明目前北京新建住宅成交量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刚需释放所的结果。相反,总价超过400万元的二手房交易却显冷清。我爱我家数据显示,今年400万元以下的房产交易占到公司总体交易的80%;链家地产的数据也显示,四季度200万元至300万元的房源占到37%,300万元至400万元的占到19%。麦田地产和21世纪不动产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其公司名下成交的房源套均总价在300万元上下。在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北京400万以上二手房交易的冷清实际上表明市场已经看淡北京房产的投资价值。从未来的趋势来看,北京楼市价格的上行压力将主要由中端市场推动。安邦(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在此前的分析中曾表示,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对高端市场采取的措施已经意义不大,面向中端又太过于激烈。因此,将主要针对低端市场采取措施。(AYXD)

【形势要点:国人的旅游观念在悄然发生转变】
香港是购物者的天堂,许多大陆游客赴港旅游的一大目的就是购物。不过,一项针对近1000名大陆中产阶级的调查中,当被问及今后5年至10年他们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香港未能列入前15个最受欢迎旅游地名单内,反而是马尔代夫得到了最多的选票,在马尔代夫之后,受欢迎程度较高的几个国家依序是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参与撰写报告的吕晃表示,大陆游客纷纷转往亚洲及其他更多国家地区旅游,旅游经验越来越丰富,于是购物将不再是促使他们去旅游的首要原因,许多人想在旅途中参与更多的休闲活动,体验异域文化。于是,香港作为最受大陆游客喜爱旅游目的地的位置或许会受到挑战。近几年,大陆游客的选择已出现变化。有研究发现,过去3年里,约有4/10的人以香港作为首选的境外旅游目的地,泰国、澳门和首尔也都很热门;但在被问到接下去想去哪个国家旅游,香港在大陆游客境外旅游目的地排行榜上就下跌至第10名。(BYXD)

【学界观点:中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亟需简政放权】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三中全会决定在此基础之上,明确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强调要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简政放权也当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应有之义。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认为,新的教育治理结构中,政府将不再是集举办者、管理者、评价者于一身的单一主体,教育治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社会组织、学生等社会各界的多元主体。简政放权,首先就是政府向社会放权,通过更大程度地开放和下放教育,恢复多元主体举办教育的权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在发展、改革和开放这三个维度上,开放成为最短的短板。促进教育对内对外的开放,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教育的积极性,使教育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事,而不只是政府一家的事,仍然是现实的挑战。为什么在政府越来越有钱、教育资源不再短缺的情况下,仍然要强调开放教育?他认为,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的教育治理结构中,政府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公平,提供的是保障性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而教育的丰富性、选择性、高质量等等,则主要通过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在多样化、竞争性的体制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改革也应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凡是学校、社会组织能够做的事,原则上都可以交由学校和社会解决;部分政府管理职能(例如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和事务性的工作(如教师培训等)也可以交由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来承担。(RLJL)

【形势要点:世界经济繁荣急需中美推进投资便利化】
尽管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直接投资往来却空前缺乏。有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用于收购美国企业和建设工厂等的直接投资额尽管较上一年增长44%,但也只有65亿美元,同期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更只有31.3亿美元。在全球对美直接投资中,中国所占的比例虽不到1%。这与中美贸易往来以及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债投资国地位完全是不对称的。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2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而据美国普查局统计,2012年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846.8亿美元,增长8.5%。以往出于政治的考虑,美国多次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止中国制造业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收购,这严重影响了两国之间的投资总额。美国实际上因此损失也很大。数据显示,在2012年新增的跨国外商直接投资(大多以并购形式存在)中,有12%流向美国,尽管美国到目前为止仍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外商投资接收国,但在2000年美国曾吸引了全球22%的新增外商直接投资。与此同时,发展中经济体2012年吸引了全球52%的外商直接投资。当下,美国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也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早在2012年1月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就将高端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促进外商投资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目前美国与中国进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是2012年4月由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的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2012USMODELBIT),并以2013年7月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确立的中美两国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进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准入前国民待遇使美国企业有先发优势。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中美需要从全球经济增长与长期和平繁荣的视角开展双边投资便利化谈判,双方都要有充分的勇气和自信尽量削减负面清单,这在服务贸易领域也是如此。保护只会产生落后,开放竞争才会推动合作共赢。中美谁都离不开谁,战略问题切不可因为战术问题误入歧途。(AYZR)

【形势要点:巴西"过度城市化"的教训值得借鉴】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城镇化率必然会继续提高。然而在产业支撑乏力的情况下,过度追求城镇化率却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巴西是"过度城市化"的典型——人口高度城市化但缺乏城市就业的支撑。据统计,1970年巴西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达到54%。到了90年代,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就达到了70%。在不到20年时间,巴西走完了从城市化中期到后期的所有过程,几乎只用了发达国家的一半时间。巴西在城市化率快速增长期间,没有充分考虑到城乡结构因素、城市基础条件、工业产业布局、城市体系结构等方面影响,导致了城市化水平超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问题突出,大城市膨胀而小城镇发展缓慢,各类城市在地理上分布不合理,贫富人口出现高度分化,生态环境污染等等问题。巴西过度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值得中国借鉴和反思。在城镇化能带来经济增长、促进投资、推动服务业发展、扩大内需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片面追求数字面上的城镇化率成为部分官员推动城镇化的目标。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由36.2%提高至51.3%。安邦(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从去年就开始警示,城市化率50%是一条社会动荡的危险警戒线。这一警告引起了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他认为,城市化率达到50%之后,会带来众多社会问题,例如土地问题导致的社会冲突会加剧,产业形态发生改变,生活成本急涨,城市与乡村的有机关系可能被切断,城市二代人口融入社会困难等等。安邦(ANBOUND)认为,中国既需要推动城镇化,但是也要认识到,中国不免并没有为城市化率达到50%而做好准备,追求更高的城镇化率必然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ALJL)

【形势要点:外劳骚乱只是新加坡长期麻烦的开端】
新加坡日前发生了近50年来的首次骚乱,一名南亚裔外劳在著名景点"小印度区"(Little India)被旅游巴士撞死,触发了骚乱。约400人相继涌上街头破坏及纵火,并合力推翻多辆汽车,多辆警车和救护车遭损坏。警方派出300防暴警察控制秩序,在午夜前平息了骚乱,拘捕了27名南亚裔人士。骚乱最少造成18人受伤,其中10名为警员。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Facebook上发表声明,谴责骚乱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故,呼吁国民要保持冷静。他又指无论骚乱的起因是什么,也不应诉诸暴力、毁坏及犯罪行为,当局将竭尽所能,将犯案者绳之以法。新加坡警方还警告网民切勿散播谣言。新加坡素以富裕、安稳及整洁而驰名东南亚,这次发生罕见的大规模骚乱,除了当地居民始料不及外,也让全球大跌眼镜。新加坡上一次出动警员镇压骚乱,还是1964年的事,事隔近半世纪再次发生同类事故,难免令政府大为紧张。此次骚乱并非偶然事件,看似导火索的外劳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新加坡遇到的长期麻烦。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截至2011年,新加坡人口518万,其中逾300万为享受所有福利的新加坡公民。以族裔划分,华人占74.2%,马来西亚及印度裔为第二及第三大种族,分别占13.4%及9.2%。另有近100万名外劳,占总人口的20%。新加坡近年大量输入外劳,由此而起的骚乱并非个别事件,而是反映了该国潜藏的社会矛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表示,人口老化和低生育率等人口问题,将导致日本成为一个慢慢走向平庸的国家。实际上,作为一个城邦小国的新加坡,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300多万新加坡公民已经不能摆脱对外来劳工的依赖,但又不能把所有福利扩大到外劳。在全球化的现在,新加坡这个城邦经济体越来越需要走出去,但其国内问题并未解决。以外劳为代表的问题,只是新加坡面临的长期麻烦的一个开端。(AHJ)

【市场:大半高端写字楼租金下跌显示亚太经济依然弱势】
大样本的高端写字楼租金走势足以反映经济形势。莱坊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三季度亚太区写字楼市场活动持续放缓,19个优质市场中仅有8个租金上升,但得益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出众表现,莱坊"亚太区优质写字楼指数"当季仍小幅环比攀升0.5%。分区域来看,雅加达超甲级写字楼租金录得有记录以来最大季度增长,今年第三季度租金按季上升28%;上海超甲级写字楼租金三季度按季上升0.6%;东京优质写字楼租金按年上升25.2%,但已连续两季轻微放缓,且仍不及2008年一季度历史高位的40%;而由于资源行业放缓令经济环境持续淡静,澳洲所有主要城市核心区域的有效租金继续下跌。报告称,明年上海核心中央商务区甲级写字楼租金仍维持1%到3%的增长,非中央商务区的甲级写字楼在供应激增的状况下面临租金下降压力。报告还显示,新加坡优质写字楼市场的租赁活动继上半年淡静后转趋活跃,令第三季度租金录得正面的季度增长;吉隆坡写字楼市场维持稳定,租金和空置率不变;曼谷优质写字楼租金继续上扬,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连续六季下跌。在我们看来,19个优质市场中有11个写字楼租金呈现下跌,无疑是亚太经济弱势整理的表现。如果考虑到当下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资产泡沫还在上涨,实际亚太经济可能更为弱势。(AYZR)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