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儒家经典,为群经之首。最初来自古人的占筮记录,通过对古代事件的记录反思,包含了许多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经验,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等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1、《易经》的结构
《易经》是由一套象征符号系统六十四卦组成。用阳爻(一)和阴爻(–)来分别象征天、地,男、女,阳、阴,刚、柔,动、静,升、降等,象征着相互对立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据说伏羲把阳爻、阴爻排列起来,每三爻组成一卦,得出了八种排列方式: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八种基本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八卦是《易经》假象喻意表现形式的基础。
据说是周文王把八卦两两重叠,演变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象征六十四种事物和现象的特定情态,而卦中六爻的相互关系,又表达事物运行规律。
六十四卦始于乾、坤,终于既济、未济,相邻两卦则多以卦象互为倒置为次序。其中有卦体倒置而卦形不变者计八个,则以六爻之阴阳互换为次序。总之,从六十四卦相承相受的排序中反映事物产生、发展的转化程序,这就形成了以阴阳爻为核心、以八卦为基础的符号象征体系。这时,产生了解说六十四卦卦爻辞。解说某一卦含义的话是卦辞。每一卦包含六爻,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解说每一爻含义的是爻辞。
由于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太难懂,孔子又加以必要的注释,这就是《易经》的传文,易传共有《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种,计十篇,称为十翼。
2、《易经》为什么有价值
不仅是古人,就是现在我们到街上看到算卦的人,也不仅仅是问问吉凶祸福,更多的是问怎么办才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所以占卜的结果是获取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现在是靠算命先生一张口若悬河的大嘴,而古代却是部落或国家中最有知识,最有经验的人的深思熟虑,他们处理各种问题的记录就可以启发我们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居安思危。这就是《易经》的价值。
3、八卦的符号
《易经》的表现方法是"假象喻意"的,其哲理是通过象征形式表达的。六十四卦皆由八卦重叠而成,八卦是最基本的象征符号。
朱熹《周易本义》中有《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乾、坤分别由三阳爻、三阴爻组成。
坎的卦形如同古文字水字,水存于坑坎之中。离的卦形则与之相反,可与坎联系起来记忆。
兑字上面是两点,兑的卦形上面也是两点。巽字下面是两点,巽的卦形下面恰好也是两点。
震的卦形取震字中间的四点和一横而成,艮的卦形则与此相反。
4、八卦的象征意义
乾卦:三阳并升,犹如天体为阳气积聚而成,所以用来象征天;又由于阳性刚健,而天体也是健于运行的,所以乾的性质为健。
坤卦:三阴同降,犹如地体凝集阴气而成,所以象征地;又由于阴性柔顺,而地体也是宁静和顺地承接天体的,所以坤的性质为顺。
震卦:为一阳上升之时,受到二阴下降之阻,两相激荡,如雷震动,所以象征雷;又由于一阳受二阴抑制必动,而雷也能震动万物,所以震的性质为动。
巽卦:为二阳上升,一阴从中降下,中空而气体流通,所以象征风;而风吹是无孔不入的,所以巽的性质为潜入。另一说,巽的卦形是二阳动于上,如同树身,一阴静于
下,如同树根,所以此卦又象征木(树);又由于树扎根于地,其根深入,所以巽的性质为潜入。
坎卦:形为一阳包含在二阴之中,犹如水表阴而里阳(水为阴质,但内含阳性元素),所以象征水;又由于此卦一阳陷入二阴之中,而水所存也总是低陷之地,所以坎的性质为陷,为险。
离卦:形为二阳显于外,一阴含于内,犹如火表阳而里阴,所以象征火;又由于此卦二阳附着于一阴之上,而火的燃烧也必须附着于燃料,所以离的性质为附着。
艮卦:形为一阳居于二阴之上,犹如山之顶为阳,其下蕴藏阴质,所以象征山;又由于山总是静止不动的,所以艮的性质为静止。
兑卦:形为一阴在二阳之上,犹如湖上之水为阴,湖底为阳,所以象征泽;又由于湖泽能滋润万物,使之呈现喜悦之色,所以兑的性质为欣悦。
六十四重卦由八卦重叠而成,八卦象义是六十四卦理的基础。
每重卦共有六爻,爻的次序是自下而上排列的。爻名用两字标出,一字表示位次,从第一爻到第六爻分别称为初、二、三、四、五、上;另一字表示爻性,阳爻用奇数九字代表,阴爻用偶数六字代表。
爻名的两个字,第一爻和第六爻表位次的初字、上字在前,中间四爻表位次的二、三、四、五字在后。每一爻都有爻辞,爻辞之后都附有以象》曰开头的几句话,是孔子作的《小象传》,用以解释爻辞。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的卦辞和六则爻辞,通过假象喻意的象征手法,提示该卦所蕴含的事物运行、变化、发展的规律。卦辞常通过卦象,尤其是上下二体之义释卦。也即重卦的上下两个单卦的象征意义来解释卦理。
而六爻的卦理是通过爻象,即爻位特征以及各爻关系来反映,由爻辞用假象喻意的象征手法来表达。
每一爻的爻位特征和各爻关系的复杂情况,正是万事万物的复杂关系的反映,也是某种事物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变动、发展规律的反映。爻象中所隐涵的哲理,正是通过爻位特征和各爻关系来体现的。
5、《易经》的解释系统和符号系统
六爻的初、二、三、四、五、上,区分出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上下、贵贱、先后的地位、条件、阶段等,这六个等次构成六个不同的爻位。
从六个爻位所处的地位之性质而言,用古代人的社会地位为喻,初为庶民,二为士人,三为大夫,四为公侯,五为天子,上为太上皇。
从六个爻位代表的事物的发展阶段而言,初位为发端萌芽阶段,应潜藏勿用;二位为崭露头角阶段,应适当进取;三位为功业小成阶段,应谨慎防凶;四位为新人高层阶段,应警惧审时;五位为圆满成功阶段,应注意处盛戒盈;上位为发展终极阶段,应注意穷极必反。
此外,六爻中有为主之爻,称为卦主。卦主多取第五爻(上卦之中位)。
爻位又有当位、不当位之分。凡阳爻处于阳位(初、三、五为奇数,为阳位),阴爻处于阴位(二、四、上为偶数,为阴位),均称为当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符合规律(遵循正道)。
反之,凡阳爻处于阴位,阴爻处于阳位,均称为不当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违反规律(背逆正道)。
当位、不当位又称为得正、失正。
一般说来,当位为吉,不当位为凶,但也是绝对的,还要看其多种因素,作综合考察。
同时,当位与不当位也会有发展变化,所以当位者应守正防凶,不当位者应趋正求吉。
另外,初、上两爻不存在当位、不当位的问题,因为初爻位卑势危,阴阳处之皆当深藏勿进;而上爻位极势危,刚柔居之都应谨防衰危。
由于第二爻处于下卦的中位,第五爻处于上卦之中位,这两个位置优越,称为居中,象征守持中道,行为不偏。
阳爻居中位,则有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则有柔中之德。如果刚好阴爻处于第二位(六二),阳爻处于第五位(九五),那就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是最好的象征。
《易经》崇尚居中、中正,符合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在六爻之间,由于各爻的位次、性质、远近距离等因素,常常表现出承、乘、比、应的关系,反映事物在复杂环境中发展变化的有利或不利的外在条件。
凡相邻两爻,如阴爻在阳爻之上,称为乘,象征柔弱者乘凌刚强者,小人乘凌君子,爻义往往不吉。如几个阴爻都在一个阳爻之上,则这几个阴爻对这一阳爻都可称乘。
相反,凡相邻两爻,如阴爻在阳爻之下,则称为承,象征卑微柔弱者顺承尊高刚强者,请求援助。这时爻义的凶吉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两爻阴阳当位者为吉,两爻阴阳不当位者多凶。如一个阴爻之上有几个阳爻,则这一阴爻对几个阳爻都可称承。
凡相称两爻,都可称为比。两爻互比,象征事物处在邻近环境中的作用与反作用,可通过两爻的阴阳承乘关系加以分析。
在一卦中,下卦三爻与上卦三爻在相应位置上是两两对应的(即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对应之爻,如为一阴一阳,互相交感,称为有应;如果都是阳爻,或者都是阴爻,不能交感,就称为无应。爻位的有应、无应,在剖析爻象时经常用到,这象征着事物之间的谐和、统一与矛盾、对立的运动规律。
各爻之间的承、乘、比、应的关系,相当复杂。这样就可以用六爻的变化模拟事物错综复杂的变化,六爻又是某种事物在某种时空中的象征。所以爻象的推演程式是十分繁复多变的。
卦爻符号是一个开放系统,其象征意义是因时、因事、因人而异的,而卦爻符号的含蓄性、多义性、包容性,又能产生丰富的类比联想,所以,读《易经》必须会牵强附会和望文生义。
六十四卦从不同角度提示了在特定背景下的事理,如泰卦象征顺利时的事理,否卦象征倒霉时的事理,讼卦象征扯皮时的事理,师卦象征冲突时的事理,既济卦象征成功时的事理,未济卦象征失败时的事理,等等。每卦六爻的变化,反映事物在特定的时间阶段中发展到某一阶段的规律。
我认为六十四卦所表示是人生问题的六十四个专题,三百八十四爻则是三百八十四种人生处境。
为简单起见,下面我只讨论管理问题,人生悲欢离合问题没有能力讨论。
以上内容并非原创,来自若干读书笔记。无法一一列出清单,见谅。
—–
用《易经》算卦的流程简介
首先声明我不相信《易经》可以精确预测人生祸福,甚至炒股赚钱。他只是一些人生经验总结,可以验证我们的经验或提醒我们防止犯错误,其朴素辩证法可以启发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改变看世界的眼光,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他只能判断一种趋势,仍然符合测不准原理:能够说清楚预测的事情,就说不清楚将要发生的时间;能够说清楚预测的时间,就说不清楚将要发生的事情。
只是算卦是许多人对《易经》产生兴趣的理由,所以我把从书上看来的介绍一下。(其实我童年时生活在山寨,受到端公的影响,几乎主要望天打卦,算命占卜的把戏我都知道,说不上精通,但是糊弄外行绰绰有余。不过就我的观察,这些东西主要用途或效果实际上就是心理安慰或心理治疗。与科学定义的预测相差十万八千里)
占筮前,要由主人向主筮者说明自己姓名,职衔或住所,占筮事由详述,需要知道的预测问题,难解疑问等等,并声明预测的吉凶得失,悔吝忧虞与主筮者无关,望能够真实相告。
占筮的工具包括一张桌子,占筮用的蓍策五十根(用蓍草得的茎晒干而成,一尺左右长),蓍策放入直径三寸,长度与蓍草相当的圆筒中,桌子上安置一木格子,作为蓍策演绎分类放置之用。其规格为纵高一尺,横长三尺五寸,中间以木板纵向格成五格,其中两大格为一尺见方,以便四十九策分而为二放置之用,其余三小格,各宽约五寸,以便蓍筮三变归策之用,此外还要有纪录用的纸笔。
占筮的基本流程来自《系辞》: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五?再闰,故再?而后挂。
1、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从五十根蓍策中取出一根放回蓍筒中,而实际用以占筮四十九根。 (大衍:无穷演绎)
2、 一变四营:
(1)、第一营:分而为二以象两:以双手将四十九根蓍策,随意分开为二部份,置于木格中的两大格内。 (象两,就是太极生两仪,就像分开天地、分开阴阳)
(2)、第二营:挂一以象三:以左手取左大格内的全部蓍策,持于手中,另以右手取右大格的蓍策一根,夹挂于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 (象三,即象征天、地、人三才)
(3)、第三营前半: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将左手的蓍策,以右手每四根一组分而数之,将数过的蓍策,归回于左大格,最后所剩余的蓍策,则是或一根、或二根、或三根、或四根。 (揲,音蛇,分而数之。 象四时,即每四根一组,象春夏秋冬四季合一年)
(4)、第四营前半:归奇于?以象闰:将左手所剩余的蓍策,夹挂于于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 (奇,零头,余数。 ?,音勒,手指间。 闰,指闰月)
(5)、第三营后半:五岁再闰:如前半营,以右手取右大格的蓍策,以左手分而数之,并将数过的蓍策,归回于右大格,而所余的蓍策,左一右必三,左二右必二,左三右必一,左四右必四。 (五岁再闰,五年之间有两个闰月)
(6)、第四营后半:故再?而后挂:将右手所剩余的蓍策,夹挂于左手中指与食指之间。合左手一挂二?之蓍策,不是五就是九,置于木格子之第一小格,是为一变。五因其含有一个四,故为奇数;九则含有两个四,故为偶数。产生奇数之情况有三种;而产生偶数则仅有一种。
(7)、一变四营之后,合并两大格的蓍策数,有两种情况,一为四十四,一为四十。
3、 二变四营:
(1)、再以双手取左右两大格的蓍策而合并之,其数或为四十四,或为四十。
(2)、复经四营如第一变之过程,其左右手分别数过所余的蓍策,左一右必二,左二右必一,左三右必四,左四右必三。
(3)、合其左手一挂二?之蓍策,不是四就是八,置于木格上之第二小格,是为二变。而其产生奇数、偶数之情况各有两种。二变四营之后,再合两大格之蓍策数有三种情形,或为四十,或为三十六,或为三十二。
4、 三变四营:
(1)、再以双手取左右两大格的蓍策而合并之,其数或为四十,或为三十六,或为三十二。
(2)、复经四营如第二变之过程,其情况与第二营完全相同。合其左手一挂二?之蓍策,不是四就是八,置于木格上之第三小格,是为三变。
5、三变完成,可得一爻,将其爻之性质纪录在纸上。十八变完成,则得一卦。
6、三变而成一爻,其爻之阴阳性质,应视三变后所挂?的蓍策数,及已数过(即木格子中三小格及两大格所存)的蓍策数而定。所挂?的蓍策数,五、四为奇数,八、九为偶数,其爻的纪录情况有四种,分述如下:
(1)、所挂?的蓍策数为三奇数时,其和为十三根,则已数过的蓍策数为三十六根(数过九次),是为老阳,其画象为□,读为重。
(2)、所挂?的蓍策数为两奇一偶时,其和为十七根,则已数过的蓍策数为三十二根(数过八次),是为少阴,其画象为 –,读为拆。
(3)、所挂?的蓍策数为两偶一奇时,其和为二十一根,则已数过的蓍策数为二十八根(数过七次),是为少阳,其画象为-,读为单。
(4)、所挂?的蓍策数为三偶数时,其和为二十五根,则已数过的蓍策数为二十四根(数过六次),是为老阴,其画象为 ×,读为交。
7、 十八变而成一卦,可就一卦中六爻的变动情况,来占断事情的吉凶。
(1)、原十八变所得卦形,称为本卦。又凡遇老阳、老阴者,无论几爻,均使阳变阴、阴变阳,而少阳、少阴不变,则所变的卦形,称为之卦。占断时,依据本卦与之卦产生变动的情形,取用指定的卦辞或爻辞,辨明其义理,以明吉凶祸福的情形。
(2)、占断取用卦爻辞包括如下情况:
★六爻皆静而不变:以本卦的卦辞为占,并参考彖辞。
★其中仅一爻变动:以之卦动爻之爻辞为占。
★其中有二爻变动:同阴同阳时,以之卦居上位的动爻爻辞为占。
一阴一阳时,以之卦阴爻的动爻爻辞为占。
★其中有三爻变动:不论阴爻阳爻,以之卦中间的动爻爻辞为占。
★四爻变动两爻静:以之卦居下位不变的静爻爻辞为占。
★五爻变动一爻静:以之卦不变的静爻爻辞为占。
★六爻皆变动:乾卦以用九爻为占,坤卦以用六爻为占。其余六十二卦,以之卦之卦辞为占,并参考彖辞。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