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星期四

墙外楼: 安邦-每日经济-第4713期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Roll with Us

Need high ROI advertising? See why over 15,000 brands choose AdRoll for retargeting.
From our sponsors
安邦-每日经济-第4713期
Jul 17th 2014, 05:51, by 墙外仙

〖分析专栏〗

【为企业办大学创造便利】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国资委宣布六家央企开展四项改革试点】
【形势要点:国企违规屡禁不绝需要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形势要点:官方媒体吹风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
【形势要点: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出现明显转型】
【形势要点:耕地治污的"株洲模式"遭遇多重困境】
【形势要点:水污染治理需要加强多方投入】
【形势要点:制造业转移缓慢可能拖延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形势要点: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平稳结构逐渐优化】
【形势要点:经济学家建议出售国有股权为城镇化融资】
【形势要点:国标模糊导致各区域充电桩无法兼容】
【形势要点:多因素致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同比下降】
【形势要点:政府采购政策出现结构性的变化】
【企业竞争:单腿走路与研发不足令长城汽车遭遇滑铁卢】
【企业竞争:任志强回忆为何要与华润分手】
【形势要点:美国能源革命最重要的还不是供给端】
【形势要点:印度改革在财税及权力再分配方面困难重重】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为企业办大学创造便利】
中国打造世界工厂2.0版,职业教育是重要的一环。如果说1.0时期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国制造,只要对农民工稍加培训就可上岗;那么在更强调创新、对品牌与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的2.0时代,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将是中国制造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与东南亚的制造工厂做对比时,我们时常听到"中国劳动力素质更高"的评价。当成本优势不再,中国越发需要稳固在劳动力素质及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优势。
不过,相比于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论在实用性还是在社会评价上,都难称合格。对此,不少企业家有过抱怨。比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便曾表示,吉利进入汽车工业缺人才,中国的大学生并不适应吉利的发展需要;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更直言不讳,中国大学太多,到处都有大学城,形成一个培养模式,专业和就业基本脱节,招聘来的学生到岗后,至少要一年的过渡期,特别是压缩机岗位的,需要企业重新培训。
有鉴于此,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动起了自己创办职业学校,自己培养人才的主意。早在2000年,吉利控股集团便创办了北京吉利学院,按照中国经济和吉利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大纲及师资培养学生;其他知名企业如海尔、华为、TCL、长安汽车等,也纷纷创办了自己的学校。最新一起案例是格力集团,今年4月拿到了教育部的办学批复,准许筹建格力工程技术学院。董明珠表示,格力办学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为格力向自动化生产转型发展,也为整个行业培养一批技术精英。
行业中的领头企业创办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人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方式。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格力的办学过程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据了解,格力早在两年前便开始筹备办学,但直到今年4月才拿到批复。期间,尽管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领导大力支持,但在"先拿地后批复"还是"先批复后拿地"这个程序上始终拿捏不定,最后还是市委书记现场办公,指派了市委秘书长专门负责,到省政府办公厅"插队"才拿到批复。这还只是筹备过程中遭遇到的问题。当学校建起来、开始招生以后,还将面临学历承认、教师编制、户口落地等一系列制度层面上的障碍,而这将直接决定企业大学的社会评价,以及对人才(包括师资及生源)的吸引力。
由此来看,企业办大学若要走得通,走得顺畅,除了企业自己要有足够的实力,教育与社会体制改革同样必不可少。遗憾的是,虽然《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上述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企业大学的发展,并且没有看到改善的迹象。
好消息是,在多方呼吁下,中央决策层将职业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今年2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强调,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而在6月下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相信在中央领导的重视之下,中国职业教育体制的顶层设计将迎来改革;但仍需要看到具体而微、接地气的动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打造世界工厂2.0版的必由之路。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将稳固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优势,抵消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企业创办大学正在成为新的潮流,在满足自身用工需求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中国政府需要尽可能为企业办大学创造便利,补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这一环。(ALX)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国资委宣布六家央企开展四项改革试点】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下阶段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方案仍未出台,首先宣布六家央企开展四项改革试点,积累实践经验。周二(15日)国资委召开发布会,介绍四项改革,并宣布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中国建材、新兴际华、中国节能环保等6家央企开展改革试点。具体而言,中粮集团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开展中央企业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国医药与中国建材开展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中国节能环保、中国建材、新兴际华、中国医药开展中央企业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此外,还要选择2到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国资委改革办主任彭华岗称,国资委研究确定试点企业时,主要考虑试点工作需要,也考虑每项试点在改革重点、目标任务上的具体要求。试点不设时间期限和批次,随着试点经验的积累和改革深入的推广,试点将逐步转为日常改革推进工作。彭华岗表示,此次试点改革有三点意义:一是通过试点和企业一起探索破解改革难题。二是通过试点进一步总结经验。三是通过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改革。他表示,国资委"四项改革"试点要顶层设计与试点先行同步推进。不是搞"盆景",也不是搞政策"洼地",而是要试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探索出国企改革进行时的新路子、新方法,真正做到改革落地、顶层设计与试点先行同步推进,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里形成突破。(LLX)

【形势要点:国企违规屡禁不绝需要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根据近日财政部披露2013年全国财政决算,其中23张表格之一的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表披露出国企在各个行业的获利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企业的利润收入仅过1亿元,而且这全部来自于地方国企,央企利润收入中没有金融企业利润收入项目。造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监管企业并不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内。既然没被纳入预算编制,金融类央企在财政方面就可能面临管理者缺位问题,从而为大量违规留下制度空间。对此国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央企存在重大经济决策不合规、违规招投标、违规发放薪酬福利、项目未批先建等屡禁不绝的问题,这源于预算制度在约束引导国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缺陷。国有企业跟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财务、财政关系,没有在预算报告和预算程序中进行规范管理。而今年的审计报告披露出中央部门和单位全资或控股企业尚未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又逃避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管。针对目前国企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王雍君认为首先要健全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必须遵循法定的预算程序;同时国有企业与政府相关的活动,须在政府财务报告中进行充分披露。如果能定期披露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和投资、国有企业上交的股息和红利,这就会对国有企业产生震慑的效果。(NSC)

【形势要点:官方媒体吹风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
中国政府一直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调控楼市,这一政策将有可能出现改变。新华社日前发布针对楼市的"五评房地产市场变局"系列文章,称未来中国房地产调控将减少使用行政手段。这是时隔4年新华社再发表针对楼市的系列评论,有分析指今次再度发表文章"意味深长"。新华社在一篇题为《三个"拐点"辩证看》的评论文章指出,楼市调控思路和调控手段"拐点"将到来,因为现时愈来愈多共识,认为应该从依赖强力"限购"这种政策手段调控楼市,过渡至借助税收等市场方式调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由全国一盘棋、一刀切地调控,开始向不同地方因应情况作精确定向调控。文章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往的管理习惯和思维模式明显已经不合时宜。31个省区市、600多座城市,微观市场活动瞬息万变,不可能以单一的调控方式处理。新华社上一次就内地房地产连续发生,要追溯到2010年3、4月份,当时楼市政治疯狂上涨期。这些文章被认为是中央政府向高价房"开刀"的先兆。果然,仅半个月后,4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4月17日,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十条举措(即新"国十条"),旨在"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国楼市进入长达四年的"限购期"。而在此次"五评"系列文章发布同时,已经陆续有城市宣布放开限购,中央政府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分类调控"。此次吹风可能预示着楼市调控政策面临较大调整。(RLX)

【形势要点: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出现明显转型】
商务部周二(15日)召开例行发布会,介绍了上半年吸收外资的情况。2014年上半年,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0973家,同比增长3.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折合38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未包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6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4.2亿美元(折合88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上半年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2014年1-6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6%;其中分销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达到46.9亿美元。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亿美元,同比下降0.2%,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8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37.4亿美元、24.2亿美元和17.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2%、8.49%、30.8%。二是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1-6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台湾省、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合计投入595.3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同比增长3.9%,高于全国增幅1.7个百分点。其中韩国和英国对华投资分别为28亿美元和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5.6%和76.4%;日本对华投资24亿美元,同比下降48.8%;美国对华投资17.4亿美元,同比下降4.6%;欧盟对华投资35.8亿美元,同比下降11.2%;东盟对华投资34.2亿美元,同比下降19.2%。三是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2014年1-6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亿美元,同比增长9.6%;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1-6月,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83%、9.6%、7.4%。(RLX)

【形势要点:耕地治污的"株洲模式"遭遇多重困境】
"株洲模式"是中国耕地治污的方法之一,采用"VIP技术",即"低镉品种(Variety)+合理灌溉(Irrigation)+调节酸度(PH)",通过生物、农业和环境改善,实现"在污染的土地上生产出合格大米"的目标。然而,"株洲模式"正在遭遇多重困境。首先,"VIP"技术的实际效果难如人意。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荣认为,推广低镉稻是个好思路,但目前还没有稻种能够真正达到"抗污染"的程度。而且,影响水稻吸收镉的环境因素非常多,即便是低镉品种,也很难在农民散户种植的条件下大规模使用。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比照日本经验后指出,1971年,日本曾对28块镉污染耕地进行石灰降镉的大田示范试验,但只有8处糙米镉含量降低四成以上,另有4处镉含量不降反增。第二,大规模推广难。陈能场指出,虽然提高土壤酸碱度有助于降低土壤中镉的活性,进而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但要使土壤酸碱度达到预定值,需对石灰量进行精确计算。"VIP讲的水分管理、撒石灰等,都要先过农民这关。就算设计了足够好的技术方案,没有统一的管理,技术也不能一家一户地执行下去,一样没效果。"一位当地农民称,"要我出钱撒石灰和泡田,不可能,太辛苦了,手脚都熬坏了。"第三,配套资金难落实。湘潭市一位退休官员认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工程的配套资金让地方政府不堪重负,"想了很多办法搞钱",现在再要让省市级财政配套耕地污染治理,落实起来很难。最后,治理思路有问题。王凯荣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是有问题的",如果继续使用湘江水灌溉,农田重金属污染还将继续。一位湖南当地专家无奈地问道,"长株潭的污染企业还在排放,(投钱做治理)有什么用呢?"。而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则认为,政府代劳的计划经济模式,很难激发农村市场。(BWX)

【形势要点:水污染治理需要加强多方投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长,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今年6月,环保部发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严重。7月初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下达河南、河北等20个省(区、市)的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从已公布的省(区、市)来看,本次计划安排水污染治理项目共307个,项目总投资281.5亿元,2014年安排投资127.3亿元。我们注意到,针对严峻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2012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要求,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初步确定规划骨干工程项目6007个,估算投资3460亿元。两厢对照,水污染防治投入显然不足。在我们看来,这可能反映出,一是地方对水污染防治并没有好的招,比如技术和方案,因为之前许多招数都用过了,难以立项;二是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地方财政无法拨付如此花钱但没收入的公共投入,部分地区在上级压力下都不得已涉嫌非法集资;三是管理跟不上,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先易后难,立项的优先权被搁置;四是缺乏跨区域协调的机制,全流域治理无法落地;五是水权价值没有得到尊重,市场化的机构难以参与;六是水污染治理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机制,国际通行的第三方治理模式缺乏启动资金,历史欠账太大,而近年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际很难进入轨道。(AYZR)

【形势要点:制造业转移缓慢可能拖延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整体方案据称可能在7月份出台。但最新消息显示,在产业转移方面,北京的制造业向周边城市疏散仍然进展缓慢,这恐怕会拖延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实施。由于北京对污染企业实施就地关停退出的严格限制,这使得河北各地对接部门热情很高,但目前转移出京的企业依然只是个案。北京制造业转移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仍缺少通畅化、常态化的协调和对接。对此,唐山市曹妃甸区招商局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当得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消息后,他们几乎每周都去一次北京,听说北京有一批锻铸造、家具企业将先期向河北转移,并派出8路人马共40多人进京寻找招商信息。3月份他们曾通过私人关系得到一份"北京转移企业名单",上面约有300来家企业,主要集中于锻铸造和家具产业。但是其中很多企业的联系方式根本就找不到,而在可以找到电话的企业中,有的企业已经关停,有的地址已经更换,有的已经从事别的行业,转移到外地的可能性都很小,最后他们只得无功而返。除了政府间协调问题,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受困于多种因素,真正想主动转移出北京的不多,一些发展势头强劲的产业甚至还可能在北京扩张,这也是造成目前转移缓慢的一大原因。面对现在的困局,北京政府需要考虑的是究竟哪些类型企业适合转移,转移之后北京的产业格局会什么变化,这些问题不解决京津翼一体化进程很可能就此拖延。(RSC)

【形势要点: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平稳结构逐渐优化】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有所优化。商务部对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监测显示,1-6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6.3%,增速比1-5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市场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新型业态快速增长。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网络购物同比增长29.9%,增速比专业店、超市和百货店销售额增速分别高出23个、24.6个和25.8个百分点。第二,绿色环保消费稳步增长。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变频空调销售量增长18.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2.2倍。第三,文体、通讯消费增加。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体育娱乐、文化办公用品销售额分别增长2.9%和3.5%,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3.1和5.4个百分点,其中,健身器材销售额增长9.6%。上半年通讯器材销售额增长8%,比上年同期加快4.6个百分点。第四,家电、汽车销售增速放缓。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6.2百分点,其中5月、6月销售增长7.4%和7.8%,呈低位趋稳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乘用车销售量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2.6个百分点。新型业态快速增长表明网络购物日益流行;而绿色环保消费稳步增长以及传统家电及汽车消费增速放缓,表明居民消费结构有所优化。(NWX)

【形势要点:经济学家建议出售国有股权为城镇化融资】
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但目前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现状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近日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为城镇化提出一条新路:配合国企改革,将一些国有股权卖掉,再把这些资本投入到公共服务建设之中。据李迅雷描述,城镇化有三个层面:一是从农业人口转移的数量来判断,中国已经步入后期;二是以城市之间人口转移为特征,中国还处于旺盛的阶段,也就是一些中小城市、三、四线城市房子造得多,人口却还在流出。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思考,是应限制大城市人口,还是要鼓励为更多人口流动到大城市创造条件。三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对此他谈到,"为什么很多小区没有人,因为没有公共服务。如果待在哪里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人口就不再往大城市集中了。"而目前中国在城镇化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李迅雷建议政府要提高供给、加大投入。尽管这样会增加负债,但他认为这种负债是可以承受的,一种方式就是配合国企改革把国有股权卖掉,然后将这部分资本用于公共设施投入。城镇化要达到以人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需要国企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土地改革相配合。在我们看来,通过转让国有股权并将获得的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首先很多公共服务公益性强,政府出资能解决社会出资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减少政府持股有助于缓解近年来"国进民退"的趋势,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最后将国有股权转让引入社会资本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NSC)

【形势要点:国标模糊导致各区域充电桩无法兼容】
充电接口国家标准的关键参数定义模糊已经导致不同区域充电桩无法兼容。充电接口国家标准已于2011年12月22日发布。不过,业内人士称,制定仓促的国标出台后,遗留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交流(即慢充)充电接口中没有定义"PWM信号占空比与充电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这导致各厂家理解不一样,大家采用的充电参数也就各有不同,结果做出来的产品差别很大,最终导致车辆和充电设施无法对接。据悉,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经建成的很多充电桩无法实现兼容。在上海嘉定汽车城的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很多国产车面对同样符合国标、但参数不一、版本不同的充电桩,都充不了电。一家车企内部负责充电基础设施的负责人称,"当时做的电动车和充电桩,仅限于一对一的关系。这意味着,这一批车,到这里充电可以,但后面的车型,或者新标准下的充电桩,完全不可兼容,即使大家都符合国标。"2012年至今已经修建的数万个充电桩目前无法兼容,未来能否通过改装实现兼容,以及未来新建的快速充电桩——比如北京到2017年要建成的1万个充电桩——能否兼容,都还是未知数。这取决于正在重新修订的国标最终如何确定具体参数,特别是与直流快充相关的部分。目前从电网到各汽车企业,在用交流电对电动车进行慢充的充电标准问题上已取得一致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用直流电进行快充上,国标是否要与国际标准对接是最大的争议点所在。(BWX)

【形势要点:多因素致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同比下降】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对外投资累计433.4亿美元(折合266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288.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6.5%,占比下降4.2个百分点。其中对中国香港的投资同比下降29.3%;对欧盟、俄罗斯的投资分别增长221.7%、109.5%;对东盟投资2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对美国投资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对澳大利亚投资16.9亿美元,同比增长8.3%。对于对外投资的同比下降,商务部认为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首先是趋势性因素。近年来,全球经济波动不定,国际资本流动大起大落,国际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对外投资不免受到影响。其次是短期技术因素。一是基数的因素。去年2月,中海油以14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而今年上半年没有类似的大项目交割,如果剔除这个因素,今年1-5月对外投资增长58%;二是宏观经济因素。经济增长减速,流动性不足,融资成本上升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企业对外投资的能力;三是汇率波动的因素。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双向波动增强,改变了市场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预期,使企业投资收益产生波动,部分企业也放慢了对外投资的步伐;四是国际市场因价格因素的影响。能矿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中国企业投资国际能源类的热情有所减弱。所以今年上半年对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了46.3%。商务部称,随着有利于加快企业对外投资的改革措施再出台,经济企稳向好,以及一些大型跨国并购项目的交割实施,今年对外直接投资有望实现10%左右的增长。(NWX)

【形势要点:政府采购政策出现结构性的变化】
2013年,全国政府采购金额为16381.1亿元,同比增长17.2%。除了数量上的增长,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体现出政府采购的政策变化。第一,服务类采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这源于党和国家将推广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各地也研究制定了相关工作意见。政府采购服务类项目已从传统的专业服务快速向新型的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领域扩展。同时,各级财政部门也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多方拓展政府采购服务范围。第二,公开招标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为提高市场竞争度,各级财政部门严格变更采购方式的审核管理,从严把关,尤其是对单一来源采购,通过审核前公示、预算复核等制度,有效控制了采购数量和规模,并尝试对单一来源的采购价格进行管理。第三,继续优化集中采购模式。各级财政部门、集采机构通过调整集采目录、推进批量集中采购、改进协议供货方式、加强区域联合采购等措施进一步优化集中采购模式,保证批量集中采购制度的有效执行,并遏制"高价"或"高标准"采购行为。2013年,政府集中采购规模为10750.2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65.6%。第四,注重发挥政府采购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制和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采取各种配套措施扶持中小微企业。(RWSQ)

【企业竞争:单腿走路与研发不足令长城汽车遭遇滑铁卢】
自主品牌车厂长城汽车正遭遇"滑铁卢"。长城汽车不久前公告,上半年实现销量34.7万辆,与去年同期的36.8万辆相比明显下滑。对比全年89万辆的销售目标,更是仅完成了39%。其中,轿车销售业绩的大幅下滑是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的轿车销量仅56996辆,同比下滑49.9%。相比之下,在目前已公布上半年销量的上市车企中,多数公司销量实现了同比上升。其中,增幅较大的是一汽轿车,上半年销量同比增加28.9%。长安汽车和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也分别增加25%和11.57%。对此,长城汽车在其产销数据快报里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查阅近三年的产销数据发现,长城汽车一直以来重SUV轻轿车。其中,2013年,长城汽车销售SUV、轿车、皮卡的数量分别为41.7万辆、21.0万辆和12.7万辆。SUV占全年销量的55.3%。今年以来,长城汽车"单腿走路"现象有增无减。上半年SUV、轿车、皮卡销售分别为22.5万辆、5.7万辆和6.5万辆。对此,业内人士直言,一再忽略轿车,即使没有现在遇到的困难,未来SUV市场逐渐饱和之后,这种失衡也将成为长城汽车的噩梦。不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市场,轿车依然是最大的细分市场,SUV的占比依然相对较低,轿车需求量基数更大,多数企业都在产品策略上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长城汽车也存在研发不足的问题。因为"轻视"研发,导致目前长城汽车的车型处于断档阶段,在轿车方面一直没有新的车型,而SUV大部分都是改款车型。此外,研发不足也使得长城汽车哈弗H8车型推后上市。长城汽车相关人士坦言,即使经过前期的整改,哈弗H8依然达不到商品车交付的条件,表明公司在高端产品的研发、技术管理上存在不足,公司决定H8将继续整改,达不到高端品位决不上市。受此影响,长城汽车股价上半年大幅下跌50%,市值蒸发超过700亿元。(LLX)

【企业竞争:任志强回忆为何要与华润分手】
任志强可能是中国争议最大的地产商,其尖锐的言辞往往在社会上激起层层波浪。给人以无比犀利印象的任志强在公开辩论中很少出于下风,但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他还是敞开心扉总结了当初与华润分手失败经历的原因。任志强所在的华远房地产公司是区属国企,在1996年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进入资本市场的地产企业。华润作为大型央企则因为想整合地产资源而控股华远地产,最后因华远、万科、华润三家之间出现目标不一致而导致华远与华润分手,任志强只能再次创业。任志强回忆道,他失败的原因首先在于发展速度过快,急于求成,结果预支了未来的融资条件和资源,而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切断外来现金流支持时,过速、过度发展带来的管理漏洞被暴露,几乎造成巨大风险。其次是失去了企业的控股权,因此让管理层预想的计划和安排无法顺利实施。当初合资时他让出了公司的大股东控股地位,原计划是想让公司能整体上市,但实际上仅外方上市,而外方拥有资本市场再融资能力,中方却没有。几次扩股之后,外方的股权早已超过73%,从相对控股变成绝对控股,这使得中方失去在公司内部平衡决策机制的能力。最后,没有妥善处理好股东与操作层、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尤其是自己和控股股东管理层之间出现矛盾时他并没有选择服从。从任志强的回忆中能看出其反思的痕迹,用时任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形容他的话就是"严格讲来,任志强并不是一个好的商人。他做生意好像是为了争取不断说话的权利,卖地、卖楼似乎没那么重要。"(BSC)

【形势要点:美国能源革命最重要的还不是供给端】
美国的能源革命正在重构世界能源的版图,除了产量可能占据全球第一之外,能源节约技术也颇值得借鉴。数据显示,美国去年日均原油产量高达744万桶,为1989年以来最高水平,较2008年产量提升49%。如果把天然气转变而来的液体燃料计算在内,那么美国的石油产量将站上每日1100万桶的高点,甚至有可能更多。而这一切,都受益于水力压裂法,或者说页岩革命。从宏观层面看,美国很好地管理了石油繁荣。石油高产出伴随着一场静悄悄的石油使用方式革命。由于交通工具消耗了72%的汽油和其他液体燃料,受益于混合燃料的出现、新标准的实施和持续攀升的汽油价格,这个消耗燃料油的关键行业近年来在使用燃油方面更为高效。今年6月出售的汽车平均每加仑汽油能跑25.5英里,比2007年10月的路程要多出27%。这种运输部门的改善在货车方面更为明显。货运企业更多地受益于汽车性能的提升。很多公司将传统货车更换为了混合动力型汽车。交通系统也购买了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新型公交车,这种车更环保成本更低。时至今日,美国道路上奔跑着的货车,有1/3都使用了清洁柴油引擎。因此,去年的全美汽油消耗量基本上回到了2002年的水平。去年的汽油消耗量为32亿桶,较2007年水平下降了5.5%。不断增长的国内产量和持续下滑的国内消费量导致美国石油进口剧降。在贸易赤字困扰美国经济的当下,这无疑是个好消息。美国石油进口量从2006年37亿桶大幅下滑至去年的28亿桶,降幅为24%。自从价格持续上升以来,这就意味着汽油进口量也在下滑。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2011年3月,石油进口占贸易赤字的66.2%。而在今年4月,该比例仅为38.4%。在我们看来,美国通过能源应用部门的改革不仅调整了能源消耗结构,也降低了能源消耗,更是为新一轮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AYZR)

【形势要点:印度改革在财税及权力再分配方面困难重重】
在结束国大党对印度六十几年的统治后,莫迪政府锐意进取,大刀阔斧推行改革计划。而针对莫迪可能面临的挑战,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撰文分析印度继续改革仍面临的重大难题,其中在财税及权利再分配方面莫迪要想推进改革会困难重重。费尔德斯坦分析到,庞大的预算赤字消耗掉原本应该用于拓展商业投资的国民储蓄,这些赤字不断增加国债存量,而在未来只能靠增加税收偿还。而在转移支付方面,补贴电力和能源导致多余的过度消费,而且增加财政赤字,这相应增加了国家财力负担,压缩了对其他福利项目的支出。就整个税收体系而言,印度的国家及地方营业税系统太复杂,造成国内贸易扭曲变形,而采取地方分税制的争议存在已久,能否在此进行实质性改革仍存在疑问。关于权力再分配,费尔德斯坦着重分析了印度的产权和贪腐问题。印度的区域划分限制规定严重导致都市土地滥用,阻碍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农业用地产权不清晰,从而拖累农业地区走向工业化。而贪腐方面,印度正深受各种贪污所害,行贿成为各式各样商业和个人交易的共同特色。尽管面临重重困难,莫迪必须要正面作出回应,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为自己提出的改革计划正名。(BSC)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