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今年三月,《經濟學人》的封面主題稱,香港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高局全球榜首。這裡所指的裙帶資本主義,其實就是指官商勾結,造成壟斷和財閥出現。看畢全篇報導,只能說《經濟學人》對香港的社會經濟不甚了了。這情況,在香港早已存在。只是,昔日香港官商勾結,創造了一個經濟神話,而今日香港的官商(以及大陸)勾結,則令港人身陷地獄而已。
英殖時的勾結政治:壟斷與革新
港人一直信奉一個神話,就是英治時的積極不干預政策,造就香港的經濟起飛,以及一整代人的成功。但仔細一想,就知破綻百出。香港自七十年代,港督麥理浩上任起,就已經在政府的干預下大興土木:公屋計劃和地鐵這些公共設施的建設從不間斷。及後的玫瑰園計劃以及各式各樣的醫療福利都不是一個倡議市場主導經濟的政府會做的,如此,又何來「大市場,小政府」﹖而實情是,當時的香港,經濟上由四大英資行壟斷(分別為怡和、太古、和記黃埔和會德豐)。他們的市值佔當時香港上市公司總市值近半。有能力操控貨幣供應、股票市場及政府政策,此中尚未包括匯豐銀行及其附屬的恆生銀行。直至八十年代,中英談判,這批英資撤走,方由華人企業家和地產商取代。
那為何那時期,向上層流動如此容易,人均收入不斷增加?正正就是因為政府務必以治理表現爭取香港民心而積極干預,以及英資大規模撤退留下的空缺。麥理浩在任時,任財政司的夏鼎基,在一九八二年在倫敦的銀行公會午餐例會發表的《政府政策與經濟的成功》的發言中,補充在特定條件如市場的不完善而引致壟斷出現、為了公眾利益而須訂立法例和監管架構以維護公眾利益等情況下,政府需要干預。實際上,當這種干預,與今日港人信奉,以及寫進《基本法》的量入為出的財政預算原則相違背時,甚至導致香港政府與英國本部的爭執。在一九七六年討論香港規劃文件的過程中,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資深經濟顧問,對當時香港政府的經濟政策,有頗嚴厲的批評。認為其行事僵化,甚至建議透過增稅、借貸、動用儲備等手段增加公共開支。
可以想像的是,七十年代時的香港社會貪污普遍,官商勾結又無有打擊,港英政府進行社會改革、提升港人生活質素及確保社會流動性,是冒著巨大壓力的。事實上,英國殖民地時期的勾結政治,政商界雖謀取巨利。但英國政府,明白一個事實(尤其是最後三十年),就是他們的統治基礎,是建基於其管理成績,以及港人對其的信任,如無此,則無法維繫統治。因此,他們仍會將部份利益向大眾攤分,並確保社會向上流動。這,就是進行勾結政治的底線。而這條底線,在主權移交後,卻日趨模糊。
特區政府的勾結政治:從地產財閥到中共權貴
九七主權移交後的勾結政治,基本上,是政府先和地產霸權,然後再和大陸權貴勾結,三者在十幾年間,建立的利益網,幾乎牢不可破,並且主導香港的政治發展。
一如上述,八十年代英資企業撤退後,統治香港的財閥集團角色,就由華人地產商取代。華人地產商與英資所不同的是,他們對土地和住宅的壟斷,極為徹底。自九十年代起,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三大地產商,其新落成的樓宇數量,佔市場四成以上。到二零一二年,香港五大地產商的土地儲備,已足以和政府匹敵(根據政府報告,2012年的土地儲備,可建12.2萬伙700呎單位,而五大地產商的土地儲備,則可建9.1萬伙)。如果加上地產商收購的農地,則可建單位數目,是政府的四倍。雙方供應量如此懸殊,亦難怪地產商能囤積居奇,抬高價格。加上政府自金融風暴後,取消資助置業計劃和減少土地供應,地產商的氣焰更得以助長。而地產商,亦不滿足於只在地產界發財,漸漸將觸手延伸至其他行業。於是,市民看到,能源(電力)、零售、電訊、港口等業務,都由地產商壟斷或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主權移交後的港人,說生活在地產商構造的世界,絕不為過。
不過,真正的惡夢,是零三年後,大舉進軍香港的中共權貴以及數量龐大的人口。在簽署CEPA之後,大量大陸人能自由到港。這些人之所以比地產財閥更可怕,原因有二:一是他們帶來過多的資金,令香港陷入高通脹的困境,二是他們身負重大政治任務——沒錯,就是人口殖民。
第一點,相信各位市民都會耳聞目睹。大陸的權貴,帶著大量的資金在港投資樓市、股票、購買奢侈品等等,最初商家一片讚好,市民亦以為經濟可藉此復甦,但幾年後,居高不下的樓市和持續上升的物價,已經困擾著市民。到現在,已是百物騰貴,難以負擔。以筆者所住的大埔為例,附近的大埔中心,二手樓平均建築面積呎價,由2012年初四千多元一呎,升至現在七千元一呎。兩年間升幅近半。
而港人的收入如何?香港青壯年(二十至四十歲)人口,在2001至2012年的入息中位數,只是增長五至十五巴仙,而香港樓價則以幾何級數上升。今日,你在街上隨便問一個市民,他們都會答你大陸人炒高樓價。而一個香港青年或夫婦要買樓,則必須要節衣縮食,辛苦數十年,方能供完單位。如果要供養小孩,則必定更辛苦。這種勞碌一生,只能換來一個「豆腐潤」單位的命運,是現時香港不少家庭的寫照。拜大陸權貴的熱錢及一心推高樓價的地產商,大批香港人成為樓奴。而隨著熱錢繼續流入,以及人民幣對港元持續強勢,香港的物價、租金等,會因這種輸入性通脹而不斷上升。真正受惠的,除了地產商、業主及零售業外,大部份港人身受其害。港人的生活質素不斷下跌,而政府則以自由市場、振興經濟為由,袖手旁觀。港人向上流動的可能(例如創業和轉換工作),單是一個數百呎單位,就足以葬送。
至於第二點,則更為直接和恐怖,具體可見於單程證。自1995年起,單程證每日限額一百五十個,由大陸公安部發出。如此計算,則一年最多可發54750個單程證。根據社聯數據,在2006至2011年,就有近廿六萬人來港。此尚未計算優才計劃、來港就讀大學、雙非孕婦等大陸來港人口。如此大量人口來港,最主要的目標,除了是坊間流傳的貪圖本港社會福利,更重要的,是在數年後取得身份證,成為有政治權利的市民後,藉選票改變香港政治版圖。以下,是香港歷屆立法會選舉情況。
*這裡指的親中派是指主權移交前,與中共關係密切的政團,因此港英時期的建制派政黨如自由黨、早餐派及官守議員,皆不屬親中派。主權移交後,大部份親英的建制派,見風轉舵成為親中派,因此會納入親中派計算。
這種人口轉移,除了意在改變香港既有政治版圖,亦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意圖。當政府部門,偏袒這些新移民,將各種社會福利(包括綜援、住屋等)向他們優先發放,又幫他們領取身份證。則這些人,在十年八載後,就會成為一個最近流行的詞彙——「新香港人」。他們將會成為一個全新的社群和階級,將原先居住的港人排除在外,或變為其附庸。窮人無法留在香港,中產的工作,以及子女的學位,亦會受到這些人的挑戰和掠奪。可以預料,這種情況,配合香港的經濟,繼續下去的話,港人世代為奴,絕非天方夜譚。
結論
這就是香港勾結政治的脈絡——以殖民地始,以殖民地終。所不同的,是一個尚存底線,一個卻是不擇手段,殺雞取卵而已。雖然兩者取態不同,但所缺乏的,皆是本土利益。香港的政治,一日不以港人為依歸,則這種勾結,只會帶來更多傷害,亦會延續香港的殖民政治。
參考資料:
[1]顧汝德:《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顧汝德
[2]潘慧嫻:《地產霸權》
[3]《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
[4]鄧樹雄:《積極不干預主義回顧與發展———夏鼎基「干預」的五大條件》
[5]《地產商囤積居奇,土儲直迫政府》
[6]政府統計處——就業收入
[7]2006至2011年單程証數字及內地新來港人士人口結構
[8]中原樓價指數(大埔中心)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