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荣:
网友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能聊天。
"九一八事变"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1900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俄国军队以"保护中东铁路"等为借口,侵占了中国东北。并直接威胁了日本一直想控制的朝鲜。于是,1904年,日本在通知清政府之后,派兵到中国东北,打跑了俄国人。
打跑了俄国人之后,日军将东北大地还给了清朝。
由于此前1896-1898年间的中俄条约,当时旅顺、大连都是俄国的租借地,俄国人说我既然打败了,那么我愿意转让给日本人,另外,中东铁路其中长春至旅顺一段,俄国人也说愿意转让给日本人,此外还有一些林矿,也转让给日本人。
俄国人将这些东西转让给日本人。日本人觉得自己拿得有理。为什么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日本人认为依照当时的国际法,沙俄将条约权利转让给日本是合法的。第二个原因:日本人认为自己为日俄战争战死十万兵、花了二十亿日元,对大清国有功,这些是日本应得的。——
当然,我这是在客观叙述历史事实,并不代表我认同日本人。
于是,1905年,日本找大清国谈判。在"北洋公所",日本对大清国说:早前,是俄国侵占了你们东北,你们没有能力去打,是我们日本帮你们打的,我们死了十万人,花了二十亿,我对你大清有功劳,现在俄国将旅顺、大连、南满铁路及一些林矿让给我了。你同意不同意?
清政府不敢说不同意,于是和日本签署了《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根据这个《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日本取得了旅顺、大连、南满铁路。以及一些林产和矿产。于是,日本开始移民旅顺、大连、满铁附属地。
1905年之后,晚清政府、北洋政府,都不敢动日本的这些既得利益,所以中日关系在总体上维持了友好。
1915年,日本又采用威迫的手段,和北洋政府签署《民四条约》,将这些既得利益延展到公元 1997年和2002年。
在这里不得不指出:日本人的确比较霸道。但是,国强必霸,历史上几乎都这样,日本并不例外。
由于清政府、北洋政府对日本的忍让,中日关系在1905年-1926年这二十一年的时间里,大体维持了友好。
我们不少国民因此批判清政府、北洋"卖国",但是实际上,晚清和北洋为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在此期间,中国的
GDP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超过 10%
——虽然外交上妥协了,但是却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发展的时机。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实情。
可是,事情到了1926年,就发生变化了。
在1926年的时候,张作霖是北洋政府的首脑。而在南方,苏联支持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想打倒张作霖。
蒋介石要打倒张作霖,这好像跟日本没有关系。但是事实上,关系很大。因为蒋介石在北伐的过程中,不但打出了"打倒军阀"的口号,而且还打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
蒋介石为什么打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呢?两个原因:第一、这是苏联怂恿的。第二、"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在当时很能赢取民心、并为国民党日后顺利上台执政,能营造必要的合法性。
为了进一步赢取民心,国民党(尤其是左派)公开开展了排日活动,抵制日货,煽动日资工厂的中国工人罢工。
由于国民党的北伐是苏联在后面怂恿和支持的,所以日本从一开始,就和蒋介石集团有冲突。不但是意识形态(资本主义 对 共产主义)的冲突,而且是经济利益的冲突。
1927年3月,北伐军攻进南京,杀死日本侨民一名,并洗劫了日本驻南京领事馆。——
平心而论,这件事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根本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试问:在和平年代,你杀人家一个侨民、捣毁人家的领事馆,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纯粹是过激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
"南京事件"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日本对华强硬派"田中义一"的上台。自从这个人上台之后,中日关系就开始进一步恶化了。
在田中义一的眼中,国民党是一股反日力量,如果让国民党上台了,那么日本在东北的历史既得利益(旅顺大连、南满铁路等)就保不住了。
于是,田中义一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他于是派兵到了济南,名义上是"吸取南京事件的教训、保护日本侨民"。于是在济南,日军爆发了和北伐军的冲突,史称"济南惨案"。
要知道,当时的日本虽然号称"脱亚入欧",但是骨子里还残留着"东方式的野蛮"。基本上只要日本兵打仗,"惨案"就在所难免。
不但如此,1928年6月初,日本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私自策划、炸死了张作霖。
不是说张作霖和日本关系挺好的吗?河本大作为什么要炸死张作霖呢?
其实,张作霖和日本的关系分两段。1904-1925是一段。在这一段,张作霖和日本关系是不错的。但是1925之后,张作霖事实上已经慢慢转向反日了。
那么,张作霖作为一个亲日人士,为什么到了1925之后,慢慢转向了反日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自从1919年开始,萌发了一股思潮,叫做"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民族精英。张作霖在媒体、顾问、知识分子的影响之下,态度也慢慢转向反日了。
张作霖态度转向反日之后,他的思想影响了他的行动。张作霖开始在东北修筑和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这个计划,在当时叫做"包围满铁"。
什么叫做"平行铁路"呢?举个例子。从广州到深圳的铁路,叫做"广深铁路",铁路事业是带有垄断性的。假如有一家民营公司在广州和深圳之间也修了一条铁路、而且和"广深铁路"平行,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呢?很显然:会对广深铁路构成直接的竞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05年北洋公所谈判中,大清国和日本达成过一致意见:不能修平行铁路。可是,张作霖现在修了。换句话说:张作霖是明摆着违反条约、明摆着排日了。——
当然,"明摆着排日"也不一定错。我只是在客观叙述历史,我不想评判。
张作霖的"包围满铁"计划,到了1928年初,已经将日本的"南满铁路"经营状况逼迫到破产的边缘。东北日侨,面临着整体破产、准备收拾行李回家的困境。这是当时的客观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决定暗杀张作霖。(当然,日军暗杀张作霖,还有对北伐军北上的恐慌因素,这里面的逻辑错综复杂,由于篇幅和时间所限,在此恕不展开谈)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决定:东北三省归顺国民党政府。
东三省归顺国民党政府之后三个月,国民党就将"东北党部"开到了东北,并在东北进一步开展排日活动。
同时,国民政府公然打出"收复旅顺、收复大连、收复南满铁路"的对日政策。日本舆论哗然。
平心而论,国民政府要收复满清王朝流失的主权(旅顺大连等),这样做当然是爱国,但是,凡事分轻重缓急,国民党统一中国之后,第一步最重要的,应该是要发展经济、巩固国防,而不是应该急急忙忙地解决历史遗留的外交问题,难道不是吗?
事实上在1928年底,国民党根本就没有实际上统一中国,而还在和各地军阀打仗呢。你连自己的国家都还没有统一,你就要急着解决历史上遗留的外交问题了?这显然是过于激进了。
国民政府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上位之后,迫在眉睫的,应该是这两件事:1、发展经济。2、巩固国防。等到经济搞上去了、国防力量壮大了,再去收复旅顺、大连什么的,也不迟。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香港。香港一直拖到1997年才收复,又有何不可?
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流失的主权可远远不止旅顺、大连、南满铁路。当时中国流失了27个租界、还有台湾、还有香港、还有澳门…….你国民党能全部都收回来么?你有相应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吗?
当时的日本政府还想继续和国民政府谈判。但是,日本军方看不惯了,他们决定绕开日本政府单干。尤其是1929年爆发了全球经济危机,日本关东军决定武力解决东北问题就更迫切了。
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瞒着日本政府,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关东军的潜台词是:你不是排挤我们吗?我索性把你整个东北都占了。因为东北本来就是我们日本在1905年从俄国人手中打下来的,当时归还你是尊重你,现在你反而排挤我?!
必须指出:关东军这样做,是太过分了。
东三省沦陷之后,张学良决定不抵抗。有几点原因:1、事前蒋介石早就交代过:现在不是和日本打仗的时候。2、张学良认为:东北军不是打不过关东军,而是打不过整个日本帝国。3、国民政府决定先找国际联盟投诉(走法律途径解决)。
日本政府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的态度是反对的。其中日本首相犬养毅派出私人代表萱野长知、来到南京谈判,中日达成一致:组建东北政务委员会、惩办反日的张学良、解决东北外交纠纷、尊重日本的历史既得利益,并由犬养毅协调日本撤兵。
不料,犬养毅此举触怒了日本军方,很快,犬养毅就被日本军人刺杀了。
几乎与此同时,关东军在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而此时,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狂热也被煽动起来了。日本政府"迫于民愤",急忙承认满洲国。也就是说:日本朝野从这个时候,已经被"民族主义"胁迫、开始一步错、步步错。
中国告到国际联盟(国联)之后,国联派了个调查团过来,研究了事件之后,国联给出了这样的判决:1、日本这样做太过分了。2、但是中国也有错,错在不尊重历史条约。3、建议东北由国际共管,主权归中国,但是日本在东北享有经济特权。
国联的裁判,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态度。中日两国都不接受。
中国拒绝承认"满洲国",关东军的思维是:既然你不承认,那么说明你迟早要收复东北,既然如此,我们早晚有一战,但是我根本又不想和你中国打,因为我的敌人是苏联,不是你。
关东军害怕中国迟早"收复"东北,同时又不愿意和中国打仗,那么怎么办呢?于是关东军想出一个歪办法:索性将华北一带地区的国民党势力排挤出去,双方拉开一段广阔的地理距离,就可以"相安无事"了。于是,关东军开始染指华北,制造缓冲政权。(这里还有利用华北进行走私的因素,受篇幅所限,不展开谈)
日本军人在华北制造缓冲政权的行为,给中方的印象是:日本要从北到南,逐步蚕食中国。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国民党的情报机关集中力量在对付红军,对日本人脑子里在想什么,根本不知道,光靠猜的。
后来多米诺骨牌逐个倒下、中日大战全面爆发,就顺理成章了。(时间所限,只能长话短说,语言从简)
今天聊到这里。多谢大家捧场。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