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央行有条件地守住稳健政策】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动力将出现转换】
【形势要点:不成熟的新股发行改革致行政重新主导】
【形势要点:新三板正在政策预期轨道上前行】
【形势要点:再贷款利率可能被用于构建央行指导利率曲线】
【形势要点:部分银行突破资本账管制值得关注】
【形势要点: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扩张还需跟上机制创新】
【形势要点:中国式家族信托的前景并不乐观】
【形势要点:银行业十年内基本不可能"去IOE化"】
【形势要点:西方打压中俄成就人民币国际化良机】
【企业竞争:联盛的五年扩张之路是中国金融泡沫的缩影】
【企业竞争:浙江部分银行的不良率激增隐藏风险】
【形势要点: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有望在上海自贸区突破】
【形势要点:阿里大肆并购恐有提高IPO定价之嫌】
【形势要点:上海自贸区条例有大幅修改将于7月表决】
【形势要点:香港前高官担心高频交易可能拖垮"沪港通"】
【形势要点:全球主要基金普遍支持A股纳入MSCI】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央行有条件地守住稳健政策】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在经济下行周期里,货币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关系到很多企业生死的敏感问题。因此,对当前和未来的货币政策,值得仔细观察,高度关注。
正如我们此前的分析,央行货币政策的选择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中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即经济增速下滑是否已到了"危险"的程度。二是高层对中国经济转型与改革等多目标的权衡,即中国经济当前要优先实现什么目标。从目前的观察来看,决策层认为中国经济尚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经济政策要优先兼顾改革与调整的目标。因此,决策层迄今才能顶住各种"压力",坚持不全面放松货币政策。
实际上,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放松,压力并不只来自市场层面,在政府系统内部的分歧同样明显。《华尔街日报》日前透露,上个月国务院"微刺激"政策正式公布前,负责金融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曾召集各个职能部门开会,讨论如何让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以及降低信贷价格。这个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李克强总理前往内蒙古调研,听到能源、纺织等工业企业抱怨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据称,在此次会议上,银监会和发改委高层主张降息,他们认为央行目前采取措施不够。但央行则坚持只能仿效4月份对农商行的方法,对另一些银行定向降准,来帮助中小企业。最后央行有关增加信贷供给可能产生风险的看法占据了上风,央行官员最终说服了马凯。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不久前撰文称,"实物资本供给有限而投资需求相对无限、货币供给有限而货币需求相对无限,这两对供需矛盾从根本上导致了高利率与高货币余额并存的局面"。盛松成认为,中国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较大、杠杆率水平较高,继续加杠杆将增加宏观经济脆弱性,因此,货币政策不存在大幅放松的空间。这一观点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央行的看法。有央行官员表示,虽然目前在理论上说降息的条件已经成熟,通胀不再是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但央行担心全面放松货币政策不一定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反而会恶化已有的结构问题。
今天(6月9日)晚间,央行宣布,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另外,下调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在兑现过去的承诺,落实国务院承诺的"定向降准"等"微刺激"措施。但在基本的政策取向上,央行仍然坚持没有改变。央行表示,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
观察近期的形势与政策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政策面上隐约成形的组合:在货币政策上,央行采取了以"定向降准"为代表的有限度放松政策,以满足市场的部分需求;在行政上,国务院加强了对部署工作的督查力度,在李克强总理发出了"尸位素餐"的警告后,国务院已向各地派出了督查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督查不仅是要检查"简政放权"的落实,还要督查已经部署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工程,这也是增加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国务院的考虑可能是,通过强化政策落实,进一步打通政策执行层面的各种梗阻,提升政策效率,并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方面可以服务于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的压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央行仍在顽强地守住不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的底线,而中央则在继续观察和判断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如果经济下行压力继续扩大,货币政策的触发机制将慢慢滑向全面降准甚至降息。从时间上看,20天后的6月底将是一个重要的时点。(AHJ)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动力将出现转换】
中国央行在今天(6月9日)早晨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提高0.22%,这是一年半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汇率上涨似乎得到了贸易数据的支撑。上周末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贸易顺差较前一个月扩大近一倍,至358亿美元。此前,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了3%。在市场看来,人民币汇率下跌是受中国央行的引导,此举被认为既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也抑制了投资者单向押注于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有市场人士分析,此次央行大幅提高人民币中间价,暗示中国央行认为上述两方面的目标都取得了成功。不过,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对此有不同看法。在我们看来,今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并不只是央行单方面调整的结果,还有市场上逐渐浓厚的看空中国经济的预期。为了改变市场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中国央行实际上可以阶段性地任由人民币贬值。不过,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贬值之后,情况已经有很大不同。首先,中国央行可能认为人民币贬值已经到位。其次,在经历了阶段性的资本流出和排斥热钱流入之后,中国政府对资本流入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经济不佳的情况下,外资流入的重要性在增加。第三,非常重要的一点,市场担心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看空人民币的预期已经高度一致。基于这些因素,中国央行"放任"人民币贬值的时期已经结束。不过,市场预期是否会随着中国央行的政策转变而扭转,这还是个很大的问题。从现在开始,人民币汇率变化将取决于如下两种力量:一是中国央行抬高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动力;二是市场继续看贬人民币的压力。人民币汇率未来可能继续波动,但波动背后的动力已经出现了转换。(AHJ)
【形势要点:不成熟的新股发行改革致行政重新主导】
时隔6个月之后,新一轮的新股发行将于近期再次启动。据悉,已过会的部分企业最快有望在本周内获得批文,同1月份的新股发行相比,本轮在3月份修改的基础上,临时进行了"窗口指导",对包括发行市盈率、超募和老股转让做出了更为严厉的限制。多位投行人士表示,已经过会的企业被口头要求严格限制发行价格,不得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同时被建议不要进行超募以及老股转让。一些发行规模较大的企业,如重庆燃气等,还被要求削减发行规模。有投行人士称,"这是口头指导,同意这些做法,就给封卷,就给发批文。否则的话暂时就不能封卷。"对于监管部门的上述做法,包括投行在内的一些中介机构颇有异议。有投行人士表示,在这三条窗口指导的意见下,新股发行询价、路演已无必要,直接用募资规模除以发行股份数量既可,如果超过了行业的平均市盈率,还需要继续向下调整价格。该人士认为,这完全不是市场化的做法,本质上就是一种行政定价。然而,在一些专家看来,此次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却是一种进步。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如果说(窗口指导)是真的,我是支持证监会的,这是一种进步","别把市场化作为一个幌子,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都是从利益出发,1月份已经试过了,放开发行价格,就是高价发行,就是超募,就是老股东套现。"他认为,搞市场化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中国市场就是一个投机市场,必须有一些临时措施,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是什么都在管,只有价格放开,等于不管。他此前建议采取一些行政、市场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来稳定市场。包括对高于二级市场同行业平均市盈率的新股给予"窗口指导",根据融资额度和市盈率发行新股,减少网下向机构配售比例,暂停存量发行。(AWX)
【形势要点:新三板正在政策预期轨道上前行】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的投资和融资功能日渐发挥作用。继在不到半年时间内"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超过700多家之外,融资规模更是爆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6日,共有54家挂牌公司完成56次定向发行,融资金额为47.34亿元,是2013年全年融资总额10.02亿元的4.72倍。其中挂牌同时发行计22次,合计融资36.47亿元,占融资总额的77.04%;挂牌后发行计34次,合计融资为10.87亿元,占融资总额的22.96%。股票发行融资中包含股权激励的发行有11次;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的发行有20次,共有53家机构参与股票认购,其中PE/VC有47家,占88.68%。在我们看来,固然沪深两市暂停IPO有助于提高新三板的地位,但定位不同的新三板以及众多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对中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业已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并且在预期的政策轨道上行进。(AYZR)
【形势要点:再贷款利率可能被用于构建央行指导利率曲线】
今年的货币政策定向调整中,再贷款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根据央行的数据,截至一季度末,累计下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将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自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再贷款一直是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再贷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但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并轨改革之后,外汇流入逐渐增多,占用了再贷款的使用空间。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权威人士近日透露,长期来看,再贷款是非常有效、也是央行随时可以动用的政策工具,随着外汇占款增量表现出波动性和双向性的特点,应该将更多政策工具搭配和组合使用,未来类似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若被更多、更频繁地使用,并不意外。该权威人士认为,再贷款应该不会是简单的使用工具,不排除其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加快培育市场利率体系和政策利率有一定的关联性。因为再贷款利率也是政策利率的一种,对于未来政策利率的选择和利率调控方式的形成将是很好的基础。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在目前数量调控已在很大程度上失效、价格调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再贷款利率或许可以成为央行控制整个市场利率的手段,因为目前公开市场利率对长端贷款利率的传导并不是特别灵敏。央行用再贷款对应商业银行的贷款,可能对长端贷款利率的影响更强。至于指引作用会有多大,还取决于再贷款的规模有多大。在我们看来,利率非市场化导致中国的无风险利率曲线长期被扭曲,建立一个真实的收益率曲线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现在看来,今后货币政策调控机制需要从外汇占款为主要组成的方式改道,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对应短期利率,中长期无风险利率的构筑央行可能有意通过再贷款来实现。不过,目前再贷款的数量还较低,不足以成为长期利率的基准,而且用一个纯政策性的利率去指导一个本应市场化的利率曲线,是否也有悖了利率市场化的初衷?(ALF)
【形势要点:部分银行突破资本账管制值得关注】
随着内地银行的理财产品回报趋跌,难以吸引资金购买,一些内地银行就打起了港人的主意。据香港媒体日前披露,招商银行开始向香港人提供另类渠道,以银联卡在内地购买理财产品,最高额度每日可刷90万港元。香港有媒体记者到深圳市多家招行分行查询购买理财产品事宜,有分行职员介绍产品条款后,主动提议港人可以银联卡购买理财产品,有关服务为去年下半年推出。招行的深圳职员称,香港客户可先到中环招行香港分行开立户口,最低起存金额10万元,同时办理具银联功能的"招行一卡通",然后到内地招行经POS终端机"刷卡"购买理财产品,每日过户的金额最高可达90万港元。资金"过境"后以银联的人民币汇率计价。由于目前港人有每日汇兑8万元人民币的上限,此举实际上变相突破了外汇管制。有外资银行人士认为,银联卡最初只是用于消费用途,理应计入经常账项目,但购买理财产品则涉及到投资,这一方法变相突破了资本账管制,进入了灰色地带。有外资银行消费金融部主管称,以前也曾有人以信用卡北上买理财产品,但相关操作早已停止,"相对买黄金钻石,理财产品更方便于跨境套现。"(BHJ)
【形势要点: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扩张还需跟上机制创新】
全球新能源融资总额连续两年下滑,但阻挡不住能亚太地区对新能源的热情,尤其是中国逆势增长以614.4亿美元的融资额领跑全球,超过排名第二的美国近27%。近日,全联新能源商会和汉能控股集团发布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4年》(下称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新能源融资总额为2530.1亿美元,较2012年下降了11.6%,继2012年下降10%之后进一步下滑。其中,欧洲的下降最为明显,从2011年的1231.5亿美元降至2012年的950.8亿美元和2013年的578.2亿美元,2013年同比降幅约为39%。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太地区却以持续增长的态势成为新能源融资的新主力。2011年亚太地区新能源融资总额为1031.4亿美元,2012年增长至1088.9亿美元,去年则又迅速增长至1196.1亿美元,同比增幅接近9.8%。其中,中国更是以614.4亿美元的融资额领跑全球,美国则以484.1亿美元的融资总额排名第二,日本以356.1亿美元排名第三。报告显示,光伏产业是中国新能源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2GW,同比增长232%,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每年中国政府都会制定目标,去年装了12GW,12GW就是120亿瓦,以每瓦10块钱计算,就是1200亿,这是实实在在的投入。"汉能控股集团战略管理中心总监王会东认为,按照中国政府对201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所设定的8GW目标,预计来自小型项目的融资额在今年将出现大幅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新能源发电尤其是光伏发电指标紧张。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我国每年可再生能源基金总数差不多,但在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的前提下,新能源产业很难有大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需要机制创新。(RWX)
【形势要点:中国式家族信托的前景并不乐观】
作为信托最古老的模式,家族信托(Family Trust)是家族财富管理和信托制度结合的结果。如今中国主流信托产品都是融资类金融产品,其实是"反向信托",而家族信托更接近于"正向"的信托本源,在此前银监会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中被明确列为信托业转型的六大方向之一而受到鼓励。《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3年年底,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80万人,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27万亿元。平安信托报告指出,20%以上的高净值人士将财富传承作为重要的财富目标,并且46%以上的高净值人士开始考虑采用财富传承工具。表面看来,"私人订制"的家族信托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极佳,2014年也有多家信托公司开始试水。然而,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该业务的前景并不乐观。首先,中国现在没有信托财产登记制度,也没有《信托业法》或《受托人法》出台作为法律依据,受托人的道德风险难以有效防范。其次,从破产隔离的角度来看,真正的家族信托需要将所有财产的所有权进行变更,而亚洲人对此都很难接受,往往既想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又不想变更所有权,这就需要创设出新的法律结构。第三,中国还没有开展遗产税,这使得财富传承所面临的税负非常低,不像国外那样面临高达55%的边际税率,因而避税需求并不高,这也使得家族信托在国内的优势无法完全显现。最后,中国信托公司仍以融资类信托为主,主动资产管理能力不足,综合资产管理能力不高,而且部分富裕人群在海外存放了大量资产和财富,信托公司海外资产管理经验更是欠缺。因此,中国目前成立的家族信托多为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以"银行主导型"为主,委托人身份复杂,并且多数人希望介入到家族信托的运营管理当中。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家族信托在中国要如何实现,还需要长期的探索。(BLF)
【形势要点:银行业十年内基本不可能"去IOE化"】
近期有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推动金融机构"去IOE化",要在金融机具行业实现国产化。所谓"去IOE化",指的是信息系统去IBM、Oracle及EMC,分别代表着服务器、数据库及存储设备。与此同时,国内服务器提供商浪潮信息高调宣布"I2I计划"(IBM TO INSPUR)计划,希望借机接管IBM的市场份额。看上去,国内金融机构将很快推进"去IOE化",国货国有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不过,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资深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技术水平及路径依赖等问题,国内银行业十年内基本不可能"去IOE化",尤其是去IBM化。具体而言,IBM全线产品在银行业都有着广泛的使用。硬件方面,包括z系列(大型机),i系列(小型机),p系列(小型机),x系列(x86服务器,已经被联想收购了);软件方面,包括数据库DB2/Informix/VSAM,中间件CIS/MQ/WAS等,操作系统AIX/OS400/VSE/OS390等。即使是宣布"I2I计划"的浪潮,接管的也是IBM的x系列业务,但x系列利润相对低,而且已经卖给了联想。从这个方面说,浪潮其实是要跟联想抢生意。而银行核心用的全是i系列和z系列,这部分10年内根本无法被替代。而这仅仅是银行核心系统,此外的几百个业务系统都用着不同的服务器,70%以上都是IBM的p系列、x系列、刀片服务器等,剩下的大多也都是美国公司,如惠普、戴尔等,国产的服务器很少。毫不夸张地说,在现在这个时点,如果全部都换成国货,银行业将面临系统性瘫痪的风险。更何况,对于以稳定和规避风险至上的银行业而言,在使用IOE的体系30年之后,进行这么大的调整,一旦出了问题(这几乎是肯定的),又有谁能够承担这个责任呢?这并非某个领导一个政治命令所能解决的问题。(RLX)
【形势要点:西方打压中俄成就人民币国际化良机】
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央行在致力于创建一套支付系统,以降低俄罗斯对VISA和万事达等西方集团依赖的同时,开设账户以人民币、港币和新加坡元开展贸易的举动,突显俄罗斯在与欧洲关系陷入紧张之际正试图转向亚洲。而俄罗斯公司因担心西方制裁可能把它们踢出美元市场门外,正准备在订立合同时转用人民币及其他亚洲货币。德意志银行俄罗斯负责人帕维尔•特普卢欣(PAVEL TEPLUKHIN)说:"过去几周俄罗斯大型公司对这一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它们开始使用各种人民币及其他亚洲货币的产品,并在亚洲地区开设账户。"国有的俄罗斯外贸银行(VTB)首席执行官安德烈•科斯京(ANDREI KOSTIN)表示,扩大使用美元以外货币是该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他告诉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发展使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是他们自5月以来的"重点"工作。另一家欧洲大型银行的俄罗斯负责人表示,俄罗斯对美元的巨大敞口令其在危机时刻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没有理由一定要用美元结算对日贸易。"一家70%营收来自以美元结算出口贸易的俄罗斯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的公司已经做好准备工作,一旦遭遇进一步制裁即可改变合同结算货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石油部门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久科夫(ALEXANDER DYUKOV)表示,已与客户讨论过改用美元以外货币结算合同的可能性,而诺里尔斯克镍业(NORILSK NICKEL)也披露,正与中国客户讨论用人民币订立长期合同的事宜。由此看来,不管是俄罗斯央行,还是俄罗斯境内的外资银行,以及俄罗斯出口商都在纷纷考虑用美元之外的货币结算跨境业务,随着中俄关系进一步密切以及G7对俄罗斯乃至中国的压力,俄罗斯跨境贸易主要使用相对强势的人民币用于结算的可能性非常大,况且俄罗斯是资源输出国。中国等贸易逆差国输出货币也是自然的事,即便用卢布结算,也需要人民币兑换成卢布之后才能进行。正如安邦(ANBOUND)先前已经指出,中俄走近,人民币将迎来国际化的战略机遇期。(AYZR)
【企业竞争:联盛的五年扩张之路是中国金融泡沫的缩影】
位于山西吕梁柳林县的民营煤矿企业山西联盛能源集团(下称联盛集团),和他的老板邢利斌,因为"7000万嫁女"、华润电力百亿收购山西金业煤矿等事件,在过去两年里备受瞩目。而如今其"1500亿互保黑洞",正在触发山西范围内的一场信贷危机。联盛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副总裁马学耘回忆说,2007年联盛集团启动上市时,贷款总额不超过4亿元,最大的一笔也只有2亿元。2009年开始的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中,联盛集团成为第一批整合主体。当时不仅有很多柳林周边的煤老板找过来希望联盛集团并购,邢利斌还成功与央企华润集团"联姻"。在此整合过程中,为了解决资源整合主体的资金问题,山西省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银行为整合主体贷款。坊间将此称为"并购贷款"。联盛集团的高管们回忆,当时煤炭形势大好,联盛集团是金融机构争相营销的客户,金融机构主动找过来为联盛集团出谋划策,设计各种贷款方案或金融产品。也就是在这股并购狂潮中,联盛集团的信贷规模于不知不觉间,竟堆积到260亿元。之后,"停不下来"的邢利斌开始向其他行业疯狂进军:2009年开始构思为柳林县造一座包括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教育园区的新城;在三亚的地产子公司占地超过3000亩;能源、建材、地产、农业、教育、物流成了联盛集团的六大涉猎板块。然而高峰到低谷,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2011年年底,邢利斌意识到此前的决策问题,开始主动寻找战略投资,但之后与上海复星的战略投资、平安信托的战略合作协议均告终止。2013年8月至11月,联盛进入银行贷款集中还款期,当年7月底,就开始被山西信托等金融机构抽贷28亿元,联盛集团资金链断裂。如今联盛集团、九家互保企业,以及他们提供担保的其他省内企业,信贷规模共约1500亿元。自3月12日联盛集团董事局主席邢利斌被警方带走后,联盛集团的重组由主要债权人国开行山西分行主导。能否引入战略投资方,以及在煤炭市场价格不断下行的形势下,如何对联盛集团资产进行估值,将是影响重组推进的最重要因素。(BLF)
【企业竞争:浙江部分银行的不良率激增隐藏风险】
银行业内曾有这样的说法:"到浙江开银行,开一家赚一家"。短短几年,城商行、农商行、农合社,浙江境内的银行已超过100家。不过,这种好景象在近两年却完全逆转。某国有大行杭州分行的中层管理人员,2012年跳槽到某城商行任支行行长,不但一手组建了该行在当地的一家重量级支行,还刷新了该行存贷款规模的最高纪录。但是因2014年上半年不良率超出上限,最近他被停职审计,面临几十万元罚款和处分。据了解,这种情况在浙江并非孤案,有银行业内人士称,现在各家银行的不良率明账基本超过6%,下马的分支行行长一拨接一拨。近两年的浙江商界纷纷遭遇资金问题,由于担保链串联日益严重,各家银行都乱了阵脚。据透露,某家城商行所在支行的不良率飙至3%,隐性不良率高达15%以上。其他银行的不良资产也陆续翻番,个别国有银行的隐性不良率也超过10%。面对这种情况,总行开始逐级问责,从每笔不良贷款的所有签字责任人工资中扣除风险金。通常,1000万元不良贷款需扣除约50万元风险金,分别由客户经理、部门经理和行领导承担。行长的扣除比例为18%,即50万元中的9万元,客户经理相对最高。原本一年5万-10万元的常态收入,在风险金扣除之后往往就成了负数。据悉,目前浙江境内各家城商行均接到银监局扣除2013年风险金的通知,通常都不低于数千万元,这意味着小银行半数以上员工将"白忙活"。某些银行的客户经理,两年工资已经扣完,但若想离职,必须交齐剩余的数十万元风险金,或在档案里记下永久一笔。浙江的银行面临的问题远不止贷款。由于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导致贷款需求远胜于存款,小银行"吸存"非常困难。作为解决之道,一方面是总行将一些地区存款多、贷款少的信贷额度加以调配,以适宜存贷比监管要求,一方面则依靠"以贷拉存"来造血。由于业绩考核严苛,小银行必须"垒大户"、拼命放贷。但银企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结果让银行饱尝苦果。银行业的队伍也是个问题。据了解,通常筹建支行所需的三、四十人团队,行长来自国有银行,副行长来自招商、民生、浦发等股份制银行,部门经理通常是从中小银行挖来的骨干,其余则是在其他银行干不下去的员工,或是毫无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从目前的情况看,浙江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有较大的隐忧,其中的风险显现值得高度关注。(RHJ)
【形势要点: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有望在上海自贸区突破】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有望在上海自贸区首先实现。据悉,浦发银行将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开展股权基金并购贷款业务,尽管该项目尚在研发、落地过程中。而此前受限于现有法规,商业银行不能直接进入私募股权基金市场:银行不能直接从事股权投资、银行常规贷款也不能用于权益性投融资、银行理财资金不能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私人银行除外)等。尽管如此,商业银行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曲线救国",比如政策性银行直接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国有大行则利用境外直投平台在境内设立基金或基金管理公司,部分银行则通过控股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来间接参与股权投资。而在不享受政策性银行特殊待遇,也没有五大国有行在境外设立子公司的条件下,更多股份制银行通常选择了与PE合作,联动提供私募股权基金的综合金融服务,包括资金募集、投贷联动、财务顾问和项目推介等其他配套综合服务、托管服务等等。现行的《贷款通则》第二十三条规定,普通贷款不得用于权益性投融资。不过,银监会于2008年下发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银行向并购方发放用于支付并购交易价款的贷款。然而,该指引对于股权基金主导的并购交易中,银行是否可向基金发放并购贷款并没有明确指出,国内至今也没有相关案例突破。在我们看来,商业银行给予企业并购贷款支持,实际有利于企业推进并购重组业务,以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趋势。(AYZR)
【形势要点:阿里大肆并购恐有提高IPO定价之嫌】
近两年来,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并购,有消息人士披露已经花费80亿美元,但这些并购进入的业务好像都还是烧钱的买卖。即便是搅动银行业的阿里金融,还是刚刚入手的恒大足球。另外,阿里还收购俱了提供医药电子信息服务的中信21世纪、提供零售业务的银泰百货、拥有多张数字电视牌照的华数传媒和拥有多个影视工作室、媒体以及卫星电视的文化中国。与此同时,为对抗腾讯对移动力量入口的投资,今年4月后,阿里已拿到了UC66%的股权。快的打车也是对流量入口的主动进攻,也是抵消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给支付宝带来的压力。同样,在腾讯和百度爱奇艺视频的压力下,阿里再次通过入股优酷土豆来与其他两位巨头抗衡。此外,阿里还通过持有新浪微博30%的股权来抵制微信的冲击,而对高德地图的全资收购,以抗衡腾讯地图和百度地图的压力,并很好地实现其自身交易闭环。而此前组建的菜鸟网络一方面打造的是阿里的基层物流体系,一方面是对竞争对手的很好防守,包括最为关键的淘宝、天猫、聚划算和支付宝形成的良好交易生态。在我们看来,如此更范围的收购要实现协同效应实际面临很大的整合难题,不过当下对刚刚提交赴美上市IPO的阿里来说,如此大手笔并购恐怕只要是为了提高IPO估值,但实际效果如何,市场恐怕不会那么乐观。安邦(ANBOUND)此前指出,面对腾讯正的挑战,阿里已如一支暴露在夏天阳光下的雪糕。(AYZR)
【形势要点:上海自贸区条例有大幅修改将于7月表决】
上海将以专门立法,为自贸区建设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早在4月下旬,上海自贸区条例便提交上海市人大一审。60条法规中,除设定管理体制、投资开放、贸易便利等总体制度框架外,同时注重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工商登记制度、金融及政府监管模式等改革创新措施也获确认。6月8日,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成立大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在会议间隙表示,6月17日,上海自贸区条例草案将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二次审议,7月份上海市人大将加开一次常委会对其进行表决。据悉,即将提交二审的条例草案内容已在此前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修改,"内容有加有减,加的内容很多,光条例说明报告有19页,内容将前所未有。"公开信息显示,上海自贸区条例初稿在政府职能界定和运作机制、行政透明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这些意见有望在二审稿中予以体现。按照计划,上海自贸区条例拟于8月1日正式施行。(RLX)
【形势要点:香港前高官担心高频交易可能拖垮"沪港通"】
"沪港通"还有几个月启动,市场关注内地与香港市场制度不同可能引起的监管漏洞。曾任香港证监会主席和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的资深律师梁定邦认为,经历H股赴港上市的21年经验,无须太担心"沪港通"跨境监管问题;反之,实施初期应禁止使用高频交易,避免节外生枝。梁定邦表示,最担心高频交易可能拖垮"沪港通","高频交易五花八门,可引发哪些事故,没有人能够想到。香港基本上没有高频交易,但内地有,我担心当局未必可以认清高频交易涉及的问题,难有足够能力监管。"1995至1998年梁定邦担任证监会主席期间,曾经是首位亚洲人获选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IOSCO Technical Committee)主席。面对交易科技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科技取得多种优势,甚至可能挑战法规的公平原则;他当时就是负责处理沽空、"黑池"、高频交易等事宜。近年来全球交易所先后出现技术故障或错盘,市场归咎是交易科技所致。香港监管机构庆幸股票印花税成为阻隔高频交易的"天然屏障",扬言鼓励高频交易不是香港的发展方向。梁定邦估计,光大证券"乌龙盘"事件涉及高频交易,为免同类事情再出现,应该待"沪港通"运作畅顺后,才逐步容许使用高频交易落盘。(BLX)
【形势要点:全球主要基金普遍支持A股纳入MSCI】
MSCI选于6月11日凌晨5时公布今次A股咨询结果。按照MSCI咨询流程,本次结果如属正面,明年6月可正式将A股纳入旗下新兴市场指数。倘结果否定纳入,MSCI将会在2015年启动新一轮咨询,再定夺在2016年会否纳入A股。香港《经济日报》在过去两个月先后访问环球市场占有率逾半的十家资产管理公司,当中7家赞成,其中2家更建议实时纳入;只有1家反对。基金虽普遍支持纳入,但同时关注参与A股的开放度及执行可行性。基金公司龙头、管理资产逾4.3万亿美元的贝莱德,其亚太区Beta系数投资策略部主管夏凯文认为,A股市场适合广大投资者参与,惟市场要成功首要解决额度的问题,纳入MSCI可容许更多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安本中港股票投资主管姚鸿耀同意,"一旦A股被纳入,所有被动式基金都要追货,如何保证现时的QFII、沪港股等额度可满足所有外资基金的需求是关键",相信要待沪港通执行一段日子后,才能给予外资参与A股的信心。据悉,MSCI正式审议A股始于去年6月,启动A股以5%初始比例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咨询。启动契机是2012年中至2013年初,内地QFII及RQFII机制有重大突破,如QFII额度由300亿美元增至800亿美元,RQFII扩容,现时更已扩至新加坡、伦敦及巴黎,A股市场开放力度加大。但MSCI中国A股指数仍是孤立的境内指数,全球8.4万亿美元追踪的MSCI指数体系尚无A股一席之地,而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旦A股加入,改变甚大。国际指数公司编制的主流指数,为环球基金的衡量基准,指数的重大调整,牵动以万亿计的国际热钱。安邦(ANBOUND)先前已经指出,随着沪港通在10月前后的开通,将为A股加入国际指数创造条件。A股纳入MSCI是迟早的事情,其决定权并非在MSCI。(AYZR)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