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墙外楼: 吴戈: “蛟龙”号为何不能去找MH370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row your customer base.

Start a lead gen campaign on LaunchBit and cost-effectively grow your company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吴戈: "蛟龙"号为何不能去找MH370
Apr 16th 2014, 00:47, by 墙外仙

【舆论对中国搜救力量抱有过高期待】

问题首先在于寻找MH370本身的难度。简单回顾一下,先是至今未解动机的人为破坏阻止了外界掌握它的下落,然后是残骸落入大洋,而人类对海底的了解比对月球表面还少。仅有的两条线索中,反复失望才终于让人们知道:海面原来早就有这么多漂浮物。幸而在"黑匣子"电源耗尽前得到了4次信号,这成了找到残骸的唯一线索。

在对"黑匣子"声波信号的搜索中,中国的技术表现再次受到置疑。其实这种能力的不足更多地不在硬件设备上,尽管这些设备也存在对引进技术的依赖,不足更多地体现在经验上。即使第一次听到信号没来得及录下,按常理迅速安排更完善的设备在附近继续搜索,这种信号的偶然性不致于大得转瞬即逝,沓无音信,西方的搜索都至少一次重复收到了信号。而根据信号分析信号源属性,划定可能范围,中国甚至没来得及做这道难题。

按理,正在成长中的国家,首次面临如此前沿的挑战,实力不足可以理解,但偏巧又是涉及同胞生命、渴求真相,要给人民一个交代这样的场合,弄得都不好意思辩解。这其实又涉及中国社会将客观事实和情感/宣传需要混为一谈的乱象。实力有几分说几分,做不到,哪怕是扼腕叹息,也别硬撑。这次对中国的技术实力,吹牛的成分倒不算大,但整个舆论似乎无形中无人敢说穿一个现实"能力有限,有些要求恐怕做不到"。相反,同下意识地总想给家属尽可能长的希望一样,舆论对中国搜救力量总是抱着建功立业的期待,这些部门也总是抓住时机展现形象。这些动机都是好的,但对还做不到的事,同时给社会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倡导理性对待,却总是说不出口。

说不出口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又与平时对中国实力的发展速度和成就的伟大评价极高相对比。尽管中国公众已经有很多人极不善于对接受的信息联系起来、对比起来看,但总是有人能感觉到这种反差的。最典型的例子当然非"蛟龙"号莫属了。

一听说疑似失事海域水深4000多米,人们当然立刻联想到中国拥有7000米深潜器的事实,以及当初大量报道中这种深潜器能在海底大显身手的宏图。然而现在突然承认,它只有在最后确定"黑匣子"或残骸位置后才适合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不会找、只会捞。那么这样的能力对海底探矿甚至征服海底够用吗?

当然不够。然而这个现实在技术上又是显而易见的。对整个海底的精密测绘和勘探,是整个人类也还很初级的领域,深潜器之类装备不过是解决了到达的问题,能做什么还是未定之数。而中国当前对自身技术成就的宣传和评价,显然还极富工业时代色彩,还在不断为硬件、为设备的有无、为单项指标的最大化而不停地振奋,经常有意无意地忽略软件、体系、综合指标、效率和经济性等科学衡量。

【中国高科技前沿领域存在盲目乐观】

中国当然需要追赶,没有机械化上的追赶,信息化也无枝可依,这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也许是太饥渴成就了,中国经常为机械化上的步伐过早、过度地兴奋。其实,就在"蛟龙"号上,这种不良倾向就值得回顾和反思。

首先,载人深潜器之所以难度惊人,主要是因为"载人"的特点。但同航天活动一样,无人的遥控深潜器(ROV)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全球500多艘ROV有90%用于石油平台作业,而全球有近一半的深潜器只能到达最深海底的一半深度,这说明"载人"和深度指标并非竞争的根本。90年代初,当中国船舶总公司702所向国家科委提出研制6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建议时,最大的障碍竟然是"没有明确用户"。直到被纳入"863计划"作为重大专项,以及我国在太平洋中部获得一块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后,它才主要以占领高科技前沿的价值得到启动。

然而,在这个前沿,中国并不能独立完成。在2002年"蛟龙"号首次被新华网报道时,题目就是《中俄合作研制可探测7000米深海海沟的载人机器人》。当时之所以预计2005年即可使用,主要是因为俄罗斯提供了关键技术。也许正是由于协议规定中国将享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引后该项目的相关细节和进展渐归神秘。只有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05年9月称:该深潜器的钛耐压壳已经在圣彼得堡制造,由于美国对泡沫(浮力材料)有出口限制,该深潜器2006年3月要下水有点难,同时外界有人认为中国搞7000米深潜器只是为了胜人一筹(立项之初,中国研制过的载人潜水器最大潜深只有600米)。

直到该项目的模型在2006年4月的"中国大洋工作15年成果展"上成为最大亮点,才透露"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明年即可下水深潜"。其实海试直到2009年8月才开始。

根据公开文献:该项目是"国内外大协作的成果",钛合金厚板的冶炼、轧实、焊接和打压验收均由俄方完成;作为浮力材料的复合泡沫塑料由美国公司提供,美国提供给中国的材料密度并不是最好;部分水密接插件和电缆也来自美国。当然,中国借此真正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设计和集成技术,也就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部分设备通过国际采购或委托研制并无不妥,但当今科技领域部分关键尖端技术掌握在个别专业化极强的公司手中已经相当普遍,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

其实,中国在相关领域也正努力追赶并取得不少进展,问题是中国舆论中始终存在一种对自身弱点讳莫如深的气氛,并不正常。其实科技部门大多懂得客观,"蛟龙"号的自我评价从2006年"我国自主研发"微妙地修改为2010年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正体现了这种局面。

对中国高度重视的独立自主,其实也需要新的认识。今天能够在大多数高科技领域完全自主的发达国家也越来越少,欧、日、俄均不同程度地依靠与美国的合作,美国甚至在个别领域也反过来依靠盟国。完全的独立自主具有很强的冷战对抗背景,其实是越来越不现实的。然而中国在战略领域与西方的对抗态势不光没有缓和,反而愈演愈烈,因而只有中国不断地担心被"卡脖子",这已经是一种暂时无解的战略焦虑。

从和平竞争的角度,这次美国提供的"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又大受赞誉,其实读者可以自行搜索,中国也有类似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和机器人。为什么不拿出来应用?很可能也有技术成熟阶段的原因,尤其是这种同场竞技,压力很大。

同"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对MH370通讯信号分析的贡献一样,中国应用卫星通信也已有多年,虽然这次不涉及中国卫星,因而无法分析,但国际海事通信卫星这种市场,中国还远无法涉足,也是一个值得认清的现实。这不是什么垄断或禁区,它可以联想到"北斗"涉及的地理信息服务市场。中国有决心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与全球积极广泛地使用中国服务还是两回事。靠举国体制启动和推广当然并无不可,但要避免俄罗斯导航卫星那样停留在冷战时代的国家支撑体制,仍需要国际市场的正面交锋。越来越多的这种技术体系无法引入市场化的强大助力,国家总体竞争力立见高下。

【国家实力彰显重在思想】

回到MH370的主题上来,不难发现,不管平时怎么宣传,只有这种重大挑战才会暴露一国的真正实力、包括我们平时对这种实力的太多片面理解。这次美国也承认不要指望有了这些设备就一定能找到,则提醒我们对客观现实多一点直面,而不是因感情和面子需要而习惯了回避。还好,搜救活动的技术主导权不可避免地落入美、澳等国,使马来西亚一国隐瞒惊天阴谋的传闻有所缓解,倒是马国内报纸也学会指责美国秘密隐藏了MH370,更显落后国家主要落后在思想,技术还在其次。

最后,在西方国家声称已基本确定较小的客机可能位置,并即将终止漂浮物搜索之际,对仍在通过瞭望人员和光电设备,以及200多米低空飞行搜索海面漂浮物,而且才首次在海空建立直接通信联络,从而首次在同一任务区联合搜寻的中国军队,没什么不好意思,我们还是必须道一声"辛苦了,感谢你们"。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