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而言,在猛烈的反腐整风风暴下,中国的官场生态确实为之生变。但不容忽视的是,反腐整风亦在中国官场产生了副作用,大量官员的落马和公款行为的遏制,导致整个官场处于异常谨慎小心的状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场哲学沉渣再泛,一些官员甚至在自己本职工作上都畏首畏尾,唯恐一不小心成为"典型"而遭聚焦。中国官场,尤其是地方官场已进入胶着期,反腐整风已然打破了中国官场旧有的生态平衡,但显然,中国官场需要建立有效的"在其位谋其政"的新秩序。
地方官场"懒政"思想再泛起
不完全统计,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已先后有20余位副部(省)级及以上高官,因贪腐等问题被宣布接受调查,这样猛烈的反腐风暴在改革开放时期是第一次出现。根据中国检察部门提供的数据,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平均大约只有6名副部级及以上官员因贪腐落马。目前,大量官员的落马和公款行为的遏制,各种"潜规则"处于瓦解消失状态,中国官场生态呈现逐步向好的趋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反腐整风不仅震慑问题官员,其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影响甚广。熟悉地方官场的消息人士表示,猛烈的反腐整风运动,导致整个公务系统和政府部门处于异常谨慎小心的状态,一方面有利于限制腐败的产生,但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官员开始畏首畏尾,甚至在一些本职工作上都束手束脚,不敢作为,其中更是不乏有人消极怠工。
中国大陆公务员规模庞大,层级亦多,从办事员到省部级正职,中间大约有13级。在一些地方市县,一些在一线的公务人员甚至开始抱怨无法"正常"工作,其原因就是一些正常的公务用车都被限制。消息人士举例说,一般基层官员下乡,往往会涉及到用车,而在中央的高压下,一些地方对公务用车限制十分苛刻,一方面来说这是好事,限制了公权私用,但另一方面,这也给基层官员工作带来了不便,这也就使得一些官员更愿意在办公室待着。
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原本就充斥着中共官场的得过且过哲学,在反腐整风的高压下沉渣再泛。这些显然都是中共应该正视的。
官场秩序重建 习李再临考
清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以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辩解: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怒驳: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负国负民,无功就是有过。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习近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3年11月,在山东菏泽考察时,习近平强调要"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赴河南兰考开展第二轮群众路线运动,习近平在考察中吟诵了24年前所作的纪念焦裕禄的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并称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词中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句子。
"要打造廉洁政府,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在新一届国务院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强调:"一个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人民所期盼的,只有做到这些,人民才会拥护。"
可见习李早已意识到,一个好的政府,廉洁之外,还需要高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如此宏伟的目标,除了要有"干净"的人,还得要这些人有"干事"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这些人有"成事"的条件、气氛和环境。
观察人士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共高压反腐、整治歪风,是迈出了长征第一步,也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涤清官场,改变了官场生态,起到了"破旧"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则应该是逐步重建官场新秩序,使官员们不光要"干净",还要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精"其政,实现廉洁基础上的高效、有为,可以谓之为"立新"。这对于执政已一年有余的习李政府来说又是一大考验。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