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星期三

墙外楼: 万科毛大庆在建策沙龙上的发言速记版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万科毛大庆在建策沙龙上的发言速记版
Apr 30th 2014, 09:08, by 墙外仙

感谢小张的录音和记录。上周参加了一个沙龙,比较内部的沙龙,毛总说的比较实在,大多数观点我都同意。说出了很多在公开场合不能说的话。

发言速记版:
今年的市场。和万科一样,在座的各位对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市场,觉得都比较复杂,先坦率的谈个人对市场的分析。去年年末的时候,我有过一次访谈,曾经谈到,2013-14年间,市场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分化,个人曾在多个会上谈过,从现在重点关注的50个城市看,已明显出现分化的特征,50个城市的背景:(国家从2003年实施政策性调控以来,到去年,整整10年,2014年没有实施政策性调控,在过去10年强政策性调控下,一共有过43次政策性调控,其中颁布了179份四部委以上的文件,这179份文件,个人受任志强影响较大,喜欢分析,个人将179份文件全部找到,并拼到一起看过(嘲笑个人有病),发现:179份文件前言不搭后语,各种事情也有很多没落实;但是这179份文件给我一个启示:再一次印证了中国房地产有房地产问题的地方,从这个国家有 4部委以上文件开始,他的每个文件都有一段,叫做这个文件的指向:从30多个城市,到70多个城市,最多情况下提到都是50-60个城市,其实,再仔细看,这个50-60个城市标志了中国房地产比较明显的各种各样特征,万科长时间以来,我们的研究院和研究机构,自己的研究部门分析的比较多的,其实也就是36—50个城市之间的状态)。这50个城市从13年底—14年初,出现了两个情况:一个是以二线城市为代表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特征:由于土地供应过多,带来了对未来市场去化能力的或销售能力的透支,这些城市比较明显的代表,就是沈阳,有明显性的代表,一些三线城市就不举了,比如:营口、鞍山、唐山之类的。像沈阳这样的城市大概有30来个(在50个城市里面),基本由于市场供应过量带来的影响;二是还有一些城市,以北京为代表,就是市场还在,需求也还挺多,但是他的波动在于土地的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上涨的过快,我们以斜率来表示,13年斜率非常的斜,是过去好几年的斜率总和,带来了对市场价格上涨空间的透支,所以基本上两类城市都出现了透支的情况;造就了今年1季度,再加上国家对于银行的贷款、政策的收紧,这三点(两个透支加一个收紧),使得今年我们普遍意义的市场出现了比较消极、比较观望、悲观的的这样一个状态,可能这样一个情况可以涵盖大多数的城市。

辅助一个扰动因子,就是反腐败(星河湾代表下午提出反腐败对星河湾影响很大),作为我们开发商讲,反腐败对高端楼盘影响,事实上还是很大的。反腐败对于高端盘的影响,不是少了一批腐败官员,而是一批跟这个事直接或间接相连的包括产业、人、以及一批人对于持有高端楼盘的疑惑心理。各个城市不一样,比如山西省,我们也关注了星河湾这个项目,他影响到了煤炭整个行业。我们万科在北京的高端楼盘,过去的三周,仅接待检察院、纪检委,就多大14-15次,我们从一个楼盘配合调查的之密集(售价在4、5万元每平),其他开发商更贵的楼盘更不敢想想是什么情况。所以,起码在近期的一段时间内,反腐败对房地产还是挺明显的一个扰动因子。

同时,在北京的二手房交易市场,更加的感受到由于廉政所带来的影响,比如和我爱我家、链家这两家主流的二手房门店进行沟通后,得到这么一个数据,尤其以链家为主(链家基本占了北京一半以上的市场),他们的单门店的单日挂单量(单日挂单量是二手房市场很重要的一个数据)从原来的5套房子,急剧增长到10-12套房子,而且好多挂单的单主,要求他们尽快销售,给予大幅优惠,甚至于腰斩售价,可见这房子都不知道怎么来的,比如:其中以某省某地级市公安局局长在北京销售的房子(此人已经进去了),在北京市场中介,找了44家门店挂他的房子,他在北京的房子数量,大概在1-2栋楼,帮他挂的人有他的手下、老婆、二奶等,挂的时候不计成本,玩命甩。甩带来的后果是二手房的销售严重的减缓,这个情况大家可以到门店看看(我本人在13年也在卖一套房子,100平米的房子,就卖不掉,现在是越等越卖不掉,经纪人让我降价,我告诉经纪人,我是以成本价卖的,都没计算利息,结局就是我不卖了,收租金);

北京还有一个更复杂的因子:自住商品房,自住商品房的供应,对于一批刚需的买主,给了他们以比较便宜的价格,能买到房子的一种期房,但事实上这种期望也挺虚幻的,他的供应量很有限,北京金隅嘉业,在北京有比较好的两个地方,大概5000套房子,现在还没开始销售,排队的申请者,剔除重复的,5000套房子,申请的家庭数量在25万;不剔除重复的,申请的家庭数量在45万。因此北京的市场是有的,着急买房子的人是大把在,但是这些人已经构不成对于高端楼盘的支撑。这是我想表达的观点,市场中90%以上还是刚性需求,他们的临界点特别敏感。前段时间万科在北京卖的房子(住总万科联合开发的万科橙项目,2.2万每平),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个项目是被建委要求价格合理一点,低一点,万科提出有股东、合作伙伴,是否可以不卖,但建委仍然要求卖,要求我们起带头作用。低价卖了以后,记者写了很多文章,要崩盘了,万科要带头降价了,以至于现任中央某常委的儿子从美国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北京的房子真的要跌了,我说政府让我干的,你还问我。情况就是4小时卖光。卖光的状态:房价几乎就和北京的自住商品房一样。但是我们测试过,如果放在我们另一个楼盘,价格卖到2.8-2.9万,购房者人数立刻下降,卖到3万,更明显;所以可见现在市场的价格承受空间和区间是非常明确的。我们有一个建委批了的3.6万每平的项目,在北京的亦庄,开盘后卖了40%,后面的量就走得很慢很慢了,大家能看出,2.2万的项目,4销售卖光,3.6万的项目很慢。

目前就是北京和上海的情况好点,包括广州和深圳以及其他城市,市场都不好。我简单的以数字说明:我们检测的24个重点城市成交金额的变化,2013和2014年的1、2、3月份,同比下滑:1月份13%,2月份21%,3月份30%,至于4月,我们认为好不到哪去。24个重点城市的存消比的变化也是相当大,当然银行的封控、客户观望情绪加重了这种变化。

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数据,我们分为1000亿级的城市,分为:北京、天津、沈阳、青岛(北方城市为样板),1000亿级的城市商品房的供应面积,同比下降,北京是23%(好多企业现在是不卖,政府不批还限价);天津上涨环比106%,同比上涨8%;沈阳上涨205%,同比上涨78%,以上都是上涨;青岛也是在上涨;

商品房的成交金额来看,总金额,北京同比下降37%,天津下降35%,青岛下降45%,大连下降40%,济南下降43%,太原下降66%,都有明显的下降;

批售比,大量的城市都是大于1的,北京是1.2,青岛是1.9,烟台1.4,这些数据看来都是在恶化的状态上。

我们同时也看了商品房的上市,对比土地的成交面积来看,如果小于1,就说明大量成交入地,但还没入市,像天津、沈阳、青岛、大连等等,全部小于1,就证明了土地淤积在开发商手里的量还是挺大的,但是这些城市的商品房的批售比是什么情况呢,大于1的话,说明已上市的部分已经开始积压,比如天津,商品房上市对比土地成交是0.65,但是商品房的批售比已经到了1.48,说明了地还没完全上市,但是批售的房子已经开始积压了;

我们再看溢价房价差,我们判断,如果小于5000元,就很难有盈利空间,我们列举了十几个城市,这里面只有北京是10824元,天津是8419元,沈阳4847元(沈阳现在想赚钱已经很难了),青岛7000元,大连8000元,济南6000元,常春5000元,唐山4800元,鞍山4900元,抚顺3500元。

3年新增库存的存消比,多数城市,仅新增的库存就已达到足以销售1年以上,3年库存的存消比,比较严重的,如:天津17,沈阳7,青岛16,烟台38,鞍山20,唐山22等等;唐山是个比较鲜明的例子,万科和华润,在唐山是属于比较大的,好歹很多企业没进去,进去的都陷进去了,唐山是河北省GDP第一的城市,比石家庄还要高不少,3年多的城市建设导入人口几乎没有增长,城市的基本产业结构就是钢铁、煤炭、水泥、陶瓷,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政府垄断和国有,少有的几个大矿也是和政府勾着,调查唐山的有钱人很多,但是再看,发现有钱人不在唐山买房,基本上都在北京买房。重点中学也没有,三甲医院就2个,是一个很传统的北方城市经济结构,政府垄断的经济体,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几乎都没有发展起来,再加上搞环保,要推到各种炉子,万科在唐山已转不动了,停止状态。这样的城市在国内不在少数,加上政府玩命的卖地,基本上只有卖地是政府财政的唯一来源,在此情况下,这些城市的销售、这半年以来,基本是处于急剧恶化的速度状态。

现在库存的问题事实上是挺尖锐的,万科也做了统计,与往年的3月去化加快不同,27个主要的城市中,多数的存消比在上涨,21个城市超过12个月,9个城市超过24个月,比如:广深区域、上海区域、北京区域、成都区域来看,深圳存消比29个月,长沙24个月(我们是以平均21个月为一个风险警戒线,但每个公司的看法不同,万科对自己公司的管理,万科是按照每个公司资金来源的成本和我们基本对我们股东的收益率进行倒算,我们对于一个城市的存消比到了多少以后可以忍受,高过以后就有危险了),每个公司算法和衡量不同,无锡在上海区域中,57个月,很严重,宁波36个月,杭州33个月,上海33个月,天津39个月,唐山28个月(唐山整个城市加起来计算,已超过100个月,28个月是城区里),沈阳23个月,西安30个月,郑州23个月。

总的状况,商品房的环比供应在大幅上涨,但成交的反弹乏力,库存总量增加,绝大部分城市的存消比在上升,没有真正感受到小阳春的味道。一线城市的土地成交,除了北京、上海少有的几个地方之外,其他城市土地成交已经进入到一个下行通道里了,是比较明显的。只有让人非常难以理解的是北京,有市场的保险性,但事实上,昨天下午(指恒大地产(03333.HK)子公司北京正浩置业有限公司以41.6亿元总价,配建3.68万平方米自住房和1.57万平方米限价房的条件拿下大兴区黄村DX00-0101-0201地块,溢价率高达179.95%。,同日出让的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DX00-0101-0801 等地块C2商业金融用地,并没有进行现场竞价,被万科(000002.SZ/200002.SZ)和首开联合体以7.63亿元的网上最高报价拿下,溢价率仅为0.53%。楼面价为8048.85元/平方米,远低于恒大获得的黄村地块。),两块地一街之隔,不知道恒大如何卖;但由于每一快地出来,都有一个这样的企业出来挑头,使得北京市场勾勒出的状态就是:价格还在飞快上涨。但是看现在拍卖土地的结构,参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原来是上市公司、大公司和央企以及一群名企在一起竞争,竞争力很实,都在举牌。但现在情况不同,现在基本报名企业数量已经急剧衰减,但是总有这样的企业,别人都不举了,他们还在举,一直争到最后,每次都能冒出这样的一对冤家,到最后,甭管这两个企业怎么举的,但是价格就很高,所以总体看起来,从投标、报名到拿地,事实上有这严重的衰减,像北京市比较成熟的一些长时间在北京开发的企业,比方最早的首创、城建、住总、万科等等,目前基本处于相对来讲比较温和的状态。

目前可以说除了这些城市外,整个都在下行当中,政策的强调现在在转型,从强行政干预转向向分类调控管理,弱化行政管理,回归市场,在回归市场的途中,信贷持续收紧,加上宏观经济的下行风险,导致了市场的信心不足,是现在比较明显的现象。

今年的银行特别有意思,我在一季度密集度摆放了20多个行长,和他们聊,到底银行怎么着,发现今年的银行基本上没任务,一季度房贷没任务,以前都是有任务的,但今年没有,今年是上面给银行签一块份额,银行能放则放,不能放则不放,放不出也没人怪你,这是今年比较怪的现象;第二,像大家都有不知道的时候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这些银行里面都成立了一个部门,这个部门里面的人是从市场上找过来的并且做过房地产开发的人,到这以后,他们开始分析,比如:北京的中信银行就开始分析:最近拿了20块地,他们要追踪哪些项目去房贷,他们的目标要瞄准哪些项目去房贷,以前像以前北京银行的一个分行,直接放就没错,但现在是一块一块的分析,比如为什么这块地他3万,你8千(暗指万科和恒大的项目一路之隔),然后说这个项目列入黑名单风险,就是他们在银行里的人去分析房贷,说明第一:银行在用市场化的眼光开始审视项目了,但是现在他在分析,思想有点像信托;第二个说明他们放贷没有任务,没有任务之后,他们想放点好的,他都挑。

关于负债率,万科最近也在研究,据东方证券分析,2012年开发类的房地产企业净负债率是65%,龙头企业的平均负债率是43%,那么现金比例普遍都偏低;负债率,从过去1年来看,大城市的开发商,尤其土地价格高的城市的开发商,负债率有非常严重的上涨现象。比如像北京拿地比较猛的,像泰和,负债率很高了;另外这些企业拿地还有一个打法,就是拿到贵的地以后,去找金主去借钱,这些钱借来,用股权制抵押,有若干个项目已经到了实际拿地开发企业的真实股权已经降到了只占几的地步,大量的股权已经在金主的手里了。但金主的钱好多都很贵、很高,因此这些项目能不能经得住销售缓慢的考验是未来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此,有一个结论,宏观大调控,2014年对房地产市场,确实有较大的变化,政府2014年以来,想法也很多,稳增长压力很大,贷款偏紧、融资成本上升,整个中国经济在艰难中复苏,实际上也带有不确定性,那么另外一个,过去1年多,土地的放量,尤其像北京、上海自住商品房用地的上市,引发客户短期对市场的观望,形成了一种虚拟供应的形象。使得短期内刚性需求都爬在自住房商品上了,不动了,也是一个特征,但是从北京、上海目前来看,供需矛盾仍然没有马上得到缓解,刚性需求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在此也说下万科对北京市场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的一个判断:因为我也参与了市政府的一些会,大致到2014年年底、2015年年初,也就是2013年拿地的这些都比较贵的土地,都会要上市的时候,北京大概会出现42个楼面地价5万-12万之间的楼盘,这40多个楼盘分布的位置,那里都有,但是有一个现象,基本上没一个在5环路里边的,套数依据容积率估算,大致在4万-5万套数之间,但这里面还不包括商改住,如果恒大最近拿的这块地要商改住的话,还有一大批房子要入市,因为北京在2013年卖的地,已经有一半以上不是住宅用地了,是商业用地,但这些拿了商业地块的企业,基本上没什么想做商业,都在想商改住,如果这样,就要再加上一批住宅入市,而且这些商改住的楼面价不比住宅低,所以,在2014年年底,北京,将会有一批以4-5万元的房子,非常有代表行,是否是主流,还不敢说。这些价格区间的房子,将成为一个相当大的一批量出现在市场上。我对这批房子,我本人是持一个相对悲观的态度,因为我觉得,北京取消限购,几乎无望,继习大来了以后,亲自制定了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基本上对北京是一个严厉的限制政策,我不认为在未来的3-5年内,北京有可能取消限购;如果不能够取消限购,再加上这么多房子涌向市场,再加上反腐败,我作为一个从业人士,是非常看重的。现在北京市年情好的时候,一年7-8万套,加上二手房,13-14万套,大约就是20万套,这样的一个稳定数字。因此,如果突然间在这个市场中跑进来5万多套都是5万元左右的房子,我不知道这个刚需是什么人,刚到楼面地价都是5万的人,我觉得我自己都不刚(指毛大庆本人),不知道谁还那么刚,在做的有多少人觉得5万元的价格很容易(会场有很多人都笑),我个人认为万科的职工,在房地产圈里,收入还算可以,我看也没有什么人能买得起这样的房子,以上是市场目前的分析。

下面是我的另一个观点,对于中国房地产未来,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小心的地方(个人在万科内部,一直都是分析劣势和风险),观点之一:住房供应是不是还严重不足,过去一年多,我们一直在研究,对于这个问题,发达国家有一个数字,稳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户均1.1套,人均1.1间,就说明这个市场比较稳定。这个户均和人均,不是指城市人口的人均,是指常住人口的人均。以这样的均法来看,北京显然还是不足的,但很多城市,把现在的库存都算上,事实上已经很足了,这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数据。那么这个数据用什么尺子来量呢,我们现在有一个尺子,叫城市的年千人套数,它代表住宅水平和推断市场供应容量,它是国际上用来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会场没有一家企业用此尺子衡量)。在此给大家分下:中国千人建设套数,按照竣工口径来看,2009-2011年,我们全社会住房竣工面积,年均18.5亿平方,折合每年平均建设1627万套,千人的建设套数为12.1套;同期住房人均面积均值为9.05亿平方米,折合套数801万套,千人的套数为12,按照竣工口径来看,近几年中国的千人套数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峰值水平,已经触顶,但尚可接受,这个结论忽略两个未考虑因素:一个我国目前的竣工远远低于开工,大量的违章建房、单位建房、小产权房、私人建房并没有统计在数据之内,我们看了主要国家的经历,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瑞典,即使在城市化的高度进程之中或者全球房地产最高景气年代,除了韩国、日本以外,一般没有超过12的,所有国家都没有超过14;按照商品房开工口径来看,中国千人建设套数本世纪以来,其实在不断攀升,从世纪初的5(2000年的5)到2011年已经突破20,近年来的保障房,如果加在一起计算,年开工均在千万套左右,仍然不考虑在建的违章建房、单位建房、小产权房、私人建房等等,2011年中国的千人建设套数,已经达到了35套,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高端,说明我们的建设量和未来的再投资源从量上讲,是相当不少的。

从分城市类型来看,一线城市相对来讲还比较合理,在10-15相对较合理的水平;三、四线城市的趋势和全国的均速比较类似,问题最大的,其实是在二线城市,到了2011年,仅仅商品住房的千人开工套数,已经达到了30,是比较严峻的局面。我们将城市做了一个列表,比较严重的有呼和浩特,近3年的平均数已经达到了70,沈阳为49,西安为38,贵阳为37等都是名列前茅的城市,二线城市排前10为的合肥、贵阳、重庆、长春、大连、昆明;商品住房千人开工套数26个三、四线城市中2006年只有一半高于15,到了2012年和近3年平均,几乎全部高于15,除了佛山、泉州、温州没超过15以外,其他全部高过15,其中最恐怖的一个城市叫营口,千人开工套数疯狂增长,近3年平均平均高达93.3,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所以从自主的角度看,如果房子不炒,不以炒房子、倒腾房子为目的的话,全国住房供应不足的情况,其实从2009年内已经开始出现拐点,那么过去3年,中国住房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高位。对于能够吸引新投资移民和外来移民的城市,商品住房千人年开工套数在20—-25仍然是安全的,一线城市在本世纪初普遍处于这个水平,个别二线城市长期超过30乃至40,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二线城市的透支程度是最值得关注的,可能会超过三、四线城市,但是三、四线城市的吸引能力和投资能力不足,导向能力不如二线城市,以上是几个要点。

总的来说,中国商品房新开工已经达到极限,未来仍然能保持增长的城市主要是东部城市带中的一些三、四线城市,我们认为他的增长性还有潜力。至于住房的价格是否还有上涨的空间,对于库存比例很高、积压很高的城市来说,近几年根本看不到有上涨的可能性,除非国家再出台几万亿。从一线城市来看,全世界的房价,城市中心房价中位数排在前10位的香港、新加坡、伦敦、台北、悉尼、纽约、东京、北京、慕尼黑、首尔、上海、莫斯科,北京和上海已经进入了世界前茅,甚至于北京和上海的部分房价已经超越了东京和纽约。我们这次在美国看,实际上美国的房子还是挺合算的,东京的房子均价大概在6-7万人民币。

再看土地总价值,是监测不动产泡沫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地价的大幅上涨,我们看日本在房地产泡沫以前,其实他的土地总价值占GDP的一个比例关系,我们进了分析,1990年,东京土地的价值是4.1万亿美元(土地价值计算有公式),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值相当,大约占美国同期GDP的63.3%;1997年香港的土地价值在5.7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同期GDP的66.3%;2012年北京土地的价值约为10万亿美元,占美国同期GDP的61.6%,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至于房价的收入比,都不用说,中国都不属于低的。所以从很多角度上看,中国房价在短时间内存在大幅上涨空间的理由是不充分的,相反有很多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和日本、香港泡沫化类似的特征;那么从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的数据来看,北京、上海的攀升速度已经达到或接近日东京、香港泡沫化时期的水平。因为房地产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行业,发达经济体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很可能在中国的未来重现,有必要了解他们在发生泡沫化时期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我们来规避我们可能出现的情况。

最后我想说经济大背景和房地产行业的关系、以及和人口结构化值得关注的观点,一个习和李,现在采取的经济解决方案的态度,我个人认为从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两点上讲,他们使出来的手段和前10年甚至更前些年的手段相比,可能有一个根本的告别,或者根本的切断。这很明显的,无论从腐败问题的态度,到对于经济措施手法的变化,基本上都是一个告别的态度,不能说决裂,但起码是切断关系的态度,这个态度是明显的,或者说已经明确的表达出来。意思就是说过去的10多年或者再长一点时间,经济手段基本上以M2或货币刺激为主导的手段,这个手段加上我们没有在创新领域或者投资引导上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得大量的货币都回到了土地和房地产中,当然包括基础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但是这些等等的东西都是不为未来创造价值的行业,都是一时快乐的行业,这个状态,我想我们所有房地产行业从业者,我们享受了过去这样的快乐,但是不代表对国家就是健康的,个人是这么考虑问题的。这样的一个状态下的中国,大家都是迷迷糊糊的,像吃了这个毒品之后的状态,当然都是吃上了瘾戒不掉了,所以就不断刺激,就不断弄钱,不断弄钱,就不断弄土地财政。这有一个特别怪异的现象,这样的一个情况,银行还高利润,这实际上经济有很多很多潜在的泡沫在里面,要和这个事情告别,采取一个纪律性的、有制约的金融手段,还是一个放纵的金融措施,对此,我们有大量的经济学家,说国家还有很大的基础建设投资,以这个来告诉大家GDP还有强大的动力,但实际上毛病就出在国家一直对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大力度的投资,但事实上远远没有支撑创造性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社会投资的效率来说,这种投资的效率是最差的;对于国有企业、垄断企业,对于这种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是最产生不了对未来的创收作用,如果你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企业进行投资的话,那完全是另外一个局面,这些行业会自己找到他未来的生存空间,它的创造力很强,所以,是不是这一代人要在这一点上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今天只能看见他在收紧,在挤泡沫,但还看不出来他在什么上面去鼓励和发展,所以,这个还是一个尾号。

第二个就是中国现在面临一个很着急的问题,就是我们人口结构迅速的迅速变化,过去1年多,我们做了一个和万科以及房地产行业貌似没什么关系的研究,我们接了一个课题,我们7个博士,接了一个课题,给中央某个机关,在十八界三中全会前面快1年的时候,研究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问题,这个7个人是7个行业的,分别作了7个报告,最后汇总在一起,最后让我得到了挺一个惊心动魄的数字,在此分享几个数,一个是在2028—2033年间,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会达到3.9—4.4亿,我们取大数4亿,60岁以上人口,大约会在2033年左右会出现,加上2.7亿被抚养的人口,也就是大数6.7亿被抚养的人口,这个时候的中国,将真正接近抚养比1:1的状态,其中2.7亿的人口中,有4000万的残疾人和2.3亿的未成年人;然后我们接着研究剩余的7亿多人口,意味着我们有7亿的抚养人群要对6.7亿的被抚养人口进行抚养,这7亿多人,我们又做了一个更详细的人口分类,再取一个系数0.6(即一个人能抚养一个及多个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未来将面临5亿多人口抚养9亿多人的局面,今天的中国大概是9亿人抚养5亿人的局面,所以,在18年间,这个数字将有一个明确的倒转,这个倒转之后,会带来什么严峻的问题,所有抚养比接近或超过1:1的国家,大约都有几个特征:经济发展迅速减缓,就业岗位缩减,国家负担加重,用延长退休年龄来延缓对国家社会福利造成的压力,进一步带来了企业里论资排辈,年轻人没有上升通道等等现象,创新能力大幅度减弱。和中国最贴切的可能就是日本,日本的几千万人养几千万人,日本在1997年开始进入抚养比这个状态之后,经济开始迅速的减缓,到今天都没有解脱出来,但日本在20多年经济不增长,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有下降,他的原因在于1991年他老化的时候,日本的经济结构比今天的中国合理很多,日本在91年时候,GDP增长拉动力的十大因素中,60%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所带来的GDP增长,因此,基本上日本在90年代进入老龄化设计、经济减缓之后,日本的经济结构是远远优于今天的中国。我们做了一个模型,几乎不敢想象到2030年GDP的增长是由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的,如果不是的,这个国家将比较麻烦。因此,中国房地产的天花板实际上在这18年间,一定是达到的,不要幻想持续发展到2030年,房价可以永远上涨。

最后说一句,我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对于有些城市来说,这一轮房地产非政策性调控的萧条,有可能会带来这个城市房地产长时间处在难以反弹的局面,有可能长时间就会这样一直下去,如果这个城市长时间没有人口的导入,经济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几乎看不见这个城市凭什么房价在贵,但这不是北京,北京另当别论,北京这个城市太蹊跷,我也搞不太懂。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费翔:美国是个没文化的国家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Advance your career

Columbia College offers 100% online MBA degrees, allowing you to earn your degree on your time. Get a promotion at work with an MBA.
From our sponsors
费翔:美国是个没文化的国家
Apr 30th 2014, 08:17, by 墙外仙

费翔是华语流行音乐圈家喻户晓的明星。最近他来到《凤凰网·非常道》接受采访。席间他谈到了中美文化,谈中国情结。现节录如下:

何东:你很有意思,中国一半,美国一半,一般的人只能活一辈子,你不一样的是什么呢?你活两辈子,还是两种辈子或者好几种辈子,我就很感兴趣了,我得不到这种感觉,不说别人,你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候,有没有对立的这种感觉?自我对视,甚至有民族性的人格分裂?

费翔:其实我偶尔会想到这个问题,因为可能是从小我爸妈都很均衡地在培养我,我真的会觉得我受中国的影响比较大。我老实说,我现在在美国,我都有点不习惯了,我要说一个很难听的话,我是美国人,我是美国籍,我可以批评美国,我们所有美国人都骂美国,所以你不要见怪,美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

何东:粗俗。

费翔:对,粗俗,何东,我告诉你,它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你要想象,一是它年龄嫩,它只有那么几百年,几百年啊,天哪,更何况它对于别的国家还没那么好奇呢,它对于这些别的地方几千年文化,他们不好奇的,一般美国人他们真的一点都不好奇,离开美国这个区域的东西,他就觉得跟我无关,因为我们美国老大,我们美国就是最牛的,别的国家我们多不用放在眼里,这真的是他们的态度。

我已经对美国有一些不耐烦,有一些我在美国的时候,我会觉得他们的报道,甚至他们很多方面的价值观,很多方面整个国家的意识,各个方面,都是太、太狭隘了,然后太短暂了。我现在有一部分时间,差不多从十年前开始就住在伦敦,因为我会觉得不管怎么样,英国人有文化,还有一种自我认知的一种氛围,我会觉得比较习惯,可能是比较像中国吧。美国当然是我家乡的一半,我也会有共鸣,可是我真的会觉得美国的这些缺陷,我现在是有点越来越没有办法容忍了。

何东:很难得碰上你这样一个人,生在台湾,流窜到纽约,转战到伦敦,母亲北京人又去上海,你就是来回这样。一般人会问你一个问题,这些城市有什么不同?我想问你,在这种大文化、大现代化下,它有什么雷同的地方?

费翔:我认为现在最悲哀的地方是太雷同了,其实网络又是我们的一个"替死鬼"了,必须要承担责任的,它把全世界的文化在打平、扯平,把我们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同界限在模糊掉。基本上这些地方看到人家街上穿的服装,原来纽约人有纽约人的风格。可是现在北京的年轻人,也都差不多,而且他们都赶时髦赶得很,上海更是,就变成是差不多,哪一个地方都能看到那些咖啡馆,甚至于上的广告牌,这一季我们请的是哪一个国际知名度的艺人做我们的广告,那个广告一上,这几个主要城市一个月内我基本上都可以跑一圈了,我说又是他了,我下飞机又是他了。我比较喜欢它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我自己去旅游的时候,我自己有时间放假的时候,我还会真的想要去那些文化独特的地方,比较闭塞的地方。我会特别珍惜去这些非常原始的地方,还没有参与到"世界市场化",市场化一定是要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它就像一棵树一样,它的根,它就是要赚钱嘛。

何东:我觉得乔布斯是魔鬼,他绝对是撒旦。

费翔:你这话很大胆啊!

何东:上帝派来的,绝对是撒旦!你不可想象,任何国家的地铁大家都这么低着头,这是要出事情的。

何东:我个人的一个问题,《故乡的云》最初开口的时候,你内心感觉自己是在唱哪儿的云?是中国还是外国的?

费翔:虽然我是中美混血,可是因为我在台湾出生,在台湾成长,我自己认为我中国的成份多一些了,我真的是会觉得在思想上、在价值观上比较多。当天晚上在春晚的现场,在唱歌的时候,虽然这首歌是在描写我个人的故事,我作为一个华人,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上,那个时候中国正在开放,有很多华人那个时候在中国找回来一个根。所以,为什么那天一夜之间就会让全国人看这个东西就接受了?其实我这个外形,还有我的表演方式,在当时是满奇怪的,对于中国观众会很容易觉得"这个是什么?"可是我真的觉得因为那个情感是那么真实的,是真实的,不是一个唱片公司的企宣设计出来的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宣传稿。

何东:那两年也有一首歌很红,《我的中国心》,我毫无反应,我有,你还唱它干吗?但是《故乡的云》有一种几代人的超越感。我去加拿大,云那个干净,我就在想,现在在北京特有现实意义,我一出门看不见太阳就哼:"回来吧,回来吧!"而且这个歌里有关键的一句,"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我一想,刮风吧,就能抚平我的创伤。好的歌没有这种企图,但是它会出现现实意义。

何东: 我们中国,无论是海外华人还是国内的华人,有两句话说到话,"故土难离,落叶归根。"可是你拍拍屁股就来了,你再拍拍屁股又走了,你怎么看汉文化为什么这么不喜欢流浪?

费翔:我所谓的几个转折,几个在我事业上的转折,还有当时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为那个时候上春晚之后,在三年内我出了五张专辑,是很密集的,然后又在最后一年1989年做了全国巡回演唱会,我走了60多场,12个城市,演了60多场,可是以那个时候中国的娱乐界的环境,我差不多能做的东西全做完了,我没法做。现在我们忘了这一点,想回去说:"当时他为什么要走?"很多观众那个时候也不理解,可是你知道吗?那个时候我其实没有宣布"我再也不回来了,Goodbye!"我没有,我只是那个时候很明显地觉得,我那个时候能表现的差不多全被榨干了,所以我就必须要把我的电再充足一些。

费翔在1987年春晚

然后我再返回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可以带给观众更多的东西了,我的表现能力就强很多了。如果那个时候我没走,我绝对相信,何东,我不会坐在你对面了,你不会认为这个艺人值得我何东采访,他已经没什么价值了。

费翔:每一次我谈到这首歌,因为大家经常会把它放到我演艺历程上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可是我真的非常清楚一点,这首歌本身的创作,谭健常的曲子,小轩的词,从他描写的那个画面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还有那个旋律的架构,这首歌本身80%已经赢了。现在我为什么好几年才出一手新歌,因为现在我到处都在找歌、约歌、听歌,可是我很少听见特别好的歌,一方面我已经被养坏了,我跟这些特别优秀的作曲家,从台湾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谭健常,梁弘志,这些人,《读你》这些歌都是他们创作的。我觉得你现在让我随便唱什么现在的歌,我真的很难,我一直在找啊,一直在找,肯定有人在写这种好歌或者是特别好的歌,好像真的很难。我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现在创作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少的人会选择今天要做一个音乐人、作词或者作曲,甚至很多本来专业的作曲、作曲都已经去做别的事情了,这只是他们的一个热情、一个业余爱好,因为网络时代让他们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能够靠这个生活,它已经不形成一个专业了。现在哪有"专业"两个字啊?我觉得现在的摄影师都会觉得头疼,专业摄影师,还有狗仔,哪需要狗仔啊?街上每一个人拿着手机都可以随时发到网上。所以,害得我现在连公共厕所都不敢去了。 何东:我特别喜欢法国福柯的书,他早就说这个世界将会被监狱化,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以安全为理由,监控的镜头越来越多,无所不在。网络把你所有的东西都公开化,这人是要出事儿的。

费翔:对,变成没有任何的规矩了,没有层次了。其实何东,我会觉得特别地要命,我们对外要说的话或是要表现的东西,跟我们私底下要表现的东西,或者是一群一个屋子关着门,或者我在一个小型的演讲要说的话,跟我上全国电视是不同的出发点。可是,网络变成把这两个变得抹煞了任何的界限,所以你在任何一个空间,甚至于很出名的例子,英国的首相上车,他冒了两句,意外地被人录下来了,被登到网上,基本上使得他下一个选举输了。可是他车里说的话,不是他在公共场合对外说的话,难道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个私人空间吗?

像奥威尔写的《1984》,当时他们想象是一个XX体制在监督我们所有人,不是,现在是变成所有人在监督所有别人,随便任何东西让随便所有人随便议论。

费翔:现在的大环境,好像放大了所有这些周边的东西了,放得特别大,甚至是远远超过东西本身了,我真的是觉得所有的炒作、所有的宣传都是80%了,东西本身是什么好像变得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尤其是我刚开了微博,特别逗,我自己也没想到,可是我微博开了,前面一两条发了,周边的人已经在说我,"你太严肃了,你太严肃了!"说我不够符合现在的要求,就是说那种特别短暂的、容易消化的俏皮话,可是首先我的中文本来就不健全,这是第一,第二,我本人的习惯,我其实就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了,我其实很愿意跟何东谈,因为你谈的都是比较深入的,你对于事物有各种年代的看法,可是你让我像微博那种一句一句地说好像没什么真正价值的一些俏皮话,我就会觉得好像不是我特别擅长做的事了。

何东:我举两个例子,网络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很兴奋,但是很快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可以在传统媒体上讨论,我们有一个命题"费翔是不是好人",但是网络上不可以,正在平稳地讨论着,"费翔流鼻血了",马上外面的人看你流鼻血。

费翔:对,还得快,什么东西都得缩短。我自己觉得,如果做娱乐界的人,我做一个艺人,你怎么说都无所谓了,因为我做的一切事情都不那么重要了,可是连美国总统都得天天上《The Tonight Show》,还得跟主持人在那里调侃,他在发这么重要的整个全国健康保险的策划,他还得去跟美国人民说这个事情,他还不能一本正经地就给你一个演讲,因为观众的注意力现在已经太短暂了,所以他必须要去上一个脱口秀去调侃一会儿,然后顺便带到一些,还不能太严肃。可是,你这样子探讨能不能真正地说到问题?能不能真的跟美国老百姓解释他们的健康保险到底问题何在?

费翔:现在我们所谓信息量这么多,还有网上多少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一直到现在,我的母亲还跟我说,"xx公司的鸡你不能吃,他们是一只鸡有好几个翅膀",因为她在网上看到一个制造的照片,好像工厂养的鸡都是这样的。我已经跟她说了好几遍了,我说:"妈,那个是电脑上做的一个照片,你不要相信是真的。"我觉得现在很多网上的东西因为要抓眼球,说白了就是点击率,可是这样的行为现在已经变成没有限制了,我们用手机拍一张照片,拍完了还要美化它,连一个自拍的照片,拍完了这样发是不行的,还要修一修,这样弄一弄,那样弄一弄,弄完了半天,才发出去,然后连我身边的一些服装杂志的主编也是,那些模特拍封面和拍时尚杂志的模特,其实她们身材已经很漂亮了,你会觉得她们不会有任何的瑕疵,可是还得用电脑再把腿再拉长一点,再把她们的腰再往里收一点,再把胸再丰满一点,就是在那里调、调、调,我问你,这是不是谎呢?是小小的、微弱的谎言。

何东:还有一个事儿,一个日本非常有名的广告模特的摄影师,他来北京,我就看到他非常郁闷,我说你怎么郁闷了?他没说话,他随便拿两个长得完全不一样的模特的脸,相片一对,他说:"你看,所有的这笑容,全是派发的。"费翔刚才说谎言,这才是谎言,"我见不到真笑,我拍什么呢?"

费翔:是这样子,我自己觉得其实真正吸引人的和真正美的地方其实是瑕疵,其实是人的瑕疵,我以前有说过这个话,你爱上一个人其实是爱上他的瑕疵,你不是爱他那些特别完美的地方。

如果是谈到现在娱乐圈里面,现在铺天盖地地从英国到美国、中国,那么多的选秀节目,基本上全部都找过我做评委,可是我都不太愿意做这个事情,原因在哪里?因为我基本上觉得一个歌手,成功的歌手或者能够成为巨星的歌手不一定是完美,也许他的声音有一点走音,也许他的长相有一点奇怪,就是形成这个艺人本人的那种特点,一个工厂轧出来的东西是不会成功的。所以,选秀节目这种出发点我觉得就不太对,哪有标准啊?所有人都要长一个模子,所有的歌手都是某一种标准,也许我们腻了之后,我们还会找回来这种原始的美。

何东:费翔大胆启用新人欧阳静,而且拍电影时她才15岁。谈到现在是否还会对萝莉动心?费翔说不可能,电影中还有可能,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这样的感情。"我有一个疑问,很直接,在现实中真有不可能发生的感情吗?

费翔:跟这么年轻的大概不太可能了吧,不是说年轻,这么年轻真的是有点太过分了,我觉得好像到了这个年龄,除了肉体,别的东西占的成份多得多了,精神上,还有很多的共鸣点,我觉得共鸣点很重要。现在20岁的人处理社交的方式,处理情感的方式,一切都是跟我差太远了,所以我有的时候会看到这种所谓年纪大的跟年纪小的爱上了,是,他们很可能有互信的吸引,甚至于互相的弥补,可是会不会长远呢?我都会抱着很大怀疑的心了。我不是说不能有年龄差异,可是我五十多跟十五,就是差太远了。

何东:你曾经在你的专辑《爱过你》的小册子里提到你的姐姐,她聪明,漂亮,叛逆,高中毕业单程机票去夏威夷,我也有一次亲耳的经历,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生在那儿的法医的女人,也是一个姐姐,有一天走了,问她去哪儿了?法国,一元机票,临开飞机之前的那种。我说还回来吗?不知道,我去了。一年以后,晃晃悠悠回来带一个男朋友,我说这和我们汉文化太不一样了,你怎么理解这两个姐姐的义无反顾呢?

费翔:我会很难理解,老实说,我做不出这种事情。我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人,每一步踏出去之前还会考虑很久,不是那种特冲动的。可是,我姐姐当年,她正好是相反的那种性格,她叛逆,她非常地不愉快,她非常地大胆。我觉得这种人是很过瘾了,可是我没有办法理解,真的是没有办法理解,有的时候我会想,"他们是不是过得比我充实?"我对于我自己的生活安排。有一次有一个人跟我说了,批评我了,其实是跟我有情感关系的一个人,批评我说:"你这样子过日子不会有惊喜的。"然后,你说的这两个姐姐,她们每一天都会给自己制造很多的惊喜,也许是这种人需要这样子。还有,你爱上这样的人就惨了,我可以告诉你,所有爱上我姐姐的那些男朋友,从头受罪到底,然后最后被她给扔了,因为她们需要的就是每一天你给我一个新的东西,要不然就是不行。

何东:你说不要爱上这种人,我太太就是这种人。

费翔:不会吧?

何东:咱俩很像,按步就班,她出国了,到加拿大,一个星期以后我在北京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我说:"什么事儿?""把钱都汇过来。""你要干吗?""我要在这边买房子。"我说了一句英语,"Crazy!"逼得我马上就说,"你是不是疯掉了,你刚去一个礼拜!"我满头大汗,不是惊喜。她又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汇来钱,我回去拿。"一年以后,我看到买的房子,不是惊喜,是大喜,她用了一个最便宜的价钱买了一个别墅,而且门牌是我的生日。我说,"哎呦,我怎么爱上你这么一个疯子!"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罗天昊:香港已失去利用价值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罗天昊:香港已失去利用价值
Apr 30th 2014, 08:09, by 墙外仙

Source

沧海桑田,淹没光荣。

事实上,香港目前的特殊地位,一方面由于其是一个天然的良港,一方面更是特殊的历史时势,当中国未来发展逐步步入正轨,融合世界潮流的时候,香港的部分功能,将开始失效,成为一个"沉没的香港"。

未来,将有四大因素,逐步削弱香港的影响。

一, 远东诸雄崛起稀释了香港的影响

香港在中国乃至全亚洲的鼎盛时期,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到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在这段时间内,香港在亚洲一枝独秀,在于其特殊的自由港身份。当时,不仅中国被周边国家包围,需要香港作为中转,而且当时东亚国家普遍还没有实现崛起,没有出现强势的城市与其争雄。

但是,到了上世界70年代之后,时势突变。随着日本的崛起,东京,大阪,京都等城市崛起,而亚洲四小虎崛起之后,台北,高雄,新加坡等城市,亦奋起争雄。随着中国的崛起,更是涌现出了众多大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等崛起,亦对香港的作用进行了分流。

在去年的全球城市GDP排名中,位列前茅的亚洲城市,东京高居亚洲之冠,韩国的首尔紧随其后,日本的大版、京都、横滨、名古屋、北九州诸沿海城市普遍崛起,而台湾的台北,高雄,大陆的上海,广州,北京等均榜上有名,在东南亚,则有新加坡,在南亚,印度的新德里开始崛起。

20世纪中期,香港独霸亚洲,而在20世纪后期至今,已经是群雄崛起,香港虽仍为东方之珠,但是影响力已经被严重稀释。光芒逐步暗淡。

二 香港对大陆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在解放前,上海才是东方之珠。香港地位并不高。

冷战时代到来之后,香港作为自由港,其地位日益险要。
其时,中国被西方国家以及日韩等国封锁,由此,香港成为中国大陆物资运转的中转站。以中国在朝鲜战争中逼美国停战的实力,收回香港并不费力。但是,相传当时中国高层达成一致意见,暂时不收回香港,而将其留作大陆的眼睛和窗户。由此,香港成为亚洲最重要的港口。其后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而在当时战乱不已的亚洲,香港成为很多国家的避难所,如越南南北战争,以及抗法,抗美战争中,大批的越南难民到达香港,香港由此成为亚洲的王冠。

而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香港亦迎来其二次腾飞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香港成为中国承接全球产业转移,融入全球经济的前沿,由此,香港通过帮助大陆腾飞,获得了对于自身的巨大红利。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股指涨到了16000点,足足上涨了41倍。

但是,随着大陆的逐步崛起,香港的地位相对下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第一次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的进程已告终结。香港已经失去了其改革前沿的作用。而随着中国其他城市的崛起,中国的对外经济来往,已经日益分散化,从东北的大连,到天津,到连云港,到上海港,到宁波,到温州,以及潮州,汕头,深圳,珠海,湛江,海南等,到处都可自由进出口。香港唯一的中转站的作用,已经彻底被废。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中国沿海的率先崛起,部分城市已经与香港产生了直接竞争。特别是上海与香港,成为一时瑜亮。

三 珠三角渐行渐远

此前,香港是珠三角的绝对核心。

改革初期,珠三角诸城市,通过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崛起,甚至很多地方被称为小香港或者香港后花园,如东莞的樟木头。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珠三角城市与香港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逐渐摆脱了对香港的依赖。

在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对于珠三角的描述,存在三个层次,从地理和经济意义上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江门七大珠三角核心城市出发,到广州,深圳,香港三个大中心城市辐射下的大珠三角城市群,再到东部九省加上港澳的泛珠三角,自90年代后期,大珠三角已经取代传统的小珠三角,成为珠三角发展战略的核心。未来的泛珠三角发展方略,亦当以此为基石。

目前,香港在珠三角的优势,亦被稀释。珠三角大陆部分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清远、肇庆、佛山、中山、江门等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但它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它以广东3O%的人口,创造着全省77%的GDP。

香港定位于在金融、信息、物流中心,广州则重点发展商业、服务、文教、交通、科技等职能,建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深圳重点发展制造业、商业、金融和服务等职能,力图成为商贸、物流、金融和信息一体化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看到,广州、深圳与香港的产业重叠越来越多,比如此前,香港的服务业一枝独秀,而深圳和广州崛起之后,亦成为服务业区域中心,深圳的金融产业,已经占GDP的大约10%,广州亦要成为未来的区域金融城市。

在实业领域,香港已经彻底衰落,而深圳,广州,则实业发达,经济结构更为多层次,亦更为健康合理。

四 大陆改革将抹平香港制度优势

目前,香港相对大陆诸城市,最大也是最无争议的优势,即是制度优势。

在软件方面,香港多年来一直被誉为全球经济最自由的地方,拥有健全的司法体系和严密的知识产权条例;自由港的身份与体制,货币自由兑换,资金自由进出,人员自由迁徙,全球资讯无障碍流通等。

但是,这种优势,并非绝对,有其阶段性。

深圳一直在管理模式上向香港学习,是内地在管理模式上最接近现代化的城市。而内地很多城市,亦纷纷开始学习香港,比如上海,在建立金融城市中心的过程中,就曾派员去香港取经。

目前,制约中国大陆城市的最大因素,就是政治制度改革,但是,大陆不可能永远不进行彻底改革。一旦政治制度改革到位,司法改革亦不在话下,当整个大陆也成为一个自由经济体,大陆与香港之间的制度鸿沟,也将被逐步填平,香港的制度优势,将荡然无存。

当下,中国正处于暴烈的改革前夕,一旦中国未来完成彻底变革,摧毁体制中的非现代因素,释放出的制度红利,足以消融香港当下的制度优势。

香港不能永远盼望大陆没睡醒。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央行:打破刚性兑付 允许高风险产品违约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央行:打破刚性兑付 允许高风险产品违约
Apr 30th 2014, 08:10, by 墙外仙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中国央行发布报告称,应该允许一些高风险投资产品正常违约。

中国人民银行在长达205页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表示,

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增强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意识,树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

当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风险时,应合理界定理财发行方、渠道方和投资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各自承担相应的风险,以此推动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

央行认为,应当有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的理由之一是:刚性兑付增加了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

刚性兑付导致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不匹配,诱发投资者资产配置不合理调整,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引发了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动。资金加速流向高收益的理财和非标准化债权产品,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失,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行业的资金被挤出。市场无风险利率上升,也造成蓝筹股市盈率下降,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低迷。

理由之二是:刚性兑付引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由于长期以来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少被打破,一些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意愿远低于股票、外汇、基金投资人,过于追求收益,不愿自担风险,如果不能按照预期兑付,可能拥堵机构网点,要求机构偿付资金,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谈及信用风险重点领域时,央行称,

201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保持较低水平,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不容忽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逐步进入还债高峰期,约37.5%的贷款在2013年至2015年内到期。

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值得关注。

此外,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上升,光伏、钢铁、船舶、平板玻璃等行业不良贷款增加较快。

针对影子银行问题,央行表示,

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产能过剩等重点风险领域的差异化监管。

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对理财资金的投向、风险拨备提出明确要求。

此外,央行也强调,需要控制银行表外贷款风险,

将对大型金融机构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标准,完善资本、杠杆率、流动性、风险拨备、并购投资等风险指标体系。规范跨业投资决策程序,在并表基础上设置合理的资本充足目标,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监管。

明确交叉性金融业务监管和风险防控的责任主体,制定业务规范和标准,建立综合统计体系,对同类交叉性业务适用统一的监管规则,减少监管套利。加强表内外业务的风险隔离,防止表外风险向表内传递。

央行还对17家主要的大型银行开展了压力测试,结果显示,银行体系抵御冲击的能力"相对强劲。"

然而,测试结果还显示,

银行业需要注意来自房地产、理财产品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

央行还警示:对于银行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应予以关注,

2009年初至201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资产从6.21万亿元增加到21.47万亿元,增长246%,是同期总资产和贷款增幅的1.79倍和1.73倍;纳入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负债从5.32万亿元增加到17.87万亿元,增长236%,是同期总负债和存款增幅的1.74倍和1.87倍。远高于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存款增长水平,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