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

墙外楼: 杨恒均:米歇尔、立法会与核武器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The Next Generation in Online Meetings

GoTo Webinar is a new, affordable, do-it-yourself Web event service that doesn't require a consultant. Get $10 off after your complimentary trial.
From our sponsors
杨恒均:米歇尔、立法会与核武器
Mar 25th 2014, 00:42, by 墙外仙

乘坐日航JL856前往东京成田机场,降落时间正好是8点15分,当机长广播"我们的飞机将在八点十五分降落"时,我一下子愣住了。一个记录片里的对白还记忆犹新:1945年8月6日,美国陆军航空队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艾诺拉盖"飞临广岛上空,8点15分,投下了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蘑菇云升起,广岛的时间永远停留在8点15分……

这个联想有些不靠谱,但确实是因为最近马航事件、日本核安全问题以及荷兰核安全峰会让我想多了。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后,世界再没有使用过。可原子弹改变了世界政治、军事与国际关系。1997年我去美国智库所做的研究题目就是中美两国核武政策,但我发现美国专家对这个话题讳莫如深。后来我总算闹明白了:两个核武大国之间有什么核政策可研究?有什么核战争可打?

1945年至今,世界上战争不断,但直接发生在核武器大国之间的战争几乎没有。美国有理由竭力淡化核子武器在国家政策与国际战略中的作用,继续凭借他压倒优势的常规武器独霸全球,但几个核子大国其实都心知肚明:试图用武力打败、征服、改变对方已经不可能。中国是各大核武国家中唯一承诺不率先使用核子武器的,可我接触的大多国外核子问题专家都不把这个承诺当回事,原因很简单,如果某大国使用压倒优势的武力试图摧毁或者征服、占领中国,北京真会放弃核子武器自保的最后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只研究了不到两年的核子武器与战略,我就彻底放弃了,因为核子时代大国之间的真正军事关系已经固化,没啥好研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看当今中国的一些军事节目,觉得他们在玩过家家的游戏,那些节目的主持人装腔作势指点江山,大叫中国危殆以及中国又有了新的抗衡美帝的新型武器时的思维与逻辑还停留在二战时期,核武之间大国关系不是这样的——常规武器只是用来对付非核国家的。美国用来包围中国的,不是先进的常规武器,而是政治影响与文化因素。

当然,这并不是说常规武器不重要,而是指在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那么焦虑。中国发展常规武器是既定方针,但核子武器要确保"互相摧毁"以及足够压制其它非核国家发展核武。在核保护伞之下,继续按部就班地发展经济。

核子安全峰会虽远在欧洲荷兰召开,但这毕竟是大事,不过,大陆和台湾也都"出大事了"。台湾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学生为了表达民主愿望、为了捍卫台湾民主而冲击象征民主"圣殿"的立法院……

这个事我是这样看的,作为台湾领导人的马英九为了台湾不自绝与中国大陆(甚至是世界)而积极寻求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机会,推进自由贸易。这可能是确保台湾的经济在短期内有一定发展的最快捷办法。别说台湾,就是美国与欧洲,又有哪一个不是争先恐后抢着同大陆发展经贸关系?

所以马英九强力推行两岸服贸协议并没有什么说不过去,他不可能以"反攻大陆"或者"台湾独立"来名留青史,那么尽可能依靠大陆优势而发展经贸,多少能改善台湾民生,提高自己的历史地位吧。再说,马英九是民选的台湾领导人,做决定时只要符合程序,用占领立法会的办法强逼他收回政令甚至要求他下台,有些过了。你们用选票说话,好不好?

但学生也有自己的道理:在并没有完全市场化的强大的中国大陆面前,任何过于密切的合作,都有可能改变台湾、淹没台湾。这个大家都心照不宣,你以为大陆热播国共两党内战时期的"谍战剧"只是好玩吗?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超级大国、以及比台湾大五六倍的强国,几乎都在大陆强大的经济攻势面前软化了政治立场与交往姿态。海峡两岸以目前的节奏交往下去,台湾承认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省,也应该是迟早的事吧。

这事我就不多做评价,引用前几年我党隔岸对台湾同胞的喊话: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嗯,还是让我们来点轻松的吧,就在台湾学生攻占立法会时,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差一点攻陷了北大。她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谈家庭、教育与夫妻之道,但可能是迫于美国国内的压力,还是"夹带了私货"。

米歇尔在演讲中说:技术的力量让我们接触到以前根本难以想象的思想好和创新。有大量的来自我们媒体和公民的质疑和批评都是冲我和奥巴马而来,这并非易事……但我们不愿意用它来换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因为国家会为此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而正像我丈夫所说过的,我们尊重其它文化和社会的独特性。然而,就自由地表达自我、选择自己所崇拜,以及享有信息公开而言——我们相信那些是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普世权利。

米歇尔的讲话无疑让中国一些人士稍感不安,但我认为他们有些多疑了,米歇尔承认中国特色,只不过强调了在自由、民主这些普世价值上不应该搞特殊。其实"自由"、"民主"早就被北京写进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里,而且也在一步一步推进,还取得了一些成绩呢。

就我来往于海内外,对中国和美国互联网的了解,中国互联网上对北京政府、官员的批评并不比美国的少,而且有些用词要远远严厉甚至"恶毒"得多,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美国的"批评"和反对声音最多让美国总统下台,而中国的有些比较过的"批评"则是让现有制度下课,这当然会引起当局更强烈的反弹。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政府也很大程度地吸收了一些批评的声音,并做了政策调整,取得了一些进步。如果我是中国官员,就向米歇尔推荐老杨头的博客,让她看看能够让中国"会为此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的批评声音,就存在于中国的互联网上嘛。

当然,我希望今后有一天,中国互联网上的批评与建设的声音能够堂而皇之的进入到主流媒体,最终进入到议会、人民大会堂、人大会议上。这样,老杨头也就可以安心旅游、写小说、做学问而不用写博文了。

杨恒均 2014.3.24 东京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