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

墙外楼: 饼干大王健丰食品董事长失联 农发行贷款近3亿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Want a Faster Site?

A Designer's Guide to Web Performance is a 50-page free guide covering the best practices, how-to steps & tools designers need to make lightning fast sites & apps!
From our sponsors
饼干大王健丰食品董事长失联 农发行贷款近3亿
Mar 25th 2014, 04:18, by 墙外仙

最近民营企业老板跑路、失联的真不少啊,老板移民出国享福去了,留下一堆坏账给政府和银行买单。

  饼干"航母"触礁安阳健丰食品董事长朱东海"失联"

  张志伟

  [ 据健丰的一位前任高管介绍,公司目前在银行的贷款总计为3亿~4亿元,至于具体涉及哪些银行,该高管并未透露 ]

  长途客车缓慢行驶在彰德公路上,货卡一辆接一辆地从旁边奔驰而过,随后是扑面而来的尘土……不经意间,售票员唤醒沉睡中的乘客:汤阴到了。

  这里是岳飞故里——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就是在这么一个小县城里,十年间,街头巷尾中,都流传着一个"饼干大王"的传奇故事,安阳市健丰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健丰")董事长朱东海,以及他的饼业"航母"梦。

  不过,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昔日的明星企业家如今却"失踪"不见,并再次成为当地人热议的话题。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现场调查采访,以及从多位知情和接近该公司的人士处证实,朱东海自去年11月起就已经失去联系。

  昨日,汤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县政府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专门派了工作组,负责稳定、处理非法集资和保障公司生产。"目前,工作组正在统计债权人情况,通过政府的工作,债权人情绪基本稳定。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根据政府摸底情况,将针对企业研究对策,争取把企业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饼干"航母"梦碎

  1990年前后,曾掀起一股影响至今的创业潮,娃哈哈、三株口服液、巨人等公司以及其掌舵者,都是在那个年代踏上了扬帆起航的梦想之舟。

  朱东海也是在那个时候加入到那股创业大流中。

  "用3年时间,走完别人十年的路。"这是朱东海彼时对健丰提出的发展目标,而接下来的故事,在开始时也的确是按照他当初的设想展开。

  初中毕业后,朱东海跟着家人开始做生意,随着家族经销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兄妹七人便进行了分工,朱东海主营饼干。

  当时,先人一步的朱东海,开始展现出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一改"坐商"的守株待兔,转做"行商",主动出击,出去跑市场。

  据一位已经离职的健丰产品推广经理介绍,在开拓北京市场的时候,朱东海租不起门面,于是就把产品放置在非饼干店铺里面,"很大气,免费让老板和顾客品尝,只要有顾客洽购,就与店铺老板一起分成。"

  就是靠着这种"超前"的经销方式和大胆探索的拼劲,朱东海经销的饼干迅速占领安阳市场,随后覆盖到全省以及整个华北地区。

  1999年,朱东海抓住了事业腾飞的机遇。这一年,他经销的广东健丰饼干的生产厂家面临倒闭,于是他自筹资金果断入股,并以让出50%股份为代价,换得新厂迁到河南的机会。

  经过与广东江门方面的博弈,2001年5月,朱东海终于把健丰食品厂搬迁到汤阴县,并将厂里100多名技术工人也带了过来,没有建厂资金,就租用别人的厂房。2004年,健丰已拥有115亩自建厂区,员工2000人,年销售额达2.6亿元,产品涵盖饼干、月饼、挂面和馍片等,一举成为了长江以北生产规模最大的饼干企业。

  被眼前的"辉煌"冲昏头脑的朱东海,面对达能、卡夫等国际饼干厂家进入中国,决定先发制人,迅速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从游刃有余的低端市场进军中高端市场。2005年,公司增加1亿元投资,扩建安阳的厂房,将它建成省内最大的生产车间;又投资6000多万元,在辽宁盘锦筹备新厂。

  当年9月23日,公司在汤阴的新厂正式开业。据报道,国家食品工业协会和省市有关领导到场祝贺,广东江门、辽宁盘锦联营厂和公司的全国经销商有300多人参会。

  理想总是很丰满,但现实却很残酷。

  据上述曾在健丰工作过的离职员工介绍,朱东海一直以来都是很有想法的人,不过,他对市场过于乐观了。

  接下来,据当地媒体报道,因为产品定位超前,市场不适应,饼干销量迅速下滑,库存越来越多;资金链趋紧,曾有4个月没钱发工资,多名营销骨干流失。

  面临如此处境,朱东海开始收缩战线,馍片、月饼和挂面被砍掉,又将库存清理掉。同时,他还制定了"2-3-5"策略,即"20%的产品树品牌,30%的产品求利润,50%的产品打击竞争者"。这一措施的实施,挽救了工厂的命运,终于渡过难关。

  "渡过了这次难关,在接下来的风雨中,朱老板显得更加从容。"上述知情人士介绍,在随后的几年发展中,朱东海显得信心满满。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取的健丰给市县领导的汇报材料显示,2011年前10月,公司实现产值8.51亿元,销售收入8.43亿元,市场占有率居河南省同行业首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

  此外,这份2011年12月1日汇报的材料还介绍了健丰食品工业园项目进展。据介绍,该项目占地279亩,总投资6.58亿元,计划建设年限为3年。当时正在加紧施工建设,5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钢构基础基本完工,计划12月开工建设办公楼、宿舍楼等生活设施。

  然而,截至2014年3月21日,本报记者现场走访发现,厂区空旷寂静,现场没有施工人员,两幢尚未完工的高楼晒于阳光下。

  昔日饼业大王的离去,留下的是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安阳汤阴县支行(下称"汤阴农发行")在内的数亿元债务,总投资6.58亿元、如今仍未完工的食品工业园项目,以及员工、投资公司和政府在内的迷茫:老板去哪儿了?

  老板去哪儿了?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来到健丰位于汤阴的老厂区,原本以为是扑面而来的饼干香味,但只有"健丰食品,中国名牌"八个大字,孤寂地矗立在行政办公楼顶端。

  零零星星几名员工,为了在打卡的截止时间前赶到,骑着自行车仓促地进入大门。保安是一位刚来半个月的老人,瘦弱但健谈,聊了一会后,他说道:"如果是找公司要账,给领导打过电话后才能进入。"

  另一名员工向本报记者确认:公司董事长朱东海确实不见了。

  而当地有知情人士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去年11月份,由于农民工要工程款,与公司发生冲突,之后,朱东海举家到了香港,随后就失去了联系。

  两天内,本报记者多次来到政府工作组现场,公安和统战部等进驻企业的工作人员均以仅负责监管公司资产的名义,拒绝透露目前所统计的健丰债务和资产规模。因为工作组已经进驻近半年,所以记者并未在现场遇到前去登记债务的债权人。

  记者试图联系上述知情人士提供的债权人,截至发稿,仍未打通对方电话。

  不过,据健丰的一位前任高管介绍,公司目前在银行的贷款总计为3亿~4亿元,至于具体涉及哪些银行,该高管并未透露。

  随后,本报记者以债权人的身份前往汤阴县农发行,该行行长以"刚来这边"为由,拒绝回答任何关于投放健丰的贷款规模等问题。不过,记者从一位接近当地农发行的人士处了解到,自2004年左右农发行开始对健丰进行贷款支持,前后总计投放了"可能1亿~2亿吧"。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知情人士介绍,根据他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农发行对健丰累计发放的贷款近3亿元。不过,因为老板"失联",公司正处敏感时期,这个数字并未得到该公司方面的证实。

  除了银行,从民间个人和投资公司拆借,也构成了朱东海的一条重要资金来源。

  与汤阴县的情况交相呼应的,还有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的健丰集团总部。

  当记者几经周折,来到郑州市国槐街8号火炬大厦A座,在指示牌上还能看到上面标准的"18/19层,安阳市健丰食品有限公司"。当记者来到18楼,发现该层已经转租给其他两家公司。据在这里办公的人士介绍,"健丰员工自春节之后,就没有过来了。"

http://d9.sina.com.cn/pfpghc/874b20c3a70a45fea3d12d3f188295fe.jpg

  而19楼,除了留有"健丰欢迎您"的红色标幅,以及一副依然崭新的春联,就是一把紧闭的大锁和冰冷冷的大门。

  据曾在健丰集团总部工作过的员工介绍,他在2012年11月来公司,2013年底离开,在这里工作一年。"至于老板的去向,社会上各种说法都有。"上述员工表示。

  他告诉本报记者,离职前后,工资发放出现延迟,部分同事去年12月工资至今仍未领到,具体不发的原因,"一是联系不上老板(朱东海)了;二是企业运营状况不是很好。"

  蹊跷的是,就在去年11月朱东海失去联系前后,当地媒体于2013年11月20日还曾在重要位置进行图片报道——"饼业'航母'破浪前行",并在文中强调,"目前公司共有13条生产线,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至于朱东海的去向,汤阴县公安局方面以不方便为由,拒绝向本报记者透露最新调查情况。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