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3月5日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及"改革", 表示改革向"深水区"推进,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藩篱的阻力,敢啃"硬骨头"。
自2013年9月达沃斯论坛之后,李克强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壮士断腕",表明来自利益集团的阻力极大。
2013年9月10日,李克强出席"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在回答外国企业家提问时,表示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称改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次提到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态度,来推动改革。
今年2月18日,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题作报告,再次表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利益关系深度调整,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推动。……
中共十八大后,李克强的经济改革屡屡遭到利益集团的阻击。2013年6月初,李克强试图用钱荒提醒银行业把资金投入中国实体经济。但随后中国股市遭砸盘飞流直下,股民怨声载道,最后敲打金融业的行动早早收场。
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中共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李克强推出的多项改革措施都直接触及到特权阶层的利益。港媒披露,中共三中全会公布"国企改革"将从高管的高薪开刀,不到两周,就遭到30多家国企高管集体辞职威胁。
利益集团垄断并把持了中国的主要经济行业,在电信、金融、石油、能源、铁路形成庞大帝国,成为中国最大权贵利益阶层。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这是李克强所力主的一个经济开放试验区,被外媒称为"李克强的孩子",但李克强却罕见缺席挂牌仪式。据说,上海自贸区自最初定下方案之时,就遭到了利益集团的阻击,李克强甚至还为此发火拍桌子。
以"红色"贵族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垄断和掌控着大陆经济、金融命脉,自贸区的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需要开放银行,开放银行利率、外汇兑换率,解除金融管制,放开各种审批许可,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掌握的权力。因此,这批人极力阻挠李克强,但不敢明说,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自贸区核心改革的金融细则都难以公布,突显相关利益集团的阻扰重重。
这些"红色"贵族利益集团几乎全部活跃在私募资金、国企或央企,藉此大捞特捞国家财富。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认为,金融监管机构和该体系内的利益集团已经成为自贸区内金融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中南海在三中全会放出深化政治、经济改革的强烈信号。利益集团对这些信号感到大祸临头,惊恐万端,对习李的改革无不进行强力阻击。……
中国大陆历次的改革,几乎都是在政权遭受到深刻危机的时刻,为转移危机,稳固政权而不得不为,这也就是体制内开明人士常说的"倒逼改革"。经历文革之后,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红色根基被彻底动摇,迫于危机,邓小平只能力排众议、顶住压力,进行经济改革,许诺让"部份人先富起来",并平反文革中部份冤案错案,抓住一些道统资源,将民众注意力转移到经济生活上来,延缓了危机的爆发。但由于政治体制不变,注定经济改革是一只跛脚鸭。
政治体制的滞后,导致"使部份人先富起来"的许诺成为官商勾结、贪污腐败的"通行证",社会贫富开始分化,部份掌握公权力、垄断了国家资源的人趁机侵吞民族公有财富。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使部份人先富起来",广大老百姓确实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但"使部份人先富起来",成了红色权贵们化公为私,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也是严峻的事实。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面临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都是前所未有的。据来自网络的资料透露,为了"维稳"——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维护利益阶层的既得权力和利益,当局耗费巨额资金,倾尽全国财力,一般时期几乎动用三分之一国力,最高时动用的国力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这比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的耗费更加巨大。"维稳"的极致化,甚至导致民权不张,法制倒退,经济畸形发展,生态恶化,道德沦丧。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益集团为维护并扩张既得利益的直接恶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社会道德无法重建,社会将失去稳定的基础,一切改革都是徒劳。
十八大习近平李克强上任后,其主导的经济改革不断遭遇利益集团阻击。所以,他们一再表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利益关系深度调整,须"壮士断腕"坚定推动。在这次政府报告中,李克强重申,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必然涉及利益关系深度调整,复杂性和难度前所未有。再次强调要敢于担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
习李政府要面对的绝非经济问题而已,而是政治问题,最大对手是相关利益集团的阻挠。"红色"家族为首的利益集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还全面摧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善恶颠倒,是非混淆。其掌控的公权力全面黑社会化,沦为纯粹掠夺和公然侵害人民的工具,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刘汉黑社会团伙的崛起与覆灭,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习近平李克强上台之后,在去年11月的中共三中全会上进行两大动作,即成立两个最高权力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从去年12月初开始,"大老虎"被软禁的消息疯传,12月20日,媒体出身的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被抓,触及"大老虎"死穴,随后中南海博弈升级。外界认为,由习近平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目的是降低成本、减小阻力,此举意味着高层深知改革将要面临的阻力和难度。而李克强也同时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副组长,使得习李成为仅有的两位横跨两大机构的政治局常委,凸显习李联手进行改革,打击既得利益集团势力的各种威胁,特别是在政治上,把打既得利益集团"大老虎"作为主要目标。
而此前由李克强挑头、马凯、汪洋具体负责、刘鹏等人参与策划的15万字改革措施,浓缩到3万字下发省级吹风讨论时,据说当场就有一名中部省分的省长公开反对、甚至提出辞职威胁。在多次反覆修改后,这个被李克强咬定哪怕"壮士断腕"也要全力推动的改革措施,依旧遭遇各方势力的阻挠和反对。
从综合一系列官媒报道资料来看,李克强主要准备做三件事:一是减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发债行为。二是土地确权,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流转,让农民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利益。三是调整税制,取消乡、县两级财政,由现在的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财政改为三级财政,放权地方政府自主事权,允许地方开征遗产税和房地产税,补充地方收入。
据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分析,这是"最近40年以来最大的""极具突破性"的动作,引发最大争议也是必然的。
从目前局势看,李克强想进行经济改革,正在遭遇巨大难题。然而种种迹象也表明,尽管阻力重重,但李克强依然强硬地往前推进。祝愿他成功,胜利!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